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枭雄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藤木屋
谭天保站在坑前,面无表情。
爆炸……取得了效果,但是距离要求,还差得远。
西安的城门,远非这几根埋在土里的木桩子可比,按照这样的爆炸威力,想炸开城门,只怕还远远不够。
罗汝才走过来。
他站在谭天保身旁,瞧着他的脸色,试探地问道:“老弟,你看怎么样”
谭天保面色严峻,轻轻摇头,“据说西安城门有六寸厚,外面包有铁皮,这样看来……还不行,我再加大药量试试。”
“加大药量,能够炸得开么”
罗汝才目光迥迥,逼视着谭天保,看着他的反应。
“我只能说试试,黑火药的作用有限,咱们又办法事先在城门处挖洞,罗将军,当初打河阴城的时候,不用炸药,光用火烧也能破开城门,可是西安不一样,这您心里有数。”
罗汝才点了点头。
然后没说什么,转身离去。
……
次日,战事突起。
一直关门紧守的西安城,主动发起了进攻,一队队兵马,沿着延平门开出来,列列旌旗,迎风招展,大纛旗上绣着个金色的大字:安。
见了旗号,城外的义军都知道,这是西安城里的安嶷将军。
安嶷是西安本地人,世家之后,号称勇武过人,经常穿一身金盔金甲,被人称为“金甲将军”。
战鼓声中,安嶷率领约三千兵马,驰出城门,在城外列好阵势,一声号角,朝着义军的阵地展开了“品”字冲锋,数千人齐声呐喊,如潮水一般冲过来。
义军阵地上,迎战的人是刘芳亮。
他听到战报后赶紧率兵出营,做迎战准备。
这刘芳亮是一身白袍,胯下白马,亮银枪,整个看上去白亮精神,而对方的“金甲将军”安嶷则是一身金黄,灿烂威风,这两员将领,一金一银,一黄一白,正好形成对比。
煞是好看。
第130章 枪挑金甲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这场“黄金对白银”的对决,煞是好看。
其实,光看外表容易上当。
刘芳亮的银枪,其实是钢枪镀银,枪杆染成银色,要是真拿一杆银枪,反不如钢枪好用。
而安嶷的“金盔金甲”也是镀金。
盔甲是为了防身,而不是为了好看,钢铁比金银更加轻便且坚固耐用,傻瓜才会弄一身真的金银盔甲。
西安城外,摆开了战场。
双方上万名骑兵,旗号飘飘,列阵对战。
安嶷是位勇将,打仗喜欢身先士卒,他率领中军前出,摆了个“品字形”的冲锋阵容,朝着义军阵地突击。头一队上千匹战马,四蹄亮开,以迅猛之势展开突击。
来势凶猛。
打仗讲究“一鼓作气”,安嶷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想靠着勇猛的冲击,以训练有素的官军骑兵,将义军队形冲乱,来个“兜头一棒”,抢得先机。
这回,他遇到对手了。
刘芳亮,是李自成手下最能打的将领,打仗喜欢痛快,也最擅长这样勇猛突击。
这叫针尖对麦芒。
白袍一闪,银举一举,刘芳亮率领义军士兵,迎着官军展开反冲锋,以攻对攻。
双方的战鼓,使劲地擂,西安城外的鼓声和马蹄声震天响,震得大地都在微微发颤。
“嗖嗖嗖——”
羽箭在空中飞舞。
数千匹战马在相向奔驰。
那是一种庞大而激烈的气势,上万人在呐喊,在冲击,掀起的杀气震撼十余里地面。
安嶷那一身“金盔金甲”在冲锋的队伍中,很是显眼,即便不看他身后那面大旗,也能认出来这是对方的主将,这一道金黄色的身影,早就被刘芳亮给捕捉住了。
一道银光——朝着“金甲将”奔过去。
刘芳亮那身白袍,那杆银枪,再加上那匹白马,在战场上奔驰起来,当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只见一条白线,象箭一般直向前窜。
