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枭雄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藤木屋
    十几员将领都凝神倾听。

    “大家想一想,杨应龙既然造反,那他最想做的是什么是来攻打鹰愁寨吗”

    左支重站起来,“当然不是,别说鹰愁寨,就是咱们石柱区,只怕杨应龙都瞧不上眼。他的胃口大着哩。”

    秦良玉微笑着问道:“你依你之见,他瞧得上眼的地方是哪儿胃口又大到何处”

    左支重挠挠头,略一思索,“唔……要说么,他最瞧得上眼的地界……成都,一定是成都,我的天,奶奶个熊,杨应龙会不会去攻打成都了”

    说完了,他自己都被自己的话惊呆了。

    成都!!!

    如果……

    杨应龙发兵去攻打成都,那么必将造成全国性的震动。

    成都是川蜀的中心首府,成都一失,整个四川就等于没了,对于全国局势都将是一个重大打击。

    那是一连串的恶果,四川丢了,接下来就可以进兵陇中,杀出中原……我擦,那可就有大麻烦了。

    杨应龙,可不是高迎祥或张献忠这样的流贼啊。

    他经营忠州多年,有雄厚的资本和实力,手下十万雄兵,有根深蒂固的根据地,这些都是他造反作乱、欲取欲求的坚强后盾。

    如果他攻取了成都,远比高迎祥等人对于朝廷政权的破坏力大得多,最低的后果也是——明朝的西南半壁江山没了……

    ……

    在座的将领们,不禁都目瞪口呆。

    傻眼了。

     




第69章 裂土称王
    樊龙一脸郑重。

    他对秦良玉说道:“将军,我是特意来找您的,奔波三百余里,一路探询,终于在酉阳关追上您的队伍……闲言少叙,我奉奢崇明将军的命令,给您带来了口信。事关机密,不能写在纸上。”

    这么机密,什么事

    秦良玉用疑惑地目光瞅着樊龙。

    奢崇明这个人,秦良玉也打过交道,他是个深藏不露的人,颇有文才,喜怒不形于色,他派樊龙不辞辛苦赶来,到底为什么

    尤其是现在,蜀中局势复杂,战乱烽起,奢崇明作为地方实力派,镇守永宁,他找我……

    樊龙压低声音,说道:“秦将军,播州的杨应龙已经起事,成都危急,巴蜀的天,只怕要变了。“

    “嗯。”

    秦良玉不动声色,只轻轻应了一声。

    “您是个明白人,成都一失,江山变色,咱们巴、蜀、黔这一块,地处大明西南半壁,朝廷鞭长莫及,根本无力暇顾,皇帝应付清兵还来不及,哪里还有力量插手巴蜀”

    秦良玉干脆闭上嘴,一声不吭了。

    樊龙抬眼望了秦良玉两眼,见她神色平平静静,一副超然物外之色,看不出任何表示。

    “秦将军,恕我直言,如今天下局势,陇原、山海关、中原,无不烽火滔天,流寇烽起,江山倾危,皇帝束手无策,正是英雄挺身而出,建立不世之勋的时刻。”

    秦良玉的目光闪过一丝精光,沉声问道:“怎么个建立不世之勋”

    “将军,您是明白人,崇祯皇帝……我把话说直接了吧,他是个昏庸无能之人,宠信宦官,不辨忠奸,根本就没有办法收拾眼前的乱局,大明江山颓丧,只是迟天早天的事……”

    他说到这里,又瞅了一眼秦良玉的脸色。

    让他失望了,秦良玉的脸,平静得象一潭秋水,什么也看不出来。

    樊龙略一沉吟,继续说下去:“俗话说,乱世出英豪,是英雄,就得慧眼识时务,拿出气魄担当,奋起而济天下苍生,而不是随着昏庸的明朝皇室殉葬。”

    这话说得……够份量,够惊心动魄。

    每一句,都够得上杀头之罪,诛灭九族。

    怪不得樊龙要秦良玉屏退随从,单独密谈。

    话,已经挑明了。

    秦良玉目光中有些威严了。

    她问:“怎么,你们奢将军的意思,他想造反当皇帝”

