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他的弟弟朱二和尚也连忙跟上去,还大叫着:接生婆,找接生婆了吗?

    找了,二嫂亲自去找了

    来工地通知朱大和尚的原来是他的三弟朱三和尚,朱家三兄弟中,大和尚二和尚当了恶霸地主。还顺手弄了两个没了丈夫的渤海女人做娘子,现在都有了身孕。其中朱大和尚的娘子怀孕较早,已经到了临产之期。朱二和尚的娘子才三四个月的身子,还能四下转悠,帮着照顾一下快要生产的大嫂。

    而朱三和尚就惨了,也一大把年纪了,却没钱没土地也没公民权,自然没有女人,只得给两个哥哥当管家,指挥一群渤海长工扛活。

    现在只能指望两个哥哥的300亩黑土地能有几个好收成,能多漏点钱给他,让他也能买个渤海娘们

    朱大和尚的第一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他的故主,大地主张南皮张二蛋已经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了。

    他的老婆张门费氏又第五次怀上了崽子了,眼看又要生了。如果是个儿子,张二蛋可就得头疼了!

    他长子张全忠现在已经上了乡学,长期住校,在学校住满八天才会回家两天。今天就是这小崽子放学回家的日子,骑着一匹契丹马去乡堡接儿子回家的张二蛋,满脸的忧郁。

    不用说也知道,一定是为儿子的读书成绩烦心。

    他堂堂张南皮的儿子,居然顽劣成性,书读得极差,就知道舞枪弄棒,上了一年多的蒙学,连大字儿都不识得几个。多半连县小学都考不上,更不用说前途光明的骑士小学了。

    将来怎么办?继承自己再当府兵吗?他是长子,倒是可以继承庄园。可家里还有个小子,老婆眼看又要生大的不行,小的就能读书?爹妈都是一样的,还能生出个秀才吗?还没上学的张全石看着比他哥哥还皮!

    小的们可没府兵庄园继承了,将来怎么办?家里的200亩田又不能拆分。小儿子们将来给人当佃户还是当长工?

    唉,发愁啊!

    朱家两个和尚等着当爹,张南皮张大地主已经开始为儿子多发愁了,而大周共和国的元首武好古,现在也在为儿子发愁。

    不是为武义勇武义信武义久他们愁。武好古已经为他们安排了元勋的前程贵族公民的名额是以家族为单位分配的,目的是为了让共和国的功臣们可以根据贡献瓜分权力。

    武好古贡献最大,就拿到了10的贵族名额,其中元勋名额有18个。

    所以他现在不必为大部分儿子的前程发愁,除了私生子耶律义。

    因为萧太后带着耶律义一起进驻了辽国中京大宁府城。

    准备在那里迎战金国蒙兀阻卜联军!

    萧瑟瑟这个娘们也真够狠毒的,这是拿自己和耶律义作筹码,逼大周元首武好古出兵大定府啊!

    可是这兵也不是说出就能出的!

    现在大周江山初定,人心思安,大家都忙着安居乐业生小者,有几个人愿意出兵的?

    再说了,女真素来是盟友,而辽国一直都是敌人!现在背弃女真,和辽人结盟,下面的人会怎么想?

    所以今天他和张叔夜蔡攸二人,在元首宫内会面的时候,很有一点心不在焉。

    连蔡攸提及武义勇和庆德公主婚事的时候,都只是随口应着。

    等到张叔夜把谈话内容带到定王北上的时候,才上了点心思。

    由定王代替官家北上吗?武好古点点头,眼珠子转了转,这样也好可以让萧太后带上余里衍和定王见个面。我听说余里衍可是难得的美女啊,定王长得也不错,说不定就一见钟情了。

    不过萧太后最近去了中京大定府,准备在那里迎战金兵。所以三家会盟的地点不能选择在真定府了,得摆到辽国的大定府。

    安全上完全不用担心,我们大周自会全力保证定王殿下安然无恙的。

    htt:




第1220章 军国 三
    真的不会有危险?金国的兵马不会在三家会盟的时候攻打大定府吧?

    蔡攸皱着眉头,总觉得这事儿不靠谱。

    赵宋皇家可是有遗传性胆小的毛病定王殿下的胆子估计也不会太大,如果女真人忽然打过来了,不会被吓出毛病吧?

    不会,不会。武好古摆摆手,自信满满地说,怎么会呢?女真人要对付的是大辽,不是咱们大周!我们大周陆军有十八师精锐,二十多万不败之兵,而且还有几百门大炮。女真人怎么敢和咱们打?

    二十几万不败之兵和几百门大炮当然是大周共和军陆军的满编形态了。

    不过现在的大周陆军还达不到这样的程度,二十多万大军是有的,只是大多在家里管理农庄。几百门大炮中的相当部分还没生产出来呢!

