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隐龙惊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无和尚

    沈界又与众人嘀咕了一番,这才应道:“就按殿下所言,我等凑齐二百万斤粮食,五天之内,送交州府衙门。”

    李沐笑道:“诸位放心,孤不是借粮不还之人,只要缓过了这次,孤立马调粮还给你们。”

    “是,是。不过殿下所说的工坊该如何筹备”

    李沐笑道:“按每家出资金计算所占股份,孤只要三成,余下七成如何分配,你们自己商量着办。选地、建造工坊、招募壮丁等事宜,你们可与魏刺史商量,铁器生产所需的匠人还有配方等,孤会安排妥当。”

    孙界等人这才长吁一口气,粮食本就是一笔浮财,不赚也就不赚了,可铁器工坊却是长久利润的来源,况且还能与李沐拉上一层关系,这买卖还是很划得来的。

    对于李沐而言,在江南建造大型铁器工坊,本就在计划之内,虽然股份要得你了些,可控制权还在自己手里,毕竟匠人和配方都需要李沐提供。

    借这个机会,拉拢到这批地头蛇,也是李沐所需要的。

    如此,双方各取所需,欢喜而散。

    有了这两百万斤粮食,李沐的心中放下了一块大石。

    只要越州的粮食运来,就算扬州买不到粮食,也能支撑到李沂从长安运来的粮食了。

    这一夜,李沐睡得很踏实,而水渠的进度也很顺利。

    似乎一切都将顺理成章了。

    可让李沐无法预料的是,旱灾终究是大规模爆发了。

    五天之后。

    司马郭义带着两船粮食从扬州返回。

    这两船粮食也就十万斤。

    他向李沐报告说,扬州也有灾情,如今粮价虽然比钱塘府略低点,涨起来的速度却比钱塘还快。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能开源,就只能节流
    宁纯这么大的年纪,闻听李沐此言后,竟眼眶一红,“扑通”跪下道:“下官代越州父老,谢殿下赐粮活命之恩。”

    李沐赶紧搀扶道:“不至于此。孤还会另想办法,催促朝廷放粮。若有转机,孤一定不会对越州百姓袖手旁观。”

    宁纯再次道谢。

    “黄晟,去码头拨付三十万斤粮食,交给宁刺史带回越州。”

    黄晟的脸都绿了,如今灾情已经十分明显,各县乡绅承诺的二百万斤粮食才交付了八十万斤。这三十万斤可是救命粮啊。

    可李沐的命令不得不遵,只好跺跺脚,引宁纯去了码头。

    李沐回头看了一眼如作深思状的魏征。

    “魏公以为,孤这次处置得如何”

    魏征道:“以三十万斤救命粮换得一个能臣,值得!”

    李沐笑道:“不仅仅是宁纯,还有二十多万越州百姓。”

    “殿下深谋远虑,臣佩服。”

    “难得魏公夸赞孤。”

    魏征道:“但大旱已至,缺粮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如今民夫不断增加,已经超过二万人,仅靠官府以工代赈,恐怕维持不了多久。”

    “看来必须上疏朝廷救灾了。奏折就由魏公起草了。”

    “是。不过朝廷拨粮短时间内指望不上,我们还须自行想办法。”

    李沐点点头道:“从神机卫拨给的三十万斤军粮已经告磬。各县乡绅的二百万斤,去除支援越州的三十万,也就一百七十万斤了。按现在这个速度,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月。”

    魏征道:“这样下去万万不行,臣以为还得想别的办法。”

    “不知魏公有何妙计”

    魏征正容道:“如果不能开源,就只能节流,请殿下下令,民夫每天的粮食降至一斤半,如此方可多支撑一个月。”

    李沐皱了下眉,可知道魏征说得是实话。

    “魏公所言甚是,不过每个民夫的口粮都须一家数口分食,冷不丁降了一半,恐怕会引起百姓不满。”

    魏征见李沐犹豫,慨然道:“殿下爱民之心,臣明白。可相比于日后饿死人,节衣缩食恐怕要来得仁慈得多。”

