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三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琨翼
然后就在这样简陋的防御措施下,从中间支起数千顶大小不一的帐篷,权作露营之所。南蛮人在行军打仗时的帐篷,也是有特定的顺序的,一般来说,孟获的大帐是被架在最中间;其部下三位洞主的大帐紧紧依靠着孟获的帐篷,坐落在中军大帐的四周,以三角形的形状,拱卫着孟获的中军大帐,组成核心区域;
向外的一层,是近百个稍小一些的帐篷,以供各路洞主的副将们居住;再外一圈,则是上千个小型帐篷,组成一个大圆
第五百六十二章 七擒孟获 二
入夜,诸葛亮让太史慈把孟获手下的董荼那和阿会喃,带到了自己的大帐之中,亲手解去了他们身上的绳索,赐给他们酒食,然后温和的说道:“孟获不识天威,犯上作乱,你二人又何苦助恶本相深知你二人与那孟获和金环三节不同,是秉承亲近大汉的一方洞主,只要你们不再帮助孟获,本相绝不会为难你们。”
董荼那和阿会喃对视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惧意。
原本在他们看来,这次答应孟获随军出征,可以轻轻松松击败宛如绵羊的汉军,进而捞取一笔不菲的好处,谁料义勇军的战斗力远超他们的想象,如果说义勇军是绵羊的话,那他们二人手下的蛮兵,最多只能算是强壮一些的小羊羔而已,现实的差距,和他们事先所想,实在是差的太远了,经此一战之后,他们已经没有了和汉军继续做对的勇气了。
二人在对视一眼之后,没有半分犹豫,同时拜倒在诸葛亮面前,同时说道:“多谢相国不杀之恩,我二人明日一早便返回南中,今后绝不敢再与汉军为敌。”
诸葛亮将二人扶了起来,笑着说道:“返回南中之事倒也不急,本相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们去做,却不知你们肯不肯帮本相这一次忙”
两人连忙说道:“诸葛相国旦有吩咐,我等誓死不辞。”
“既如此,附耳过来……”
翌日,天色大亮的时候,三万义勇军早已悄然退去,就好像从未出现过,没有留下半分的痕迹,只有被收缴了武器的四万蛮兵,证实着义勇军确曾来到过这里。
义勇军在退走的时候,将四万蛮兵手中的武器全部收走,连一块铁片都没有留下,同时解除了一小部分蛮兵身上的绳索,让他们重获自由,去解救更多被捆绑在一起的蛮兵,董荼那和阿会喃便在此列。
董荼那和阿会喃在第一时间来到孟获身边,将孟获身上的束缚解开,劝慰着说道:“大王,这大梁义勇军确实非同寻常,咱们还是不要再趟这浑水,回南中去吧。”
不等孟获说话,金环三节站起身来,向二人怒目相对,呵斥道:“决计不可!这次战败,义勇军是靠偷袭得手,真正的战力,并不比我们高出多少,只要我们今后多加戒备,谅义勇军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再说,若是战败一次便夹着尾巴逃回南中,那我们可就成为笑柄了,其他的洞主会说咱们是被大梁义勇军吓破了胆!”
