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骠骑尉
许多人也不管这王大人招兵的条件是不是真的,反正先看看热闹去!
这些军户叫了自家小子,和周边七里八乡的民众一样,从四面八方往即墨营的兵营涌去。
兵营外,早就排着几排长长的长队。一些浮山军的兵丁,五人一小队,正在维持着秩序。
边上还有三口大锅,六七个炊事兵正在热火朝天地煮着香喷喷的咸菜肉片粥、蒸着又白又大的馒头。
香气弥漫开来,引得众人口水直流!
瘦高的刘老三夹在人群之中,有些紧张,又有些期盼,还有些害怕。他自已都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情绪。
 
第五十二章 两手皆硬
王瑞可不知道这即墨营的老老少少得了便宜还卖乖,担心这好处啥时会完。
他正在操场正方土台上,满面春风的看着浮山前所带来的老兵们操练新兵蛋子呢。
分不清左右脚、训练时说话、宿舍不按规定摆放物品等等,反正这浮山前所老兵们犯过的错误,新兵全都重新犯了一遍。
这浮山前所来的老兵们,一个个的现在都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转眼成了高高在上的教官,把这帮新兵蛋子们训得鬼哭狼嚎般的悲惨。
这不,刘老三又挨了一鞭。他刚才一想到中午菜里有肉片,左转右转的就分不清,又在乱转。
挨了打之后,背上有点隐隐作痛,刘老三马上清醒了过来。不过,想起这吃得饱饱的美妙感觉,他又傻呵呵地乐开了怀,赶紧聚精会神投入训练之中。
这时几丈开外的不远处,一个负责财务的少年正焦急地往操场正前面的土台走来。因为王瑞有一个规定,就是存粮存银消耗到十日这个警戒线时,就要向他报告。
这个少年正是那个在王瑞和潘学忠面前大胆直言的强子,现在他在管着即墨营这边的开支用度。发现钱粮消耗到达警戒线后,他就急急忙忙的找了过来。
“大人,带来的钱花得太快了,只余十日的了!”强子见四下除了亲卫士兵并无旁人后,才压低声音的对王瑞报告。
“哦”王瑞皱了皱眉,不禁有些意外,虽然他也知道招了这一千五百人的新兵后,用度开支会很大。但还是觉得头大了起来。
不过,王瑞很快压制住了自已的负面情绪,笑容满面地对强子说道:“不用担心,该怎么花,就怎么花!特别是军队的开支,千万不能省!放心,咱们是有钱任性!”
见强子心情放松地出离去后,王瑞又吩咐亲卫队的陈松去把马举叫来。
“大哥,我要先回去!一是抓几个工坊的生产,到时二哥来了才好卖钱;二是加强军训,开了年后才好出海找钱。再说浮山前所那边,久了没人坐镇可不行!”王瑞想了想,对赶过来的马举说道。
“对!一个是赚钱、一个是练兵,咱们就是要抓住这两个重点,两手都要硬!”马举回应道,同时还引用了王瑞经常讲的这些“新鲜词语”。
“嗯!那就麻烦大哥先在这边安排坐镇。遇事要果决,有胆敢犯我即墨营的,不可犹豫。我带亲卫队回浮山前去,还要做一下财物方面的计划和安排。”王瑞等马举说完后,又仔细地吩咐道。
“三弟,你放心吧!我能应付的!”马举坚定地保证道。
马举读书不少,少年时又跟着叔伯游历,见多识广。后来又经历辽东大变,心智很是成熟。想来要他坐镇即墨营也是没有问题的。再说了,不听话的人全都让王瑞给收拾掉了。
“哎,时不我待呀!这大明乱世纷纷的。没有一支强大的铁军,没有大量的钱粮,保命都难啊!”王瑞感叹道。马举也若有所思的跟着点了点头。
“也不知这次二哥回去买卖做得如何了”王瑞又牵挂起潘大少爷。
不过,王瑞的牵挂却真的是多余的。潘学忠现在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爽”,牛逼得不要不要的!
自从在镇海楼顺利举办了展销会后,全宁波人现在都知道有一个本事极大的潘家四房公子。人家不但人长得俊俏,还做得锦绣文章,更是能寻得稀奇物件,大赚各家豪门银钱。
如此可人佳郎,真真让无数佳人倚窗相望!
现在年关时节,许多人想着巴结上官,勾连利益相关豪门,正在四处寻访新奇珍贵物件。这玻璃和镜子的出现,无疑正应了时节。
虽然很多人愿意多花银两,不过还是有许多人没能买到。
和潘家有关系的,便托了潘家的这房那房叔伯姨娘,寻到潘家父子,无论如何也要买上一两件。潘家父子推托掉一些欠缺官面背景的土豪地主,只给当官的、致仕的官员供应了数十件,从这里又收回白
第五十三章 独占花魁
三日后,“潘雷军”的鉴赏盛会在杭州如期举行。
(鉴于作者本人的恶作剧,故且称潘学忠为明代版的雷军先生吧!哈哈!)
