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昭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骠骑尉

    镇海楼以海商巨富去的居多。雅乐居则以官员士绅为主,这帮官员和读书人颇为清高,对去镇海楼的人还有一丝轻视:“我辈诗书之家,岂可与海腥铜臭之人为伍!”

    商品销售讲究从高往低,在宁波,则无疑以雅乐居为高。“诗歌品鉴会”便在潘父选定的雅乐居举行。

    这一日,雅乐居外人山人海,摩肩擦背,财叔指挥着几十名家丁费力地维持着秩序。

    只见通往雅乐居的大路中间,铺着一条长长的红布地毯。地毯两边每隔五步来远就站有一个潘府家丁护卫。他们时时着维持秩序,不让围观的“吃瓜群众”胡乱挤入中间。

    己时方到,就有心急的读书人和商人跑来看稀奇了。一些人看到场面很是热闹,就想进去里面一观。不过,这些人却都被家丁拦在了外面,只说是需持请柬方能入内。

    一干心高气傲的读书人以前哪里受过这等轻视,纷纷指着家丁们痛骂不已:“哼!狗眼不识金镶玉,快快去请你家潘四公子出来!我们可是他的同年!”

    负责通传的家丁不敢怠慢,急忙跑了进去通传。不一会儿,潘学忠出来,果然见是几位一同中榜的秀才同年。

    他远远地一揖笑道:“原来是各位兄台!快快随学生到观礼区来!”

    众书生一见潘学忠出来,纷纷上来见礼,然后得意洋洋地跟着他往观礼区走去。

    这些




第四十七章 一票难求
    王瑞和马举率领浮山前所的军队前往即墨营上任时,潘学忠也乘风破浪地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宁波府。看书阁免费连载小说阅

    家里人见潘学忠平安回返,便都放下心来。潘学忠安排财叔和随从将货物小心翼翼搬下船来,一一清点入库,这才回府去拜见父母。

    见到潘学忠拿出来的精美玻璃制品,以及雅致华丽的镜子时,潘学忠的父母都很是爱不释手。特别是潘父,他对雕刻有圣人名言的玻璃镇纸更是赞不绝口,连连大夸新奇!

    潘学忠的亲妈则对装了精美木框的镜子喜欢得不得了,一再叮嘱潘学忠别忘了送一面给三娘。

    潘学忠为人很是大气,不便送了那为人仗义的三娘一面镜子,还给大娘和两位姨娘也分别送了一面。其它的姐姐妹妹们,也每人得到了一件精美的玻璃制品。

    一时间,全潘府上下,人人都在夸赞四房少爷孝顺仁义!

    潘父是跑海行商了大半生的人,见到潘学忠带回的货品后,就知道卖完后能得到暴利。他一改之前对这次生意的不管不理,十分热心地开始为潘学忠的销售活动谋划了起来。

    听完潘学忠讲述的王瑞所谓的“饥饿销售”以及召开“展销会”的商业手法后,潘父捋着胡须赞道:“人皆言学而知之,为父观你这义弟仿佛是生而知之!若是走海行商,当不逊于陶朱子贡!”

    “父亲大人,可是要依三弟的妙计行事”潘学忠有点急切地问道。

    “不!忠儿,你还是急切了些。凡事还得多点思虑!”潘父笑着摆了摆手。

    待见到潘学忠红着脸,表示要虚心受教之后,他又说道:“你这三弟妙计虽好!不过,他却未知我宁波府的情形。这海商官绅虽然有钱,却也不是没有见识。若要让他们抢购,还需得显示出你这些货品的档次。我大明以读书人为贵,我们父子何不先开一诗会,让士子红牌豪商俱至,一起吟诗品鉴。如此一来,定能声名远扬!”

