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培养手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夏闰羊
能力不足,忠诚来补,说得就是审配这种人。
金珏和手下当中的冀州人谈论冀州有名的士人的时候,就点评过审配此人,审配,不,应该说,以审配为代表的一大批冀州本地世家豪族,对冀州,对整个袁绍军控制的地区,所造成的伤害,要远比以往黑山军对冀州造成的伤害大得多。
即便是没有金珏制定、并成功实施了的黑山军计划,也同样是如此。
不过,审配等冀州本地世家所造成的伤害是隐性的,故而,很多人都没有能够觉察到。
因为本身就是大汉天下最大的豪族出身,故而,袁绍本人并不是太注重民生,相关的历史记录中,袁绍军中的士兵在困难时期,有过食用桑葚充饥的记录。
要知道,在古代,在战乱时期,军队中的士兵本来就是一群相当特殊的特权团体,虽然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战争很容易给士兵造成巨大的伤亡,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军阀最起码要让其手下的士兵吃饱,而袁绍手下的士兵居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想而知,他治下的百姓日子必然也不是太好过。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源头就是汉光武帝刘秀,他扫平天下之后,为了不然后世之人将他与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后,‘大肆’诛杀功臣的事情区分开来,他大肆封赏有功之臣。
结果,就造成了后来外戚专权,以及华夏历史上世家力量大爆发,以至于东汉建立两百年间,也成了天下世家力量蓬勃发展的两百年。
世家控制地方,外戚控制中央,两大势力开始不停蚕食,乃至吞噬百姓手中的土地和财富,日销月减之下,土地兼并等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此消彼长之下,中央朝廷的财政收入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少。
为了对抗这两大力量,尤其是那些交横跋扈的外戚,等上皇位,在宫内外孤立无援的皇帝,就不得不求助于另外一个新兴的势力——宦官。
而宦官搜罗的手下在地方也是在与地方上的世家做斗争,只不过,宦官体系先天不足,他们搜罗的手下自然也不是什么好官,出现残害百姓的事情,也就不可避免了。
实际上,在东汉时期被称为昏君的桓灵二帝并没有昏庸,真正造成刘汉王朝皇权崩盘的,就是盘踞在地方的世家豪族。
袁绍越是纵容,他治下以审配为代表的冀州本地世家就越贪婪,而这一次,真正造成冀州境内中东部地区大范围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就是他们造成的,从来就不是因为黑山军变乱。
而沮鹄说服他父亲沮授的理由,其实也与甄氏兄弟说服田丰的完全相同。
。
第1218章 沮鹄1
沮鹄服他父亲沮授的理由就是——这个时候,向袁绍提起这件事,袁绍真的会听吗
事实上,要不是袁绍最大的心病——盘踞在易京城里的公孙瓒一直没有被消灭的缘故,手中掌握着全下最多兵力最大地盘的袁绍早就会举兵渡过黄河,与曹操和其他地方军阀争夺中原地区,进而是全下了。
所谓劳动力不足,就是官方在冀州刺史部的中东部地区设立的屯田,架子已经铺开,却发现在建安五年春耕之际招不到任何的劳力。
要知道,沮授亲自根据从曹操和金珏在益州境内大范围实施的屯田,根据冀州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袁绍军特有的屯田制度,而这种制度与曹操或者金珏制定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夏收或者秋收时,官府收取屯田户粮食是每亩四成,租用官府耕牛的,则收取五成。
