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时空特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座衣冠胜雪

    吞下这么多文字图画铭刻,空间之灵似乎开了窍,“父亲,我要名字。”

    苏东辰对他自行决定与自己是父子关系的事情并没有反对,想了想便道:“叫洛漓吧。”他是水属性的变异体冰属性,他儿子自然也得是这个属性,所以名字全是水字边,至于这个“漓”字与燕离的“离”字完全同音,字形相似,他根本没反应过来。

    洛漓很高兴,三头身的小胖子在空间里打了一个滚,然后一本正经地报告,“这个世界前面的历史进程与本源世界一样,是在南宋末期拐的弯。当时出了一位抵抗蒙古侵略的大英雄南宫棣,也就是本朝的开国帝王。根据现有资料分析,他应该是从近古的民国时代穿越而来,前世出身于名门世家或者是大军阀,祖籍山西北部,所以为自己打下的江山定名北晋。他才华横溢,壮怀激烈,手段非凡,逼着羸弱的南宋朝廷向他投降,南宋皇帝禅位于他,然后率领南方军民大举北伐,用了二十年时间驱逐鞑虏,还我河山。他写的诗词都不是抄袭,而是他原创,可见他才学极佳。他还带来了本源世界明朝以后的大量古籍,如《百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等。根据他的生平,可以肯定他穿越时没有类似随身空间的金手指,数十本古代典籍全凭他的个人记忆带来,基本无错漏,非常了不起。他并没有将历史改变得太快,譬如他仍然当了皇帝,而不是总统。立国后,他没有闭关锁国,不搞愚民政策,限制土地兼并,鼓励商业发展,奖赏技术革新,倡导文武平等,严厉惩处贪官,强调嫡庶分明,尊重家族传承……总之,他的一系列举措都收录在《太祖遗训》中,并在驾崩前留下遗诏,铸在镇国鼎上,立在奉先殿前。后世子孙只要不是太过不孝,跟着他的遗训走,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好。如今国祚二百九十七年,已经传了十三代皇帝,虽然夺嫡时险恶异常,有的皇帝也曾杀兄弑弟,陷伯害叔,不过登上皇位之后遵守《太祖遗训》,基本都算是明君。当中有一次遭遇北方蛮族猛烈入侵,一次遇藩王谋朝篡位,差点灭国,但都靠着太祖留下的后手拨乱反正,明君上位,再度中兴。到了现在,国家依然昌盛。这一代皇帝叫南宫骏,今年五十四岁……目前看来,他最爱的是元后所出的太子南宫律,既是嫡又是长,生得与他酷似,而且命格好,当年一出生,南宫律就被立为太子,第二年顺利登基。南宫骏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儿子,一心培养太子,可惜太子意外身亡,让他大病一场,差点去见祖宗。太子、太子妃和刚刚出生的大皇孙一起亡故,让南宫骏大开杀戒。那一年,宫里宫外死了上千人,无数人从各地被锁拿进京,菜市口血流成河,数万人被流放南方烟瘴之地或北方苦寒之处,好几个世家大族就此没落,数十家勋贵被夺爵毁券,闹得人心惶惶。先帝的那些嫔妃也全都迁出皇宫,移到清颐园,说是颐养天年,实则被严加看管,轻易见不到娘家人,更别说其他外人。直到今天,二皇子都快三十岁了,他仍然不肯立太子。嘿嘿,你看……”洛漓笑得有些诡异,“我觉得他有点像本源世界的那位明朝太祖朱元璋,太执着于嫡长,皇太子死了,就立皇太孙,其他儿子再怎么才华横溢,再怎么骁勇善战,他看都不看一眼。为了扶持柔弱单纯的皇太孙,他大杀功臣,简直趋于疯狂。如果这位南宫骏皇帝也是如此的心态,咱们倒可以试一试,去跟他说……”

    “不行。”苏东辰立刻否决,“现在我们一点也不了解形势,因此什么都不能做。帝王心术,深不可测,哪能让你一下就分析出来现在宜静不宜动,等我们认清形势,再图后续。”

    “也好。”洛漓便不再多说,看着小小的随身空间,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你带回来那么多宝贝,让我看看有没有我可以用的。”

    “嗯,过两天吧。”苏东辰知道他想尽快建设空间,让空间升级,他自己也有这个愿望,当然会全力支持,“等空下来,我就让他们开了府里的所有库房,找些东西出来把玩一番。”

