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永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沫奕明
“皇上,现在这些学员,都能令行禁止,听从号令。现在教导营虽显稚嫩,但已有了强军的雏形。”
俞大猷心里想,皇上都天天不缺席晨跑,这帮子小崽子每天都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哪个敢不老老实实的。
最开始的时候,俞大猷是极不情愿来这个什么“教导营”来当教官的。他心想,皇上找这位一群小pi孩子来做武学伴读,无非就是过家家玩嘛。后来万历
第六十三章:战例教学课(求推荐票)
内教场半个时辰的晨跑之后,万历回到乾清宫美美的泡了个热水澡。剧烈运动后的短暂疲劳感很快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让他感觉到一身的轻松。
史料上记载万历十三年的四月,还能率百官步行至京城南郊祈雨。但后来申时行所写的《诏对录》,就有了万历向他解释足疾疼痛难忍的明确记载,时间应不晚于万历十九年。
这一直让万历对现在这副身体非常担心。他猜测如果不是什么意外情况的导致受伤,那足疾很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现和缺乏运动有很大的关系。高胆固醇、高嘌呤的食物加上缺少运动,很容易引起肥胖和痛风性关节类。
所以现在万历很重视自己的运动和饮食,除了每天的晨跑之外,他还坚持每天晚上睡前练上一套“八段锦”来养身。经过一段时间的煅练之后,现在这副身板也壮实了不少。
吃过早饭之后,照例是司礼监的人过来给他讲奏章和批红。万历特意把教导营的训练科目都安排在上午,把军事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学习则安排在下午,这样他自己也能抽出时间去听课。
今天的课程安排是俞大猷给教导营的学员们讲授”安银堡之战”,万历当然不愿意缺席。
万历到达内教场讲武堂的时候,俞大猷和学员们已经互相行礼完毕,静静的等待万历的到来。
内教场也属于西苑的范围,边上就是嘉乐殿。所以万历就把嘉乐殿改造成了讲武堂,给教导营作上课的礼堂用。
“全体起立!”,值日官的一声令下,全体学员整齐画一的站得笔直。
万历在侍卫的陪同下步入讲武堂,一边走一边巡视着以挺拔的军姿立正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言行举止已经初步具备了军人应有的气质。稚嫩的脸庞,已经有了几分刚毅之色。
万历前世记得一句话,pla的军营就是一个大炼炉,就是一块废铁扔进去呆几年,也能炼成一块好钢来。万历也坚信,自己打造的这个“教导营”,也能让这些人脱胎换骨。
“全体坐下!“,值日官看到万历已经坐到自己的专各座位,并示意可以开始后,下达了口令。
俞大猷给万历行礼之后,走上了讲台。讲台上,大黑板、地图、挂图、等一应具全。
俞大猷抚了抚花白的胡须,挺直了腰背,用中气十足的满亮声音说道:
“今天,臣为皇上讲授的内容是”安银堡之战”。首先,臣讲解一下为什么会打这一场战......。”
因为是以万历学习武学的名义,挑选伴读组建的教导营。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非议,所以正式上课的时候,还是参照日讲的授课流程来讲授。名义上是为皇帝一人授课,其他的学员相当于傍听生。
但这课怎么讲,讲什么,用什么样的教法,万历和俞大猷研讨了很久。万历觉得在这个阶段,应该暂时抛开那些兵书兵法,就让俞大猷讲述自己亲历过的战例。
让战争的指挥者,通过通俗的语言讲述一场战役的背景是什么、战役预期目的是什么、战役进行的过程、双方的力量对比、双方的战术特点,战役的结果以及战后的反思。
不管是胜战的战例,还是失利的战例,都全部讲述出来。把一次次战例的教学内容,整理成册,以后作为教材之一。当然在授课的时候,对敌人的凶残恶行的描述、对大明人民造成的损失这些东西肯定也是要大讲特讲的。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要在教导营无处不在。
俞大猷听到万历的建议后,十分兴奋,自己的战例能编辑成册,成为教材,那是可以流芳百世的好事情。俞大猷不仅是袭了父职的武官,在他袭职之前还参加过科考,考取过举人,所以他也有文举人的身份。文武兼备的他,自然就很用心的准备每一次战例的教案。
“嘉靖三十八年,臣被调往大同任职,戴罪立功。当时俺答汗所部年年犯边,而且犯边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不光与我军展开野战,还利用骑兵机动优势开展攻城战,给九边各镇的防守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嘉靖三十七年的时候,御史李瑚弹劾胡宗宪在进攻岑港倭寇的时候,决策失误,在围攻一年不能破的情况下,认为让倭寇出走更为有利。于是暗地让倭寇逃跑却不督兵追击。这一战负责进攻的将领正是俞大猷和戚继光,于是胡宗宪就把罪责推到了俞大猷的头上。