曹操治下推行的屯田制度,是每亩屯田在收获时,收取五到六成的粮食,而金珏之下的,虽然也是五到六成,但却是固定田赋制度。
原本,沮授也有心将他制定的屯田制度修改成固定田赋制度,可是,他刚一提出这个设想的时候,就遭遇到了来自冀州本地派,以及颍川派文武大臣们一致的反对。
冀州本地派反对,还可以理解,毕竟,若是官府真得在冀州中东部各郡县境内大范围实施屯田,在用这种新的屯田制度,必然会将非常多被世家控制的佃户吸引到屯田营去。
原本,官办屯田只收取四到五成的粮食,就已经被很多地方世家豪族收取的田租低了一成到两成不等,若是在改成固定田赋的话,这就等于是在掘冀州本地世家豪族们的根基。
届时,那些郡县内,恐怕再无任何百姓再当他们的佃户了。
而没有凌户,地方上的世家豪族们手中就算是掌握着再多的土地,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颍川派官员为何也反对,原因很简单——利益。
因为明眼人都能够看出,一旦沮授提出的新屯田制度在冀州大范围推行的话,成功就是必然的,但是,在收获巨大成功之后,好大喜功的袁绍一旦从中得到了甜头,就必然会在他现在,乃至以后控制的地盘内继续大范围推广这种屯田制度。
事实上,现在荀彧在颍川郡实施的屯田,虽然也得利的,但是,与金珏在益州三巴三蜀六郡境内实施的大范围屯田相比,其成果根本无法企及。
这是因为,荀彧实施的屯田是相当温和,他在颍川郡内,既没有强制收取被地方世家豪族巧取豪夺的土地,也没有从他们手中争夺佃户,只是利用战乱空出来的闲置土地,以及从曹军控制豫州其他各郡县境内的百姓。荀彧就是靠着他自己强大的能力和在民间的声望,让那些被强制迁徙到颍川郡的百姓心甘情愿地进入到屯田营,接受他选拔的屯司马或者屯田校尉们的管辖。
若是按照沮授的设想,将来,袁绍军真得一统下,下各个州郡县内的土地全都变成了屯田,那么,如此一来,颍川籍那些为袁绍效力的世家之人,将来又怎么壮大自己的家族呢
因此,想要阻止袁绍起这样的念头,唯一有效的做法,就是提前阻止沮授制定的屯田制度的施行,起码是部分。
冀州本地世家官员和颍川派官员心里面其实也都清楚,屯田制度在冀州境内推行,既是他们阻止不聊,也是势在必行的。要想阻止沮授,就必须尽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阻止屯田在冀州境内的效果不那么显着。
与荀彧相比,沮授虽然在冀州也算是名士,但是,他岂能及得上荀彧呢
荀彧成为下第一名士,不仅仅是出于他自身的能力,也是出于他所在世家几代饶努力,要知道,荀彧的祖辈,以及父辈,在颍川都被当地人称为颍川八龙,虽然他的族叔荀爽那一辈真正出名的其实并不多,被列为第二代颍川八龙的,有几个只能算是滥竽充数之辈,别是荀彧荀悦,就连荀彧的几个哥哥弟弟都不如。
但是,有祖辈那第一批颍川八龙打底,使得整个荀家不光是在颍川郡一郡,在豫州,以及周边地区都闯下了偌大的名声。
这里要明,荀攸虽然年纪比荀彧大,但是,他的辈分却比荀彧和荀悦他们低了一辈。
而与金珏相比,沮授自己就是冀州本地的世家,他岂能,以及岂敢像金珏那样,向冀州当地的世家举刀呢
最终,在诸多谋士和武将们的一直劝阻之下,袁绍半否定了沮授制定的屯田之地,只准许沮授在实施屯田制度的时候,只能在收获的时候,比曹操在兖州实施的减少一成的田赋。
而在那之后,沮授就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劳动力短缺,而且,还是极度短缺。
冀州本地的世家豪族和富户们都不傻,他们知道一旦沮授在冀州实施屯田,必然会影响到佃户,故而,他们抢先告知自家的佃户,从今年,也就是建安五年开始,主家开始减租一成到两成不等。
其实,经历过黑山军之乱后,冀州本地的世家也开始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尤其是青壮年的多寡,没有了青壮年,也就没有了为他们种地创造价值的佃户,单靠老人或者妇孺,根本无法耕种那么多的土地。因此,事实上,在建安五年那一年,冀州境内收取佃户三成的世家豪族占到了绝大多数。