在宁波举办时遇到的那些幸福的麻烦,在杭州一样没有减少。因为杭州城更大,官绅富人也更多,所以自恃有身份可以参会的人也就更多。
这里面很多人都是声名显赫的举人进士,不少人和潘家伯父都可以拉上同科同年的关系。这就弄得我们的潘大人不得不忙忙碌碌地出来招呼应承着。
这明代的同科同年关系,可不象后世的同学关系。后世的人开同学会是升官发财之后,要在原来的小伙伴们面前显摆一番,随带着“拆散一对算一对”。
这个时代的同年关系,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是当官发财的重要人脉。谁如果自外于此,为同年摒弃,或是被众人非议,别说当官,便是在一地生存也会甚为艰难。
征求过潘家伯父意见后,又经潘父答应,这“诗歌鉴赏会”终于在杭州城最大的“醉仙楼”再次举办,有意前往的士林和富商官绅俱可入场。
不过呢,也不是没有门槛。比如没有取得功名的人,就得交纳白银二十两方可得到一张入场卷了!
刚好这浙江巡抚也是潘家伯父同年,故而和他关系甚好,见如此文坛商界盛事,也欣然答应到场。
这日的醉仙楼万人空巷,以至于杭州知府衙门都不得不派了兵丁衙役前来巡逻站岗。光官员读书人就来了一百多人,富商财主更是超过了两百人之多。
光是买入场卷的银两,潘学忠就收得脚跁手软,最后统计时是总计五千两。
嗯,没错!富商财主们合计二百五!
不过杭州的“发布会”,首先登场就不是“潘雷军”,而是地位最高的巡抚大人,以及同样地位珍贵的布政右使潘大人。
两人引经据典,吟诗作句地对潘学忠的玻璃器具,特别是玻璃镇纸和镜子作了一番赞扬,这才满意地入座观礼。
为了制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潘学忠在全场布满了大红帏帐,乐师鼓手则分布在大厅的四则。
随着鼓乐响起,帏帐次第拉开,潘学忠带着手捧各种玻璃制品和镜子的十多个红牌清倌人一步步走上前台来。镜面反射的光芒照在走过来的每个人手上,最终连成一道白光,整个场面甚为震撼!
这事给杭州的好事之徒们送来了最好的谈资,光这个入场式就让大家口若悬河般地吹上了好几天!
走到前台中央的光圈中站定后,潘学忠礼数周全地向四周拱手环揖,举止之潇洒优雅,让本来就是帅哥的巡抚大人和一众官员都心醉不已,更不要说他身后的一众女子了。
如果此时王瑞在场,他一定会讲:他娘的!完全就是天皇巨星上场啊!
“各位父母大人!士林同仁、富商财主,今日为我浙江士林盛会。学生有幸,能为此略尽微力,实喜不甚焉!珍物有价,美人无双,诸君今日不但可一观珍物璀璨,更可见众佳人风姿。还望诸位不吝佳句诗词相赞才是!如有人文采争冠,获佳人青睐,潘家定奉白银万两以为赞!”潘学忠用他那清彻磁性的声音,不紧不慢地说道。
他话音刚落,场中便是一片低语:“哇,文竹兄,今日,你可得好好表现一番!”
“有此盛事,学生自当全力以赴!”
“能观此盛况,今生足已!”
待场内众人稍安,潘学忠这才招呼众女开始轮流环场展示。
这个展示如同后世的模特表演,不但有音乐相伴,还有用十数面镜子组成的光点,聚光照在绕场的女子身上!
如此震撼新奇的展示方式,让每一个到场的人都大呼过瘾!
十多名清倌儿的展示持续了一刻多钟,把场内众人看得如痴如醉。富商财主们在寻思着花多少银两买下这些珍品,文士书生们则在苦思诗词佳句,一些官员则在低声交谈称奇!
众女退场之后不久,又有一名分外娇美的女子带着两个抬了箱子的小二上场。
待两名小二开箱退下后,这名女子开始拿出数十个晶莹透明的玻璃杯子,开始小心翼翼地在一张小桌子上一个个垒起,最后垒成一个五层的小塔。众人看了后,更是叹为观止!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这名女子开始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子盛满葡萄酒,不断地从上往下倒去,如此十数次之后,竟将每个杯子都倒满!
这时乐声再次响起,十多名漂亮的清倌儿再次络绎上场,从倒酒的女子手上接过酒杯奉予前排的高官显贵。
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中,这些官员们学着潘家伯父的样子,和边上的人轻碰酒杯,然后品上几口,又说上几句,最后才一饮而尽!
待台上收拾清净,潘学忠这才再次上场,请众人上台吟诵写就的诗句。于是场上再次热闹起来,一众士子纷纷上场,要在这些高官佳人面前表现一番!
