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骠骑尉
不过,据他们一路打听和观察,好象也并无任何异样。这就让这帮逃回去报信的满虏,也变得百思不得其解了……
“什么!正黄旗的人到朝鲜杀光了我镶蓝旗的勇士!你这狗奴才,
第九十章 闻香暗桩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王瑞将这笔超过百万银子的巨额横财一分两半,除了五十万两投入到各个工坊扩大生产,作为经营准备金外,其余的六十万两完全被王瑞用在了扩军备战上。看书阁
这次回到浮山湾,除了这些物资金钱的缴获外,还带回了近千个满虏的脑袋,以及还活着的几十个满虏俘虏。
王瑞叫来林思德和训导司的训导官,先组织大家参观了一番,又再让他们制订出这次战后的宣导计划来。
说到这林思德,就非常有趣。他暗地里的身份是闻香教的银尊使者,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四处搞策反和煽动的高级特工。
当然他关于自已经历的描述却是真实无误的。只不过他勾引良家富女不成,被迫逃走后,一时生活无着,不得已就加入了闻香教。
他以前跟着评书大师南美哥走南闯北,见识很广。所以,对于闻香教那一套欺骗村夫愚妇的说法,他可是一点也不信的。
但是,因为他长着一副好相貌,又是评书先生出身,很是能说会道,所以很快就在闻香教内混出了名堂。
从铁尊使者一直混到银尊使者后,他手上有了一些钱,正想着找个机会离开,不想王瑞这边的大发展引起了闻香教的关注,便将他派了过来充当暗桩。
不曾想,他到了浮山湾后,居然得到了一个训导司长官的肥差。
有无数次,他都想着是不是断了和闻香教的关系,从此之后好好为王瑞效力。
因为他实在是很享受这种作为一个高层军官的感觉,每次给那些年轻而又充满激情的军官和士兵演讲时,他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王瑞给他这样的高层人员提供的待遇也是十分的优厚。不但有自己的住房、每月五两银子的月饷,还给配备了亲卫兵。走到哪里去,都能得到军官和士兵们的客气对待。
而且深入了解到浮山湾的整体实力之后,他断定自己如果好好跟着这王大人干,未来肯定能前途无量。
正当他纠结万分,无所适从时,闻香教的联络使者找上了他。这人是教主身边的亲信使者,在教中说话还颇有分量。
所以,林思德也不敢怠慢,请了他去浮山湾有名的“福海酒楼”相见。
“教主至上,使者安康!”林思德等送菜的小二离开后,压低声音说道,随手又递上去一个十两的小元宝。
“回银尊使者的话,教主安好!教主这次派本使者来,就是想问问,你在这浮山湾传得如何了”这个使者一边将小元宝放进腰间的褡裢里,一边询问道。
“上使有所不知,这浮山湾人人有工做,个个有饭吃、有衣穿,某在此虽有数月,不过引导入教的人却是挺少!”林思德面有难色地道。
“听说银尊使者,现在当上了这王瑞狗官的亲信高官,你可不要被这狗官给的荣华富贵迷住了眼睛!我闻香教的势力,你是知道的。别说他王瑞一个小小的莱州游击,便是这登莱总兵、山东总兵,教主又何曾放在眼里兄台切莫自误前程丢了自家性命才是!”使者见林思德工作没有进展,便出言警告道。
这个使者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落魄书生,加入闻香教后,献了一次所谓的“上天箴言”,很得教主文德嗣器重。
“上使提醒得是!下使可是时时记得教主的吩咐,不敢有片刻怠慢。虽然这浮山湾的人不服教化,多为贪恋吃食、安于小民生活的人,但本使还是发展了一些重要成员!有王瑞亲卫队的士兵、训导司的训导官,还有辅兵中的队长。这些人可是这浮山湾的重要人员,有了他们带动,以后一定能起到重大作用。还望上使报予教主知晓!”林思德急忙解释着,又随手送上一个元宝,也是有十两来重。
这人毫不客气地将元宝掂了掂,这才满意地放入腰间,笑着道:“银尊使者有心了!本使定将你的功劳告予教主知晓,以后天下大定之日,教主定不会没了你的功劳。想来高官厚禄定不会少!”
