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想到武好古的志向,几个高官心里就有点不上不下。他似乎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啊!难道就一辈子当个小国元首吗?小国元首,怎么都不如天下之主神气吧?
武好古在靠近天津市后,就丢下大队,带领着少数亲卫先行。现在已经到了宣武门外,以一个非常潇洒的姿势从马背上翻了下来,站在了张熙载苏大郎林冲黄树生等人的跟前。
等他们几个行了礼,就笑吟吟道:诸位,某在前线奋战,你们在后方维持局面,筹措粮饷,还要应付宋国,实在辛苦了。没有你们和全体天津市民在后方支应一切,此战绝对打不出一个周国。所以某应该向诸位,向天津市民,向燕地百姓道谢啊!
谁也没想到,武好古居然会说这样的话。张熙载苏大郎林冲黄树生等人一下就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忙拱手行礼。
林冲道:执政,您如果真的要向市民和百姓道谢,倒是可以包下天津各大报纸的头版,再让小苏学士(苏籥)写一篇道谢的文章登上去。
好!这个主意好。武好古锤了一下林冲的胸膛,林教头,这次你的功劳也不小啊!等凯旋阅兵结束,咱们好好聚聚。
武好古和几个大官说话的时候,第一骑兵师师帅陈剑已经带着骑兵大队赶到了。他也下了马,也到了武好古跟前,行了一个拱手礼。武好古高声道:陈剑,过来!
陈剑立即大步上前,武好古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来指挥吧!一定要天津市的百姓看到咱们共和军最威武的样子!
喏!
元首万岁!元首万岁
当武好古骑着马的身姿最先出现天津市民的眼帘里的时候,宣武门突然爆发出了最大的欢呼声。整个天津市,在这一刻真的陷入了癫狂。全都开始山呼万岁!
虽然武好古并没有称帝的意思,但是在天津市民们看来,他现在的地位和皇帝并没有什么两样。完全当得起万岁这两个字。
而且天津很快就是周国的首都了。听说连大宋官家都承认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武好古就是周国的万岁了。
在这一刻发出欢呼的,喊出元首万岁的,也不仅仅是富有的商人,或是在天津市的小学大学中念书的小公民,还包括大量的平民,其中多数都是没有公民权的平头百姓,或是工人,或是小商贩,或是城市近郊的农民是真正种地的佃农雇农,不是庄园主。
别以为这些劳苦大众是天津市和幽州资产阶级政权的敌人,是受压迫者。
也许几百年后的历史书上会这么说。但是在当时,他们对周国共和政权的认同程度,甚至不亚于那些小公民。
道理很简单,周国虽然是一个少数人压迫多数人,而且还将人民分了七个等级(包括平民一共有七级)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周国平民的生活水平却是比较高的,比他们在宋朝辽朝治下都要好。天津劳动人民的收入不一定比开封府劳动人民的收入高,但真的能攒起钱。因为天津市的综合物价水平连开封府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而且没有什么苛捐杂税。平民需要承担的就是丁税,也没多少。租房买房都比较便宜,不存在承担不起的情况。
而且,在天津生活实实在在可以看到上升的通道!
虽然幽州和周国都没有搞科举,被不少宋国的士大夫指责为断了寒门上升之途。但是科举的上升之徒是属于学霸的,绝大部分劳动人民,甚至读书人都不可能考上进士。这个人人可以参与的上升之途,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
但是在天津市,平民的上升通道却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辽东一战,府兵农场主就打出不下二十万!
二十万一无所有的平民,全都逆袭成功,成为了拥有农场的公民,怎么不是上升通道?
至于经济上翻身的机会,那就更多了!商船永远招人,海外的殖民地,比如安东府辖地比如南洋都护府辖地,也都有很多机会。还有新开设的商市,比如旅顺市营口市锦西市,也都有许多取得高收入的机会。有了钱,想成为候补公民临时公民,也没有什么难度。
有了公民身份,后代就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本人也能去担任公职。
这样实实在在的小步上升,比起镜花水月一般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是好了许多?