孟获点着头说道:“没错,义勇军是厉害,可咱们也不是泥捏的,咱们绝不能就这样回去。本王和诸葛相国有约,若是过了今日,他若再能擒住本王,本王便心甘情愿的归顺大梁,到时,去留自有诸葛相国定夺。好了,不必多说了,赶紧整顿人马,咱们需要尽快和本王的夫人回合,武器粮草都被汉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七擒孟获 三
放任孟获连夜率部离去之后,诸葛亮看着身边的董荼那和阿会喃两人,笑着说道:“二位洞主辛苦了,本相会将两位洞主的功劳上报朝廷,奏与吾王知晓,亲自为二位洞主请功。”
董荼那和阿会喃受宠若惊,连忙向诸葛亮拜倒在地,口中称谢不止。诸葛亮从四轮车上站起身来,走到二人身边,将二人亲手扶起,道:“等到天明,本相会把二位洞主所部的武器、军备原封奉还,届时,本相还会让太史慈、王平二位将军率领一支人马,乔装成蛮兵,与二位一同回转南中,一举平定孟获部落的留守兵力,还望二位洞主鼎力相助才是。”
董荼那和阿会喃拍着胸脯保证:“相国大恩,我二人永生不敢或忘,必定全力协助二位将军,将自祝融夫人以下的大小首领一并擒获!”他们口中的祝融夫人,就是孟获的妻子,是南蛮人中出名的美人,武艺不俗,尤其擅长飞刀,五十步之内百发百中,是孟获生平唯一惧怕的人。
因为南蛮人的习惯中,没有女人不能涉政这一项,所以平时孟获不在部落的时候,便是这位祝融夫人代为主持日常事务。
“好,既然如此,本相便恭候诸位大胜的消息。”诸葛亮长笑着说道。
让太史慈、王平率领两万义勇军乔装成蛮兵,随同董荼那和阿会喃一起回转南中,这是诸葛亮定下的釜底抽薪之计,等到他们将孟获部落的人员一举成擒的时候,诸葛亮这边也该差不多能收服孟获的心了,到时候再把俘获的祝融夫人等带到孟获面前,让孟获看到他已经失去了根基,而且义勇军并没有真正的伤害到祝融夫人他们,相信到时候孟获一定会真心归降大梁,再也不会反叛了。
这样双管齐下的方式,可以更快的收服孟获。
毕竟,如今局势危急,北方、荆州各处的大战一触即发,诸葛亮必须要速战速决,尽快收服孟获的心,而后带领部下义勇军赶到马超的身边去,帮助他一起度过这个难关。这也是诸葛亮要以攻心之策,收服蛮王孟获以及南中诸多蛮人的初衷。
天亮之后,看着太史慈他们率部离去的背影,诸葛亮笑着对身边的马岱说道:“伯瞻,下一步,你说孟获会怎么做呢”
经过马超潜移默化的改造,诸葛亮现在已经不再是历史上那个事必亲恭的实干家了,对接班人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已被诸葛亮在心中提上了日程,他始终没有忘记,数年前当自己最初正式投效到马超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七擒孟获 四
翌日正午,孟获所部的三万多蛮兵刚刚安顿好营地,却不曾想上万义勇军忽然从营地内的地下冒了出来,以小将马岱为首,来了个中心开花,诸葛亮又及时率军赶到,与马岱里应外合,第四次将孟获生擒活捉。
诸葛亮早就算定了孟获所部的行程,因此让马岱率军提前赶到,在地面上挖掘藏兵坑,然后将上万义勇军藏在了里面,随后诸葛亮又命人清理好地面上的痕迹,受过马超后世作战思维引导的义勇军们,硬生生的把后世的地道战完美的使用了出来,打了孟获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这一次被擒,依然没能让孟获完全心服口服,以诸葛亮使诡计为由,再次拒绝投降。面对孟获的固执,诸葛亮也不以为意,大度的放任他离去。
十二个时辰之后,就在孟获所部仅需一日的路程,便可以与祝融汇合的时候,再次遭到了义勇军的伏击,这一次伏击是马岱向诸葛亮献的计策,他让部队化装成溃败的蜀兵,让孟获误以为是刘禅残部前来投奔他的兵马,趁着孟获毫无防备之际,忽然暴起,第五次将孟获擒拿。像前四次一样,孟获依旧不肯认输,诸葛亮也依旧没有为难他,任凭他自行离去。
五次被擒之后,孟获学乖了,他不在带着缺乏粮食、武器的部队向祝融靠拢了,而是调转身形,向着南中方向赶了回去。
孟获认为,诸葛亮一定想不到他会放弃和自己的夫人祝融汇合,转而踏上返回南中的道路。可是事实证明,孟获身体上的肌肉无疑比诸葛亮强壮了很多,但是论起谋略,一百个孟获也比不上半个诸葛亮。
在返回的路上走了大半天,孟获率部来到一处险要的山谷,却意外的再次遇到了义勇军的伏击。义勇军在充分的信息情报支持下,提前一步再次设下伏兵,给孟获来了个守株待兔,让他一头扎进了汉军的包围圈中,第六次被五花大绑的带到了诸葛亮的面前。
