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再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瓜子昏睡百年
要知道普鲁士的崛起,是先后踩着奥地利人和法兰西人的尸骨上位。
大家都是眼泪水直流,两国各界的关系想真正和谐、都和谐不了。
如果奥匈帝国、德国不是因为国家安全问题,需抵御庞大、彪悍的北极熊,大家根本走不到一起,很难成为什么坚定的长期盟友。
就这私下里的各种制约、坑队友等举措,大家也一直在那频繁使用,并不是关系好的真的如嘴巴上说的那样。
法国政府高层这些措施,都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反正法兰西与奥匈帝国不接壤,没有不可化解的矛盾冲突,就看人家接不接招了。
为此法国政府高层,现在已经暂时没有了、继续给奥匈帝国找麻烦的心思,试图缓和一番双边关系。
至于拉拢奥匈帝国一番,法国政府高层是不会去考虑什么大代价的金钱投入。
奥匈帝国的体量、尴尬地理位置在那摆着呢不可能拥有俄国那巨大的战略价值,值得法国去全力拉拢。
偏偏因为巴尔干半岛的归属问题,俄国与奥匈帝国因竞争与国家安全的关系,都很难从根本上妥协、和平相处。
法国拉拢了奥匈帝国,那德、俄两国的接近就会成为必然。
&
第182章 野心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到是希望英国的军队与美**队,能打的更久一些、更激烈一些。
最好是美国暴发户最后获得胜利,将日不落帝国打出狗脑子、打落凡尘,使得世界霸主的威望跌至谷底、精锐军队损失惨重。
可现在看来,希望方面太渺茫了,美国海、陆军将士的锐气已失,军队官兵已经逐步失去了顽强战斗的勇气。
于是哈米德二世,又天天盼望着、两个俄国内部打起来,打的越惨烈越好,最好能够双双完蛋,四分五裂开来。
哈米德二世好趁机出兵,顺利的夺回东亚美尼亚地区和外高加索的巴库等地。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巴库大油田,可是一个人人眼红不已的巨大财源,不少国家的资本家们都在盯着。
跟奥斯曼帝国同样盯着这个大油田的,还有伊朗的恺加王朝等。
可伊朗的恺加王朝方面,限于自身军事实力和英国殖民军的威慑力,轻易哪敢妄动啊
奥斯曼帝国这些年,同德国政府走的很近,获得了大量的德国新式武器装备,在稳定奥斯曼帝国内部的苏丹统治问题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可奥斯曼帝国高层还是感觉到了,英国殖民政府从东方带来的巨大威胁,不由的让哈米德二世等人犯愁。
幸好分裂的俄**队,无力全力南下;奥匈帝国高层这些年来,没有了向外部扩张势力的想法,奥斯曼帝国在北方、西方的压力减少了许多。
奥斯曼帝国与俄、奥两国高层之间,虽暂时仍没有什么合作关系,但最起码能够和平相处一段时间。
俄联邦合纵国是迫于沙皇俄国带来的巨大压迫力,只得收起自己的雄心壮志,先考虑自保的问题。
奥匈帝国的高层,把主要精力都用于发展国内经济、基础设施,改善民生上了。
俄联邦合纵国、奥匈帝国现在不足为虑,内部的各种事情会拖累他们的军事实力、外交政策。
但随着奥匈帝国的整体实力、飞速进步,国力、军力不断变强,已经让奥斯曼帝国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奥斯曼帝国暗地里,也只有靠着德国政府的帮助,才能更好的限制奥匈帝国未来的可能扩张战略。
所以哈米德二世,非常的想得到巴库油田这块巨大的蛋糕,有了油田等资源带来的巨额效益,奥斯曼帝国的综合实力,将得到巨大的提升。
哈米德二世就有了更多的资金,可以从德国采购更多的武器装备、机器设备,用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加快发展奥斯曼帝国自己的工业化发展。
哈米德二世不知道,他的现有地盘上、一些广袤荒漠的沙子下面,就有着海量的石油资源,更有着其他大量的矿藏资源。
比如铜矿、铁矿、钼矿等,都非常的丰富。张祥那个孬人,还一直惦记着这些海量的矿藏资源呢
只是因为两国历史遗留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等,想要展开官方、民间正常的合作很难、很难。
