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所以赵佶听武好文说完周国的情况,就相当烦躁了。

    第二个让他有点烦的是他的嫂子刘太后!

    刘太后自从当上太后就一直在干涉外朝的事情,而且和章援纪忆两个外廷重臣一直保持联络。

    这事儿赵佶也知道,不过一开始他迷着自己的嫂嫂,也就不当回事儿了。

    可是刘太后今年35岁,眼看就要36岁了。

    而且又管不住嘴巴,特别馋,现在成了个胖子,不可爱了。

    更让赵佶恼火的是,刘太后不知哪根筋搭错了,最近皈依了天理教!在后宫挂起万符旗和怒目持剑孔子像了。

    而且,她还给病中的章援写信,干涉河西节度使继承问题!

    所以赵佶现在就生出了废太后的心思而刘太后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听说了,居然宣称若是被废就自杀!

    这事儿闹得唉,当年也是欠考虑,立她当太后干嘛啊?现在怎么下台?

    第三个让赵佶闹心的事情,则是交趾国使团状告海路市舶制置使纪忆发兵抢粮,并索取商港

    这事儿也真是胡闹到了极点!堂堂大宋的海路市舶制置司居然擅自调动了几十艘舰船开去交趾沿海,封锁了人家的港口,还用不知道什么武器轰塌了人家的城墙。最后强迫交趾国上供了200万石大米!

    有没有搞错!富甲天下的大宋已经沦落到要抢交趾国的大米吃饭的地步了?

    哦,大宋的开封府最近的确缺粮了,纪忆在去年上报,说武好古派了12艘炮船去上海借粮,他没有办法,只好借出了200万石

    唉,总之都是些烦心事儿!

    今天,武好文又从周国回来,带来了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消息。

    武好古提出要缔结宋周辽三国同盟,而且还可以帮着索还太原府平定军条件则是租借京东商市。

    这些当然不是让人心惊肉跳的消息,让人心惊的消息是武好古想请赵佶亲自北上,和萧太后还有武好古本人见面!

    北上,还要见萧太后!

    这么可怕的事情,赵佶怎么敢去做?万一被萧太后抓去怎么办?萧太后不抓,武好古会不会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赵佶想想都害怕。

    可是他又真的很想要回太原府和平定军的地盘,真是左右为难啊!

    htt: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1215章 三家同盟——关不上的魔盒
    陛下,三家同盟势在必行,但是陛下万乘之尊,也不可轻离汴京。臣请命,保定王殿下北上真定府,与辽周两国会盟。

    请命北上的是知枢密院事苏迟。原来的知枢密院事吴居厚因为年老多病和难以应付一堆麻烦事儿,前年就自请宫观回家养病去了。于是赵佶就让年富力比较强的苏迟接管了枢密院的一摊子烂事儿。

    顺便提一下,根据后世史书的评价,政和年间的赵佶已经过了励精图治的振作时期,开始沉迷道教,疏于政务。对于执政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军事改革也没了兴趣。渐渐走上了人未亡,政已息的道路。

    当然了,政已息只是赵佶的美好愿望!有时候打开一个魔盒容易,要关上它,并且把从中飞出来的妖怪都抓回去,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所以赵佶这回,真的是被武好古坑成了资产阶级引路人之一了

    一个封建皇帝,居然自己打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魔盒,想想都苦啊!

    有点醒悟,但还没有完全觉醒的赵佶,只能努力搞人在政息了。

    而在这个政息的过程中,枢密院的权力又一次上升。

    因为在道宗新政(宋道宗是赵佶在这个时空的庙号)的过程中,兵部被削弱,相当部分的权力归入了都军机司。而都军机司后来又并入了枢密院。所以西府(指枢密院)权力提升,再一次得到了可以和东府相提并论的地位。

    在西府权力提升的同时,西府所要处理的问题,也变得非常复杂。

    因为作为革命摇篮的两个大麻烦,军校和大学,也被武好古引入到了开封府的政治格局中!而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同样在宋朝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同时,宋朝的部分地区(包括首都开封府)也进入了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没错!宋朝的资本主义也萌芽了!

    能不萌芽吗?