    “不,”樊龙摇摇头,“奢将军虽然雄才大略,但却没有如此非分之想,他命令小人转告秦将军,我们愿意侍您为主。”

    “……”

    秦良玉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怎么

    侍您为主……这话很好理解,他们要推举秦良玉当皇帝。

    秦良玉目光迥迥,盯着樊龙。

    樊龙被盯得有些发虚,额头上渗出汗珠来,他想听秦良玉发表看法,但是秦良玉却一句话也不话,这更让他有些拿不准章程,她到底什么意思是同意,还是……

    “秦将军,您是否……”

    “你先说下去,把话说完。”秦良玉语气镇定而深沉。

    “是,奢将军的打算,是我们,播州的杨应龙将军,还有您,咱们三家联合,结成巴、蜀、黔联盟,共同拿下成都,占据西边半壁江山,是轻而易举之事,然后,咱们宣布称王,定国都,定国号,推举您作为一国之主。奢将军和杨将军,甘任首辅或宰相。”

    说完了。

    他的小眼睛骨碌一转,盯着秦良玉的脸。

    秦良玉的脸色……依旧波澜不惊,平平静静。

    这事儿——好象有点不太对头,看秦良玉的神情,樊龙不禁心里敲起鼓来,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要推举你当皇帝,你竟然……毫无反应

    有谁会对“当皇帝”这件事毫无反应!!

    ……

    屋里安静下来。

    秦良玉扭过脸去,瞅着窗外。

    樊龙也没有说话。

    良久。

    秦良玉转过身来,对樊龙说道:“樊将军,兹事体大,良玉不敢擅专,咱们和我部下的将军们,共同探讨一番,如何”

    樊龙愣了一下。

    &nb



第70章 割耳朵
    谭天保作为“医官”也站在打谷场上。和二百多军官一起列队。

    他听到秦良玉说到“杨应龙和奢崇明推我当皇帝”云去的话语时,立刻就反应过来。

    秦良玉绝对不会同意。

    这事儿连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都没有。

    秦良玉是谁一身忠义,一腔正气,这样的人你劝她造反

    出这个主意的人只怕脑子有被驴踢扁了之嫌,亏他们能想得出来。

    看看站在秦良玉身边那个“使者”樊龙,他不禁心里暗暗好笑——这家伙大概还没明白过味儿来,秦良玉是在戏耍他,拿着他做戏呢。

    让他在戏里充当了一枚丑角。

    当麻仓收等人群情激昂,一片义愤,争相抵制“造反”的时候,谭天保也跟着一家一起嚷嚷。

    让他惊异的是:全体军官,打谷场上这二百多人,竟然是异口同声,全场反对,没有一个同意造反。

    这种“一边倒”只能说明一件事:平时秦良玉把自己的忠正理念,深深植根于所属军队里,平时她对官军“忠义教育”深入人心,融于血脉。

    这是个令人感动的情景。

    全体军官集体反对,没有一人异议,一股刚正之气,在小小的打谷场上升腾……

    ……

    谭天保明白了。

    秦良玉之所以将全体官军集合起来,当着全场人员的面昭示樊龙的“造反计划”,是借机对全军进行一次教育警示,并以此激励士气。

    果然,她成功了。

    一片反对声中,军官将领们那股同仇敌忾之气,腾腾地燃烧起来。

    全场最尴尬的人,就是樊龙了,他陷于四面楚歌。更为严重的是,这条小命——眼看着堪忧。

    古代军队有个习惯,就是将对方派来的使者杀掉,以表示硬搞到底的决心,“毁书斩使”之事层出不穷。所以当使者是个高危差使。

    糟天下之大糕……

    樊龙两鬓上的汗水,滴滴嗒嗒往下淌。

    秦良玉摆了摆手,让打谷场上的军官们安静下来。

    她目光如炬,紧紧盯在樊龙身上,语气变得严厉起来,说道:“樊将军,你看见了吧,我部下的军队,是何态度。我在这儿也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石柱兵马,永远不会叛国投敌,别说你们要推举我当皇帝,就算推举我当玉皇大帝,秦良玉也不稀罕,我的职责是保家保乡,勘乱杀贼,头可断,此志不变。”

