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三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琨翼
当华佗迈入正堂,看到布置好的一切,神色间明显产生了异样的波动,久久不能平静。
要知道,医者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并不高,即便是有人向医者递帖拜师,也绝不会如此的隆重。只有在那些鸿儒巨匠的拜师之礼上,才会出现眼前的这般景象。从这些布置上,华佗就能看到马超的赤子之心,马超可是完全把自己这把老骨头当成了鸿儒大家来对待的,这份发自内心的尊崇,让华佗的心里颇有些五味杂陈,激动、感慨……不一而足。
华佗带着复杂的心绪,落座到正对厅门的太师椅上之后,马超昂首阔步而出,径直来到华佗的座椅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高举过顶,宏声说道:“弟子马超,拜见师父。”
行礼之后,站立于一旁的马休手捧锦盘递到了马超的面前,马超从锦盘中取下一盏茶,恭敬地递到华佗的面前:“请师父饮茶。”
此时此刻,华佗的心里依旧不能平静,只能用有些不受控制的声音,欣慰的说道:“好好好,快快起来吧。”
马超依言站起身来,垂手恭敬的侍立在侧。
一盏茶饮尽,华佗刚刚放下茶盏,马腾雄壮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元化先生……元化兄,今日吾就将犬子托付给与你了,这些是拜师之礼。”
说着,马腾将身侧桌案上的托盘拿了过来,抽手撤去了蒙在上面的红布,露出了里面一锭锭白晃晃的银锭来。
自光武帝中兴大汉以来的两百多年,大汉子民一向都是以五铢钱为统一货币的,五铢钱的购买力较小,又因为是铜铸的,不方便携带,因此在有的时候,身家丰厚一些的人们,还是愿意以黄金、白银这两种硬通货币来完成支付。
马腾没有用五铢钱来当做马超的拜师之礼,显然也是嫌五铢钱的货值上不了台面,远不如白花花的银子来的实在。当然也可以看出,对于马超拜师华佗这件事,马腾是持绝对支持的态度的,否则也不会拿出这么多的银锭来了,这些银锭按照市值换算成五铢钱的话,足够一个五口之家两年的开销了。
“将军,这……”华佗再次吃了一惊,行医数十年,华佗还从来没有一次性的见到过这么多银子呢!银钱虽然俗气了一些,可它代表着被重视、被尊敬,这种感觉,让华佗的心里生出了一抹浓郁的暖意。
不等华佗把话说完,马腾笑着截口道:“元化兄就不必谦让了,这都是孟起的心意,难道你还要辜负了这小子的一片赤诚不成”
历经风霜,看惯了生死的华佗,在这一刻竟然有些哽咽了,一时竟是说不出话来。华佗膝下无子,一直都未曾享受过天伦之乐。此时此刻,华佗没来由的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这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让自己在晚年,能够遇到马超这样的弟子,来弥补他没有子嗣的缺失。
拜师之礼后,便是酒宴。
大堂内的气氛,瞬间变的活络了起来,大家觥筹交错,举着酒杯你来我往,喝的不亦乐乎。
马腾今日显得很是高兴,着
第九章 父子同心
董卓和边章借着政治上的优势,分列西凉各路诸侯中的前两大势力,同为第一层次的诸侯。
相比于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的诸侯就要多一些了。这个层次的诸侯,大多都是各地的郡守,手里也都是握有实权的,按照实力的划分,分别是金城太守韩遂、北地太守张济、武威太守马腾,以及虽无太守之名,实力却不遑多让的杨奉。
其中,驻守金城的韩遂,与西凉督军边章有旧交,双方可谓是守护相望,同气连枝的。
从地理位置上来分析,距离武威最近的郡,便是金城了,韩遂的地盘可以说是和马腾的地盘接壤相连。因此两家也不断的发生小规模的摩擦,最终导致了水火不容的局面。韩遂的麾下大约有两万人左右,比马腾的势力要多了近乎一倍的兵马,占据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北地太守张济,统兵一万五千人,驻守北地郡,名义上从属于董卓。马超知道这个人完全是源于后世的史书。张济有个侄子,名叫张绣,张绣被人称作北地枪王,一杆金枪使得出神入化,据传还是枪神童渊的弟子,深得童渊百鸟朝凰枪的精髓,与深受后世人喜爱的赵云赵子龙师出同门。
