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农家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水起微澜

    你可以说,二少爷他不愿提及长相,是因为他不自信,心志不够强大,这话倒也没错,可二少爷当真




第一百二十四章 钱康的安置
    结果钱氏还没高兴两天呢,就接到了丈夫的来信,信中他对钱伟打了大郎的事,很是愤怒,还让她想清楚自己的立场。

    钱氏听二郎读了信后,更是怒火中烧,随后跑到大郎跟前责问,“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你,你……”她不知道自己该责怪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责怪对大郎到底有几分影响,而这样的想法,让她更觉得委屈了,眼眶直接红了,“你舅舅一家将来可怎么办”说着眼泪更是扑簌簌地往下掉。

    小弟一家刚找回来,就给了丈夫这样的第一印象,将来还能得几分照拂弟弟家的情况,她是知道的,穷困且不说了,更重要的是,弟弟的腿虽说照顾精心,不会因此瘸了,可也只是保证日常生活中无碍,根本不能跟完好的时候比,比如大夫挂在嘴边的,就是不能劳累。而这点,对于一个需要挣钱养家的壮劳力来说,其实是相当致命的。

    这几天,她心里隐隐有些想法,她希望丈夫能拨出一个店铺来,让弟弟去其中当掌柜,如此,这一大家子的生计就都有着落了。在她的计划中,甚至还有如果自己实在说服不了丈夫,就让大郎出面去劝说的打算,可如今呢,以大郎现在对钱家的态度来说,这件事情还能有指望吗说不定丈夫一口就回绝了,好给大郎出气呢,这么想着,眼泪掉得就更急了。

    王睿几乎从没看到他娘哭过,这会真有些慌了手脚,同时也有了不少的愧意。他其实只是气不过,却从没想过要干什么的,至于跟父亲告状,好吧,对这种事,他一向没什么廉耻。此时,他小心措辞道:“消息不是我传的,”说着又顿了顿,“管家之后也没传过。”所以,我没把你的话不当回事。

    钱氏差点被他的小聪明气笑了,所以你就可以看着我,在那一无所知地沾沾自喜

    王睿看她还是不满意,到底抿了抿嘴,“舅舅的事,我会放在心上,总会给安排的。”

    王睿离开后,就自己忙上了,说了就要去办,在钱康是因为县衙的差事伤了腿的前提下,补偿一二也不为过,再加上如今县里都知道对方是他舅舅了,哪怕补偿丰厚了点,想来也不会有人跟他过不去。事实也的确如此,他跟县里的县丞主簿碰了个头后,就成功地在县里多安置了一个衙役,毕竟只是吏不是官,唯一的差别就是县衙多一份开支而已。至于任职时间,自是拖到钱康痊愈之后的,总要个十天半月的。

    见事情办得差不多了,王睿就把自己对舅舅的安排写信告知了父亲,不想没几天,他就收到了父亲的回信。父亲说,衙役不成问题,但任职地要换一下,他那边找个合适的人选,抽调到燕山县来,而舅舅则到黎县去。王睿虽不明所以,但对父亲的安排并没有异议,直接同意了。

    王鹏要把钱康调过去,当然不是为了瞎折腾,事实上,他是为了王睿着想。在他看来,他是姐夫,管管小舅子不成问题,可王睿辈分小,遇事就容易吃亏了,所以还是把人弄到他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方便,真有事,他还能敲打一二。

    于是,痊愈后的钱康,得到的消息就是,黎县有个衙役的空缺,让他早日过去报道,钱康没有任何意见,只有欣喜,倒是钱氏对此,有些困惑。她知道前几天,王睿一直在为钱康的事情忙,只是不知,怎么忙完了,反倒是去黎县了王睿就跟她解释说,是父亲见她这些年不容易,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亲人,就给安排到近处,将来也好多交往。

    钱氏对这解释显然不以为然的,却只道大郎有这份心,她很高兴。这话说得王睿尴尬了,他自己还真没那份心,哪怕不知道父亲为什么把舅舅弄过去的,可大概,可能跟为了人家好,真没什么关系。

    钱康他们不知道这母子俩的官司,此时的他们只有纯粹的欢喜。

    这些天来,钱康一直是焦虑的,从最初的担心药费诊金,到后来的担心腿会瘸,再到最后的,担心将来的生计。钱家的日子,一直不容乐观,全家就他一个壮劳力,而妻子跟两个女儿,等闲也就做点针线,尤其针线也不精,基本就赚不到钱,而两个儿子都还小,就是下地都嫌太小了,更不用说出门赚钱了。

