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侠厉天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令狐无辜

    当初留下他,只是怕他是奸诈狡猾之辈,任由其下山胡说怕是有损自己的名声。然而通过这几日的相处,她又觉得这男子人品不错,也许是该让他走了,否则的话每次一看到他就会想起那日的温泉一幕,长久下去一定会有心魔滋生,动摇自己的武学心境。

    厉天途看着雪仙子朝着自己款款而来,心中恍然,难怪这几日一直没有见到她和灵儿,原来是离开山庄了。又用眼角扫了一扫正驶向山庄偏门那辆豪华贵气的汗血宝马车,这玄机门百年底蕴果然是财大气粗。

    “厉公子,你才华出众,在玄机山庄当个杂役确实埋没了你的身份。从今天起我玄机门不再限制你的自由,从现在开始你可以离开了。”雪仙子的话虽客气,但却坚定的让人毋庸置疑。

    未等厉天途有任何反应,雪仙子又道:“灵儿,你去帮厉公子收拾一下,再准备些银两,送厉公子下山。”

    神色始终平静如初的雪仙子深深看了厉天途一眼,径直回了山庄。

    跟在其身后的灵儿停下脚步瞪大了眼睛,看了看站立一旁的厉天途,又看了看即将进入山庄的雪仙子,心中突然有了些许不舍的感觉,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小姐,就不能让厉天途留在山庄吗”

    快步而行的雪仙子闻声身子只是微微顿了一下,而后很快便消失在山庄内门尽头。

    看到雪仙子如此反应,摸透自家小姐脾性的灵儿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俏皮的眉毛微微皱着,声音中略带一丝留恋,万分歉意道:“厉天途,之前老是欺负你,是灵儿太无聊了,对不起!”

    厉天途无奈摇头,收了扫帚后便朝山庄大门行去,同时回头淡淡一笑道,“灵儿,以后不管在哪,我都会记得玄机山庄有个可爱的小姑娘。”

    回到临崖的小木屋,厉天途觉得真的没什么好收拾的。

    趁着灵儿到账房为支银子的空当,厉天途悄悄地走了。他不打算要雪仙子的银子,更没有带走山庄任何东西。

    回到山门前,望着矗立在君山之巅宏伟大气的玄机山庄,厉天途虽然清楚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个过客,但心中依然忍不住有那么一丝难舍之情。只不过他此刻真的想不清楚,这股难舍之情究竟是因为遗世独立钟灵闵秀的玄机山庄,还是因为那个淡雅如仙冷若冰霜




第33章 深山论道
    “悲天悲地悲天下可悲之事”。

    “渡善渡恶渡人间可渡之人”。

    厉天途默念这两行大字,心中对这个不曾见面的佛门前辈起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厉天途同时又心底澎湃,心中泛起岂可过宝寺而不入的念头,当他正要拍门之时,大门竟然自动开了一角,一个寸草不生的和尚头从大门另一侧露了出来。

    “施主,请进!”开门的小和尚只有十二三岁,但说起话来却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

    厉天途心下了然,应该是大悲和尚觉察到了自己这不速之客,毫不犹豫跟着小和尚向寺内走去,想着接下来有幸要见到当世佛门禅宗第一人,厉天途的心忽然有了些许忐忑。

    穿过二座大殿,厉天途被小和尚带到了寺院尽头靠着山壁而立的大雄宝殿南边一侧禅房门口。

    “施主,方丈就在这里,无相告退。”小和尚双手合十鞠了一躬,缓缓退了回去。

    厉天途目送无相小和尚离开,直接推开半掩的房门而入。只见禅房正中的一方卧榻蒲团上坐着一白眉老僧,老僧面部如千年老树的枯皮一般褶皱丛生,一身破旧的灰布袈裟仿佛百年未褪,眼前的这一幕与厉天途心中所想得道高僧的宝相庄严竟然天差地别。

    白眉老僧似乎看透了厉天途心中所法,微微一笑道:“一身皮囊而已,小施主又何须介怀”

    厉天途老脸一红,顿觉尴尬,有心要说这不是自己心中所想,但又觉得在佛法精湛的大悲和尚面前还是不要自欺欺人好,于是硬着头皮说道:“大师,小子受教了!”