    现在宋朝的土地上有青城学宫格致大书院上海文理大书院洛阳天理大书院(理学圣地)郁州云台学宫玉清道德宫开封武学院等七所近代大学。

    理性主义实证主义自然哲学,现在都能比较自由的传播武好古拿出来的这三个主义学说太厉害了。不是你想收就能收回去的这些主张,不偏不倚,正好回答了儒家先贤的问题,一举将儒学提高到了足以碾压释道,可以抵抗天启三教的高度。

    而且理性派实证派和天理派,现在都有了自己的武装。如果赵佶在宋朝大搞文字狱,指不定河西的天理骑士,燕地的公民战士,东南的纪家海贼就一起闹起来了。

    所以天生胆小的赵佶,就只能大力扶植起玉清道德宗和理学,以对抗理性派实证派和天理教。

    因此亚里士多德武好古李纲吕好问李清照,还有宋道宗本人的著作,都融入了这七所大学的教材之中。甚至连属于科举正途的太学辟雍学宫,现在也教这些东西由苏东坡和蔡京主导的太学改革的成就也被极大的保留下来了。

    现在中了进士的科举官儿,都得在辟雍学宫中学习两到三年,才能得到实缺官儿。

    所以一个和传统儒家士大夫迥异的知识阶层,也在以每年不下2000人的速度被批量制造出来。

    这些人在文官把持的宋朝,应该是没有什么好的出路。

    但是现在不是大宋一家天下了,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已经横空出世。

    宋朝要是不给路子,他们都去投武好古了这些可都是能办事儿的人才啊!

    而且以军校军官为核心骨干的共和军,也的确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因此还想保住大宋江山的赵佶和一帮文臣,也不敢把开封武学院给关了。你把军校关了,谁来保卫大宋江山?

    所以军队这个系统,包括枢密院军校新军兵器生产,就成了想要做官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出路了。

    苏迟这个半新半旧的人物,现在就成了宋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领袖人物之一。而南方的纪忆苏适,河西的章援,河北的韩肖胄,同样也是宋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领袖

    也就是说,一个新的新党,这几年也在悄然成型了!

    而苏迟纪忆苏适章援韩肖胄这些人,就是新党的核心大佬。

    现在苏迟提出要保太子北上,马上就引起已经变成守旧派首领的蔡京的警惕了。

    赵佶现在有点心灰意懒了,所以对新党只是利用,不是信任。但是定王殿下不一样,人家还以为自己年轻有为,可以有一番振作呢!

    如果让苏迟蛊惑了,将来一旦登基,可就麻烦了。

    陛下,蔡京立即出班上奏,定王殿下也是万金之躯,怎么可以冒此奇险?不如让老臣走一趟河北吧。

    苏迟马上道:陛下,臣所主管的枢密院北面房昨日上报,说辽国萧太后有意将爱女余里衍许配定王殿下为妃。定王北去,实为相亲,怎么会有危险?

    什么?赵佶皱眉,消息可靠?

    应该是可靠的。苏迟回答道。

    消息的出处是武好古,怎么会不可靠?只是苏迟不能明言,只好推给枢密院北面房。

    苏迟道:在三方会盟前,还会有辽国的使团来开封府。到时候,应该会正式提及此事。

    陛下,蔡京上奏道,萧太后之女名为贵胄,实为蛮夷,不可为定王妃!

    苏迟道:可是萧太后想以陪嫁的名义归还太原平定二地。

    陛下蔡京还想说什么,却被赵佶摆摆手打断了。

    赵佶道:若真能收回太原平定二地,定王怎不能娶契丹的公主为妃?

    孔子作《春秋说:夷狄如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若余里衍入中国,朕当以中国之人视之。

    赵佶的话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却是别有用心的。他并不喜欢自己的长子定王赵桓,赵桓像他的母后王皇后,也不大聪明。而赵佶的三子嘉王赵楷简直和赵佶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聪明伶俐,书画双绝,而且读书读得特别好,无论新学旧论,都是一学就会。

    这才是太子的首选啊!

    可问题是定王赵桓是嫡长子,没有个合适的理由也不能剥夺他的继承权啊!

    而且赵桓的笨只是相对赵佶赵楷而言的,如果真要测个智商,100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赵佶只是卡着太子的位置不给赵桓,却也不能把赵楷立为太子。

    而苏迟提及的联姻契丹之事,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赵桓以契丹公主为妃,似乎就不合适去继承大宋的皇位了要不然再传下去,不是要出现拥有蛮夷血统的官家了吗?

    蔡京眉头大皱,似乎还想说话,赵佶却拿起御案上的一份奏章,开口道:这是纪忆的奏章,控告交趾郡王不臣,在本国之中自称皇帝,还收容海盗,掠夺我国的商船,为祸广南海上多年。

    日前纪忆亲率战船队剿灭海寇的时候,顺藤摸瓜抄到了海寇在交趾陆上的巢穴,这才发现了交趾郡王的诸多劣迹诸卿以为该如何处置?

    纪忆这是在倒打一耙!

