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枭雄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藤木屋

    “最快五天,最迟十天。”

    “五天……”

    卢象升的心里苦涩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战斗在即,哪里还等得了五天眼下这一仗,怎么办

    军情如火……尺度文学

    但是这没办法,募集新兵,需要编排组队,裁汰老弱,配备武器,进行最初的战斗训练……五天,其实是来不及的,十天也太仓促。

    经过一番紧张的调整,卢象升带着自己的“标营”和虎大威的人马,退守贾庄,与杨国柱的兵马形成了犄角之势,互相呼应。

    队伍刚刚部署完毕,就传来探马快报:清兵上来了。

    这么快。

    实事求是地说,清兵的运动速度,战斗意志,都明显高于明军,他们从小就熟悉打仗,八旗子弟几乎不用训练就都是作战能手。

    卢象升下令:迎敌。

    他横刀跃马,站在阵前向前了望,只见烟尘滚滚,清兵排成一线冲锋阵形,滚滚而来,看样子足有五千以上兵马,这些身披铁甲的铁骑,在平原地带战斗力异常强悍。

    骄纵惯了的清兵,一个个在马背上挺直了身子,举着刀枪,根本就不做防备的姿态,他们身上的铠甲,能够挡得住明军射过去的羽箭。

    卢象升将长刀一举,率队迎击。

    他忽然心中暗道:如果王朴能够不逃,三下合围,几乎肯定能把这些清兵打败,甚至全歼。可是现在……

    没功夫想这些了,冲锋。

    卢象升一马当先,率领自己的标营迎着清兵冲上去。双方的队伍呐喊起来,马头对马头,相向冲击,很快就混战在一起。

    虎大威的部队紧紧跟在卢象升的侧翼,投入战斗。

    一阵阵的觱篥声响起来,那是清兵发出的号令,他们习惯于用这种几千年来的号角来调动和指挥军队。明军则是用锣鼓,战场上各种号令此起彼伏。

    烟尘滚滚,喊杀和号角声震天。

    方圆几里地面上,一万多部队在混战,卢象升举着大刀,率领一群亲兵,在清兵阵营里左冲右突,他身后的“卢”字帅旗紧紧跟随着他。

    很快,清兵便弄清了这个神勇的将军就是卢象升本人,于是一片“活捉卢象升”的呐喊声,在阵地上响起。

    卢象升骂道:“生擒卢某,放你娘的屁,那就来吧。”他挥着大刀,狠狠冲杀,大刀上沾满了敌兵的鲜血,他的右臂天生神力,刀锋过处,清兵往往遮挡不住,被大刀一砍而落。

    主帅奋勇,士兵们倍受鼓舞,明军士兵们跟在卢象升后面,努力冲杀,一队队与清兵撕咬拚命。虎大威也是一员勇将,率领手下六七千兵马,与清兵展开血战。

    双方战况陷入胶着。

    僵持战最为艰苦,就如两只猛虎肉搏,哪一方松懈,就必然一败涂地。明军和清兵的阵形犬牙交错,骑兵往来冲突,没过一顿饭的功夫,地上就躺满了人尸和马尸。

    人和马趟起的烟尘几乎睁不开眼睛。

    这时候,杨国柱率领兵马从侧翼取得了突破。

    他手下的六千余人展开了一个“包抄”阵形,猛击清兵侧翼,给了清兵沉重一击,猛烈的冲锋,很快就撼动了清兵的阵势,同时也给正面的卢象升和虎大威,以巨大鼓舞。

    “杀——”

    明军愈加奋勇,锣鼓声响彻云霄。

    清兵顶不住如此猛烈的冲击,向后退了,斜刺里向着东南方向败退。




第165章 贾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卢象升一听就急了。

    眼睛瞪得溜圆,胸脯一起一伏……当真是气坏了。

    战役部署刚刚完成,三路兵马,呈品字形列阵,准备围兜清兵,这是个互相牵制,互相配合的作战阵形,缺一不可,现在王朴率兵一跑,阵形完全破坏了。

    剩下的两路兵马,立刻就陷入极度危险境地。

    明军兵力本来就少,人一个要顶两个用,如今更加捉襟见肘,而且阵形出现了极大漏洞,如果清兵来袭,势必陷入被动。

    这个突然出现的情况,让每个将领都心急火燎,作为主帅的卢象升更是五内俱焚,一张口,“哇”地喷出一口鲜血来。

    杨国柱跑过来,扶住卢象升。

    “大帅,不要急,这一仗,咱们不打就是了。”

    卢象升喘了口气,脸色悲愤,骂道:“王朴害人误国,好不容易寻着清兵分散的宝贵战机,却让他破坏殆尽,这个贼子……”

    “大帅,你先暂且休息。”

