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唐孽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南山堂

    从小到大,自己也算是认识长安城不少勋贵子弟,那些人哪里比得上楚王殿下一个指头啊

    不过,王爷也真是的,老是让雪雁来约我出来游玩,就不能让人去提亲吗

    搞得自己每次出府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似乎连母亲都觉察到了一丝异样。

    “王爷,时候不早了,我差不多要回去了。”

    想到这些,程静雯不由得有些情绪低落。

    而一旁的李宽发现程静雯的变化,也有点搞不懂情况。

    看天色,夕阳还没有落下啊,怎么就说要回去了呢

    果然,女人心,海底针啊!




第208章 汉城见闻录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孽子 ”查找最新章节!

    汉城,是高句丽的别都,三京之一,相当于洛阳在大唐的地位。

    这座曾经在大汉的时候属于乐浪郡城的都城,算是高句丽少见的繁华城市,整个汉城的人口超过五万户,街上也是一派繁华景象。

    抵挡住了杨广的三次征伐,并且在最后一次还俘获了大量的物资人口,高句丽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放眼周边,除了大唐和西突厥,也找不到比高句丽国力强盛的国家了。

    “统领,这里就是我们调查局设在汉城的联络点,平时负责收购一些人参。周船长曾经询问过要不要下次去倭国的时候,留一船货物到汉城售卖,把这里的贸易也搞起来,但是属下觉得汉城不比倭国,还是先摸清楚了情况再展开贸易,并且贸易的人员和我们调查局的人员要独立开来。”

    调查局在汉朝的负责人何青泉是王玄武亲自推荐的人选,跟随东海渔业的第二波出海船只的时候来到了汉城。

    李宽今年是没有办法离开长安了,但是对高句丽的调查又不能一直拖着,所以这次就干脆让王玄武来走一趟了。

    “谨慎一点是对的,高句丽民众对大唐更加的敌视,我们在这里活动要多加小心。至于贸易,我倒是觉得可以先在新罗和百济搞起来,然后在那里找几家愿意投靠我们的商人,由他们出面在汉城贩卖物品,应该会安全一些。”

    隋末唐初的高句丽,应该是朝鲜半岛在整个历史上国力最强大的时候。

    高句丽建国几百年,几乎都处于战争状态,兵力不弱,有点后世七十年代越南的感觉。

    杨广三征高句丽,固然是有很多内部的原因导致了失败,但是高句丽气候寒冷,综合国力不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王玄武虽然不认为高句丽可以跟大唐比肩,但是该有的重视还是不能少的。

    用王爷的话说:战略上要藐视高句丽,战术上要重视。

    “属下明白,所以这段时间,我们除了偶尔从一些高句丽的山民手中收购人参,基本上很少有其他动作。”

    “高句丽虽然勋贵人士说的是唐话,但是普通老百姓的话语我们还是听不懂的,这次王爷专门把九条浩之派过来协助你,考虑的就是他精通高句丽语,你要好好的利用起来。”

    “属下明白。”

    ……

    王玄武在据点跟何青泉交代了一番之后,两人便带着九条浩之一起出了铺子,去亲自体验一番汉城的情况。

    “统领,这是汉城的集市,类似于西市在长安城的定位,虽然规模没法跟大唐比,却是当地少有的热闹之处。”

    何青泉好歹在汉城待了几个月了,对一些基本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叫我掌柜的,我们现在是外地来的商人,在高句丽的时候,不管什么场合,都要记住,王爷说过,细节决定成败,特别是做我们这一行的。”

    何青泉听了脸色一红,“掌柜的,我明白了。”

    “高丽参,上好的高丽参,快来瞧一瞧,看一看。”

    挖参是汉城周边山民特别重要的一项收入来源,整个集市里面,卖参的山民不在少数。

    “掌柜的,这高丽参、百济参和新罗参,当以高丽参品质最好,在奈良城也是很受贵族们的喜爱。”九条浩之在一旁说道。

    这个年达的倭国,和半岛上的三个国家的交流要比大唐多;甚至有一段时间,倭国在新罗都有一块飞地,来往难波津港口最多的也是百济、新罗和高句丽的船只。

    当然,如今有了东海渔业,其他船只都要靠边站了。

    毕竟,茫茫大海,总会有一些海盗出没的,高句丽这些国度的船只变少了,也是正常的嘛。

    “王爷提到高句丽的时候,也就觉得这里只有高丽参是拿得出手的,据说一株上好的百年老参,在长安城有价难求呢。”