本来这一战俞大猷斩杀倭寇四五千人,是立大功的。结果却被逮捕进了大狱,再并剥夺他的世袭荫庇的特权。幸亏当时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和俞大猷的关系很好,经常一起研讨兵事。所以陆炳就自己花钱,贿赂严世蕃,把俞大猷从大狱里捞了出来,让他到大同戴罪立功。
俞大猷授课的时候并没有隐瞒,只说自己当时是戴罪立功。但万历却对这段历史比较清楚。
&n
第六十四章:俞老将军的建议(求推荐票)
随后,俞大猷又通过讲解敌我态势图的方式,将“安银堡战役”的整个进行过程,完整的呈现给各位学员。一个时辰的课讲完,老将军丝毫不觉得辛苦,依然神采奕奕。
“报告教官,我有一个问题。汉武帝时冠军侯霍去病,曾依靠少量骑兵长途奔袭,阵斩匈奴数千人。再后来更是领五万骑兵,深入漠北之地大破匈奴,封狼居胥。”
”大明成祖,五次亲征,也曾大败敌军,追击敌至狼居胥。并杀青牛、白马祭天,勒石记功。为何现在大明对敌只能守而不能攻是敌人变强了吗”
课讲完之后,是例行的学员自由提问时间。定国公张溶的孙子张惟贤,举手报告之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万历听到有学员提出这个问题,心里十分高兴。虽然这个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能解释得清楚。但自己对于这般学员的苦心总算没有白费。
把那些历史上开疆拓土、有丰功伟绩的名将故事汇编起来,讲给这些学员听,激发他们对战功向往的雄心壮志。并不断向他们贯输一个战争的理念,战争一定要在外线打,在敌方的国土上进行。只要战争是在大明的国土上发生,不管是胜还是败,大明的人民都要承受深重的苦难。
“封狼居胥,是每个为将者的梦想。我已经老了,为皇上、为大明建功立业的希望在你们身上。”
张惟贤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了现在明军的很多弊病,俞大猷是不好在这个场合明确问答的。但他讲这番话的时候,他的目光中却是充满了殷切希望之情。
”报告教官,除了车阵战法之外,还有什么战法可以克制骑兵岳家军的战法是否可以仿效”
“报告教官.......。”
学员们都争先恐后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俞大猷也按照自己的见解做了解答。
课间休息后,是的学员们分组讨论时间。所以万历就和俞大猷就来到了讲武堂的休息室。
“皇上,臣这些日子,在准备教案时,根据回忆把经历的那些大战的演变都绘制成了敌我态势图。”
”臣以为这种图上作业的方法,对于战前敌我双方态势分析,战争中对敌情的变化分析、战术运用决断,战后复盘总结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臣恳请,把此法向全军推广。”
俞老将军自从接触到了这种图上作业法之后,就十分感兴趣的研究。自然也知道此法对于军事布署的好处。
”老将军,不要急。朕打算把象您这样的战将,趁他们进京述职的时候,都拉到讲武堂来给学员们上课。到时候让他们把自己指挥过的战例都按照此法绘制出来。只要这些领兵的将军们都会了,那今后推广起来就容易了。”
古人们的兵书上,对一场战争的记述太言简意赅了。万历自己在奏疏上看到的军报,通常是这样描述的:某年某月某日,某将军领兵,出边墙一百里,于某地遇敌,敌大败,斩首多少级。
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有功人员名单。关于战争过程的汇报,顶多不超过五十字,还没有有功人员名单的字多。
每一次战争的成败得失经验,都是用将士们的鲜血换来的,这应该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要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老将军,您对今天张惟贤所提的问题有什么看法”万历接着问道。
”皇上,臣认为敌人没有变强。大明的卫所积弊已久,兵士已经不堪使用。如果大明军队想要和成祖时一样的战力,就拥有大量悍勇的骑兵。战马、士兵训练、这些都要花费大量的银子......。”
俞老将军沉吟了一会,才谨慎的答到。他讲出来的这些话,只不过是大家已达成普遍共识的官方说法而已。实际上的状况比他说的更严重,什么军官克扣军饷、剥削卫所军户......。
“那京营现在的战力如何”万历接着问道。
“臣以前只管京营中车营的训练。臣认为车营还算可用,至于其他营卫,臣就不得而知了。”
俞老将军的话已经是说得很委婉含蓄了。如果今天是在召见的正式场和,有记录起居注的官员在,估计俞老将军不会说