“沓沓沓……”
一黄一白,两个人影现向而驰,很快就碰撞出火花了。
金甲将军安嶷,大喝一声,摆长刀虚劈一刀,准备以“一虚三实”之技,与刘芳亮展开对杀。
这是个很稳妥的招法,虚实结合,攻防兼备,尤其是不了解对方底细的情况下,是取胜的最佳选择。
但是——这回他错了。
刘芳亮是谁
天下一等一的勇将,打起仗来就象烈火,象疾风,哪里还容得你摆什么招法他的枪使起来就如闪电一样,银光一闪即索命。
正在安嶷劈出“虚刀”,正拟拿出“后刀”的杀招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这员白袍小将从马背上消失了。
白影一闪,滚落马鞍。
嗯
他马失前蹄了么
安嶷突然一愣神,手里的长刀猛地一滞。
跟刘芳亮打仗,会容得你这么一滞么
就是这一愣神的功夫,刘芳亮就跟一个机灵的猴子一般,猛地从马背一侧伸出那杆亮银枪,无声无息,迅捷得比闪电也差不多少。
银光一晃——
一条银色的枪尖斜着从下方往上刺出,从安嶷的腋窝下穿出来,利利索索地刺穿了膀子,枪杆一摆,把个金甲将军整个从马背上挑落!
一招都没用。
就在两马相接的这一瞬间,一枪直接挑落下马。51笔趣阁
……
“啊——”
直到安嶷被亮银枪挑下来,跌落马背,这才来得发出一声惨叫。
一道黄色的人影,被银枪挑着,重重摔落在尘埃。
……
双方的兵马都看呆了。
不会吧……金甲将军安嶷,怎么会连一招都没使出,就让对方的白袍小将给挑落马下这……这条命是不是太便宜了点没看花眼吧
哗……周围骤然一片混乱。
好些匹官军的战马,都正在冲锋的途中,士兵们还正在呐喊,正在冲锋——可是主将已经让人家给杀了。这事儿不禁有点目瞪口呆。
刘芳亮可不会闲着,他把银枪一摆,将安嶷甩在地上,催马继续前冲,没有一丝的犹豫。
“唰——”银枪向前刺出,又一名官军骑兵被挑落马下。
“唰——”银枪向后猛砸,砸中了另一外官军的头盔,差点把脑袋整个砸烂掉。
白马银枪,勇不可当,象风一样向前疾驰,官员骑兵碰上一个,被挑落一个,碰上一个,被杀死一个……如同秋风卷落叶。
哗……
片刻间,官军被杀得胆寒了,谁也不敢再和这员白袍小将对冲,纷纷朝两旁躲避。
那匹白马,那杆银枪,化身成了死亡的象征,成了阎王爷的索命令牌。
太可怕了。
……
义军在刘芳亮的率领下,精神大振,呐喊着向前冲锋。
一队队士兵旌旗飘摆,冲入官军的阵中,展开激烈的厮杀。
人马杂沓,刀枪举起来就象一片丛林。大队人马在平原地带的冲杀,最为激烈而震撼,长枪大戟,起落之间就是一片血光。
混战,并不是没有次序,有经验的部队,在战斗中以“伍”和“哨”为单位,五人、十人或二十余人,形成一个作战集团,互相配合,互为掩护,战斗效果倍增。
好几把大刀一起砍下来,就如同是一台巨大的杀人机器,往往就血肉横飞。
怒吼声,惨叫声,后器砍进**里发出的那种撕裂声……听上去混乱而恐怖。
数千双脚板,数千只马蹄,在战场上踩踏,回旋、倒退……
没过多久,义军就占据了上风。
官军最初的锐气,在主将被杀之后,差不多就泄了一大半,安嶷手下的将佐们,个个心惊,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主将被人一枪挑落,甚至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换了你,害不害怕
没有哪个将领再跳出来,和刘芳亮正面对战。
这时候才会真切地体会到——刘芳亮,白马亮银枪,沾上死,挨上亡,黄泉路上忙……这话可不是胡吹法螺。