张济之后,便是马腾的势力了。马腾的武威军约有万余人,其中有五千精兵,号称“胡子军”,颌下皆留有短须,看上去颇显沧桑。与沧桑的外貌不符的是,这五千胡子军都是百战精锐,是马腾手中最大的依仗。胡子军中的任何一人,都有以一当十之勇,放到普通军队中,担任统领五十名军士的队率职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正是因为胡子军的存在,马腾才能以为数不多的部众,在西凉各路诸侯中稳稳地占据着一席之地。
最后一位,便是杨奉。杨奉的势力,可以说是西凉各诸侯中,最另类的了。杨奉原本乃是黄巾起义中的三十六渠帅之一,统领司隶地区与西凉交界处的黄巾起义军,后来在黄巾军大天师张角死后,杨奉便投效了朝廷,被朝廷封为将军,连同其旧部四千多黄巾军,一共调拨到西凉归董卓管辖。杨奉所据守的武都郡也是董卓所掌控的六郡之一,归董卓麾下中郎将李傕所属。
也许是因为杨奉出身黄巾军,也许是董卓不认为杨奉有什么真本事,总而言之,董卓对杨奉并不看重,连一个太守的名分都没有给他。这就导致了杨奉与董卓之间的貌合神离,私下里,杨奉对董卓的残暴也是颇多怨言,却不敢公然和董卓撕破脸皮。
这四位势力的首脑,就共同构成了第二层次的西凉诸侯集群。
剩余的第三层次势力,尽是一些对朝廷诏令听调不停宣的县令之流,手里的兵马一两千到三五千不等,各自依附于董卓和边章,却又不完全归属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自主权。
西凉盘根错节的各方势力,共同构成了目前复杂的局面。而在这复杂的局面之中,马腾掌管的武威军,甚至无法进入前三甲之列,董卓和边章两大豪强,更像是两座大山一样,以马腾所掌控的势力,根本就无法真正的撼动他们。
余下众人中,与武威郡相连的韩遂势力,绝对是近在咫尺的威胁。对于韩遂,马超已经把他当做第一个要消灭的对象了。无论是谁,也不能容忍卧榻之侧,再有他人酣睡。
张济和杨奉,倒是可以争取结成同盟。根据马腾的密报来看,张济并不受董卓的重用,而且在很多问题上,和董卓的意见并不统一,甚至相悖。想要在董卓去洛阳后,有所作为,这个张济,一定是要争取一下的。最起码,从后世的描述中和现有的密报来看,张济还是比较正直的,与张济合作的话,至少不会出现类似与虎谋皮的危险。至于杨奉,手中的实力虽然不强,但如果利用的好,四千人马,那也绝对是一股可以左右局部战役的力量了,而杨奉和董卓之间的矛盾,是马超认为可以大做文章之处。
只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和武威郡相隔甚远,而他们两人本身名义上又都是从属于董卓,想要真正的结为同盟,却也并非易事。
马超本以为自己重生在了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是属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那一类人,起点会比一般人高大上很多,直到看完了所有的密报,马超这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别说是一统西凉有多么的困难了,甚至稍微不留神,就有可能被虎视眈眈的韩遂联合边章给一起做掉啊!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在他的心头迅速攀升而起。
强敌环伺,形势危急。
武威军表面上风光,实则宛如一只行驶在惊涛骇浪中的小舟,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危险,如何才能让前进的道路,变的平稳一些呢
马超甩了甩头,让自己冷静了一些,拿着密探搜集来的各种讯息,开始逐一的分析起来……
和董卓保持距离,结交张济和杨奉,伺机吞并韩遂,这是马超在综合了各方势力的力量之后,所规划出来的一条最切实可行的道路。
正所谓远交近攻,与暂时不能抗衡的势力保持较为平和的关系,周旋在各方势力之间,寻找机会击败临近己方势力的敌人,吸收敌人的地盘和势力,从而逐渐壮大自己,无疑是这个乱世之中的生存之道。
马超之所以将韩遂当做首要剿灭的目标,除了两家势力不能兼容之外,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必须要考虑。在历史上,不久之后,韩遂就会伙同边章,煽动羌人造反,反抗汉朝廷的统治。虽然现在的大汉再也不复昔日的鼎盛,但也还没有到病入膏肓的程度,是绝对不容许韩遂和边章这样胡来的,纵然无力派出军队镇压他们的反叛,但至少也会调动西凉本地的军马对其进行围剿,到那个时候,马超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征讨韩遂,以大义为名,彻底清除与武威比邻的韩遂势力,