浙江地处江南,千百来文风颇盛,故而才子鸿儒层出不穷。这次的盛会也是这样,这些才子有咏物的,有赞人的,有述景的,不一而足,确实写就了不少妙语佳句。
巡抚大人和几个鸿儒低语商谈,正要定下今日首榜之作。这时,左侧一个狂傲的声音道:“学生观这施酒的佳人最为美妙,已为其作诗一首,以求其芳心相许。学生曾闻学忠贤弟也是秀才出身,可否也赐教一二啦”
“赐教一首!”,“学忠兄不可避让!”一些人对潘学忠这个俊美优雅的“官二代、富二代”颇为羡慕嫉妒恨,便想借此让他出出洋相。
巡抚大人和几个鸿儒颇感有趣,也笑着说道:“世侄可否作诗一首,以应此景”
此言一出,连潘父都有些紧张了。自家这个儿子,他是知道
第五十四章 挺拔如山
潘大少爷在杭州得意非凡,招惹无数女子思念,王瑞却在浮山前所忙得灰头土脸。
一方面是玻璃,镜子这两个点石成金的工坊,需要增加工人和管理,扩大生产,为王瑞赚回更多的银两。但是这些人,必须得是王瑞可以信任的人,王瑞可不想自己的工艺流程被盗窃出去。
当然,对于行为不端的人,王瑞可是一点也不手软的。他有一整套的防范制度和保安安排。
就在前不久,李天昊就来报告,一个四处打听工坊制作方法的人,便被徐福下令打断了腿,拴在工坊门前以敬效尤。折腾三天之后,直接绑上石头扔进了大海。乱世用重典,当如是焉!
所以,工坊扩招时,王瑞便定下了更细致的招工标准,尽可能地想要把泄密的可能消灭在摇蓝里。
为了让工坊的下属人员在招工时不会做假或是欺瞒自己,王瑞认为自己得时不时的出现在工坊。必要时,他还会亲自抽查部分新招工人的来向。
毕竟王瑞的这些工坊工钱实在是给得很高,想来这些管理人员会恨不得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弄进到自己的工坊。
另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王瑞需要切实的保证对自己手中这支军队的绝对控制。如果自己很久都不出现,时间久了,这支军队听谁的所以回到浮山前所后,王瑞每天至少有一小半的时间呆在军营里。
少年近卫营因为不断的收拢无依无靠的孤儿,现在人数已经达到了两千多。王瑞需要跟后面来的孩子有一些面对面的接触,让他们感受到王瑞给予的温暖和关爱。
这日晚间,王瑞照例去少年近卫营巡营。刚走进营门十来米,只听一个稚嫩的声音吼道:“口令!”
“斩杀胡虏!回令!”王瑞回答道。
“回令:砍瓜切菜!”这个稚嫩的声音回答道。
待王瑞和陈铭徐福等人走近,两个小卫兵啪地向王瑞行了一个军礼:“报告守备大人!少年近卫营第二队第七伍海狗子(王大柱),正在执行夜间第二班守卫任务!请您指示!”
“稍息!你们的衣服为什么这么单薄为什么你们没有领到冬季的棉衣”王瑞看着他们瘦小的身体问道。
“报告大人,我们有穿棉衣!不过是工坊的婶婶拿来的。”海狗子回答道。
“陈铭!订做的棉衣为什么还没有送来”王瑞问留守在浮山前的陈铭徐福等人。
“现在买不到棉花了!再说快过年了,也找不到人加工棉衣!”陈铭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那就提高加工费!加大收购量!一定要让这些孩子都在春节前穿上棉衣!”王瑞吩咐道。
看来这浮山前所自己还真不能离开得太久,这短短十多日不在,居然就出现了孩子们在寒冬里没有棉衣穿的烂事!
王瑞脱下自已的大衣披在海狗子身上,陈铭也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王大柱身上。王瑞下令道:“海狗子,王大柱!我以最高指挥官的身份命令你们,立即回营睡觉!你们这一班,由我和陈长官代班了!”
“大人!我们不能执行您的命令!伍长给我们的命令是守卫到下一班来交接!”王大柱小脸涨得通红,行了个军礼后回答道。
“通知暗哨!传令你们的伍长和队长前来!”王瑞命令道。
根据浮山军的条令,只有明哨才可以通知暗哨。如果明哨没有受到攻击,暗哨不能出现。
不一会儿,少年营一个队长和一个伍长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他们其实也还是少年,只不岁数大些,来得更早一些。
王瑞问了问值夜的情况,又叮嘱他们安排执勤的人时,得注意保证卫兵穿暖穿好。吩咐完,这才下令他们带了海狗子和王大柱回去。
四人遵令离去,一边走还一边时不时地回头望着王瑞。等走得远了,王瑞挺拔如山的身影就变得有些模糊起来。四人鼻子一酸,突然呜呜地哭了起来。
他们都是可怜的孤儿,从来没有人象王瑞这样关心、在意过自己。但今天,以前象神一些的王大人出现在了自己面前,给了他们如父如兄般的温暖。王瑞此时挺拔的背影,从此后就成了他们这一生中最温暖的回忆!
这一日下午,王瑞正在工坊里配制黄火药。黄海清急急忙忙地冲了进来:“大人,出事了!”
“别慌张!说说,出什么事了”王瑞平静的看着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黄海清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