    “休息什么,我没事,国柱,大威,咱们赶紧调整部署,重新计划,否则清兵来了,势必危矣。”

    卢象升在左右搀扶下,喘匀了气息,稳定了一下情绪,和两个总兵商量着调整作战安排,把品字形阵势改为两点防守阵势,并立刻派人去联络其它各处友军,请求给予协助,并派人骑快马去追赶王朴。

    卢象升说:“追上王朴,告诉他,如若再不回头,我一定将他斩首,绝不姑息。”

    “是。”下属答应一声,如飞而去。

    大帐中一片沉闷和压抑。大家其实心里都明白,卢象升的这道命令是一道没用的命令,王朴既然敢逃跑,他就不会再回头,至于“斩首”之类的恫吓之语,是吓不住他的。

    而另一道“联络友军给予协助”的命令,基本上也属无望,友军,若是真能给予协助,卢象升部何以落到如此境地

    一个“天下勤王总督”竟然落魄如此,并不只是卢象升的悲哀,其实是整个朝廷,整个国家的悲哀。

    正在忙着调整部队的部署,姚太冲来了。

    他急匆匆走进卢象升的大帐,看见卢象升脸色苍白,微微气喘,吃了一惊,抱拳问道:“大帅,您生病了”

    “没有,”卢象升倔强地摇摇头。

    姚太冲禀报道:“大帅,我去老家,见到了地方县令和几个旧时同僚,大家一听前线紧急,都表示愿意舍命报国,现下他们正在筹集乡勇,组建队伍,大帅,据我看,能够建立起一只五千人以上的新军,不在话下。”

    这回姚太冲奉了命令,回乡召集乡兵,以补充部队,这消息对于卢象升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太好了,”卢象升兴奋起来,一拍大腿,“太冲,你辛苦了,这些兵马太宝贵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开赴前线。”

    “最快五天,最迟十天。”

    “五天……”

    卢象升的心里苦涩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战斗在即,哪里还等得了五天眼下这一仗,怎么办

    军情如火……尺度文学

    但是这没办法,募集新兵,需要编排组队,裁汰老弱,配备武器,进行最初的战斗训练……五天,其实是来不及的,十天也太仓促。

    经过一番紧张的调整,卢象升带着自己的“标营”和虎大威的人马,退守贾庄,与杨国柱的兵马形成了犄角之势,互相呼应。

    队伍刚刚部署完毕,就传来探马快报:清兵上来了。

    这么快。

    实事求是地说,清兵的运动速度,战斗意志,都明显高于明军,他们从小就熟悉打仗,八旗子弟几乎不用训练就都是作战能手。

    卢象升下令:迎敌。

    他横刀跃马,站在阵前向前了望,只见烟尘滚滚,清兵排成一线冲锋阵形,滚滚而来,看样子足有五千以上兵马,这些身披铁甲的铁骑,在平原地带战斗力异常强悍。

    骄纵惯了的清兵,一个个在马背上挺直了身子,举着刀枪,根本就不做防备的姿态,他们身上的铠甲,能够挡得住明军射过去的羽箭。

    卢象升将长刀一举,率队迎击。

    他忽然心中暗道:如果王朴能够不逃,三下合围,几乎肯定能把这些清兵打败,甚至全歼。可是现在……

    没功夫想这些了,冲锋。

    卢象升一马当先,率领自己的标营迎着清兵冲上去。双方的队伍呐喊起来,马头对马头,相向冲击,很快就混战在一起。

    虎大威的部队紧紧跟在卢象升的侧翼,投入战斗。

    一阵阵的觱篥声响起来,那是清兵发出的号令,他们习惯于用这种几千年来的号角来调动和指挥军队。明军则是用锣鼓,战场上各种号令此起彼伏。

    烟尘滚滚,喊杀和号角声震天。

    方圆几里地面上,一万多部队在混战,卢象升举着大刀,率领一群亲兵,在清兵阵营里左冲右突,他身后的“卢”字帅旗紧紧跟随着他。

    很快,清兵便弄清了这个神勇的将军就是卢象升本人,于是一片“活捉卢象升”的呐喊声,在阵地上响起。

    卢象升骂道:“生擒卢某,放你娘的屁,那就来吧。”他挥着大刀,狠狠冲杀,大刀上沾满了敌兵的鲜血,他的右臂天生神力,刀锋过处,清兵往往遮挡不住,被大刀一砍而落。

    主帅奋勇,士兵们倍受鼓舞,明军士兵们跟在卢象升后面,努力冲杀,一队队与清兵撕咬拚命。虎大威也是一员勇将,率领手下六七千兵马,与清兵展开血战。

    双方战况陷入胶着。

    僵持战最为艰苦,就如两只猛虎肉搏,哪一方松懈,就必然一败涂地。明军和清兵的阵形犬牙交错,骑兵往来冲突,没过一顿饭的功夫,地上就躺满了人尸和马尸。

    人和马趟起的烟尘几乎睁不开眼睛。

    这时候,杨国柱率领兵马从侧翼取得了突破。

    他手下的六千余人展开了一个“包抄”阵形,猛击清兵侧翼,给了清兵沉重一击,猛烈的冲锋,很快就撼动了清兵的阵势,同时也给正面的卢象升和虎大威,以巨大鼓舞。

    “杀——”