第十章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韩遂与边章策动羌人反汉的事,马超并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发生,但是马超笃定,这一天已经不会太远了。
根据后世史书的记载,这件事应该是发生在董卓离开西凉进京洛阳之前,也就是说,顶多在有一年多的时间,韩遂和边章就会动手造反了。
马超并不迷信后世的史料记载,因为他清楚,史料也是人写出来的,是人,就有可能会犯错误。更何况编写史书的人,永远都是后人,作为后人,又怎么可能准确无误的写出前人的历史呢误差,是多多少少一定会存在的。
而且,马超也并不确定,自己的到来,是否会让原本的历史轨迹发生偏转,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更加让马超无法准确的拿捏韩遂、边章造反的具体时间。
总之,大概的时间是一年左右,具体的时间,马超却无从得知。
对一些大事有先见之明,是穿越者的优势所在,但这种优势却并非是绝对的,很多细节上的环节,还需要马超花费大量的心思去推敲。
即便是穿越的灵魂,也并非是无所不能的。
理清了思路之后,马超豁然发现,留给自己的时间,其实已经并不多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马超第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是在数年之后的长平之战,也就是马腾和董卓的部下李傕在长平对峙的战斗中,那个时候,马超已经十八岁了,第一次登上战场,便大展神威,赢得了“锦马超”的赞誉,为世人所称道。
可现在,时间不等人,马超已经等不到数年之后的长平之战了。韩遂与边章策动羌人造反这样的良机就摆在眼前,若是能在这次镇压叛军反动的军事行动中,闯出一片威名,对马超日后的发展,无疑是有巨大好处的。
在这个时代,良好的名声,那就是一块巨大的金字招牌,将会吸引各地的人才被收为己用。想想历史上的刘备吧,他在军事生涯的早期,除了有个仁义的好口碑,还有什么不过是一个四处寄人篱下的丧家之犬罢了。可他就是能利用自己苦心制造出来的这个好口碑,广收羽翼,最终一路跌跌撞撞的成功爬上了帝王的宝座。
相比刘备,马超出身名门,家道虽大不如以前,可父亲马腾毕竟还是一方郡守,麾下有自己的军队亲随,放到后世,那也算得上是名符其实的“高富帅”了,比刘备的起点不知高了多少,刘备能做到的事,马超为什么不能
所以,出名要趁早,趁着刘备之流崛起之前,将猛将良臣尽可能多的收到自己的麾下,日后才有足够的底气和其他诸侯一争长短。因此抓住韩遂、边章等人造反的机会,马超必须要提前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争取在这个舞台上一鸣惊人,上演一幕精彩的开场秀。
只是,马超今年在只有十四岁,身体还处于发育中的状态,距离巅峰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距离,即便是一年之后,他也只不过十五岁而已,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开场秀博得满堂彩,是马超眼下急需思考的问题。
单纯的依靠武力,像历史上那样大杀四方,显然是并不太可能的了,如今的马超身体成长状况,远远未到巅峰,这就注定了他很难依靠武力去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除了武力之外,自己还有什么依仗呢
思来想去之后,马超最终决定自己来组建一支队伍,按照后世特种兵的训练方式,把他们训练成一直精锐之师,当战局陷入僵持,需要以斩杀敌人首脑来解决问题的时候,这支精锐说不定就能发挥出特有的作用来了。
其实马超并不知道后世特种兵的具体训练方式,可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肥猪跑的。前世的时候,马超就十分喜爱战争策略类型的游戏,也很是偏爱看那些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尽管无论是游戏还是电视剧,都不可能触碰到特种兵的精髓之处,可马超还是学到了一些皮毛的。
就以这些皮毛的积累,马超就有充足的自信,自己能够训练出一支这个时代中,极具特色的精锐部队来。毕竟,数千年时光的沉淀,那可不是摆设的,是无数人用心血堆积出来的经验啊。
确定好了方向之后,马超忽然又想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他没有钱来养兵啊!