    “父亲大人果然更有高见!姜还是老的辣呀!孩儿受教了。”潘学忠赶紧奉承道。

    他又想起王瑞说过,销售时还要选着人卖,让一般的人有钱都买不到。便又建言道:“父亲大人!这品鉴之事,可不能人人皆可前来。咱们挑选一些有身份有名望的人去送请柬!营造一个一票难求的情形出来。”

    “哈哈,我儿聪明,真是心有灵犀,不逊为父当年!”潘父老怀大慰,开心地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宁波府,尤以海商官绅最为豪富,小小宁波城里便有豪华酒楼青楼十多座,其中尤其以城南的“镇海楼”和城东的“雅乐居”最为盛名。

    镇海楼以海商巨富去的居多。雅乐居则以官员士绅为主,这帮官员和读书人颇为清高,对去镇海楼的人还有一丝轻视:“我辈诗书之家,岂可与海腥铜臭之人为伍!”

    商品销售讲究从高往低,在宁波,则无疑以雅乐居为高。“诗歌品鉴会”便在潘父选定的雅乐居举行。

    这一日,雅乐居外人山人海,摩肩擦背,财叔指挥着几十名家丁费力地维持着秩序。

    只见通往雅乐居的大路中间,铺着一条长长的红布地毯。地毯两边每隔五步来远就站有一个潘府家丁护卫。他们时时着维持秩序,不让围观的“吃瓜群众”胡乱挤入中间。

    己时方到,就有心急的读书人和商人跑来看稀奇了。一些人看到场面很是热闹,就想进去里面一观。不过,这些人却都被家丁拦在了外面,只说是需持请柬方能入内。

    一干心高气傲的读书人以前哪里受过这等轻视,纷纷指着家丁们痛骂不已:“哼!狗眼不识金镶玉,快快去请你家潘四公子出来!我们可是他的同年!”

    负责通传的家丁不敢怠慢,急忙跑了进去通传。不一会儿,潘学忠出来,果然见是几位一同中榜的秀才同年。

    他远远地一揖笑道:“原来是各位兄台!快快随学生到观礼区来!”

    众书生一见潘学忠出来,纷纷上来见礼,然后得意洋洋地跟着他往观礼区走去。

    这些



第四十八章 珍品难分
    “出事了”潘学忠心里一沉。难道还有人敢来闹事不成

    要说有人跑来耍流氓闹事,潘学忠却是不信的。

    因为,他潘家就是这宁波府的豪门大族,他潘家就是货真价实的“黑社会”!

    所以,潘学忠并不着急。他又耐心地安抚了锦衣胖子这个“中二少年”几句之后,这才不紧不慢地跟着家丁过去。

    只见七八个衣着华贵的商人,正在围着三个潘家家仆分说。

    “哼,狗才!凭什么不让我等进去可是怕我等少了你潘家银子”一个中年胖子大声质问几个潘家仆人。

    潘学忠分开众人挤了进去,一看才知,这几人基本上都是潘家熟人。潘家海商几代,在宁波府开枝散叶,走海行商,交往的富商可是不少。

    这个时代可不象后世,有许多的外来户。明代如果在一个城市里,每一条街巷,可都是住了几代人的街坊邻居。可不象后世时,一层楼的人彼此都不认识。

    “各位叔伯!家仆无知,多有怠慢,多有怠慢!有何见教,吩咐学忠便是!”潘学忠拱手见礼道。

    “哦!贤侄可知,我等俱是贵府世交,何曾有被如此恶仆拒于门外之理”中年胖子白了阻拦的家仆一眼,生气地对潘学忠说道。

    潘学忠一听,脸上又是布满了苦笑,将之前忽悠几个读书人的话又拿出来应付了一番。一干商人总算心态稍平,这才在潘学忠的陪同下,前往另一边的观礼区入坐等待。

    如此折腾好几次,将后面来的好几拔读书人和商人分别请入观礼区入座,潘学忠才心理稍安。

    这时,前头迎候的家仆又匆忙来报:“少爷,知府大人,通判大人来了!”