    “施主可是从玄机山庄而来”大悲和尚笑意盎然,伸出干枯的右手,指向侧前方的一个蒲团,做了个请的姿势。

    “大师神机妙算,厉天途正是从玄机山庄而来。”盘膝坐于蒲团之上的厉天途有些讶然,这个老和尚难不成有神机妙算不成。

    禅房门外,刚刚为厉天途引路的无相小和尚去而复返,拎着一个冒着热气的长嘴黄铜茶壶走了进来,为厉天途和大悲和尚沏了一杯香茗,然后默默退了出去。

    “施主不是玄机门之人,却从玄机山庄而来,莫非雪家小丫头最近转性了竟容许外人在玄机山庄做客了”大悲和尚接连反问了两句,似是在自己思考,又似在问厉天途。

    这两次问话终于让厉天途的心稍稍平衡了一些,原来这老和尚也不是无所不知嘛。任你功参造化佛法无边,也猜不到是因为我看了那雪仙子的裸身而被她限制自由,被迫进入玄机山庄为奴为仆的吧,只不过那冷美人突然善心大发,放任自己离开才机缘巧合到了这里的。厉天途想着想着,曾经那旖旎的一幕再次在视海中飘过,心里竟莫名起了些许自豪。只是嘴上却连真带假说道:“晚辈只是机缘巧合误闯玄机山庄,可谓九死一生啊。”

    大悲和尚看了厉天途一眼,面容无喜无悲,看不出究竟是彻底信了厉天途还是压根不信,只是平淡道:“施主天生慧根,是我佛门有缘人,玄机山庄自然留不住你。”至此,大悲和尚微微一顿,原本无神的双目精光闪动,话机猛然一转道:“但施主最近命犯桃花,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影响施主的心性修为。”

    大悲和尚饮了一口杯中茶,意味深长地看了厉天途一眼。

    厉天途有种被大悲和尚一眼看穿的感觉,脸上顿时有些发烧。当大悲和尚说到自己命犯桃花之时,厉天途首先想到的是远在京师的颜梦雨,接下来是温泉相遇的雪仙子。之所以能够待在玄机山庄,说是命犯桃花而入确实不为过。这老和尚果然厉害!自己目前心中正有疑惑,也许这大悲和尚就是自己解惑的契机。

    “大师,最近我心中确有疑惑,应该何解”毕竟,像大悲和尚这样的隐世高手一生难遇,厉天途此时除了敬佩之外又多了几分虔诚之心。

    “施主修炼心法独特,内力似有若无,浅而不深,却又给人一种博大精深之势,实乃和尚生平仅见。看不透!看不透!”大悲和尚无奈地摇了摇头。

    难怪大悲和尚如是说,厉天途目前经脉俱



第34章 佛门秘地
    隆冬已至,山中之雪连降了十多日,地上积雪已有一尺有余。

    望着窗外一片白茫茫的远山雪景,厉天途有些恍然,山中无甲子,他不知不觉在龙泉禅寺已经小住了一月有余。

    这一个多月以来,厉天途除了每天赏景清修之外,就是在寺中跟大悲和尚参禅礼佛、品茶下棋,日子过得平静自在。

    “小兄弟,你要输了!”大悲和尚的话把厉天途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看着棋盘中白子把黑子堵的水泄不通,厉天途顿觉回天无力,翻了翻白眼道:“大师,小子确实走神了,这局不算!”说完双手对着棋盘一阵乱搅,要从新来过。

    大悲和尚眼见厉天途耍赖,并不以为意,只是笑道:“你我棋艺只在伯仲之间,但小兄弟今日心有所想,就算再来还是一样的败局。”

    厉天途闻言也不再坚持,抛下棋局随口问道:“大师,难道你就没有俗事缠身吗”

    大悲和尚并没有直接回答厉天途的话,而是把目光转向了窗外,窗子是紧闭的,半透明的窗花把禅房和外届隔开,恍如二个世界。

    大悲和尚沉默良久,才喃喃道:“和尚自幼出家,可谓心无杂念,一心向佛,原本以为尘缘已断。但后来才发现佛法每精深一层,尘念又随着增多一分。直到古稀之年才有所了悟,正是“了尘出世只为佛,有缘入世亦成佛”,到头来一切竟回到了原点,唯一不同的是,心性经历千千劫,却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一番话语之后,大悲和尚目色苍茫,如入世的佛陀讲经,自然款款而谈:“佛家出世只是修行的必经之路,入世才是佛之本道。只可惜和尚修行不够,虽然每季必云游世间一遭,但却依然未做到真正入世。”