    洛漓高兴得咯咯直笑,让苏东辰也很愉快,“你能感觉到我的搭档吗”

    洛漓收敛了笑容,有些不开心,“暂时还没有。”

    苏东辰沉思了一会儿,推测可能要等到他找到第一个节点,才能找到燕离吧。既然如此,他也不再多想,便继续自己的事情。

    看过最近一个月的邸报和半官方的《民




第17章 面圣(1)
    苏东辰远在千里之外的那十几年里,安国公府有两个当家人,安国公和国公夫人,安国公主外,国公夫人主内,虽说安国公不大管事,但下人们也基本有这个概念。等到苏东辰一回来,顿时成为安国公府的中心与官职品级最高的主人,下人们一时都有些慌乱,不知该怎么办了。

    即使是胡氏的心腹,以前惯常给人下马威,连出自辅国公府的二夫人都被他们下过脸子,可是,对于苏东辰带回来的哪怕一个粗使,他们都笑脸相迎,没谁敢仗腰子乱来。

    苏东辰回来的第一天就把国公夫人赏下来的通房和二爷院子里的通房丫鬟全都拉出去配人了,而国公夫人默认了,并且放了这些人的身契。这个消息就如旱天惊雷,震得那些下人更加不敢乱来,都怕被世子爷三下五除二就给料理了。

    苏东辰安安静静地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起来,打了一趟拳,吃了几块点头,喝了一碗燕窝粥,便换上朝服,骑上马,向皇宫奔去。

    今天没有大朝会,只有几位阁老、六部尚书和皇帝特别宣召的大臣会进宫面圣,在御书房商讨国事。

    苏东辰一到就叫进,可见皇帝对他的看重。他进去跪下行了礼,皇帝便笑道:“你是将军,食量大,在家只怕没吃什么吧先去旁边用些早膳,回头朕再叫你过来。”看在御书房的重臣眼中,这恩典简直就是朝中头一份了。

    “谢陛下。”苏东辰目不斜视,稳重地退出御书房,跟着太监去了偏殿。

    很快,早膳就送来了,两种粥汤、四样点心、八道小菜,都很精致。苏东辰如风卷残云一般,将所有食物都扫进肚中,然后再慢条斯理地品菜。他虽吃得快,偏偏又很优雅,让人很难把他与军中粗汉联系在一起。

    皇帝处理完要紧国事,将十来位重臣打发走,听太监禀报了苏东辰的表现,不禁笑出声来,“宣他进来吧。”然后侧头对贴身侍候的总管太监安勤说,“历代安国公都生得一表人才,却都是武将,瞧着斯文雅致,骨子里却是粗人,说起来也妙得很。安国公世子瞧着比他爹、他爷爷还要俊雅斯文,打起仗来却强爷胜祖,据说在南方,那些倭寇、蛮夷、匪盗被他杀得闻风丧胆,军队里的那些官兵也被他操练得哭爹喊娘,私下里都叫他‘苏阎王’,真是难以想象。”

    安勤笑着凑趣,“皇上给大人们赏膳是常有的事,那些大人守礼,都是浅尝辄止,少有像安国公世子这样,就像在自己家里一般,的确是个奇人。”

    “是啊。”皇帝有些感慨,“这样的臣子可不多,都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可有几人能够做到”

    安勤小心地奉承着,“都说武将心眼子少,性情耿直,安国公世子瞧外表像是翩翩佳公子,打起仗来却十分勇猛,如今瞧他用膳的风格,倒是名副其实。”

    皇帝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你这老小子,打仗跟用膳有什么相干”

    安勤嘿嘿一笑,“奴婢拙口笨舌的……”

    说话间,苏东辰进了御书房,行礼如仪,“谢皇上赏膳。”

    皇帝的态度很温和,“赐座。”

    苏东辰谢过,恭敬地坐了半边,腰身挺直,如松如柏。

    皇帝打量了他半晌,“苏爱卿在路上发来的几本奏折朕都看过了。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派刺客大举袭击朝廷命官,还是带着千人队护卫的百战武将,实是胆大包天。如此势力,令人怵目惊心啊。”

    苏东辰拱了拱手,“臣得皇上福泽庇佑,虽险死还生,终是性命无碍,却让敌人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可见天道匡扶正义,不会让奸邪得逞。”他故意说得半文不文,流露武将本色。

