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三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琨翼
江夏的胶着局面,令刘备万分心忧,他很想暂时先将一统荆州的事情放到一边,率领主力部队赶到江夏,将孙策赶回江东。
对此,庞统却有不同的意见。庞统认为,长沙乃是孙坚的旧地,郡内军士、百姓,对其爱戴有加,孙策一定会在后续的战斗中转而进兵长沙,打破他和长沙太守韩玄之间的结盟。等到那个时候,陈到一定会把握住机会,稳固住江夏的局面,将整个江夏拿回来。
所以,庞统劝谏刘备,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进行内部整顿,将除却长沙之外的其他郡县,悉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用庞统的话来说,内部思想一致,才能更好地对外用兵,至于长沙,就让孙策先和韩玄部下的魏延相互斗法吧,等时机成熟之时,在伺机而动也不迟。
刘备对此深以为然。毕竟,刘备是知道魏延的本事的,能轻易地击败刘封,可绝不是一个守土之将能做到的,魏延必定是有着过人的本事的。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完全像是庞统预料的那样,孙策在和陈到对峙两个多月后,不得已退出了江夏的境内,借口向长沙借粮补给军用,来到了长沙的境内。
长沙太守韩玄不疑有他,理所当然的认为孙策与陈到交兵许久,难免在粮草上出现问题。而韩玄部下的魏延,却看出了孙策的别有用心,于是便在韩玄迎接孙策之际,带着五百刀斧手,寸步不离的跟随在孙策的身边,魏延充满杀气的目光,更是片刻未曾离开孙策的身上。
孙策试探着派出丁奉与魏延斗剑,欲要摸清魏延的底细,不料魏延仅仅用了十几招,就轻而易举的击败了丁奉,还险些令丁奉受伤,孙策这才知道魏延武艺高强,慑于魏延的压迫,孙策也不敢轻易发难击杀韩玄,于是便以部下养伤为借口,在长沙境内选了一块地方,扎营安顿了下来。
事情发展到这里,还在庞统的预料之中。
然而,庞统毕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未曾料到,韩玄这个蠢货,竟然做出自毁根基的事情来,令事情的走向
第四百零六章 投向何方
话说甘宁究竟是何方神圣
当初,恢复州牧制时,刘焉便被朝廷任命为益州牧,治所定在了蜀郡的成都。
与蜀郡一郡之隔的,便是巴郡,长江的上游,便在巴郡境内穿行而过。
彼时,甘宁啸聚大江之上,从者八百余人,以豪侠自居,专门劫富济贫。甘宁率众往来于大江之时,所乘的船上,都以锦缎制成纤绳,船帆上亦缝制华丽的锦缎。
每每有大型的船只沿江往来,甘宁便会提前探听虚实,随后便乘锦帆之船而来,对普通的商贾,甘宁只会收取少量的钱财,对那些吸食百姓血汗钱的奸商,甘宁便会将其洗劫一空,把劫来的钱物发给沿江两岸的老百姓们。其中,有些罪大恶极的奸商,甚至会被甘宁将船只凿穿,沉到江底去喂鱼。
便这样,因甘宁深谙水性,武力过人,兼之为人豪爽,百姓们对其甚是敬爱。而往来的商贾们可就对他没什么好印象了,遂送于了他“锦帆贼”之称。
后来甘宁的名声越来越大,惊动了益州牧刘焉,刘焉便将甘宁招揽到麾下,任命其将军的职位。再后来,刘焉去世,刘璋子承父业,坐上了益州牧的宝座,年轻气盛的刘璋不满汉中太守张鲁日益做大,便欲暗中除去张鲁。
在和张鲁战斗的过程中,甘宁亦曾参与其中,他发现原来事情并非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刘焉在世的时候,经常以其夫人的名义,召张鲁的母亲来到成都,而后暗中做下苟合之事,张鲁母亲趁机在刘焉的耳边大吹枕边风,这才令张鲁逐渐在汉中崛起,逐渐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这件事,刘璋心知肚明,所以在父亲刘焉去世后,刘璋迫不及待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张鲁及其母亲一并处死。
甘宁得知事情的原委以后,觉的以私事而大动干戈,实为不治之举,于是便脱离了刘璋,带着八百“锦帆贼”沿江而下,投靠了刘表。刘表因甘宁之勇,将其安排到江夏,成为了黄祖的部将,帮助黄祖镇守江夏。