    王玄武不知道高丽参好在哪里,但是既然李宽重视,那他就重视。

    “这卖参的人那么多,各种各样的参都有,要挑选好的,还真是要懂行的人才行。”

    王玄武皱着眉头,看着街道两边摆满摊子的人群,不知道该去哪家买。

    虽然这次来高句丽,主要是看看情报据点的布置情况,王爷没有安排其他任务,但是王玄武觉得,自己怎么也得搞点上好的高丽参回去送给王爷才行。

    自己兄弟两人能够有今天,完全是托了王爷的福气啊。

    “上好的老山参,百年老参,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一声语调略微特别的吆喝声引起了何青泉的注意,“掌柜的,这人可能是隋人。”

    “嗯隋人”

    王玄武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何青泉话里的意思。

    “掌柜的,隋炀帝东征高句丽的时候,每次都是大败而归,不少兵卒和将领陷于辽东,一部分被高句丽杀了,一部分被掳掠回远离边疆的地区,和高句丽了夹杂而居,并且妻以游女,慢慢的就在高句丽居住了下来,眼前的这个人应该就是这种隋人,因为属下是江南道人,他的口音跟属下有点接近,正常高句丽人哪怕是会说唐话,也没有江南口音。”

    何青泉脸色复杂的解释着,对于这些隋人,要说他们不忠于国家吧,也有点牵强,毕竟当初是大隋兵败而退的时候把他们扔在了辽东,相当于被朝廷抛弃了。

    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所有人都一言不合就给自己来一刀的,再说这个年代的国家概念相对没有那么的强,高句丽也曾经算是大汉朝的一部分,所以很多隋人就苟活了下来。

    但是要说这些活下来的人就过的多舒服,那也是假的。

    先不说风俗习惯不同,周边高句丽人的歧视眼神,单单思念故土就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

    别看这些人很多都娶妻生子了,但是高句丽的女子并无太多的贞洁观念,甚至有夫无常人的说法。

    所以这些隋人不见得对他们有多深的感情,特别是那种在老家已经娶妻生子的,更是盼望有朝一日能够重回故土。

    “走,上去看看!”



第209章 可怜人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孽子 ”查找最新章节!

    贺建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从大业十年到今,自己已经在高句丽生活了二十年,有的时候,他连自己到底是哪里人都快要记不住了。

    当然,是记不住还是不愿意记起来,这就不知道了。

    贺建居住在离汉城西北三十里的一个山村里面,平时依靠打猎、挖山参过日子。

    高句丽的土地本来就不多,可以耕作的就更少了,自己一个隋人,自然不可能分到什么好的田地。

    “卖山参了,上好的山参便宜卖了!”

    自己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是村子里有几个都是当初跟随自己去辽东作战的,已经有自己的妻小,如果这次自己带出来的山参卖不出好价钱的,今年的日子可就又要难熬了。

    如今已经是七月,高句丽的冬天来得比较早,眼看着就要开始考虑储备粮食过冬了。

    “嘿,你这山参怎么卖”

    贺建突然听到一股熟悉的江南道乡音。

    大隋征伐高句丽的兵马,大都是出自河东诸郡和河北诸郡,像是贺建这样来自扬州的并不多。

    自从在高句丽安居下来之后,贺建甚至再也没有听其他人说过江南口音的唐语。

    猛然之间,耳边响起了熟悉的乡音,贺建不由得鼻子一酸,泪流满面。

    自己是扬州人啊,十五岁开始跟随大将军麦铁杖东征西讨,如今……

    曾经的一幕一幕,那些半夜梦醒之后不忍回首的往事,统统涌上了贺建心头。

    自己为何一直不肯再婚

    自己为何每月还要召集村中那些老部下到山林里操练

    自己为何……

    如今,隐忍了这么多年的情绪,居然就败在这么一句普普通通的问话当中。

    “这位老人家,这些山参我都要了,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坐下,你给我们说一说这山参怎么吃最补”