    短短一席话,却道尽了大悲和尚一生的修行之路。

    厉天途听完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佛家修行是出世入世,而自己今后又该何去何从

    回想京师那一闪而逝的鲜衣怒马和跌下断崖那九死一生的内力全失,厉天途短短的时间却经历了得和失,生与死。是就此永堕沉沦还是返璞归真,厉天途心下有所决定。

    出世入世,得到失去,生生死死,大悲和尚的一席话看似在说自己,却给迷失方向的厉天途指明了一条人生之路。

    想通之后,厉天途下了卧榻,整理衣冠,双手合十向大悲和尚恭身一礼。

    礼毕之后,他心中讶然,每次与这位得道高僧深谈,时间虽然不长,但高僧之语字字珠玑,这样的躬身礼连他自己都不记得做了多少,和尚也不谦虚,竟也生生受得。当然,书生气浓重的厉天途偶尔也会冒出那么几语人生哲理,竟也引得大悲和尚赞赏有加,双手合十直呼阿弥陀佛。

    对于厉天途的谦卑有礼,大悲和尚深以为然,赞许道:“小兄弟悟性奇高,为你解惑和尚乐意之至。”

    之后,大悲和尚突然目露奇光,扳着干枯的手指自言自语道:“玄机那老道士这些年一直在追求那虚无缥缈的无上天道之境,三十年未见了,不知道那老道如今境界如何那老道士玄功之高,今生今世和尚已经忘尘莫及,但小兄弟一定有希望赶超那玄机老道。”

    “大师,小子哪有资格与昔日的武林第一人玄机前辈相提并论。今生只愿做个入可拯救世间苦难之人于水火,出可平心静气笑傲于山林的侠客即可。”大悲和尚极度赞赏的话顿时让厉天途心中豪情万丈,一扫几日前的低迷之气。

    无上天道之路能否走到尽头,厉天途心不自知,但能得到前辈高人对自己资质的肯定,这是困境低迷之人最想要得到的东西。

    大悲和尚满布褶皱的面颊突然红润起来,以致于对面的厉天途刹那间只觉其中佛光隐动。

    大悲和尚微笑点头,起身缓缓朝门外走去,边走边叹道:“也罢,也罢,你甚合和尚心意,你虽不是我佛门弟子,便再送你一场造化又如何”

    厉天途见状心中微动,紧跟着大悲和尚出了门。

    他不知道大悲和尚口中的造化是何意,但想来一定与自己的心境修为有关。

    这天地之间果然奇妙,竟然出了玄机子和大悲和尚这两个佛道顶尖之辈。如果单论内力修为,玄机子当仁不让冠绝江湖;但如果论心境修为,厉天途虽未见过玄机子本人,但心里已经认定大悲要力压玄机子而傲视天下。一个禅修第一,一个武功第一,如果这两个人能融合在一起的话,离传说中的无上天道还有多远,又或根本就是了。

    出了禅房右转,大悲和尚带着厉天途向大雄宝殿走去。

    大悲和尚入了供奉大日如来佛祖的正殿之后,居然没做停留,从左侧绕到了中央大佛之后。

    到了佛像之后厉天途才发现这里竟然别有洞天。

    一个仅有一人多高的山洞隐藏在佛像之后,厉天途立于山洞之前还能听到里面响动着汩汩水声。

    这山洞虽然入口极小,但越往里进空间越大,而且山洞两侧并未完全密闭,密麻交错的缝隙之中居然还有缕缕白光和点点雪花飘入。

    在缕缕光线和点点飘舞雪花的点缀之下,整个山洞如时空隧道一般,显得虚幻而又玄妙。

    在这里,厉天途竟觉得失了时间概念,直到大悲和尚突然停了下来。

    厉天途身处在山腹深处一个空旷虚无的空间,他直觉是山洞尽头了。

    在这山洞尽头有一池黝黑的泉水,水池两侧是两尊仿佛天然形成的巨大雕像,古朴而又神秘。

    山中有水,厉天途不觉吃惊,让他惊诧的是这水是黑的,而且汩汩冒动的黑色泉水两侧还有两尊浑然天成的石像。更让人心悸的是,身在庞大的石像之前,恍如蝼蚁面对天神,天道之心早有小成的厉天途此时也不由头皮发麻。