林思德赶紧笑着将这画饼接下,分说怕呆久了引人注意,告辞后便匆匆离去。
&
第九十一章 都是人才
在回浮山湾的路上时,王瑞就一直在纠结:这泼天般大的功劳,到底要不要报将上去
如果报将上去,从登莱到朝廷,肯定是皆大欢喜,王瑞再升上一级两级那可是铁定无疑的。
可是,王瑞却很怕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朝廷调自己到辽西,自己是去还是不去
不去,在现今的形势下,肯定是不行的。去关宁的辽西军阀将门,那可是刀插不入水泼不进的。
到时不知什么时间被这帮猪队友卖了,自己可能还在傻乎乎的帮着他们数钱呢。
建奴俘虏和首级在各处军营展览和用作宣传时,王瑞也一直在思考,这多达上千颗的建奴脑袋究竟还能派上什么用场。
这日王瑞还在发呆苦想时,谋士方元到了。他一看这情形后,就明白王瑞在担心什么,笑着道:“主公,据学生所知,大人砍回的这些满虏首级的功劳,就是升个总兵副将,也是足够了。不知大人心中到底所虑何事呢”
“文渊当知某心中所虑!先生可有何化解办法”王瑞苦笑着道。
“哎,学生这些时日也在苦苦思索。朝中诸公党争激烈,大人在朝廷中又无强援。如果现时把这天大的功劳报将上去,恐为朝堂党争所累呀!”方元也是叹息道。
“如此,这建奴首级,某这次算是白砍了”王瑞有些遗憾地问道。
“学生却有两个办法,不过总觉得不甚周全,故而不敢轻易在主公面前妄言。”方元捋着山羊胡子沉思道。
“文渊何需如此周不周全,也是办法呀。快快与某道来!”王瑞忍不住拍着方元的肩道。
“学生听说如今朝廷银饷颇为紧张,如果朝廷要调大人去辽西,大人到时可以多要开拔银两。想来拖上个几月的时间,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在这几个月时间内,登莱山东起了什么动荡,大人便可找个借口拖延不去了。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办法,便是在朝中找到一个强援,或是由登莱的大人们代为主公宽解。不过学生想着总是不太妥当,这躲得过初一,却是躲不过十五呀!”方元小心谨慎地说道。
“动荡动荡!”王瑞来回走了几步,突然一拍桌案笑道:“哈哈!先生好计策!如果出了动荡便可将调往辽西的事化解了!”
“主公!这登莱是为支援辽海而设,比起内地省份而言,可是颇多精兵强将,轻易恐怕是不会有动乱出现呀!”方元想了想又道。
“哈哈!待某掐指一算如何”王瑞神秘地一笑,装模作样地五个指头灵巧轻敲着,好半刻才道:“某想着明年六七月间,登莱恐有动荡。”
“哦!”方元进入王瑞的体系日久,对王瑞的了解也更多。他也听众人讲过王瑞的种种神奇,不过他却并不完全相信,所谓君子不语乱力乱神便是。
在方元想来,定是那些村夫愚妇吹捧夸大、胡乱臆想之词,不能引以为证。
但那日王瑞征倭归来,掐指一算,便可算定天启驾崩。说王瑞有神鬼不测之能,好象也不为过。
方元并不是一昧苦读诗书的迂腐书生,他是很懂实务的精明之辈。他在了解到王瑞的工坊和学堂,以及少年营等各个方面的组织和管理之后,对王瑞的才华和能力也是极为敬佩的。
有时他就忍不住感叹:王瑞的实务之能,恐怕比之张居正这样的名相能吏,也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或许,王大人真有那翻云覆雨之能也未可知!哦,都是人才!
不过,王瑞自己却是对这浮山军和即墨营的各种民事杂务弄
第九十二章 民事主官
去了民户聚居地走了一圈后,果然见到有十多户民户门旁钉了一个木牌。
这个木牌上用红漆写了户主的名字,还有全家人的姓名,记录得颇为周全。其实每个里长甲长,对自己管辖下的人数,心中都是有一本账的。
但这样身体力行的把这些信息规范起来的人,王瑞却只见到了这一个。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个人算不算是人才,便在于你有没有沉下去、实实在在地去干。
王瑞看到这一切之后,心中不由得一阵狂喜,当即便叫一个亲兵去通知这个里长过来。
小半刻功夫后,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四平八稳地跟着亲兵走了过来。
这人看着三十多岁的样子,衣服虽然打了补丁,但却洗得颇为干净。他眼睛闪着精光,一副精明能干的模样。
等他拱手行礼问好之后,王瑞这才笑着问道:“先生可是中过秀才”
这明代有一个讲究,就是:中了秀才、有了功名的人,是见官不跪的。所以,要说尊重知识和人才,可能这大明在历朝历代都算是第一吧。
当然,这份优待也仅仅是针对儒生而已。
王瑞见这人见到自己后,态度不卑又不亢,只是客气地深施一礼,却并不磕头下跪,所以便有此一问。
“是的,大人!学生十六岁时便就中了秀才。后来因为家道中落,便由同年引荐,做了那县里典吏,生活倒也还过得去。无奈这满虏鞑子猖獗,学生亲人妻儿被杀、家园被毁,方才流落此间。学生时时痛恨自己身体柔弱,不能提三尺长剑,诛灭满虏,复我辽民家园!悲莫胜焉!”这人悲愤地泪流满面地说道。