    王玄武将贺建的反应都看在了眼里,突然觉得这些隋人也许是调查局在高句丽的一个突破口。

    “让几位贵人见笑了。”

    贺建用衣袖擦了擦眼睛,脸上露出了一个复杂的笑容。

    “贵人有请,小老儿自然愿意。”

    集市里客栈、酒楼、货栈,各种各样的去处都有。

    王玄武等人找了一个普通的酒楼,寻了一个靠窗人少的地方坐下。

    那个贺建,年轻的时候估计也是有见识的人物,虽然衣衫褴褛的跟在后面,却是一点都不窘迫。

    “听老人家的口音,似乎是江南人”

    四十五岁的贺建,看起来像是五六十岁的样子;坐下之后,何青泉主动的开口。

    贺建自顾自的饮了一杯酒,叹了口气说:“你们是大唐来到吧”

    大隋已亡,如今是李唐的天下,这个信息贺建还是知道的。

    何青泉看了看王玄武,见他朝自己点头,不由得道:“没错,正好我也是扬州府人,没想到在异乡能够听到家乡的口音,倒是有点意外。”

    “苟活在高句丽的隋人,没有七八万,两三万人肯定是有的,只不过大部分已经年岁已高,有些在第一次征高句丽的时候就留下的,已经待了二十多年了,还有几个人记得自己的乡音呢。”

    贺建自言自语,仿佛陷入到了某种回忆之中。

    “大部分人,当初都是不愿意屈辱的待在高句丽的,希望能够寻机回到大隋,但是少数从辽东逃回去的,却是被当成了……哎,有些人又重新回到了辽东。”

    “老人家,高句丽化外之民,我不相信他们会真的善待隋人,这么多人,就没有起来反抗的吗”

    何青泉在一旁有点不满的问道。

    “反抗为了什么反抗为了杨广吗为了大隋吗”贺建脸色露出了嘲讽的笑容,“高句丽把大家分散在全国各地,等大家稍微有点联系的时候,大隋都已经没了!”

    王玄武在一旁一直细细的观察着贺建,王爷说过了,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中的细节,可以反映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特别是眼睛。

    刚刚,贺建眼神中多次流露出痛苦、迷茫、希望、坚定、失望……

    这么复杂的各自眼神在短时间内从同一个人身上看到,王玄武也是觉得意外。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

    这是一个对现状不满意的可怜人!

    “老人家,如果有朝一日能够重回故乡,你是否愿意呢”

    王玄武在一旁轻声的插了一句话。

    “回故乡呵呵!高句丽人表面上对我们一视同仁,实际上根本就不会让我们自由移动。像我这样,不出汉城还没什么,出了汉城,没有路引……在汉城周边,靠着熟悉地理,也许还能有机会躲过盘查,但是一旦进入辽东……回不去的。”

    贺建眼前一亮,但是很快眼神又暗淡了下去。

    “从汉城回大唐,不止辽东一条路,我们能够到这里,自然也就能离开这里。”

    王玄武露出一番自信的表情,这让贺建稍微感到意外。

    这些人,似乎不像是普通的商人。

    贺建:“敢问几位来汉城,所为何事”

    “哐当!”

    王玄武从怀中掏出一块鱼符,放在了贺建面前。

    “楚王府”

    贺建拿起了桌上的鱼符端详了一会,虽然不是很清楚楚王府是什么情况,但是毫无疑问,自己对面的这些人是大唐来的,并且还是有官身的。

    “楚王殿下是我大唐亲王,深受陛下信赖。王爷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大唐和高句丽必有一战。所以,我等来了。”

    王玄武眯着眼,盯着贺建,要是他不识时务,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就不能怪自己滥杀无辜了。

    “我怎么能够相信你真的可以把我们带回大唐呢”

    王玄武:“我们”

    “没错,像我这样的人,在汉城至少有上千人,如今还活着的应该不下五百人,除去一些已经落地生根的,至少还有一两百人是想回去的。”

    王玄武:“你要是想回去,过几天就可以跟我先回去一趟,我想,这比什么借口都要有说服力吧”

    高句丽对唐人防备很深,如果有贺建这样在当地生活了二十年的人帮忙打探消息,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495969798...1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