    皇帝龙颜大悦,“是啊,天道匡扶正义,这个‘正’字便十分难得了。”皇帝是嫡皇子,承继大统,得位很正,一向对于“正统”就非常强调,如今诸子夺嫡,他更是常常隐晦地提起。

    苏东辰心领神会,坚定地道:“臣谨记皇上教导,行事绝不敢有所偏颇。”

    “很好。”皇帝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随口问道,“听说安国公府四小姐定亲了”

    苏东辰微微一怔,“臣昨日回府,尚未听父亲提起。母亲只往臣的院子给了几个房里人,也没提过此事。臣实是不知,等回府后便询问一二。”

    “原来如此。”皇帝笑了。既是都不跟苏东辰提,要么是老安国公糊涂,对这桩婚事不重视,要么就是安国公夫人知道他会反对,因此有意无意地回避。无论哪种情况,都让皇帝比较放心。只要不是故意勾连,一些妇人的小心思,根本无足轻重。皇帝有些好奇地问,“听说你夫人已经去世十余年,你却至今未再娶,也没纳妾收通房。”

    “是。”苏东辰又拱了拱手,“臣正要请求皇上的恩典。臣还没进京城,就听到诸多消息,都是想要插手臣的亲事的。臣幼年丧母,父亲续



第18章 面圣(2)
    胡胜才十三岁就有了通房,家中略有姿色的丫鬟媳妇子几乎被他淫遍,在外面包戏子,养粉头,强抢民女,无恶不作,若不是想着要娶胡氏的亲生女儿,连庶子庶女都有一堆了。况且,会宁伯府早就败落了,全靠胡氏贪墨安国公府的财物,送回去养着他们。

    胡氏不可能把亲生女儿嫁过去,却也不能不扶持娘家,于是就把刚刚及笄的庶女嫁过去,陪了大笔嫁妆,既得了优待庶女的好名声,又合情合理地送给娘家大笔财物。

    苏惠兰在会宁伯府过得非常困苦,一过门就被婆婆收了嫁妆,带去的陪房丫鬟全被胡胜收了房。胡胜的小妾通房一大堆,根本没把她这个正室夫人放在眼里。婆婆也待她十分苛刻,怀孕了还要立规矩,生生地让她滑了第一胎。好不容易怀上第二胎,胡胜与几个通房鬼混,放浪形骸间冲撞到她,又让她小产了。若不是得知大哥即将回京,她早就不想活了。

    苏东辰以前离得太远,鞭长莫及,本想派人回京警告胡家,又怕他们变本加历地折腾苏惠兰,只得暂且隐忍。此时看着满脸谄媚阿谀奉承的胡胜,他淡淡地笑了笑,“三妹夫不必多礼。”

    苏馨兰夫妇和苏芷兰夫妇都看不上这个癞皮狗一样的东西,与他也无话可说,只与苏东辰相谈甚欢。两家的孩子都在,苏东辰一一看过,笑着夸奖一番,给了厚厚的见面礼。

    一行人一起走进正院,到正房给安国公和国公夫人请安。

    安国公拉着两个孙儿,笑眯眯地说:“都午时了,全家都在等你,赶紧摆饭吧。”

    府里的孩子都在正房陪安国公夫妇说话,胡氏看见苏东辰,慈祥地笑道:“世子累了吧用完午膳就赶紧歇歇。今儿三位姑奶奶和姑爷还有孩子们都来了,好好在府里玩一天,都是一家子骨肉,千万别拘礼。”

    “是。”苏东辰很有礼貌地微微欠身,温和地答应着,仿佛与她从来没有过矛盾冲突。

    安国公府虽然是传承三百年的顶级勋贵,却代代皆为武将,因此也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讲究,饭桌上很热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安国公已感微醺,轻松愉快地问道:“东辰,今儿进宫面圣,没甚大事吧。”

    “嗯,没什么大事。”苏东辰笑道,“皇上赏了早赐,又问了儿子一些家事,亲口许诺让儿子婚事自主,皇上不会赐婚,另外就是让儿子到西山大营后好好练兵,不负皇上的厚望。”

    “好好。”安国公拿起酒杯,笑容满面,“你现在已经是大人了,婚事自然由你自己作主。等你看中了哪家姑娘,只管回来跟爹说,爹去给你提亲。”