    大周的十六个步兵师各有一个炮兵营,两个骑兵师则有两个骑炮队。每个炮兵营则下辖三个炮兵队一个工兵队。总共也就是五十个炮兵队,每队有四门青铜火炮,一共有二百门大炮。

    还有直属兵部和都军机司管理的炮兵旅两个,满编情况下有八个炮营二十四个炮队,配属96门大炮。

    另外,骑士学院中的炮兵分院也配属了十几门教学用火炮。

    也就是说,大周陆军炮兵理论上的满编火炮数量应该有三百多门。

    不过现在只有三分之二在编,其中还有几十门大炮因为存在质量问题无法使用也不是天津炮厂和燕山炮厂(这两家炮厂都是武好古个人投资的商办兵工厂)偷工减料,而是大炮刚刚发明没多久,还处于摸索阶段。如果技术探索过于激进,就容易出现问题。

    另外,铸炮的良品率不高,大约就是百分之十几。而检测的手段又不足,造成一些存在问题的火炮出厂也不奇怪。

    不过即便存在种种不足,周军的炮兵部队依旧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武力。

    他们的存在,让任何企图用堂堂之阵击败师一级周军的敌人遭受惨败。

    听到武好古炫耀自己的武力,张叔夜只是微微一笑,元首,本官素闻大周火炮无敌,可惜未能亲眼所见。不知能否人本官一睹火炮真容?

    好!武好古笑了笑,张枢密想看,本元首岂有不应之理?天津市外的骑士学院炮兵分院中就有大炮,每天都会试射,枢密想看,随时可以安排。

    那就多谢元首,本官总是可以一开眼界了。

    张叔夜的话,当然有忽悠的成分。实际上他见过大炮。

    因为宋军新军现在也拥有大炮了!

    当然有了!这个时空的大宋虽然内部问题重重,但并不是一个落后的国家。

    武好古的大周有实证学派的加持,而大宋那边则有理性学派的学者。就连宋道宗本人,现在也沉迷数学,已经掌握了《形学原本上的知识。

    所以武好古开金手指弄出来的大炮,对宋朝的理性派学者根本保不了太久的秘密。

    上回米友仁带着舰队去上海吓唬纪忆的时候,就已经泄了密。

    上海文理大书院的学者没等米友仁离开上海,就用木头做出了仿品。

    而且人家也知道你的大炮是用火药发射的,上海文理大书院的教授也有嗅觉的,闻得出硝烟味儿。

    至于火药的最佳比例,他们早就知道了,连黑火药都给摸索出来了!不少文理大书院的教授根本就是云台学宫自然学院毕业的学生啊。虽然自然学院不教火药配方和黑火药的制作方法,但是架不住人家会做化学实验啊!

    理性推论,实证检验,再加上逻辑分析,再加上纪忆提供的花不完的科研经费黑火药又不是原子弹,再要摸索不出来,那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就太失败了。

    有了黑火药,又看到了大炮的模样,又捡到了圆滚滚的炮弹,接着上逆向工程,不就是用青铜铸造个圆筒吗?

    海州的云台学宫也有个冶金学院,纪忆还从中招募了不少学生,以海路市舶制置司的名义,在海州开了个铁厂,专门制造假冒的青唐瘊子甲和日本刀。

    有这样的技术力量,铸造个筒状的青铜器当然不是问题。

    只是铸造出来的青铜炮老是炸膛这也是正常现象!

    青铜炮的炮管要加工到什么程度,要采取什么防炸膛的手段,要怎么进行检验,这些都得长期摸索实践。

    实证主义就是用来指导这种实践摸索的无非就是失错,花学费,花时间,慢慢积累经验。

    所以就铸造了几门炮管加厚的青唐炮送去开封府给枢密院和军器监的人玩儿了。

    张叔夜对于先进武器自然是非常重视的,亲自观摩了炮击,对于大炮的威力也感到非常吃惊。当时就下令军器监仿造!

    与此同时,他也对周军装备的原版火炮很感兴趣,想要目睹一下它们的威力。

    安排好了张叔夜去看大炮,同时也找到了一个出兵大定府的借口,武好古的心情总算舒畅了不少。开始有心思处理别的公务了。

    作为共和国的元首,武好古的公务其实也不是太多。因为现在共和国的行政体系是从原来的幽州执政府升级而来的。

    原本的左右司升级为左右相,兵吏礼户工刑等六房变成了六部,法务教育农牧市舶银钱等六监则保留了原本的名目。

    另外,总军机司改名为都军机司,总督察司则依旧使用原本的名称。左右相办公的衙署则称左右相府。

    有两府两司六部六监这堆衙署辅弼,武好古的元首当然不难当了。

    而且大周共和国也没多大,事情也不多,还有比较完善的地方自治体系。

    所以武好古这个元首,比起赵佶这位道君皇帝也忙不了太多。

    他眼下要应付的最重要的政务,也不是怎么治理周国,而是怎么构建一个新式的东方外交体系。

    元首宫,小会堂。

    现在咱们和大宋互派了公使,还互设公使馆。这是个不错的模式,可以推广。接下去,咱们还应该向大辽大金日本高丽交趾河西派出公使

    元首,河西并不是独立之国,适合派遣公使吗?