这一次,诸葛亮没有面见孟获,只是让马岱给孟获捎了一句口信。马岱怒目圆睁的来到孟获面前,大声说道:“诸葛相国面羞,不欲与你见面,让你作速离去,整顿兵马准备好下一次被擒!”在马岱的叱呵声中,孟获满脸羞红的率部离去,继续向返回南中的方向赶路。
在接下来的数日时间内,义勇军意外的没有任何动静,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在孟获的视线中。
就在孟获疑惑不已,不明白为何汉军三日来毫无动静的时候,诸葛亮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在蛮兵返回的沿途散布消息,传言益州南部的两个郡已经被义勇军攻克,以祝融夫人为首的各个洞主,都被一举成擒。
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孟获心中惊慌失措,祝融夫人是他最爱的女人,而这两个郡又是他刚到手不久的富饶之地,若是失去了这两样,孟获即便是能活上一千年,也会觉得索然无趣。
因此,孟获不顾消息的真假,督促部下蛮兵加快速度向两郡赶路,在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却碰到了前来迎接他的兀突骨等数位洞主,双方见面之后,孟获才得知,原来在南中,到处都是孟获已经被义勇军擒拿的流言,兀突骨等人担心不已,便率领留守南中的几位洞主,起兵五万前来救援孟获。
双方刚刚把话说开,孟获
第五百六十五章 祭泸水
益州南部之战,诸葛亮七擒孟获,最终使得南中自孟获以下,真心归附。
南蛮人归附之后,诸葛亮行使了马超授予他的临机专断之权,将南中之地划分为云南、兴古两个郡,纳入益州的版图之中。
在治理云南、兴古两个郡的时候,诸葛亮采用以南蛮人为主,以汉人为辅的政策,任命孟获为云南郡守,祝融为驻军主将,汉人吕凯为主簿;董荼那为兴古郡守,蜀中之人马忠为驻军主将,阿会喃为参军。南蛮之人与汉人共同治理的方针政策,并且不留下一个汉军,驻守两郡的兵勇,全部出自蛮兵之中。
这个举动,赢得了南蛮人对诸葛亮的进一步拥戴。因为诸葛亮的这个安排,让南蛮人感觉到,诸葛亮把他们当做了自己人,而不是留下汉军来监视他们的附庸。
诸葛亮的这个举措,其实也是效仿马超安置原来的羌、氐、乌桓等异族人的方法。想要让南蛮人彻底臣服,就必须要征服他们的心,让他们逐渐与汉族的血脉、文明相互融合,而不能靠一味的强征。
留下少数的汉人,指引南蛮人逐渐进步,就是在南蛮人之中,燃起一点星星之火,当南蛮人在较为和平的环境下,体会到汉人的先进文明后,他们便会完全放下抵触之心,心甘情愿的融入进来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是马超送给诸葛亮的一句名言,诸葛亮时刻谨记在心。
当然了,诸葛亮以攻心之计征服南中,看似容易,实则却是异常艰难。天时、地利、人和,外加运气,缺一不可。所以诸葛亮在处理好云南二郡的政务之后,也在二郡中抽掉了一部分兵力,补充到了自己的部曲之中。
比如说兀突骨麾下的三万藤甲兵,便有一万精壮补充到了无当飞军中,外加孟获麾下的一万精锐,使得无当飞军的人数,激增到了五万人之多。
比起奔雷骑和破军阵,无当飞军的组军要求相对要低一些,毕竟无当飞军的定位是轻甲弩兵,突出的是攀山越岭和远程打击的能力。而蛮兵自幼便生长在深山大泽之中,穿山越岭对他们而言,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这两万蛮兵编入义勇军,还是诸葛亮直属的精锐无当飞军,表达了诸葛亮对南蛮人的信任,可以毫不避讳的把两万南蛮人带在身边。日后这些人若是能建功立业,捷报传回家乡,口口相传,无疑是有利于大梁的。
同时,诸葛亮也在无形之中,削弱了南蛮人的战力。两万精锐,可不是说能训练出来就能训练出来的,这两万人被抽走,南蛮人纵是日后反悔,短时间内也不能掀起太大的风浪了。
等南蛮人重新再练出两万精
毒五百六十六章 荆州争锋
顺流而下,总要比逆流而上容易。
三十万江东军还未到达荆州,顺流而下的周瑜,便已经来到了目的地,与陈到之间的激战,一触即发。
自刘禅向马超献上降书的那一刻起,陈到便已经厉兵秣马,时刻做好死战的准备了。他跟随刘备这多年,是绝不会投降大梁的,就算周瑜不来,他也要整顿兵马,杀到成都去,恢复蜀国的国号。