htt: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1212章 三家同盟——太后生了
大宋政和三年十二月初,天津市。
虽然界河已经封冻,但是天津市街头,仍然一如既往的熙熙攘攘。天津市民们穿着羊毛编成的或者填装了棉花的冬装,在街头摩肩接踵的涌动。还有不少来自异邦的旅人客商,穿着各自的民族服饰,在街道上一边走着,一边东张西望。也是一道天津市特有的风景线。
现在的天津无疑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座城市是不拒绝任何远来之客的。
来自大宋大辽草原金国高丽安南大理吐蕃西域南洋天竺,甚至极远的大食波斯西奈罗马的客商,都在这座位于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交汇点的,犹如梦幻一般的大都市中寻找着发财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术。
顺便一提,天津市有不少鼓励技术创新,奖励发明的办法,比如发放奖金,授予专利权(通过行会执行)等。同时也鼓励盗版抄袭外部独有技术。比如为玻璃乌兹钢等外国先进技术开出了高额格赏。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收获,有一些来自天竺开罗波斯大马士革的玻璃工匠和铁匠成为了新天津人。带来了比较成熟的坩埚炼铁和用手工吹筒法制造玻璃的工艺。
除了客商和工匠,还有远道而来的学者武士,倡优僧道,甚至还有避难的政客和贵族,都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第二家乡。
现在的天津,隐约已经有了昔日大唐帝国鼎盛时代的长安城的风范。
哦,实际上,除了人口比不上长安,天津市的其他方面,比如手工业生产,商业环境,交通,法律制度,学术研究等等,全都远远超过了大唐帝都。
如果单纯从文明进步的角度来看,即将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首都的天津市,已经站在了华夏三千年历史的顶峰了,同时也站在了世界的顶峰!
站在位于共和广场一角的执政府(很快就是元首宫了)大楼四层的大书房的窗台边,武好古正心满意足地看着自己一手缔造的城市。
书房里面还坐着几个人,有何天然章之凤陆人嘉这三个法律专家,还有刚刚从燕山府赶来的赵佳人(他当了一段时间的燕山知府)。
执政,新一版《共和宪法的草案已经按着您的意思起草完毕了。过于具体的条目,都已经归到《民法《刑法《公民法《议政法《官务法这等小法中去了。《宪法就以万民共约盟誓的方式,阐述了为何要废帝制行共和,规范了共和国官府共和国公民共和国平民间的权责,特别突出了官府为民和公民为国的理念
正在说话的是主持《宪法起草的章之凤。虽然他算得上律法方面的专家,也参与过幽州的立法工作。但是对于起草《宪法这样的根本**,还是没有一点儿经验,甚至连概念都是缺乏的。
所以刚一开始的时候,他是照着《宋刑统的办法,想搞一部包罗万象的法律。结果第一版《宪法草案非常繁琐,零零碎碎的条文很多,像个大杂烩。
不过随着一版一版的重修,以及《民法《刑法《公民法《议政法《官务法这等小法相继开始起草。章之凤何天然等人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了。
所谓的根本**,与其说是法,不如说是约誓和论之类的东西。
到了最新一版的《共和宪法真的已经相当有模有样了。
不过武好古今天似乎有点心不在焉,从会议一开始他就在窗口转悠,时不时的就推开窗户向外张望。
窗外楼下,就是共和广场。由于天津北市这几年发展迅猛,隐约有和南市媲美的意思。所以位于天津南市最北面,靠着界河的共和广场,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市中心。
一条宽阔的共和大道就从共和广场中穿过,而且横穿天津南北两市,从天津北市北门宣武门,一直通到天津南市南门崇文门。因为道路宽阔,且直通共和广场这个紧要之所,所以都军机司传递消息的驿马传骑,一般都会从宣武门或崇文门入城,然后沿着共和大街直入共和广场。
武好古时不时的推开窗户往外观望,显然是在等待驿马传骑给他送什么消息。
可是最近又有什么要紧的消息会传到天津市呢?
屋子里面的几个人都有点奇怪。
现在是冬天,北方早就是万里冰封,根本不是打仗的时候。
而南面的开封府,现在大概忙着过年节吧?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了。
难不成是陶节夫那个老不死的还在策划什么阴谋?
几个人正奇怪的时候,几匹健马风也似的从共和桥(其实是几座浮桥)上掠过,奔入了空旷的共和广场,当先骑士背上插着白色的认旗,应该是宣化府防御司派出的600里加急传骑!
宣化府是这一次燕辽整理州府的过程中新设立的一个府,位于燕山北麓,在燕山府的北面。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张家口市一带。是燕地的门户,同时也是连接辽国西京道的重镇。
在那里担任防御使的是武好古的心腹武诚兰,今天派出了600里加急传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急事儿?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动,然后是武诚久(武好古早年的跟班,现在是武家口商市的总管)的一个儿子武之捷的声音传来。
执政,武家口急报。
武家口急报?
难道是契丹萧太后吃错药了发兵攻打武家口的险要关隘了?
屋子里面的几个人,除了武好古,都是一头雾水。
进来!