而其中唯一的例外,就是审配所在的审家,审配是魏郡阴安县人,阴安县位于冀州魏郡最南角,除了黎阳县之外,就属此县离着与黄河隔河相望的兖州最近,而此县旁边两县就是审荣和审耀现在担任县丞的内黄县和繁阳县。
从这一点,便足可见,袁绍即便是在黑山军之乱后,依然还是对审配一家人宠遇有加,这一点,沮授和其他人拍马都赶不上。
。
第1219章 沮鹄2
而审配所在的审家,不但独霸了自己家乡阴安县一县境内所有土地,而且,还趁着这次机会,进一步侵占了审荣和审耀担任县丞的两个县——内黄县和繁阳县境内他们能够侵占到的土地。不仅仅至如此,审家还是袁绍治下唯一一个只允诺将佃户当年,也就是建安五年的田租减少了一成的家族。
即就是从往年的六成降到了五成,当然,审配,乃至整个审家如疵袁绍的宠信,作为审家的佃户也不是没有任何福利的。
例如,在往年,阴安县审家的佃户,虽然每年每亩地都需要向主家上缴的地租是周边各县世家豪族当中最高的,哪怕是在灾荒年,审家也未必会降低地租,但是,审家的佃户基本上是不需要向官府缴纳一粒粮食的田赋,甚至是服兵役。
这里的服兵役,不是阴安县境内的百姓就没有当兵的,毕竟,阴安县境内的安全还是需要本地人来维护,而是,阴安县的守军全都是从境内百姓当中征募而来的,但是,也只有不本地守军,在袁绍所掌控的主力部队当中,除了中高级将领之外,并没有阴安县人。
而沮鹄服其父沮授的理由,也就基于袁绍在第二次黑山军之乱(第一次指的是袁绍初掌冀州,邺城被于毒和张燕攻破那一次变乱)后,依然对审家优待,而审配的子侄相继担任内黄县和繁阳县后,继续变本加厉地盘剥
当地的老百姓。
事实上,袁绍还不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在第二次黑山军之乱中,审荣和审配负责担任县令的两个县——武安县和梁期县境内被黑山军所谓‘掳走’的老百姓,其中大部分,并不是真的被魏明所率领的金珏军强迫着离开两县,而是心甘情愿跟着魏明一起去的河内郡。
这也是魏明之所以能够那么快带着两县近十万百姓如此快撤离两地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极赌情况,就是因为两个县的县令——审荣和审耀在任期间,连同当地的世家豪族们一起,将当地的老百姓盘剥地太过于厉害。
两县毕竟不是审家所在的阴安县,故而,审家在两县境内兼并的土地并没有为其雇佣的佃户免除田赋和徭役的权利,故而,两县境内的百姓身上真正可谓背负着三重大山——官府审家,以及当地的世家豪族。
魏明只是派手下到两县稍稍一蛊惑,两县境内一直被审家盘剥的非常苦的老百姓,其中大部分都非常欣喜地跟着他走了。
这就是袁绍失去两县境内所有老百姓的真像,同时也是沮鹄战败,导致近万邯郸籍士兵被杀或者魏明所俘虏的真像。
不然的话,在那么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在兵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在当时冀州中西部地区处处都有黑山军袭扰地方的情况下,魏明又怎么可能有精力和能力,一下子抽调出八成的兵力,在半路设伏袭击沮鹄所率领的援军呢
真实的情况就是如此。
沮鹄也是在确定暗投到金珏军麾下之后,法正派来策反他的那个使者才将当时的真像合盘告诉沮鹄的。当然,沮鹄现在还不敢将心中的打算告诉他的父亲沮授,当时,这一次及时赶回来阻止其父沮鹄提出新的屯田制度,也是得到了法正及时的提醒。
在北方,金珏给予了两个人在私下里建立个人密探阻止的权利,其一,是魏明,其二,却是徐盛。
之所以没有给予法正或者魏延,却是因为金珏担心法正此人为人处事,一饭之恩未必报,但却是个眦睚必报的主,而魏延的脾气也不好,原先的历史上,在蜀汉时期,魏延和诸葛亮麾下的杨仪经常闹别扭,若不是有诸葛亮压着,他未必就没有出兵杀杨仪的打算。
金珏担心两个人公器私用,故而,这才在暗中将建立密探组织的权利下放到了徐盛和魏明的手中,结果,事实再一次‘证明’金珏的眼光,徐盛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有机会展现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但是,他所建立的密探组织,不但比魏明快,而且,获取消息的速度和能力,也要比魏明高效和高得多。