    如今,他的腿伤虽然治愈了,可到底不比以往,大夫说以后不能长时间走路,更不好干体力活,所以以后这走镖的活计怕是不能干了。可还能干什么,他却是没底的,他不识字,干不了什么记帐之类的技术活,想来想去,他最可能干的,大概就是给别人看铺子,当个小工。只是即使当小工,他的年纪也是偏大的,再来当小工的进项太少,怕是不能养活一家老小。

    事实上,说句难堪的话,别看四姐刚找到,可看着四姐的富贵,他到底还是把主意打到四姐身上了



第百二十五章 钱康的家事
    转眼,钱康到黎县已经一个月了,今天正是他第一次领俸禄的日子,所以他一早就到县衙去了。如今他一个月的俸禄总和为一两银加500个铜板,这数目跟以前走镖时候的收入差不多,但胜在如今的活跟以前比起来要轻松,他自己也很满意。今天也是沐休日,他拿了俸禄,跟几个同僚告辞后,也就回家了。

    一月前,他们举家搬到了黎县,甚至因为来得匆忙,连田产都没有时间处理,而是全权托付给了大外甥。而到了黎县之后,自然是一应事体都没有,所以那时他们是在姐夫家暂住的。四姐知道他们手头积蓄不多,直接给了他两百两银子,说是让他安家,半月前。他花了一百八十两买了现在居住的宅子,虽说不大,但住他们一家子却不成问题。如此,他们一家子才算是安定下来了,而对于四姐,则是越发感激,只想着将来一定要回报一二。

    之后,因着钱伟心心念念地要去,所以十天前,他就找了间县城出名的书院将他送进去了。不得不说,那束修委实不低,一年就要八两银子,再加上在书院的吃用,就是他一年总收入的一半了,也不知大娃读得怎么样了,在书院能不能跟得上功课,只盼着别让他失望才好啊。

    钱康心里也在盘算。。若是大娃三四年能读出来,比如最好是考个秀才,至不济也希望是个童生,那他就是错待其他的儿女,也会接着供,不然,到时他也是供不下去的,毕竟家里不只他一个孩子。若是大娃读不出来,四年后,二娃也是十岁,与如今的大娃同岁,到时他就送二娃去,倒也算是公平。

    到家后,却发现只有二娃在,据说草儿出门洗衣裳了,叶氏则带着大闺女去逛街了,而大娃也出门了,说是去见同窗了。钱康本以为拿到俸禄后,能第一时间就让全家人都高兴的,不想大家都不在。。他的心情就有些失落,嘱咐二娃在家里玩别出门,自己就回屋休息去了。

    临近午时,他都没听到叶氏母女回来,终于在屋里呆不住了,出来后看到厨房有炊烟,就到厨房寻草儿去了,正好也问问草儿,她们平日都是什么时候回来的。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厨房里不仅有草儿,还有他的小儿子钱刚,尤其此时他正在烧火。

    钱康见了真是怒火中烧,“二娃,你怎么在烧火草儿你是怎么回事,怎么能让你弟弟烧火,他是男孩子,再说他还小呢。”这世道本就重男轻女,他也是个凡俗男子,所以看到草儿每天忙,他都没有感觉,看到小儿子在干活,他就心疼了。

    钱草儿听了一脸的尴尬,只着急地摆了摆手,“我没让他干。”

    而钱刚跟着也开口了,“二姐没让我干活,是我自己要干的,二姐每天都好忙的,我想帮帮二姐。”

    钱康对这话显然很不以为意,“什么每天都好忙,她不是跟你大姐一人一天轮流干活的吗”

    钱刚听了,却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道:“大姐什么时候干过活了,我怎么不知道”

    钱康看小儿子的表情不像作假,倒是愣住了。这些年,他不常在家,家中的大小事情都是叶氏管的,而他对孩子们的最初观感,也基本都来自于叶氏。在叶氏的口中,花儿漂亮,懂事,孝顺,关爱弟妹,很有大姐的风范,倒是草儿,脾气犟,不讨喜,凡事爱斤斤计较,甚至还跟他嘀咕过,说草儿是丑人多作怪。丑人多作怪这话太刻薄了,为此,他还训斥了叶氏一顿,可之后对草儿观感就不怎么样了。

    如今回想起来。那些年,但凡他在家的时候,似乎的确是草儿一直忙个不停,而花儿则总是陪着他说说笑笑。那时他甚至还想着,花儿就是懂事,不像草儿,父亲难得回来,都不知道来亲近一二。及至后来,哪怕见着叶氏对草儿的态度有些偏颇,他也不过问,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也是偏心花儿的。

    相貌的确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哪怕他作为父亲,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可同为自己的孩子,漂亮的花儿总是比长相平庸的草儿,看着更赏心悦目的。。他也就不自觉得偏疼了一点。他有时看到草儿在干活,而花儿在休息时,也会过问一二,可只要叶氏随口一句,今天轮到草儿干活,或者花儿今日不舒服,明日再让花儿干活,他也就满意地点点头,从不较真。