哈布斯堡家族与异教徒奥斯曼帝国接近,自己的百姓就不会同意,那是血仇国家。
也会被欧洲主流社会文化所诟病,所以奥匈帝国皇室没有去探矿、采矿的想法。
而且一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在庞大俄国已经分裂的情况下,也明显不符合奥匈帝国高层的想法。
所以宁可自己不去占那份便宜,也不能帮助现在、未来的可能敌人,从新变得强大起来。
………
沙皇俄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经过这些年来多番的挫折与磨砺,现在的自控力和理性,远远高于历史的同期水平。
加上沙皇俄国国内,没有了历史上的那么多大贵族、大地主、大资本家势力,拼命扯后腿、制约和内耗问题。
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定决心,发展国内经济、改善民生、改革政治,恢复国力,准备先当一个合格的“沙皇小父亲”。
静等最佳时机的到来,统一强大的俄国版图,然后再考虑开疆拓土,让“小父亲”的光环更加的伟大、耀眼。
为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将内部问题作为第一要务,要从根本上改善俄国的落后局面。
计划均衡的发展农、工、商、矿业等(毕竟沙皇俄国少了乌克兰等东欧大平原的粮食产品,没法全力发展大工业了)。
更是准备把广大的工人、农民阶级利益,放在资本家们的利益前面。
沙皇尼古拉二世和政府高层的连番利民施政举措,得到了广大俄国人民的高
第183章 爱好(1)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或相同的一些爱好,抽烟、喝酒、打牌等等不一而同,普遍还很多,张祥也不例外。
张祥作为一个合格的欧洲大贵族一员,除了不愿意出席一些公开场合贵族宴会,他的个人爱好还是有很多,很能折腾、显摆。
比如看足球、抽雪茄烟、每晚喝点小酒、搞搞创新研发等等,所以张祥一般情况下总是很忙。
白天的时候,让皇储鲁道夫都经常找不到人,四处乱跑,当然这货晚饭时间一般绝对是在家。
皇储鲁道夫认为:
“费迪南这货,之所以轻易不会出去跟人家鬼混,喝酒的时候一般都是选择的在自己家里,是因为胆小怕死。”
费迪南每晚要么陪自己老爹喝酒聊天,要么陪陪亲人、客人,没有人陪自己也会喝个二两高度白酒,美其名曰:
“消除消除疲劳、缓解一下压力”。
比如弗朗茨费迪南这货,最近就在搞什么钢芯子弹。
子弹头部用钢材覆铜,取代原本的纯铜子弹,延申出去的就多了,例如各种大口径炮弹。
当然,据说这个想法来自于大清帝国高层,大清帝国各界实在是缺铜,就想出了这么一招法子。
并愿意与奥匈帝国高层,分享这个研究成果,为下一步的合作研究打个良好的基础。
炮弹方面的研制也是考人脑筋的事,要知道什么钨芯弹等穿甲弹,早就在立项研究了,也是重炮炮弹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国家、军队在战争中、训练中,子弹、炮弹的消耗量是非常大。
看着单个子弹、单发炮弹的成本费用不高、不那么值钱,但一汇总就是天文数字了。
更别提市场的售价,可是与成本费用不太搭边(高利润行业),是各**费开支的最大消耗项之一。
子弹、炮弹在金属方面,如果全部使用铜做原材料,质量上虽杠杠的,但实在是成本太高了。
尤其是对那些缺少铜资源的国家,甚至会造成原材料供应的严重不足,战争潜力不足。
而为什么各国都选择用铜来生产子弹、炮弹呢
一是因为铜不容易生锈,易于长期的存放,往往理论上能存放30年之久。
二是因为铜的延展性,在金属里也比较好。
三是铜的机械性能,在金属中是最好的,质量方面更为可靠。
延展性比较好的金属铜,方便于制作子弹弹壳和弹头,而且同时金属铜又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住子弹击发时,所需要承受的巨大冲击力,保证足够的攻击力。
子弹击发的时候,子弹头会与弹膛和枪管发生剧烈摩擦,硬金属子弹对枪管的磨损往往很大,几发就报废了。
而且枪管、炮管内有膛线,如果是硬金属,说不定就被卡住了,甚至直接就会炸膛。
而金属铜相对于枪管、炮管而言,质地就要软出许多,可以顺利地发射出去。
而且,在发射完之后,比较容易抽壳,对半自动步枪、速射炮来说,这个更加的重要。