    潘学忠一听,也不敢怠慢,急忙返回雅乐居里,去请父亲和伯父出去迎接。

    一众宁波府高官、朝廷致仕大员、以及前辈进士举人,总计大约十来人,开始陆续到来。

    潘学忠的这个伯父也是中过进士的,现在是宁波府同知。因为家族有钱,最近正在四处打点,据传有望调入杭州为官。有了他的接待,一个个来宾都觉得很是光彩。

    而且这次的接待方式,也很是新奇,来宾会在四周“吃瓜群众”的观礼下走过长长的红地毯。这种在众人仰望的目光中走过的感觉,实在是给每个人都带来了最舒心的成就感。

    这个“诗歌品鉴会”,弄得极为高端大气上档次。众人入内之后,潘父先是来请各位来宾入座小酌。

    酒,是产自西域的醇美葡萄酒。杯,是晶莹透明玻璃杯!

    玻璃杯这个东西,哪怕最好的,后世在商店里也就是二十多块钱一个而已。不过在这个时代,它却是稀世珍品般的存在。

    众人学着潘父的模样,轻晃着玻璃杯,看着红色的葡萄酒在杯中轻轻晃荡,感觉如同做了新郎一般的美妙!

    喝着葡萄美酒,观赏着精美的玻璃制品和宝镜,众人不禁诗如泉涌!马上便有好几人吟出几首华美精妙的诗句,潘父当即邀请众人写将下来,交由在后厅等待的春楼红牌姑娘们学唱。

    众人品鉴完后,潘家伯父又请众人继续坐下饮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道,便有红牌姑娘们轮流出来,吟唱众人刚才写就的诗词。

    有华章传世,为红牌姑娘传唱,人生如此,岂不快哉

    众女唱罢,更是侍于桌边,亲为作诗者斟酒。有佳人在则,一众人等兴致更是高昂,不时有佳句妙语传出。

    雅乐居内,一时欢声笑语,正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待众人差不多酒足饭饱,潘父再次来到展示台上,请求众位官员显贵评点姑娘们所唱诗词,言道排名前三位姑娘潘家定会赠与重礼。

    众人交头接耳一番品议,如同后世选秀节目上的评委,争论小半会,才选出三位排在前列。她们分别是:琼瑶,桐华,照薇三位姑娘。

    三女闻听后,都是开心雀跃不已。

    随后又举行了颁奖典礼,分别由宁波府知府,同知,和一位致仕的吏部给事中为三位姑娘颁奖。这借鉴了后世大赛的花样,让



第四十九章 引蛇出洞
    第二日在镇海楼举办的展销会,潘父完全就交由潘学忠去主持。

    因为有了头一日的预演,整个宁波城现在都已经知道,潘家这些找回来的货品确实是精美的新奇珍品。

    于是,不只是城里的富商财主,就连周近的地主士绅们也都纷纷赶了过来。

    潘学忠本来以为光这入场费,每人就要收银子十两,他觉得这一点实在太过离谱了。那有这来买东西的人,还要交了入场费才能有抽签资格的

    更坑爹的是,交了入场费后,如果没有抽到签,一样的还是买不到!

    但事情就是这样,当日光入场费,竟收到了两千多两。江浙的富庶奢靡,由此可见一斑!

    按照王瑞给潘学忠讲述的小米公司“雷布斯”发布产品时的情形,潘学忠今日来了个照虎画猫,则将它学了个一模一样!

    只见丝竹鼓乐声中,大红幕布次第拉开,潘学忠手摇羽扇走了出来。其风姿神采,让一众人等赞叹不已。

    “良辰佳,群贤俱至,学生幸甚,请容学生与君一鉴珍品!”潘学忠微微躬身一揖,开始为大家介绍起玻璃制品的精美来。

    潘学忠本是口才极佳之人,今日的集会他早就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此时又引用了昨日那些官员鸿儒的诗句,演讲出来时,真的是极为精妙。众人闻听后,都是喝彩不断、大呼过瘾!