    只是,他一直以为花儿只是偶尔偷懒,或者是见父亲回来了,特地空出时间来陪父亲,却从没想过,花儿竟从来都没干过活,这会,他是真替草儿委屈了,平平都是女儿,没这么作践人的。

    他这边沉着脸不说话,那边姐弟俩就紧张了,二娃更是开口道,“爹,二姐对我好,我也想对二姐好,不行吗”

    这话如此的耳熟。。似乎穿越了时空,让他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年他也是这么说的,“四姐对我,我也想对四姐好,不行吗”那时,他也是这样的,见不得四姐太辛苦,就总想帮四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有时也会连累四姐挨骂,可他还是乐此不彼,趁着别人不注意时,偷偷摸摸地干,似乎帮姐姐干活,是一件让他充满成就感的事情。

    看着眼前的一双儿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叶氏的奢望
    这些天来,叶氏一直在为花儿的婚事谋划,想着如今家里也算在县城立稳脚跟了,她就打算找个好人家把花儿嫁出去,将来说不定还能提携娘家呢。

    想着花儿跟她年轻时相似的容颜,她就是一阵满意,当年她是时运不济,被家人误了,如今她一定要给女儿找个好的,让她呼奴使婢地过一生,这才不枉费了一番美貌。说来,许是因为如今的叶氏,因为多年的辛劳,美貌已然不在了,这才让她对自己当年的容貌,无限拔高。如今,她就一门心思地想要花儿嫁得好,过得好,似乎这就能证明,她原本也应该过得很好的,这些年的辛劳,只是因为时运不济而已。

    然而,叶氏的愿望虽然美好,现实却很骨感。这些天来,她找来了一个媒婆,人称方媒婆的,给花儿介绍婚事。然而,人家给介绍的对象,基本都是跟他们家情况相当的,顶多稍稍好一点,甚至还有比不上他们家的,叶氏顿时急了,这哪里行啊,这不是完全无视花儿的美貌了吗她心中很是气愤难当,偏又不好得罪媒婆,只好跟她说,她自己要再考虑考虑。

    媒婆可不知道她的想法,若是知道了,说不定就给她解惑了。在方媒婆看来,钱花儿虽然漂亮,可到底是村姑,不比城里娇养的小姐,比如这肤色,虽说在乡下是属于白的,可跟城里人一比,就显得不够白了,而这一点,很容易就会被人挑拣。当然,如果有其他方面的加成,那么这些统统不是问题,就是没有美貌也不是问题,更不用说只是肤色了,可若是没有,那么所有的短处,都会被人挑剔。

    叶氏在丧气之下,又找来了大儿子钱伟,说是想让他帮着给花儿介绍夫婿。在叶氏看来,钱伟在县城的好书院读书,想来总有那些有钱又有才的同窗,若是趁着人家未发迹之前,说成了亲事,这也算是慧眼识珠了。然而,她却没想过,那有钱又有才的人,就算是现在未发迹,也不是如今的花儿能配得上的。

    而钱伟呢,他听了后,考虑的甚至都不是配不配得上的问题,而是这样的人,他根本就没能结交上。所以此时,钱伟暗中直龇牙,他是好吹牛,也爱说自己有出息,可不代表他没有自知之明。事实上,就他那蒙童般的水平,在书院里能结交几个朋友,尤其还是他娘想要的那种高标准的人物,他怎么可能结交得到

    只是钱伟到底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他说:“娘,我在书院读书的时间还不长,好些人都还不熟,手上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不过娘,我们不是可以找姑妈吗到时让她介绍一个好的,不就成了吗”

    叶氏听了一拍脑袋,悟了,怎么把这个大优势给忘了呢。随后,叶氏都没跟儿子打招呼,就急急地找丈夫去了,毕竟找姑姐帮忙的事,最好还是由丈夫出面。钱伟见她走后,紧跟着就松了口气,立马就离开了。这要是非跟他纠缠,他上哪找人去啊事实上,他如今一起上课的人,普遍也就六七岁的蒙童而已,当然他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到底他自己也就这水平,真跟同龄人一起上课,他就跟不上了。

    另一边,叶氏去找丈夫说事,却并不顺利。钱康听了后,直摇头不肯去,说是自家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就行了,不要去麻烦四姐了。

    其实,当初钱康也是做过花儿高嫁的美梦的,虽然那时,他并没有表现得跟叶氏似的露骨,可内心还是这么想过的。当一个人的指望不多时,他也只能抓住一些仅有的指望了,花儿高嫁,对当初的他而言,就是这么个指望。