武之捷推门走了进来,这是个看着就相当机敏的年轻人,刚刚从骑士学院毕业,没有下部队,直接到武好古身边当了机宜。
他将一个蜡封的信封递到了武好古跟前。
武好古一把接了过去,撕掉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先是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然后才一字一句的细看,最后哈哈笑了起来。
执政,出了什么事儿?赵佳人有些奇怪地看着武好古。
武好古笑着:萧太后生了个儿子!
太后生了儿子?
这事儿听着怎么恁么变扭呢?
屋子里面的几人都呆愣愣的瞧着武好古。
武好古笑了笑,解释道:是耶律延禧的遗腹子。
遗腹子
几个人还是奇怪,耶律延禧有了遗腹子,你武好古为什么那么开心?
这事儿,有古怪啊!
武好古也觉得自己不应该那么开心,有什么好开心的?萧太后的儿子也不能姓武,自己帮着耶律延禧传宗接代,跟个活似的
虽然这事儿有点吃亏,但是武好古这些日子还是挺想念萧太后的。她的胸怀本就宽阔,现在生了孩子,只怕要阔上加阔了吧?
嗯咳了一声,武好古已经严肃起来了。
萧太后准备去鸳鸯泺坐冬,武好古说,还想和我在武家口商市会面,共商三家同盟的事情。
急着见面的不仅是武好古,萧太后同样想让武好古早点看到私生的儿子。
同时,她还有一大堆的麻烦事儿,要求武好古帮忙。
这段日子,她这个太后的日子可真心不好过,内忧外患一大堆。内部是契丹贵族不服,外部还有生女真萌古克烈三部起兵攻打。连上京临潢府城,都在秋天的时候被完颜阿骨打攻破了!
上京城一丢,萧太后就面对辽国内部极大的压力,所以这次的鸳鸯泺一行,对外宣称的缘由是要在来年春天点集兵力去收复临潢府!
三家同盟?赵佳人问,是哪三家?
当然是咱们的周国,萧太后的辽国,南边的大宋了。武好古道,萧太后希望能缔结一个三家同盟,以后不再相互攻伐了。
执政,赵佳人皱着眉头,咱们和金国还有盟约呢
武好古说:咱们和金国的盟约上只有共同伐辽,并没有规定不得单独媾和。
现在辽人已经退出了燕地辽东的汉家故土,也退出了女真属地。我们和女真都已经建国,盟约的目的已经达成,自然应该失效了。
幽州和女真的盟约都是由法律专家起草的,当然不会给自己套上太多的条条框框了。
而且,就算武好古背盟弃义了。女真人也拿他没辙,周国可是闻战则喜的暴周,不是弱宋。女真人缩在北方苦寒之地,武好古也许拿他们没什么办法。真要大举南下,保管打到他们绝种为止!
武好古顿了顿,新一版的《宪法很不错了,你们再去找元老们商议一下,如果大家都赞成,等我从武家堡回来,就在元老院通过。我去不了太久,除夕前一定会回来的。
有了宪法,咱们明年正月选个日子就能建立周国了年号就定共和,以后不再更易,明年就是共和元年,将来一直到共和千年,共和万年!
htt: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
正午的阳光努力透过厚厚的窗户纸,洒到暖哄哄的阁楼中时。昨晚和萧太后缠绵到后半夜的武好古,才感到了肚子咕噜噜叫了,又打了个哈欠,终于睁开了睡眼。
瑟瑟?瑟瑟?
醒来的武好古发现自己一个人躺在柔软的床铺上,身边已经没有了萧太后的踪影。
太后是昨日午后才带着刚刚出生的儿子耶律义轻车简从,抵达武家口商市的。
武家口大约就是后世张家口的位置,这里是宣化山谷地区通往坝上草原的咽喉要道的南面起始之处。正好是一处不大不小的山谷,谷中还有一条名为清水河的河流通过,流往羊河(是桑干河的支流)。武家口城就建在这处山谷之中。
商市则建在城外,清水河的西岸。商市和武家口城往北,则是狼窝关,扼守着狼窝沟要道这是一条在山间峡谷中穿行的通道,非常险要,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狼窝沟的险要关口,当然不止一个狼窝关。在这条山沟的另一头,紧挨着坝上草原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野狐岭!
野狐岭上,有辽人新筑的燕子关(因为野狐岭以北有一座燕子城),燕子关上驻扎着几千奚人战士,扼住了坝上草原的南大门。
不过辽人战士可以暂时挡住幽州军出野狐岭北上,却拦不住他们的太后娘娘自己送上门去和幽州执政睡觉
当然了,萧瑟瑟也不好意思公开打出太后的招牌。因此是化妆成商人妇,由心腹护卫保护,越野狐岭狼窝沟南下,进入武家口市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