    李沐道:“魏公之言有些夸大了吧只要撑过一个月,就算朝廷拨粮不至,李沂筹措的粮食也总该到杭州了。”

    魏征冷笑道:“殿下想当然了,臣可以保证,不管是李沂的粮还是朝廷的粮,都不可能一个月到达杭州。”

    李沐一怔,问道:“魏公此话何意”

    “殿下怕是忘记了,朝中还有长孙无忌。”

    李沐心中一凛,可随即心神一松,道:“长孙无忌不会拿江南数州百姓性命来向我报复吧要知道,这可是重罪。就算朝廷指望不上,李沂总不会背叛我吧。”

    魏征道:“长孙无忌自然不会公然阻挠朝廷赈灾,可如果因京城也缺粮或者运河突然堵塞等等理由,阻挠洛口仓粮食南下,这总做得到吧。”

    李沐心里开始发冷。

    “臣自然相信李沂对殿下的忠心,可如果真是运河不通,恐怕李沂也无法应对吧毕竟李沂神机右卫戍京畿,对千里运河也是鞭长莫及。”

    李沐闻言心里一下子凉透了。

    他明白魏征说得不是不可能,以长孙无忌的能耐,长长运河所经数十州中,只要控制住那么两、三州,就足以阻挡赈灾粮南下。而事后,当地官员最多是担个监管不力的名头,罚俸罢了,了不起降职是极限。

    魏征见李沐如此神情,劝解道:“殿下宽心,这只是臣猜测之言,或许殿下去信得早,李沂已经筹粮南下,长孙无忌一时来不及阻拦,也不无可能。”

    李沐点点头道:“这种可能确实存在,可数量就不会大了,要知道,短时间筹措近百万斤粮食,这不可能不被长孙无忌察觉,甚至会惊动皇上。这



第三百八十九章 以工代赈
    可天不从愿,接下来的日子里,旱情越来越严重。

    周边各州没有象李沐般的能耐,可以以工代赈。

    最多是拿出州县衙门中留存不多的几十石米,在城中搭上个粥棚,施舍点能映出人脸的薄粥罢了。

    在听说杭州以工代赈之后,越来越多的灾民向杭州涌来。

    由于李沐下令,让学子们向民夫解释州府的困境,民夫因此没有产生太多的逆反心理。

    可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一斤半的口粮,给一家人吃,每人能分到三两左右的粮食,虽然不至于饿死,但足以影响到人的体力。

    连神机卫将士的口粮都降到了六成。

    这对于被李沐养惯了的大胃王们来说,确实是很难接受的。

    开挖水渠的进度由此慢了下来。

    到今日为止,从开挖到现在二十五天的时间过去了,工程进度才完成一半。

    民夫已经增加至三万人,府中的粮食却仅剩下一百万斤。

    按这个消耗速度,恐怕最多一个月,整个杭州府就会粮尽人亡了。

    最关键的是,周边还有不断地灾民涌入杭州。

    三万民夫,这是壮丁的数额,还有至少不下于二万人的妇女和孩子。

    让李沐感到欣慰的是,李婉顺三姐妹和秦心见李沐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主动挺身而出。

    她们在军营外选了块地,让将士们帮忙建造了数十间房子,开始收留灾民妇孺。

    妇女们被安排替神机卫将士洗洗补补。

    孩子们集中起来,开始教读书识字。

    这成了此时钱塘府唯一令人欣慰的一抹亮色。

    这同时也为李沐稳定灾民情绪,和加快水渠挖掘进度提供了支持。

    一万多外来的民夫由此拼命地投身于挖掘、修筑。

    这天,有好消息传来。

    码头有运粮船到了。

    李沐闻听大喜,率州府官员亲自前往码头迎接。

    李沐没有想过,自己会为了这些粮食而如此兴奋。

    到了码头,一道人影迎面而来。

    “殿下消瘦了。”常绿云哽咽道。

    李沐眼睛一红,强忍着眼泪道:“李沂怎么让你押运粮船,太不象话了。”

    常绿云道:“这不怪李沂,是我自己主动要求来的……我想殿下了。”

    李沐拍拍常绿云的胳膊道:“我也一样。”