    斩钉截铁。

    气壮山河。

    打谷场上的将领们,一片鼓掌声。

    人人都被秦良玉的话说得热血沸腾。

    如此忠臣良将,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国家的柱石。

    ……

    再看樊龙……身体开始微微颤抖。

    他面如死灰,结结巴巴地说道:“秦将军,恕……小人愚鲁,妄自……妄自……我只是奉命而已,请饶小人一命。”

    秦良玉道:“樊龙,请你回去以后,转告奢崇明一句话,叛国者,生为乱臣贼子,死后遗臭万年。请他好自为之。”

    “是……”

    樊龙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心里却悄悄松了口气。

    看样子,自己的命保住了。

    正在侥幸,忽然秦良玉朝旁边的侍卫士兵说道:“给他身上留个记号。”

    “啊”

    樊龙大惊,我艹……

    没等他再说什么,两个精壮的兵勇窜过来,手里拿着锋利的牛耳尖刀,抓住樊龙的肩膀,一个揪住脑袋,另一个手起刀落。

    “嚓,”

    樊龙的一只耳朵被割下来。

    鲜血流下来,顺着脖子流进胸前衣服里,瞬时就染红一片前胸。

    樊龙倒也硬朗,虽然疼得浑身发抖,但是硬是咬牙忍住,没有叫出声来,反而站直了身子,朝着秦良玉一抱拳,“谢秦将军不杀之恩。”

    “你去吧。”

    樊龙抹了一把脑袋上的血珠,大踏步地离开打谷场。

    ……

    兵马在酉阳关稍事休整,筹措粮草,为下一步行军做准备。

    谭天保对三梆子说:“你跟我去拜访一个人。”

    小村寨里,有一位百岁老人,名叫娄倮,据寨子里人说,老人年轻的时候登萍渡水,撒豆成冰,在山岭间高来高走,腾云驾雾……当然这些话未必可信。老人真正的本事是精通草药。几十年来为人治病,造诣颇深。

    谭天保为的是讨教医道。

    两个人背了一条半路



第71章 豹韬
    夜晚。

    山里的夜,寂静深邃,庞大的山峰象巨兽似的黑蒙蒙模糊难辨。夜风呼啦呼地滚过山岗。

    黑乎乎的夜色中,一串串黑影,象鬼魅似地顺着山坡溜下来,无声无息。

    黑影个个敏捷得象猴子,闯进彝族小村寨。

    “啊——啊——”

    突然响起的惨叫声,打破了村寨的宁静。

    杀机陡然在暗夜里降临。

    血光飞溅中,一个个士兵倒下去。

    寨子内外混乱起来,锣声紧急响起,“镗镗镗……”紧接着人声乱喊,正在沉睡的士兵们被惊醒了,纷乱中拿起刀枪,昏头昏脑冲出帐蓬……

    ……

    秦良玉也惊醒了。

    小菊急三火四地用手推她,“将军,醒醒,有贼,有贼了。”

    一骨碌爬起身来,秦良玉从枕头底下摸出一柄匕首,翻身下床,因为连日行军,年过四十的秦良玉身体很疲乏,睡得很香,但是多年养成的作战习惯还是让她迅速投入应急状态。

    寨子太小,白杆兵的大营,大部分扎在寨外,等秦良玉冲出房屋,看见一处处火把已经点起来,士兵们纷纷嚷嚷,正在起身应战。

    呐喊声,锣声,乱乱哄哄。

    “不要乱,”秦良玉对着奔过来的卫队高喊:“通知大家,按方位防守,不许乱跑,敌人来了就地应战。”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混乱持续了没有多长时间,就逐渐平息下来。喊杀声也逐渐沉寂了。

    在一帮卫队士兵的簇拥下,秦良玉走进中军大帐内。

    一只只火把熊熊燃烧,把帐内帐外照得通明,如同白昼,好几个将军都匆匆赶来。
1...2425262728...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