马超身为太守之子,自己衣食无忧这没错,可若是想组建一支部队,哪怕只是数十人的部队,他都是捉襟见肘啊。
怎么办怎么办
马超反复的问着自己,一时之间无法找到答案。向马腾伸手要钱吗那岂不是和后世的啃老族没有任何区别了吗马超一直认为,自己创业,用的却是老子的钱,是极其可耻的事情,尽管这在后世已经成为了常态。
母亲去世的早,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自己几兄弟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了。军中、郡内的各项事务,父亲也要花费大量的心思的去打理,马超又怎么好意思还去给父亲找麻烦呢
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无可奈何之下,马超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便决定先到武威郡内的集市上去转
第十一章 意外之喜
在马超思绪起伏的时候,其余几人,目光中带着显而易见的诧异,数双眼眸汇聚之处,尽都落在了马超那张英俊又未脱稚嫩的面庞之上。
“大……大哥,刚才你是在……作诗你竟然会作诗这……这……”马休因为太过吃惊,话都有些说不利索了。要知道,马家小一辈儿的几个兄弟之中,唯有马休是喜爱读书的,可就算是他,也未必就能根据眼前的景象,短时间内做出一首贴合场景的诗词来啊!一向好武的马超一反常态,出口成章,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谁人能信
马超醒过神来,看着庞德和自己的几个弟弟妹妹脸上的诧异之情,忍不住失笑道:“你们这是什么表情我的脸上长花了吗适才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好一个有感而发!”一个雄厚的声音突兀的响起,将马超等人的目光全都吸引了过去。
顺着声音传来之处望去,马超等人看到不远处有一个红脸的大汉,正在目光灼灼的看着马超,显然刚才的声音,便是出自这大汉之口了。此人身长将近一丈,体格极为的魁梧,马超粗略的估计,他的体重怕是得有两百斤上下了,如此沉重的身躯,却丝毫不显得臃肿,反而显得更加的雄壮。身上穿着一袭破旧的绿色棉衣,上面还打着几个补丁,显见他平日里的生活是比较艰苦的,可令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个看上去穷困潦倒的大汉,腰间的腰带上,却斜斜插着一卷竹简,马超定睛仔细一看,发现那竹简竟然是一部《春秋》。
再往大汉的脸上看去,红脸大汉的脸色如同熟透的枣果,一双丹凤眼眯成了一条缝儿,其中偶有精光闪烁;下颌上的胡须乱糟糟的,一把络腮胡就像是一堆杂草长在了脸上一样,其中尤以颌下的胡须最长,约莫有尺余左右,原本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在这一脸胡须的映衬下,多了几分沧桑之感,倒像是三旬开外了。
在大汉的身边,有一辆装满了绿豆的推车,车上的绿豆估计得有三百多斤,绝不是寻常人能轻易推动的。
观察完了大汉的外形之后,马超在心中仔细的想了想,感觉眼前的这个红脸大汉,很像是史书中所描写的关羽形象,可关羽此时理应到幽州去投军,并且碰到刘备了啊,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这个红脸的大汉,究竟是谁
“敢问壮士尊姓大名听壮士口音,并非是我西凉人,缘何来到了西凉来”
马超主动上前一步,向面前的红脸大汉抱拳说道。
大汉先是深深地叹息了一声,随后便缓缓的道明了自己的身份,语气之中,满是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的遗憾……
原来,此人乃是河东郡解县人,早年间在家乡因看不惯乡里恶霸欺凌乡亲,便出手杀死了那个恶霸,由此获了死罪,不得已便背井离乡逃离了故土,辗转流落于江湖。浪迹天涯的日子一直过了五、六年,靠着贩卖豆子的营生维持生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