    “殿下,这次运粮有八船,共四十万斤。李沂说了,他已经在东、西两市收购粮食了,如果不够,他会动用庄中储备。”

    李沐心中哀叹,李沂直接动用储备,或许还有可能再运一批来,可现在……恐怕这批就是最后一批粮食了。

    不过李沐怕常绿云担心,便没有对常绿云明言。

    “这一路辛苦了。”

    “还好了,就是日头有点晒。”

    “可不吗,你看脸色都黑了。”

    “真的吗……”常绿云惊呼起来。

    “在钱塘休息两天,再回长安吧。”

    李沐笑着带着常绿云回了军营。

    还别说,常绿云在京城时,对李婉顺三姐妹并不熟络,尤其是对秦心满怀敌意。

    可来了杭州,那么些天不见。

    五人还真凑到一起有说有笑了。

    李沐悄悄地退出,带着苏定方、李师、薛礼、刘仁轨等人上了军营后面的宝石山。

    站在山顶南眺。

    “多好的山河啊。”李沐感叹着。

    李师道:“不知京城如何了朝廷的赈灾粮迟迟未到。”

    李沐道:“魏公已经上了三道



第三百九十章 向息王妃讨个主意
    苏定方、李师等人被李沐的话惊呆了。

    如果换一个人,他们甚至会怀疑此人是不是脑子有病,可面对李沐,他们不敢,因为他们深信在李沐手里,所有不可能的事,都会变成可能。

    苏定方犹豫着问道:“修筑隔江堤没有一年、数万民夫,恐怕做不到吧”

    “一年不,按现在民夫的增长速度,我想半年就够了,到时,我还要将这个钱塘湖挖深、疏浚一番,让它成为真正的内陆湖。”

    李沐述说着,早已神游太虚了。

    他太想念那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了。

    “殿下。”

    李师的轻唤打断了李沐的遐思。

    “说。”

    “可如今州府缺粮,继续接收灾民恐怕会连累到本州百姓。”

    李沐的思绪回到现实,他轻轻一叹,“哎……我也在犯愁啊。”

    苏定方、李师等人目瞪口呆,刚刚不是还在指点方遒吗

    李沐抹了把脸,道:“好在水渠不久就会修完,到时可保证钱塘府下半年的收成。另外,我已派孙福北上新罗,想必多少也会有粮运来。所以,先抗过这一段艰难再说吧。”

    “如今旱情继续施虐,各州的灾民会更多,苏将军可以着手选择补充新兵了。”

    “是。”

    ……。

    就在李沐与众将在山顶上安排军务、展望未来的时候。

    太极殿中的大朝会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今天廷议的关键议题,就是有关江南各州遭遇旱灾的赈灾事宜。

    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朝堂中所有文武,甚至是长孙无忌,对此的意见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必须赈灾。

    可李世民今日要追责的是,为何二十天过去了,赈灾粮还没过长江。

    “朕在知道,究竟是何故致赈灾粮船迟迟不到受灾各州”

    文武百官没一人接这话头。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大运河宋州段和宿州段突然沉船堵塞航道,这事说破大天去,也没人相信会没人在其中作梗。

    李世民见久久无人回答,大怒道:“是谁主管赈灾之事,站出来回答朕的问题。”

    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彦博颤巍巍地出列道:“回陛下,臣负责赈灾事宜。”

    李世民见温彦博的老态龙钟,心头的火散去了一半,“温爱卿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温彦博道:“陛下下旨赈灾次日,臣便调集洛口仓六万石粮食装船南下,可运河宋州段和宿州段发生石船沉江事故,堵塞了航道,因而粮船滞留在运河上无法南下。”

    李世民心中咯噔一下,他不是傻子,这样的事情说是巧合都没人信。

    大运河堵塞是常有之事,但能堵到现在还不疏通,不怎么也说不过去了。

    “为何不令沿江各州派人疏通河道”

    “回陛下,已经下令二州府疏通河道了,可二州府上疏河道沉船是一千六百石的石料船,打捞需要时日。这是二州府刚上的奏折,请陛下过目。”房玄龄站出来禀报道。
1...128129130131132...3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