    虽然交趾李氏王朝在国内称皇帝,对大宋也一直不臣,甚至在神宗年间还发兵掠边。但是海上的确不是交趾国能玩转的地方。

    特别是大宋设立了海路市舶制置司这个殖民加海军的衙署之后。

    现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就只有大宋海路市舶制置司和周国海军这两个强权,根本没有第三者生存的空间。

    陛下,知枢密院苏迟马上上奏,臣素知交趾国目无君上,纪忆所奏应当属实。

    便是属实,也是擅开边衅!蔡京厉声道。

    此非擅开边衅,苏迟针锋相对道,乃是忠于职守,海路市舶制置司本就有剿灭海寇,以保海路通畅之责。而交趾国是大宋属邦,国主世袭安南都护。交趾近海,本就是海路市舶制置司的辖区!

    可是人家不承认啊!蔡京道。

    苏迟一笑:若不承认,为何上奏朝廷控告纪忆?

    咦,好像是这个道理

    在场的大臣们一下都愣住了。

    这一次交趾国并没有发兵扰境,而是恭恭敬敬的遣使上奏控告纪忆。这不就是承认大宋的宗主权了?

    这是怎么回事?不符合交趾国的作风啊!

    苏迟又道:既然交趾国承认了我朝的宗主之权,上奏控告。那么交趾就是羁縻之地,并非独立之国。交趾近海也就是海路市舶制置司的辖区,纪忆所为自然谈不上开边衅了。至于其所为是否过当,朝廷可以派出御史去调查。

    赵佶点了点头,说的不错!这事儿应该查清楚才好。

    蔡京道:将御史派去哪里调查?

    苏迟说:自是交趾国内了!不仅要查海路市舶制置司是否不当,也要查交趾郡王有否不臣!

    htt: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1216章 被逼无奈宋道宗
    听了苏迟的建议,饶是沉迷道教的赵佶也回过味儿来了。

    苏迟这是想和交趾国开战啊!

    交趾郡王臣不臣的,还用得着御史去查吗?交趾国可是多次发兵入侵大宋边境州郡,没少干烧杀抢掠的事情!在熙宁年间交趾国还有一次大举入口,攻破钦州廉州邕州等地,屠杀民众数十万人,比之西贼有过之而不及!

    而且交趾郡王只是对大宋而言的,在国内,交趾是以大越为国号,交趾郡王也向来以皇帝自居。

    大宋派御史去查?查个屁!派去的御史搞不好被人家一刀砍了,到时候怎么办?

    虽然猜中了苏迟的心思,但是赵佶也没有在崇政殿上点破,而是将派御史调查纪忆和交趾国的事情压了下来。

    在崇政殿问对后,则留苏迟独对。

    众臣离开后,赵佶眉头大皱,看着苏迟问:苏卿,汝欲以兵威犯交趾乎?

    苏迟居然点点头,陛下圣明!臣正有此意。

    这是为何?赵佶一愣,汝父苏辙素来不喜言兵,汝怎喜言兵事若此?

    苏迟叹了一声:陛下有所不知,臣是不得不喜言兵事如今军中少壮,日夜思战,臣为枢密,若不言兵,如何安抚人心?

    军中人心思战?赵佶一怔,是军中人心畏敌惧战吧?

    有人畏敌惧战,也有人思战啊!苏迟道,三衙管军所辖的禁军兵将自是畏敌惧战的,可枢府所管的新军将佐,多有好战思斗者若无仗可打,臣怕这些人会对朝廷心生怨言啊!

    竟有这等事体?赵佶狠吃了一惊。

    他现在不是沉迷道教了吗?所以也不怎么关心军队的情况,在他看来,大宋的军事是振作不了,也不敢振作了。所以就全都丢给两府集议,民主得很,你们下面怎么议,他就照准。

    而下面的两府宰执也不好,都是没担当的。也没人提解散新军的事儿,也没人想要把专出革命党的军校给关闭了。

    而且几乎所有的宰执都觉得朝廷还是要有点武力在手里的,要不然怎么抵挡契丹人武好古和章援?

    所以在枢密院接管了都军机司后,本来应该抑武的文官集团,居然很认真的开始办军校,办新军了不办不行啊,且不说武好古和章援会不会打过来,就是手头的开封新军陕西新军东南新军河东新军(张叔夜建立的)朔方新军灵州新军,林林总总也有二十几个将。

    而且步兵学堂(后来改成武学学宫)每年也有几百个毕业生出来,不安排怎么能行?你把新军解散了,这些年轻武人去哪儿?都去去天津投武好古?
1...694695696697698...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