等到孙策以诈死之计奇袭江夏,黄祖在战斗中被孙策斩杀,其部下势力大半被孙策降服,小半儿则是投降了后来赶到的陈到。甘宁不愿为杀死黄祖的孙策效力,更不愿为谋取刘表基业的刘备效力,于是便独自一人离开了荆州,一路向北来到了伏牛山,却不料在这里撞到了魏延。
同是天涯沦落人,魏延和甘宁在一番激战之后,本就惺惺相惜,在各自道出自己的遭遇之后,更是生出了同病相怜的感觉。
&
第四百零七章 决战乌桓山 一
乌桓山,是乌桓人的发源地,类似于汉人的都城洛阳,是乌桓人的活动中心。
乌桓人在百余年之内,依靠着乌桓山,北抗匈奴,南侵大汉,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乌桓的人口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暗中又得到了袁绍的资助,兵马钱粮日渐强盛,不擅于生产的他们,如今也能用上铁制的锅灶,将铁制的刀剑作为制式装备配发到每名战士的手中了。
正因如此,乌桓人才会在袁绍的重利诱惑之下,赶出踏出漠南来,侵袭大汉的威州和雍州。
却不料先后遭受义勇军将士们的顽强抵抗,二十万乌桓大军折损过半,苏朴延带着残部仓皇逃窜回了漠南,再也不敢轻易踏入汉人的土地了。
苏朴延龟缩不出,马超却根本没有打算放过他,以赵云、张济为先锋,两万奔雷骑和两万义勇军在前开路,马超亲率六万大军自晋阳出发,直插乌桓山。
自出征以来,马超麾下的义勇军将士们,一边快速行军,一边在马超的带领下做着积极地训练,以期保证把状态调整到最佳,尽快适应漠南的风土。
与此同时,马超还特意将华佗研究出来的一副药膳用到了军中,对经过严格训练的六万将士进行食补,这也是马超从后世带来的理念,用饮食来保证麾下将士充沛的体力,并减少他们水土不服的风险。
在马超初掌凉州的时候,就规定军士们每天的膳食,必需有一顿要有肉食。吃肉,既能让战士们的身体得到滋补,发挥出更强的力量,也会暗暗的刺激战士们的求战**,因为只有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仗,才能保证到有肉吃。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就是这个道理。肉食加药膳,让六万将士的状态,逐渐调整到了最佳。
出兵征讨乌桓,已经有七天了,在这七天之内,义勇军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凡是义勇军所到之处,实力大损的乌桓人,或摄于马超的威名望风而降,或因自身部落实力不济,即使有心抵抗的,也仅仅是比划两下之后,便被赵云的先锋军击溃。
说起来,实在是义勇军在乌桓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当初,长安保卫战,乌桓三王率兵亲自督战,却被区区两万多义勇军配合着异军突起的娘子军舍命相争,硬生生阻挡了他们的数日的时间,长安城头上红衣弩炮和霹雳车两大杀器,更是让乌桓人胆战心惊。
等到赵云率半数奔雷骑千里驰援而来,奔雷骑在赵云的带领下,就像是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魔,在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悍然发动了正面强攻,杀的乌桓人溃不成军,令参与了那场大战的乌桓人,无不心存畏惧。
这一系列的战斗中,乌桓人在马超的义勇军面前,无一例外的惨败而归,导致马超的名声,在乌桓人心中,堪比战神般的存在。甚至比当初的匈奴人忌惮霍去病,还要更甚。
当然,乌桓人中,也有不少的好战分子,一些部落首领不想失去现在的地位,于是便放下成见团结到了苏朴延的身边,将所有的兵
马集结到一起,并挟裹其他小部落的人马,重兵驻扎在乌桓山,放出豪言,如果马超再敢踏前一步,必定会和马超决一死战。
对乌桓人的宣战,马超不以为然,如果他们真的抱着比死的决心的话,早就出来和义勇军决一死战了
第四百零八章 决战乌桓山 二
热血沸腾中,最先动起来的,是赵云率领的一万奔雷骑。
一人三骑的奔雷骑,在赵云的率领下,脱离了战阵,从战阵前的左边,开始向右狂奔起来。与此同时,右侧的关羽在同一时间如法炮制,由他率领的一万奔雷骑,和赵云那边相反,开始快速的从右向左飞奔。