    然而,如今他已经不做这个梦了,毕竟他现在已经有了稳定可靠的营生,也就不会寄望这些有的没的了。要说他如今有什么期望,那么,他会更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将来能考出个功名出来,对于光宗耀祖的渴望,所有人都不缺。

    想到这里,他其实是想跟姐夫家更亲近一点的,姐夫他们一家子可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只是姐夫平日看着就严肃,不是好亲近的人,大外甥不在,而二外甥,如今又有了职司,平日里很有些忙碌,而他虽是实在亲戚,却因为感情不够亲密,到底也不好冒昧地打扰。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家里的两儿子,如今都不过是在启蒙,书院教的东西也尽够了,所以暂时就没有动作。在他的计划中,平日走动的多了,关系亲近了,而孩子的水平也有了,到时他才好开口找他们帮忙。

    然而另一边,叶氏却不是容易妥协的人,并不因为钱康的拒绝而死心。事实上,她几乎着魔似的,一直跟钱康说这件事,后来钱康被闹得不行,到底还是求到了钱氏头上了。

    而钱氏呢,此时的她,儿女都大了,不需要她照顾,再来各个嫁娶都很不错,也不用



第一百二十七章 初闻内情 钱康愧疚
    叶氏不是个容易认输的人,在王家被拒之后,她就打算自己来,很快就又去找了方媒婆。这回,她不打算让方媒婆介绍了,而是找方媒婆闲话,想听她说说县城里最出名的人家。

    方媒婆看了她一眼,给了句忠告,“县里最出名的人家,可不是一般人配得上的,说亲自来是要门当户对的。”

    见叶氏不以为意,反而给了她些钱,说要打听些世面上的消息,她也就接了。对于她们这些走街串巷的人来说,那些消息不过是些耳熟能详的事情,没什么可为难的。不过,为了不给叶氏纠缠的机会,到时给那些正说亲的好人家造成困扰,她专门挑了些已经成亲的人来说事。人家不是要听那些最出名的吗,如今她说的,绝对都是最出名的。

    方媒婆慢悠悠地道:“老婆子一直在县城讨生活。县里的事情,就少有不知道的。这县里,要说最出名的,那绝对是陆县令。陆县令夫妻情深,多年来,身边连个妾都没有,大伙谁不羡慕陆夫人的好运道。那些未出阁的小姑娘们,各个都恨不得,将来也能嫁给陆县令这样,可惜陆县令家,如今没有适龄的男女,不然门槛都能被踏破了。”说着,她就叹了口气,不然,说不定她就能说成几门好亲事了。

    她接着往下说,“其次,就是县丞了。县丞不过而立之年,又出身大户柳家,哪怕成了亲,也有不少人家中意的,他家中也不少妻妾,就是县丞夫人的性子比较急躁。”说着就顿了顿。。她可不敢说这些官夫人的不是,于是立马就转换话题道,“要说日子过得好的,那还得是主簿家。主簿虽年届不惑,可家中却是以富庶出名的,而主簿夫人,更是位难得的和善人。近几年,主簿家连连添丁进口,大家就可以知道,后院的姨娘们,日子过得有多舒心了。不仅自己过得舒心,就是对她们的娘家,也是多有提携的,所以如今这进主簿后院为妾,算是件热门事情。就是吧,主簿平日不太好说话,除非他自己有意,不然都没人敢去触他的霉头。”

    叶氏开始很失望,她其实还是想打听适龄夫婿的,可这话不好说出来,免得别人说她痴人说梦,不想听着听着,却听到了很多她不知道的事情,尤其是四姐家的事。这会,她见对方停下了。。还急切地催问了几句,“不知都是如何提携的,她们都得了哪些好处”此时,她心中暗自想到,这会一定要打听清楚了,自家怎么也是正室的娘家,怎么也不能比妾室的差吧若是没人家的好,那她回头就要去四姐那,跟她好好说道说道了。

    方媒婆听着,却以为人家这是对当妾的好处动心了,想着这家人心比天高,指不定还真不介意作妾的,如此也好,今天说不定还能连带着说成一门亲呢,原本她都不指望了。于是,这会说起话来,更是带了几分夸张,“我就说一个,顾姨娘。顾姨娘当年入门前,她家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可如今呢,她们家都成小地主了,子侄更是各个都读书着呢。那是多少人奋斗一辈子,都达不成的目标啊,如今就这么达成了,谁不羡慕她嫁得好。再有啊,人家那大侄子,如今都进县学了,这可不都是人家主簿给关照的不然怎么以前都进不了,顾氏一成了妾室,人家就能进县学了呢。”方媒婆却不知道,有个词叫做厚积薄发,此时,她是把什么好事,都揽在主簿头上了。
1...2930313233...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