    “谢谢爹。”苏东辰举起杯子,与父亲轻碰了碰,然后一饮而尽,“我最近肯定公务繁忙,还要安排孟儿、仲儿读书习武的事,实在没空。亲事不急,等忙过这一阵再说。”

    “行,你看着办。”安国公嘿嘿直乐,“读书可进国子监,习武当入讲武堂,你当年也是讲武堂出来,参加武举,得了武状元。我看孟儿文武双全,倒是进哪一边都行,仲儿喜欢读书,就进国子监吧。”

    “嗯,我也是这么打算,让孟儿去讲武堂,仲儿到国子监。”苏东辰转头看了看两位妹夫,“允达的弟弟在讲武堂,舅舅家有几位表兄弟在国子监,孟儿和仲儿进去后也有人作伴,我倒是不担心。”

    那位穿越而来的开国皇帝,对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无论国子监还是讲武堂,都分成三级,童生以下在初级的萃华园,秀才在中级的金华园,举人在高级的清华园,就像他前世,那些名牌大学有附中,有附小。

    苏东辰他们说的都是初级园,凡能通过考核并按时缴纳束脩的人都能进去读书。再往上,就必须有功名了。

    听了苏东辰的话,常允达豪爽地一拍胸脯,“大舅兄放心。”

    李英含蓄地笑道:“国子监中不但有我家的几位兄弟在读书,还有出自陇西李氏本家和八大嫡支家族的祖辈、叔伯辈、兄弟辈任教习,仲儿过去读书,定不会让人欺负了去。”

    苏西辰鼓起勇气,大声说:“我在国子监,也会照顾小侄儿。”

    苏北辰更加欢快,“我在讲武堂,我也要照顾小侄儿。”

    大人们都哈哈大笑,安国公高兴地一捋胡子,“别看西辰和北辰年纪小,可是很有长辈风范,不错,很不错。”

    苏东辰赞许地给两个弟弟布了两筷子菜,苏钰孟和苏钰仲端起装果汁的杯子,敬了两位叔叔一杯,让两个小孩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顿饭其乐融融,孩子们吃饱后就下了桌子,跑出去玩耍。夫人和小姐们各自回院子,三位姑奶奶的院子仍然保留着,这时也各自回房歇息。男人们酒酣耳热,继续谈笑风生,直闹了一个多时辰才酒足饭饱,半醉半醒间,自有贴身长随和小厮扶回去。

    午休毕,苏东辰把常允达和李英请到书房,大致问了问他们了解的朝中动向,



第19章 拨乱反正(1)
    苏东辰安排好人手,确保两个儿子在府中绝对安全,然后就带着傅明翰和八大护卫、五百亲兵到西山大营,与前任领军将军进行交接。

    这位将军属于二皇子派系,已经四十余岁,却从来没有经过实战考验,因此治军乏力,练兵无术,均是纸上谈兵之法。他想要在军中发展势力,拉拢中立军官加入二皇子阵营,对那些人就得采取怀柔政策,于是不按军规条例办事,使得军中拉帮结派,吃喝嫖赌盛行,武备废驰,战力极弱。若是皇帝真出了什么事,要他们进京勤王,只怕一个照面就是溃败。

    苏东辰虽然瞧不起这种纸糊的将军,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让傅明翰带着人与这位将军指定的人进行交接,武器装备和各种物资全部按账核算,清点实物,全员集合,按花名册点数,无假不到者全部记下。

    交接事宜用了三天时间才完成,之前领军将军吃空额、喝兵血、贪污军饷、倒卖武器等事,苏东辰只写了密折奏报皇帝,却并没有明着提出,激化矛盾。他只要求账实相符,自己不为前任背黑锅。只要实物在,与账上的数目一致,便抬手放过。清查完武器装备和特效后,他下令封账清人,正式接管西山大营。

    前任领军将军带着一干心腹离开后,他吩咐傅明翰找石匠雕刻的一块石碑被运过来,立在军营门前。

    石碑高一丈二,宽七尺。朝里的一面,是临摹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大君制**,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将军临北荒,煊赫耀英材。剑舞跃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雪正崔嵬。入阵破骄虏,威声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朝外的一面,用厚重的隶书刻着军规。

    十七禁律、五十四斩,相传是商周时期姜子牙制定,一直流传后世,历朝历代几乎没有改变过。

    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其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其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1...34567...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