    如愿以偿当上大周共和国左相的米友仁,听到武好古要向河西派出公使,连忙提醒。

    不是一国,但也差不多了。武好古摇摇头,派出公使吧!让高廉任第一任驻凉州公使,同时作为吊唁章援的使者,代表本人去拜祭章援。

    另外,如有可能,把章何和章僚从凉州接出来吧。

    高廉是高俅的弟弟,这几年一直在武好古这里混日子。这次大封勋贵时也有他一份,得了个勋贵公民,还得到了几万亩私田。不过没有什么合适的官职可以给他做,就是个吃闲饭的存在。

    但是这次武好古倒是给他找了个听合适的差事驻凉州公使。

    章家和高家关系密切,一个据有河西,一个世袭灵州,互相依托着过日子。

    所以章倬可以不管武好古的要求,但是不能不给高廉面子。

    如果武好古和高廉一起出面,章倬也只能放他的两个弟弟去天津避难。

    不过营救章何章僚这两个河西政治斗争失败者的行动,还是出现了意外。

    可以说,行动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因为在高廉还没有离开天津,章何和章僚两人,已经被五花大绑的押到了还穿着孝服的章倬跟前。

    章援的两个儿子看见章倬,全都哭得跟个泪人儿似的,哀求活命。

    河西的政治斗争可不比大周共和国,大周共和国太有钱了,而他们的路线又是资本主义路线,所以斗争起来总是留一手,不搞赶尽杀绝。

    反正不在台上,大家也有足够的财富可以享受,何必闹得太难看?

    那个高永昌是被他弟弟杀掉的,如果落在武好古手里,肯定死不了。

    可河西不一样,河西大教化团面临的是残酷的教派斗争,根本就不能手软!

    而且河西又是苦瘠之地,也没有多余的财富可以供养失败的派别首领。

    所以河西的斗争,一直都充满血腥!

    章倬只是冷冷道:二哥儿,五哥儿,也莫怪我这个做兄弟的狠心,实在是你们两个太不肖了。父亲尸骨未寒,你们就逃出凉州,一个西奔高昌,一个东逃去于教谕的军中你们想干什么?

    可惜啊,高昌回鹘早就衰败,根本护不二哥儿。至于于教谕,他早就是我的人了!

    章援的幼子章僚不敢相信哥哥的话,哭着摇头,不可能,不可能,于同道是云台学士,怎么会投靠你?

    章倬冷笑:怎么不会?我可是敢在河东闹军乱,还把童贯劫持回朔方的人物。你以为于同道刘龙他们会为了你这个孬种和我作对?

    一旁的章何比章僚要硬气一点,这个时候也不哭了,还呵斥弟弟道:求他做甚?无非是一死!莫在这个不孝子跟前丢了章家男儿的脸面!

    这还差不多!章倬挥了挥手,对带人押解章何章僚的凤鸣山道:拖他们出去,斩首示众!另外,把他们的儿子都杀了,一个不留!

    htt:



第1221章 军国 四
    章援尸骨未寒,他的两个儿子,六个孙子,包括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的脑袋就被他的另一个儿子下令消灭了。

    在杀掉了两个兄弟,六个侄子,稍后又将章援的其他几个儿子都圈禁在秦王川城大书院中,终身研究天理学说之后。章倬暂时消除了竞争者,然后改名章理,并且将河西大教化团改名为天理教,自称天理子。

    随后他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天理教,将各级教谕教师的名号改为天理大学士天理学士天理师天理士和天理学生。

    同时,章理也改革了河西辖区内的行政系统。将辖区分为天理学路,天理学府,天理学城和天理学院四级,以对应路府(州)县寨(乡城)等行政区划。

    并设立了河西学路安西学路西州学路西藩学路草原学路等五大学路,负责管理天理教在河西安西西州吐蕃草原的统治区或学院书院。

    顺便说明一下,天理教并不是安西西州吐蕃和草原地区唯一的统治力量。真正完全置于天理教统治下的地盘,也只有河西一路。

    而在安西,天理教的地盘非常零碎,和赵乾顺赵忠顺的地盘混杂在一起。不过二赵兄弟现在已经将主力拉去了天竺国,在拉合尔建立了新的统治中心。
1...697698699700701...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