第六十五章:嘉蔬署发银子(求推荐票)
“发银子了,发银子了,大家都到署衙去领银子......。”
只见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飞也似的跑进了村子。一进村就开始大声的喊开了。
“唉..唉...唉,我说四贵,你怕不是想讨媳妇想疯了吧,成天就想着银子,满口的胡话。”
同村的六婶刚刚在村口,见到四贵边跑边喊着不靠谱的话,还以为他疯颠了,就赶紧把他拦了下来。
四贵他们家,从大贵到六贵,两年一个全是男孩。都说名字起得贱些好养活,可偏生他们家六个贵,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全都长大了。
靠着老一辈留下的一点积蓄,他爹娘又肯下死力气干活,把六个贵都养大了。人人都说他们家旺人丁好福气,可是四贵他爹娘却是有苦难言愁白了头。
男孩子长大了,就得给他们张罗娶媳妇。好不容易把大贵、二贵的媳妇娶进了门。轮到三贵的时候,实在是没钱了,只有东拼西凑借钱,总算给三贵定下了媳妇等着迎娶。轮到四贵的时候,家里实在是没折了。
“六婶,你不信就算了,我得赶紧去告诉村里其他人。”四贵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回答着六婶的话。
“你向你爹娘打听打听,祖祖辈辈在上林苑多少年了,署衙什么时候发过银子你这不是胡闹嘛。”
”六婶知道你家为你讨媳妇的事犯愁,我们家二妮过两年也到了该嫁的年纪了,我和你爹娘说说,你就做我们家的女婿吧。”
六婶看到四贵神情举止正常,不象是疯掉了,于是不失时机的又想撮合四贵和自己家的女儿。
“六婶,我在回村的路上遇到青禾哥了。是他告诉我,署衙要把这几年多收的代役银退给大家,叫我回村告诉大家赶紧去领银子。”
四贵一边向她解释,一边在心里腹诽。我就是讨不上媳妇,也不娶你家的麻脸的二妮。
“这是真的”
六婶觉得四贵的话信不过,可是如果是沈青禾说的那就不一样了。
“是真的,别忘了去的时候要记得带上户贴。我还要赶紧去告诉其他人。”
四贵懒得在这里跟六婶磨牙,说完话就一转身往村子里跑了。六婶呆在那里愣了一会,也随即赶紧回家叫家里的男人去署衙领银子。
当大家都确信,发银子的事是真的之后。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嘉蔬署的署衙前就聚集了来自各村的种户。银子还没开始发放,于是他们就东一群西一堆,有些站着有些蹲着,围在一起聊天。有些不讲究的,干脆就找个稍干净点的地方,往地上一坐。
“大家一个村一个村的排好队,查验户贴之后就给大家发银子。大家都不要挤,人人都有......。”
沈青禾带着一些书吏出了署衙,几张桌子已经依次排开。有人负责指引排队维持秩序,有的负责查验户贴登记,有的负责银钱的发放。
“赵满仓,退银四两四钱六分。”
查验完户贴的书吏从帐册上找到名字,然后大声的宣布着。
“您是要银子,还是要铜钱铜钱按一两银子一千文的官价。”
负责发银子的书吏则询问着。
“小的可以要一半银子,一半铜钱吗”领钱的赵满仓小心翼翼的问道。
“可以,当然可以。”于是书吏就转身从银箱里称出足量的银子,又从钱箱里取出铜钱,交到赵满仓手上。
当赵满仓拿过银子和沉甸甸、黄澄澄的铜钱时。心里那个悔恨把刚拿到钱时的兴奋给冲得一干二净。这可是上好的新铜钱呀,要是到市面上兑,七百五十文兑一两银子都有人抢着收,早知道全要铜钱就好了。
“呵呵...呵呵...这位老爷,小的想了一下,咱小家小户的用银子的地方不多,能不能把这银子全换成铜钱呀”
赵满仓,十分不甘心当初的决定,于是麻起胆子就再问了一下。
“当然可以。”
书吏接过赵满仓的银子,验看了一下,然后再复称了份量。就从钱柜里点出铜钱交给赵满仓。
“这么多铜钱,你背着就不嫌累”书吏还笑呵呵的打趣赵满仓。
“不累不累,咱什么都没有,就是有把子力气。”
赵满仓接过铜钱,喜笑颜开。他把自己外衣脱了下来,铺在地上,把铜钱放在里面一卷
第六十六章:田义救人(求推荐票)
田义一行来到大树下。一下马,众人都迫不及待的解下水囊猛灌了几口。此时大树下,早已经有一老人带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孩子在乘凉。
小孩子看见有一群生人过来了,就躲到老人家的身后,只探出头来,用一双大眼晴看着这些陌生人。
田义喝了水之后,用袖子擦了一下嘴边的水渍,然后走到老人的边上笑着说道。
“老人家,打扰了。我们路过这里,天气太热了,想在这里歇一歇。”
那位老人只是礼貌的对着田义笑了笑,并没有回话。田义也不管那么多,一屁股就坐在老人边上的一块大石头上。
“老人家,今年夏收的收成怎么样”
田义看到就在不远处,有几个人正顶着烈日在地里割麦子。老人的身边有水罐和好几个碗,估计那块地应该是老人的家耕种的。所以就顺着这个话题问老人。
“还行吧,就是混个吃饱肚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