“先生万勿悲哀!留着这有用之身,他日定可为家人报仇!再说了,这诛灭满虏,也不是要人人都上战场的。这管好民事,做好工坊杂务,也一样是支援了前线!”王瑞安慰他道。
“多谢大人宽解!听说大人此次斩得满虏首级无数,可否容学生一观”这个里长擦去眼泪,又拱手问道。
“哈哈!你说这事呀有何不可现时便随本官同去吧!”王瑞豪爽地大笑着道。
王瑞心里知道,这人可能早就听说了浮山军和即墨营此次出去消灭了几千建奴,砍回了上千建奴首级的事。但听他刚才讲的话,估计他多半是不信的。
所以,王瑞便当即干脆表示,带他同去观看。王瑞有信心相信,看到那些满虏货真价实的首级后,这人一定会死心踏地地跟随自己。
半刻功夫之后,王瑞等人便进了军营的仓库。
这个里长,一一观看着堆积如山的满虏首级,他也顾不得腥脏,时不时还分开这些首级牙口细细查看。
围着首级堆看了好一会儿之后,他突然快步走到王瑞面前,扑通一下跪下哭喊道:“大人神威!大人算是为我辽东汉民报得些许仇恨。学生潘大秋,代这天下受苦受难的辽东汉民们,拜谢大人了!”说完后,他开始砰砰啪啪地叩起头来。
王瑞措不及扶,这潘大秋几个响头磕下来,额上已是青红一片。
“潘先生快快请起!诛灭满虏,保家卫民,正是我辈汉家男儿本分!先生如若有意,也可随某一起去杀那建奴!”王瑞赶紧扶起潘大秋道。
“大人,能为诛灭满虏效力,是学生此生心愿!以后作牛作马,大人只管吩咐便是!我潘大秋潘长洲,日后定当唯大人马首是瞻!”潘大秋再次深施一礼道。
“哈哈,好!长洲有此雄愿!某心甚慰!便随本官入我公事房去,听本官安排吧!”王瑞哈哈大笑了起来。
在王瑞现在的体系中,其实
第九十三章 渗透潜伏
“潘主事,这件事,你就不必担心了。学生现有一法,可以将此事轻松化解了。”
“哦!”王瑞转头一看,没想到说话的人是方元。
这方元见到潘大秋才来不久,而且之前还是处于低层,没想到现在居然青云而上,很得王瑞器重。所以,他当即便站出来献计献策,要抢潘大秋的功劳。
以前王瑞身边的读书人少。唯一先就在的一个,便是马举这个义兄。
但是,马举每日不是沉在工坊,就是在管理各种杂务。因此方元和他并无竞争,再说也竞争不了。
可以现在好了!潘大秋来了,所以方元便隐隐觉得自己的地位好象是要受到威胁了。
潘大秋一看他这样,气不打一处来。他有点生气地白了方元一眼,心道:老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呢。你他娘的来抢什么话!
不过王瑞却没有注意道,就是看到他也不介意。都说这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嘛!
只听他问方元道:“文渊有何妙计说来咱们参详参详!”
“大人,学生想着,可以寻了各处士绅,和他们一起去修。每修一段,便以当地士绅世家的姓氏命名。这样,我们不但可以省下一部分修路占地的赔偿,还可以把当地势力都笼络起来,一起为大人的修路大事出力!”方元得意地捋着胡须道。
说完后,他还趾高气扬地瞄了潘大秋一眼。
潘大秋一听,差点就没气坏了,这不就是他后面要讲的话吗。现在倒好,让他方文渊抢先说出来邀功了。
“主公!属下也是这个主意。不过属下觉得,还可以就近招收一些民户来修路。这些民户得了好处,自然就会支持主公修路了。”潘大秋急忙补充道。
“哈哈!某得文渊长洲,如添左右之翅焉!除了这件事,我可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需要两位通力合作。这便是尽全力收购粮食盐巴,要缓缓地收,不要引起粮价上涨。从浮山湾到京师,一路上的每一个州县,都要去开个粮店,在每个粮店都要存够一万人三日之粮。平时把粮价标高点。不要把粮食卖了。特别是在天津卫,要随时备够万人一月之粮。”王瑞细致地吩咐道。
两人听后,不由同时一怔:大人这是要做啥
方元进入王瑞体系时间更长,知道王瑞做出这样的安排一定有他的缘故。不过,他的第一个反应仍然是:难道我家主公要去打京师
不过,他很快便否决了这个让自己胆战心惊的念头。以王大人的精明,就是要造反,也不会这样冒进的。
方元瞄了一眼额头上满是冷汗的潘大秋一眼,神色自然地向王瑞拱身一揖道:“学生领命,自当与潘主事一起,将事情办得周全妥贴。”
现在正是表忠心的时间,由不得自己犹豫。再说了,他本来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入阁拜相正是他孜孜以求的梦想。
其实潘大秋一紧张之后,也马上就反应了过来,这肯定是很随意的一个事务安排。王大人如果真要造反,那有这样大大咧咧地在自己这样一个新人面前布置的呢。
所以,他的思路马上就转到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如何为王瑞的安排拾缺捡漏上来。不管如何,得在这方文渊面前扳回一局!
他细细一思索后,便提议道:“大人!学生想着,是不是还得在各处备下一定数量的柴火草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