    待潘学忠讲完,春楼红牌琼瑶,桐华,照薇三位姑娘又手托货品环场一圈,一一展示在众人面前。

    在场内通亮的灯光映照下,这些玻璃制品显得分外精美,加之又置于佳人之手,更是让人心动不已。许多人心中暗暗发狠,今日无论如何,也得买上一件。

    最后展示镜子时,潘学忠让人先将灯关掉不少,只余下几盞灯照亮。然后,他拿出镜子来反射亮光,光柱在房间里飞来飞去,引得众人惊叹不已。每个人都和身边的人夸赞着此物的神奇,信誓旦旦地一定要买到。

    玩完这个王瑞笑称的“小孩儿游戏”,潘学忠也是颇为得意,总算是给这帮土包子们见证了奇迹。

    等重新点亮其它的灯时,潘学忠又叫三位春楼红牌姑娘出来绕场展示。一些人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清晰样子后,更是惊奇不已,表情很是有趣。

    如此窘态,有好几次,都引得展示的红牌姑娘们吃吃地媚笑不已。

    全部介绍展示完后,潘学忠才提示大家注意看自已手中的入场卷,因为每个入场卷上都有编号,抽到编号的人方才可以付银购买。

    虽然每件玻璃制品被潘父“黑心”地定价为五百两一件,镜子则是一千两一面,但这次展销的玻璃制品和镜子加起来却只有九十多件。

    其中另有十来件还不参与抽签,是留给昨日参加过品鉴会的贵人前辈的。所以,真正公开卖的只不过八十多件而已。

    抽到签的人个个高兴不已,还不忘四处向人展示自己手中的入场卷。没抽到的人,则更加有趣:有捶胸顿足的,有四处打听的。

    有些人当场就在大呼大喊,愿意出高价购买抽到签的入场卷!

    叫得最欢的,正是昨天想进入雅乐居的年轻胖子!

    潘学忠看着他,突然想起王瑞说过的一个词“铁杆粉丝”!

    王瑞当时解释说,就是一种对一个物品或是人物特别入迷的称呼。今天看来,这个死胖子就是!

    最终的销售成绩是喜人的!潘学忠以三分之一的货品,卖得白银七万多两,另外还收了入场费两千多两。巨大的利益让潘家上下从此对他刮目相看,每个人都恨不得参与到他的这个生意中来。

    潘学忠这里销售顺利,王瑞在即墨营却迎来了又一次危机。

    这日,张二来报,说有人要煽动以前即墨营的兵丁闹饷作乱,要给王瑞一个下马威!

    听了张二的汇报后,王瑞静静地思考着对策。不过片刻功夫,他脸上便浮现出他那招牌式的优雅微笑。

    “哦是这样!那就给成全成全他们吧!大哥,做一下准备,找个时间把军饷发了!”王瑞想了想道。

    “好,把军饷发了,看他们还闹不闹!”马举轻松地应道。

    “发了,他们才会闹!”王瑞笑着补充了一句。

    这个道理就好象后世的劳动密集型工厂,罢工闹事,一般都是管理人员在背地里挑头的。所以说,不是把军饷发放了,闹饷的事就能解决了。按照王瑞的方式发,闹饷的事,反而会马上发生。

    “哦不会吧!”马举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显的有悖常理嘛:饷都发了,还闹什么闹

    不过,聪明的马举细细一想,很快弄明白了王瑞的真实用意,他这就是一招“引蛇出洞”之计。

    王瑞这几日对即墨营也有了许多的了解说是登莱沿海三大营之一,其实可用之兵四百人都不到。这军饷一层层的漂没分润下来,整个所,也就能领到一小半的军饷出来。

    营里的一众军官再一喝兵血,这兵丁的军饷几个月才能领到半两银子来。
1...1516171819...1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