此番与周瑜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当然了,周瑜也有自己的打算。他知道荆州乃是四战之地,开启战端容易,想要占据荆州却难。强盛的大梁、残存的蜀国,新兴起的吴国,各占荆州的一部分,谁都不想看到任何一家在荆州独大,稍有风吹草动,必然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所以周瑜在抵达荆州之后,只是夺下了连山接水的天门寨之后,便不再向前了,摆出了一副全力防守的姿态来,以逸待劳的等待着陈到的大军。
周瑜相信,吴国之主孙权、大都督鲁肃等人,是绝不会眼看着他击败陈到,配合庞统占据整个荆州的,一定会派兵前来蹚这趟浑水,好浑水摸鱼。
既然如此,那就找个机会,挑起陈到与吴国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先大打出手再说。即便不能令他们两家反目成仇,也要等孙权的江东军亮出獠牙之后,周瑜才能伺机而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等摸清了吴国的兵力部署,周瑜才好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既然吴国敢派兵前来,那就要承受大梁的怒火,周瑜已经决定,不管吴国派来多少人,都不要想着能够再回江东了,荆州,便是吴国将士们的埋骨之所。
在这个问题上,驻守荆州的大梁大司马庞统是支持周瑜的。他们二人已经达成默契,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二人便将分头出兵,进击陈到和孙权的兵马。
正如周瑜和庞统所料,得知周瑜拿下了天门寨之后,陈到怒不可遏,起荆州兵十万来攻打周瑜,并留下同等人数的将士镇守半部荆州,以防孙权在陈到身后递刀子。
然而陈到低估了孙权对荆州的觊觎之心,陈到率兵刚刚抵达天门附近,吴国的大都督鲁肃、副都督吕蒙,便率领三十万江东军,长驱直入,自长沙出兵,袭取陈到手中的半部荆州。
陈到留下的十万荆州兵,抵挡不住江东军的猛攻,节节败退,接连丧城丢土,被鲁肃率部连克数十县。
陈到闻讯后,放弃了和周瑜决一死战的打算,连忙率部回援襄阳,在襄阳一带集结起重兵,抵抗鲁肃的兵锋。
他在荆州盘踞数年之久,在军中威望甚高,荆州二十多万将士在陈到的带领下,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凭借着地利,死死地扛住了鲁肃的猛
第五百六十七章 何去何从
吴国,都城建业。
孙权沉默不语的坐在王位上,满面阴郁。
大殿中,满殿文武大臣一言不发,神情悲戚,很多人的目光都落在第一排空着的座位上。
那是属于大都督鲁肃的座位,而如今,却物是人非,鲁肃一病不起,驾鹤西去,令吴国痛失砥柱中流,犹如失却了擎天巨柱,真正的动摇了吴国的根基。
死一般的沉寂中,吴王孙权艰难的张了张嘴,苦涩的说道:“诸位,子敬撒手人寰,令孤心中悲痛。然国事不可废,国祚如何,还需仰仗诸位群策群力。”
三十万江东军的损失,大都督鲁肃病死,副都督吕蒙被斩杀,如此沉痛的打击,真不是偏安一隅的吴国能轻易承受的。
这是伤筋动骨的巨大打击,直接让吴国元气大伤了,如此窘迫的形势下,吴国今后该何去何从孙权深知一个决断不善,就有可能导致吴国步上蜀国的后尘,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
他此刻的悲痛,一半是因为鲁肃、吕蒙的去世,另一半,就是担忧吴国今后的情势了。
“大王!大梁不可敌啊!唉——伯符将军在时,老夫便劝说过他,千万不要和大梁为敌,伯符将军一句也不肯听,以至于令两国交恶,如今……老臣恳请大王,看在江东数十万子民的份上,向大梁求和吧!”
老臣张昭第一个站了出来,颤巍巍的说着。
挑着眼皮看了张昭一眼,孙权心中大感不满。
如果早知道大梁的兵马如此强盛,他也不会生出觊觎荆州之心啊,更不会在大梁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公然和大梁翻脸了。如今事已至此,后悔肯定是于事无补的了,孙权想听的,是补救的办法,而不是倚老卖老的指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