两队奔雷骑交叉相向,在快要碰撞到一起的时候,之间赵云和关羽同时挥动了一下手臂,两人身后的两万奔雷骑连同六万匹战马,就像是无形之中被人拨打开了马头,于交错之际乍然调转了一下方向,令两股相向奔腾的钢铁洪流,变成了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毫发无损的错身而过。
十几个乌桓首领惊疑的相互看了一眼,他们不明白奔雷骑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样肆意的在战场上狂奔,难道还能对自己等人的十余万大军造成什么威胁不成亦或者说,义勇军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向自己这边宣告,汉人的骑术,比起乌桓人来也是不遑多让
确实,两万名奔雷骑,的确战力惊人,如果是在乌桓人淬不及放的时候,发动突袭,说不定乌桓人还真抵挡不住。可是在这样当面锣、对面鼓的战斗中,两万奔雷骑,与将近二十万乌桓人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说他们以卵击石也不为过。
不过,有一个问题,乌桓首领们没有想通透,这为两万奔雷骑,可不是普通人,他们是马超麾下最为精锐的两把尖刀之一啊!统领他们的人,更是浑身是胆的赵子龙与义薄云天的关云长!
眼看着在战场前交错而过的两股洪流,即将彻底分离之际,赵云和关羽忽然同时举起手中的武器,在半空画了个圆圈,然后一勒缰绳,带动坐下的小白龙和赤兔马,与不可思议之间完成了一次折返,再次掉头向最初的原点跑去。
随着他们二人的动作,两万奔雷骑精锐立刻再次出现了分流,两队人马瞬间分化成了四队,每队五千人,不多不少。
其中的两队依旧各自跟随在赵云和关羽的身后,折向返回,另外的两队则是去势不变,四队人马两两背道而驰,在战场上兜出了一个大圆弧。
四队奔雷骑精锐各自控制着战马的速度,让彼此之间的距离拉开,很快就在乌桓骑兵们面前,拉出了四道平行的散兵线,将小半个乌桓人战阵覆盖在了圆弧之中。
正当乌桓人不明白奔雷骑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的时候,马超高举的霸王枪猛然斩落,两万名奔雷骑精锐用行动告诉了乌桓人答案。他们同时平举起手臂,环扣在手臂上的奔雷弩已是蓄势待发!
一片铮然作响的机括弹射声中,奔雷骑把臂弩中全部的三根弩矢,同时发射了出去。六万多根弩矢带着呼啸,快速穿过空间,来到乌桓人的面前。
奔雷骑的精锐程度,已经毋庸赘述了,他们在高速奔跑中远程取准射杀敌人的本事,也早已是炉火纯青了,再加上是在散兵线的情况下射出的弩矢,各自之间选取的目标都不一致,根本没有两人同时射杀一名乌桓人的情况出现,因此,猝不及防的乌桓骑兵
第四百零九章 决战乌桓山 三
不能怪乌桓人愚昧,他们生长在草原上,对汉人的文化尚且敬如神明,更何况是马超牵头鼓捣出来,领先时代科技的红衣弩炮和霹雳车
早在数年之前,乌桓人便听闻过,羌、氐两族自愿归降“神威天将军”麾下,甘愿融入汉人之中,放弃羌、氐的传承。
起初,乌桓人都以为这不过是羌氐两族在战败之后,给自己的失败寻找一个借口。越是把马超衬托的绝世无双,才越能遮盖羌氐两族的无能不是
可现在,再也没有乌桓人会这样想了。
大部分乌桓人,在红衣弩炮和霹雳车的巨大威力下,已经被吓破了胆子。他们深深地怀疑,马超恐怕真的是神威天将军转世了,不然的话,空中那景象骇人的“天罚”之象,又是从何而来这样一想,他们心中的恐惧就更明显了,不少人甚至已经不敢去看马超所在的方向了,唯恐引起新的天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也有少部分的乌桓人,心中是明白的。所谓的天罚,不过是义勇军中先进的重型武器所造成的,可明白归明白,那即将落下来的巨弩和雷石,还是让他们的心底生出深深地无力感,这已经是不是靠人力就可以抵抗的了。
乌桓人心态各自变化不同,空中的一根根巨弩和一块块雷石,却是照旧落了下来,势不可挡的砸进乌桓人群之中,带起了一大片的死伤。
强劲的巨弩贯穿力极强,往往一根巨弩便可以接连贯穿四五名乌桓士兵后,才会力道衰败下来。这还是因为张济啪误伤前排的奔雷骑,令红衣弩炮采用了抛射的方式,若是平射,恐怕杀伤力还要再高一倍!