    明军愈加奋勇,锣鼓声响彻云霄。

    清兵顶不住如此猛烈的冲击,向后退了,斜刺里向着东南方向败退。



第166章 鏖战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清兵向斜刺里撤退,卢象升率部追击了不到五里地,然后鸣金收兵。

    他不敢追得过急,因为自己兵力单薄,清兵的总数有好几万人,若是盲目冒进,很可能落入重围。

    一万多明军整队后撤。退向贾庄。

    经过打扫战场,这一仗斩杀清兵八百余人,算是近日来少有的一个大胜,士兵们都很兴奋,贾庄周围洋溢着胜利的欢笑。

    杨国柱对卢象升说:“如果王朴不逃,咱们能杀敌人一个全军覆没。”

    卢象升也很高兴,“只要能守住贾庄,等援兵到达,再打两个胜仗,形势就相当有利,最起码能迫使清兵退出关外。”

    展望未来,似乎光明在前。

    把清兵逐出关外,京畿一带就可宣告太平。然后华北这一片就能够安居乐业……想象中的幸福生活就要到来了。

    ……

    部将杨廷麟回来了。

    他是卢象升手下“赞画营官”,正六品职位,奉了卢象升命令赴鸡泽联络高起潜,请求援助的。

    “大帅,我见到高监军了,”杨廷麟脸上带着一副无奈的神色,从脸色上看,卢象升已经能够看出结果了。

    “怎么,他不肯赴援”

    “他说……他一定肯援助咱们。”

    “啊”

    不但卢象升,连虎大威和杨国柱,都很是吃惊,高起潜真的肯援助虎大威瞪起眼睛问:“廷麟,你是不是搞错了高起潜有那么慷慨吗他要真这样,我给他烧高香。”

    “你听我说……我刚去的时候,连高起潜的面也没见着,他让我在营门外站了有一个时辰,没答理我,故意晾着,我耐着性子忍着,反正咱们是来求人的,有什么办法,后来终于让我进了大帐……”

    “唉,你受委屈了。”卢象升叹了口气。

    “我委屈与否,真没什么,国家大事在前,一切都需放下,我进入高监军的大帐,他那副样子,就跟个高傲的公鸡似的……不说这个,我低声下气,把咱们所处的境地向高监军报告,请他发兵相助,夹击清兵,高起潜一开始并没表态,后来阴阳怪气地说:‘卢九台英勇善战,他一定有办法对付清兵,哪里还用得着别人援助。’我这时候再也忍不住了,顶撞他道:‘监军,抗清是国家大事,万岁爷的旨间命卢大帅充任这个总督,难道可以当儿戏么尚方宝剑是用来杀猪的么……当时我也豁出去了,怒气冲破胸脯,就这么嚷嚷出来……”

    “你嚷嚷得对,”卢象升瞪起眼睛,说道:“换了我,也得嚷,当初在御前会议上,我就这么嚷过,也正因此而得罪了他们,后来呢”

    “后来,高太监的态度忽然就转变了,看我一嚷,立刻就转了舵,说:‘你没弄懂我的意思,卢九台作战,我是很佩服的,关宁骑兵也是奉旨而动,在必要的时候,我一定会派出去援助你们。’当然,这些话我一句都没信,他这不是糊弄小孩子嘛。卢大帅,末将此次其实没有完成任务。”

    杨国柱骂道:“这些祸国殃民的王八蛋,全是小人,指望他们,完全就是做梦。”

    卢象升叹了一口气,“其实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咱们还是准备应战吧,关宁铁骑是否赴援,随他去吧。”七号

    ……

    第二天,卢象升督促部队,做好防守准备,火器营进入阵地,备足火药。

    他知道——清兵必然要卷土重来。

    对于坚守贾庄,卢象升心情是复杂的,他知道自己兵力单薄,但是总是心怀一线希望,盼着能够得到友军的增援,虽然高起潜的关宁铁骑指望不大,但是万一有别的部队能够共赴国难呢

    那时候形势就会好转了。

    再不济,秦良玉率领的巴蜀兵正在路上,他们是绝不会畏缩不前的,等秦良玉大军开到,自己就能转守为攻。
1...6970717273...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