    大悲和尚丝毫没有因厉天途的失态感觉诧异,自己第一次见到眼前的雕像反应甚至连厉天途都不如,还差点深陷其中。这一点厉天途没有让他失望。

    他也没有去打扰厉天途,而是静静立于厉天途身侧。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在旁边观察大悲和尚的话,会吃惊地发现大悲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了,这是天人合一之境。

    过了不知多久,直到感觉厉天途回过神



第35章 转化阴阳
    黝黑的阴泉水并没有厉天途想象中那么冰寒彻骨,毕竟之前体内的争斗中九幽之气势弱,至阳之气游遍全身。

    直到深入阴泉之中,得到绵延不断补充的九幽之气才再一次与至阳之气战了个旗鼓相当。

    争斗越来越激烈,即使有天道真气辅助,经历冰火两重天的厉天途依然有种要再一次失去知觉的预感。尽管浑身在不断打颤,但厉天途仍然咬紧牙关坚持着。他知道,阴泉连通地底九幽之地,可获得源源不断的补充,而自己身上的烈阳之气有限,如果一旦晕过去,烈阳之气耗尽之时就是自己殒命之日,所以此刻决不能昏迷。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厉天途意识将要失去知觉之时,丹田内的天道之力似以混沌之态将烈阳之气和九幽之气围在中间,渐渐地,形成了以烈阳之气为阳,九幽之气为阴的太极之势,此情此景与月余前玄机山庄后山温泉之中竟极为相似。

    厉天途用仅有的一点意识内视下丹田,只见烈阳之气和九幽之气构成的太极图不停旋转,转眼间吸尽了遍布厉天途全身的其余烈阳之气和九幽之气,这时他那原本麻木动弹不得的躯体也恢复了一丝知觉。

    就在此时了,厉天途深深吸了一口气,拼尽最后一点气力自阴泉中一跃而出。

    与此同时,厉天途丹田内的太极图旋转越来越快,在周围天道之力的吞没下,居然也越来越小。最后,太极图化成一个光点消失在丹田深处。

    仰躺在地上紧闭双目的厉天途感觉丹田内久未增加的天道真气忽然膨胀了不少。阴阳之气相合化为天道之力,怪不得这天道之力一直未增,原来是受自己身体所限。厉天途瞬间明白了许多先前困扰在自己心中的难题。

    自己的武学之路,不,也许该叫天道之路,原本就与别人不同。天道之路必须武学和心境同修,内力才能与日俱增。修为一旦到达瓶颈,除非成就天道之心,否则以后自己的功力再难存进。

    感觉着体内充盈的天道真气,厉天途不切实际在想,如果经脉不断,就凭此刻的天道真气不知道能不能在江湖中惩恶扬善,横扫。胸中有些激情澎湃的厉天途不自觉地坐起来睁开了双眼,这才注意到大悲和尚刚才反复叮嘱让自己参悟的两尊天然石像。

    这两尊石像身高百丈有余,气势宏大。左边的石像充满神圣之意,仿佛一尊圣洁的天使之像;右侧的石像充满邪恶之势,俨然一座恶魔之像。让人奇怪的是两尊石像头顶尖尖直插洞顶,越往上越向内倾斜,抬眼望去,两尊石像的顶尖处竟在洞顶呈圆弧状融合为一。

    厉天途心中暗道:这一对善恶石像究竟为何意

    盘膝坐于阴泉之畔,善恶石像之下,厉天途把心态放平,左眼天使右眼恶魔,意识在善恶之间交织,仿佛要经历千秋万世一般。

    大悲和尚给了厉天途三天时间,而他却接连静坐了七天七夜,期间未食五谷,这与道家辟谷之境何其相似。

    身死神行,这八个字就是厉天途静坐七天七夜的唯一收获。
1...7891011...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