更为骇人的是霹雳车抛出的雷石。
一块块磨盘大的雷石,被打磨的滚圆,宛如陨星坠地,凶悍无比的砸落在乌桓人的身上,立刻便将位于下方的乌桓人砸城了一张张肉饼。这还不算,借着空中落下的惯性,落地之后的滚圆雷石,在地面上砸出一个巨大的坑洞之后,仍是去势未衰的向前滚动了一段距离,将沿途之中的乌桓人悉数碾压而过,每一块滚圆雷士的后面,都留下了一道令人触目惊心宽大血迹。
一轮震慑性极强的打击之后,张济立刻命义勇军士兵迅速进行填装。标枪型的巨弩,通体由精钢打造,远比寻常的长矛、标枪沉重的多,两名义勇军士兵合力,才能将标枪型巨弩成功的填装到红衣弩炮的炮梢中。
而雷石因为体积巨大,重量自然不必多说,需要五名义勇军同时发力,才能完成填装。
故此,这两样大杀器的填装速度,是有些缓慢的,可谓是两大杀器唯一的缺陷了。
正无所谓有利必有弊,两大杀器的这个弊端,也是令马超头疼的地方。他也很想改进填装的速度,可时代的科技发展程度摆在那里,马超纵是有心,却也无力。或许只能等满脑子天马行空的马钧成长起来之后,才能稍作改善吧。
&n
第四百一十章 决战乌桓山 四
在黄忠张狂的大笑声中,所有的乌桓人心头都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不妙的感觉来。
红衣弩炮和霹雳车扬威在前,奔雷骑和破军阵夺势在后,还有赵云、关羽等大将惊人的武力,谁能在面对义勇军的时候还心平气和
每逢大事有静气这种事,乌桓人是绝对做不到的。别人不说,单单一个蹋顿,这个昔日的漠南第一勇士,便足以让大多数乌桓士兵们胆战心惊了!
震惊过后,苏朴延躲在人群中,歇斯底里的狂吼着:“全部冲上去!都冲上去!围杀马超!”显然,苏朴延做出疯狂的决定,就算是用人命来填,也一定要先将马超斩杀在此!
可是他却忘记了,冠军侯代表着勇冠三军之意,身为大汉数百年来仅有的四位冠军侯之一,马超岂是那么好对付的更何况,漠南第一勇士蹋顿和杀人不眨眼的胡车儿,还紧紧地守护在他的身侧呢。
战场中,由马超亲自指挥的一万奔雷骑精锐,再次一分为二,一半人配合着身后跟上来破军阵精锐,彻底将乌桓人相互之间的联系切断,完成了对战场的绝对分割;另外五千精锐,则是团团围绕在马超的身周,用坚固的明光铠和锋锐的龙枪,筑起了一道血肉组成的钢铁长城。
乌桓人想要伤害到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那个人,必须要先付出血的代价!不是乌桓人染血龙枪之下,就是奔雷骑精锐在血泊中全部倒下,绝没有第三种情况可言!
战场左侧的赵云,没有急于杀过重围赶到马超身边,而是率领着一万名奔雷骑继续往来冲杀,进一步的撕裂乌桓人的防御圈。赵云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是撕裂敌阵,尽管,他此刻胸中的热血早已沸腾,忍不住想要冲到马超身边,跟随着他杀个痛快。
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在组军的第一天,马超告诉他的话。在十年之后的今天,赵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另一侧,关羽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且关羽更笃定的是,乌桓人之中,能够对马超造成伤害的,还没出生呢!因此,关羽也继续保持着冲杀的速度,没有丝毫动摇。
军令如山,赵云和关羽,对马超的情感异常深厚,可是在战场上,并非是意气用事之所,马超给他们的指令是两侧冲锋,撕裂敌阵,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前,他们绝不会自作主张去做别的事情,除非,马超那边遭遇生命的危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