张祥最早时,是把这个点子大致告诉了大清帝国方面,由大清帝国为主进行子弹方面的相关研究、试验。
奥匈帝国则主攻重炮炮弹的弹头部分,也是最先出成果的,要不哪来的什么穿甲弹、半穿甲弹一说。
结果得到了大清帝国方面的高度重视,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弄出了子弹头部分不错的覆铜配比(钢芯、铅芯、锡芯的外表覆盖了一层0.1-0.2毫米左右的铜)。
大清帝国相对来讲,更缺乏金属铜资源,这个年代的铜钱还是大清帝国各地的主要货币呢
大清帝国需要用到铜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大清帝国更加重视这项技术的研究、拓展。
目前大清帝国研究出的新式子弹,弹头内部是钢芯、铅芯、锡芯,外面包一层合理厚度的金属铜。
弹壳、底火等方面,还是沿用的传统老技术,是纯铜工艺制品。
这些子弹在准头上,和全黄铜制作的子弹那是没法比,但这个年代的士兵射击准头,本就非常的不咋地,很多都是纯粹的靠蒙。
弹壳方面之所以不去玩,一是这个年代的技术精准度不达标,薄薄的一层弹壳怎么去覆铜。
二是工艺复杂后,工业品合格率就会下降,成本弄不好会不降反升,更不经济,所以大清帝国方面没有强求,张祥更能理解其难处。
底火就不用去提了,即使到了21世纪,这也是个近乎无解的课题,没有比铜材料更经济、可靠的了。
这样一颗完整的子弹,采用新工艺后能节约10-12%左右的成本,还不到后世华夏研究成果的零头,但也很让人满意了。
一是铜材料节约了一些,二是没影响到子弹大的整体质量、效果,成
第184章 爱好(2)
当然先易后难,张祥还是知道的,也从没考虑过帮英国人、德国人的忙,而是选择其他国家的货币进行练手。
例如,英国纸币的设计就极其精细,不列颠尼亚女神的图案是特别委托设计的,水印工艺是一位造诣精湛的大师的杰作。
十字形交叉的亚麻纸质地密实,其使用的多层叠加工艺是独一无二的。
而且数字编码系统经过深思熟虑,总之英国的纸币简直就是艺术品,在这个年代几乎无人能够仿制。
法国人上次弄的就着实不咋地,很容易就能被专业人士发现其中的巨大破绽,非常的容易穿帮。
历史也是到了1944年左右,德国、日本政府才陆续攻克了所有的技术难题,开始大量的印刷。
1945年时,市面上流通的英镑纸币,就有1/3左右是德国、日本政府等帮着印制的假钞了。
具体是哪国帮助英国政府印的多就真的不知道了,也不排除是英国内部一些人,在挥舞锄头奋力的刨坑。
反正按照历史的一些说法,这个可怕的数字,几乎都是德国纳碎政府和日本人的伟大功劳。
比如:德国政府使用犹太人劳工,在柏林附近的印刷厂里,印制了远远多于几年来英国本土自己印刷厂印刷的货币。
奥匈帝国当初在张祥撺掇下,吸取了英国纸币的好经验,更加了一条金属线。
大大提高了纸币制造的成本和伪造难度,可仍挡不住有心人刻意的研究和有偿帮忙。
所以弗朗茨费迪南的这个小小爱好,虽让皇储鲁道夫等人,心底所不耻、唾弃,但也没有去制止他研究着玩。
要知道到底用不用得上,弗朗茨费迪南说了可不算,皇帝陛下和皇储说了算。
影响家族声誉的事情,当然尽量不能去干,但刻意报复的情况除外,且是政府的行为。
张祥也因此,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法国法郎身上。
一是因为两国高层有仇,法国人曾经先肆意破坏了规矩。
二是因为法国人、法国政府相对有钱,金、银等储备量都非常的多。
三是法国人的殖民地多、使用面积广,暴漏的风险相对较小。
………
在张祥的影响下,大清帝国高层更是推迟了自己的纸币发行时间,仍旧使用传统的、高价值的金属货币。
同时对国内和属国的一些帮忙企业和个人,进行了一次雷霆打击和抓捕。
从中很是发了一笔横财,政府资金更加宽裕了起来,解决了国内短期资金流动,和发展需要的问题。
加上国内各处金、银、铜矿的大规模开采,未来10-20年内的货币流通问题,算是顺利解决了。
当然,这也得主要归功于,沙皇俄国政府陆续归还的大量国土。
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地区的土地,上面有着大量的中小金矿和铜矿。
大规模探矿、开采后,可极大的解决国内贵重金属需求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