……
后退。
官军的勇气一泄,在战场上就只剩下了后退。
大群的骑兵开始向着城里逃窜。
“杀——”
义军则是勇气倍培,冲锋更加勇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乘着胜势象潮水似地涌向城墙。
“嗖嗖嗖——”
从城墙上飞过无数的羽箭来,象雨点一样密集,如同空中飘过一片片黑色的箭雨。
义军纷纷中箭了,在箭雨中倒下。
借着城墙上的掩护,官军队伍争先恐后,涌入城内。
城外,遗留下了一片片血肉模糊的尸体……
第131章 炸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高迎祥驱马来到战场。
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副令人兴奋的场景——义军挥舞的旗帜,呐喊冲杀,向前追击,而官军则是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城头上,守城的官军正向着追赶的义军射出一片片的箭雨,阻挡义军追击。
刘芳亮正率领着人马,顶着箭雨向前冲锋。
高迎祥立刻命令:“谭天保,谭天保——”
谭天保急急地驰马向前。
“快,准备炸药,跟着刘芳亮冲上去,攻城。”
“是。”
谭天保答应一声,赶紧找三梆子等人,急急惶惶,把捆扎好的炸药包驮在马鞍上,参加到冲锋的义军队伍里。
高迎祥的打算,是趁着官军败退,乘机一举杀进城里,夺取西安城,如果官军及时关闭城门,那么就让谭天保用炸药将门炸开。
现在,官军的败兵正一窝蜂地拥挤入城,正是尾随攻入的大好机会。
火器营的二十多个士兵,在谭天保的率领下,很快冲到了城墙附近,但是——他们马上就不能前进了。
城墙上的箭雨太密实了,好几个士兵都中箭倒下,驮着炸药包的几匹马,每一匹身上都中了十余箭,嘶叫着翻倒在地上。
“把炸药包解下来,跟我上。”
谭天保大声喊着,从一匹死马身上解下炸药包。
好几个士兵都奔过来,用手里的盾牌,给谭天保遮挡象雨点般的羽箭,一只只箭射在盾牌上,发出“咚咚”的声响,盾牌很快就变成了刺猬一样。
谭天保和另外几个士兵抬着炸药包,前面是一群举着盾牌的士兵当掩护……形成了一片流动着的人流,向着城门奔跑。
不断有人被箭射中,翻滚着倒在地上。
然后就有人补充上来,继续举着盾牌,掩护谭天保等人。
拚命往前冲……
城墙上,显然也发现了这些异常的进攻人群,无数的弓弩都对准他们射击,谭天保这拨人几乎每前进一步,都有人中箭倒下去,一路前进,一路伤亡……
此时,城门已经关闭了。
城外的战斗并没停止,刘芳亮挥着银枪,正率领着士兵们呐喊冲杀,城外还有好多官军士兵,可是——城内显然是害怕义军尾随杀入,因此把城门提前关闭了。
不顾好多自家兵马还在城外。
不要了。
义军当然不会客气,刘芳亮率领人马象秋风扫落叶一样,把没能逃进城内的官军士兵一通凶狠斩杀,直杀得鬼哭狼嚎,哀鸿遍野。
谭天保率领着这只小小的“爆炸”队伍,顶着箭雨,前进到距离城墙只有二十几米了。
刘芳亮几乎把所有拿着盾牌的士兵,都派过来,掩护谭天保。
一只只箭,从谭天保的脑袋上方飞过去。掠起一阵阵凉风。
他找不到三梆子在哪里,也许——这小子已经中箭了吧。
顾不得这些,谭天保紧咬着牙关,低着头,抱着炸药包,跌跌撞撞,拚命地往前跑,他前面是好几个举着盾牌的士兵,为他遮挡箭雨,不时有人中箭跌倒……
护城河的木桥上,几乎被尸体塞满了,谭天保不顾一切,就从尸上踩过去。
跑进城门洞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