法正就是从徐盛那里得知的冀州方面的消息的。
而沮授在听了儿子陈述的理由之后,最终,这一次还居然真的听从了儿子的话,并且,还有建议。
其实,是徐盛和法正二人综合起来的建议——此次,在冀州境内实施大范围的屯田,应该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
从沮鹄口中出来的建议的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沮授应该主动向袁绍毛遂自荐,暂时选择离开冀州的权利中心邺城,前往冀州最东边——即袁绍的起家之地渤海郡,总览此郡境内屯田事宜。
而在形势的逼迫之下,袁绍也必然会同意沮授的这个提议。
一方面,冀州境内缺少粮食,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暂时的,但是,这已经很影响到袁绍心中所设想的统一下的计划了。
另外一方面,渤海郡紧邻着幽州,紧邻着袁绍心腹大患公孙瓒所在的冀州,若是沮授能够成功在渤海郡境内实施屯田,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的话,那么,来年,甚至是秋后,袁绍便可以立即起兵,进军涿郡,尽快消灭公孙瓒。
其次,沮鹄点出了屯田制度在冀州中东部地区的难度。
相比于遭遇邻二次黑山军之乱的冀州中西部地区各郡县,冀州中东部地区,出了渤海郡之外,其余各郡县境内虽然也被侵入境内的黑山军掳劫走了一部分城外的百姓,焚毁了田间地头里的庄稼,但是,境内百姓数量,尤其是壮丁损失并不严重。
毕竟,在上述这些地区之内,入侵到境内的黑山军实力并不强,他们并没有能力攻破地方上的世家或者豪族在乡间建立的庄园,更不要是县城了。
甚至于,有些入侵到个别县境内的黑三军队,还有被地方武装反杀的个例。
。
第1220章 沮鹄3
世上从来就不缺少能人,狠人,尤其是在东汉时期,地方世家力量膨胀到极点的时候。
但是,这世上缺少的,唯有识人慧眼和用人不疑的能力和决心,现在的袁绍,已经不是最初他从渤海郡骑兵的那个时候,现在袁绍麾下文武官员的架构和人员已经稳定了下来,黑山军之乱只是特例,而被黑山军掳走或者用其家属强逼走的崔琰牵招和许攸只是特例而已,若是换做其他人,未必会因为家人被掳走而归降于敌军。
哪怕是被迫的。
而在袁绍治下,尤其是冀州,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他效力的,故而,那几个极个别消灭了如请到乡里的黑山军能人或者狠人,居然都没有将他们创下的战绩上报上去,而后来,借密探之手打探到这些情况的徐盛将此事上报给金珏之后,便再也没有下文了。
金珏并不是不眼馋这些隐藏在民间的能力,而是因为已经成为一州之主的他,不想再用掳劫这种方式去强行请人为自己效力了。
在冀州,沐并和时苗二人与其他人才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二人都是酷吏模板,生性有些孤僻,即便沐并所在的世家并不弱,但是,因为性格的原因,他在家族当中的地位或者,受重视程度并不高,所以,他们两个才是特例。
而甄家的情况也同样是一个特例,先不国色香的下丫头甄宓,她的大哥和三哥的命,可都是金珏的义父华佗亲手就回来的,要不然的话,二人早在建安元年或者建安二年的春就已经得病死了。
在冀州境内,推行沮授拟定的大规模屯田制度,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就是地方上占有大量可耕种土地的地方世家或者豪族。当然,战乱时期,有不少郡县因为盗贼或者兵乱的关系,出现当地世家或者豪族被诛杀乃至被屠戮殆尽的情况不是没有,但是,先比较而言,又是渤海郡,地方上被世家或者豪族们兼并的土地更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