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骠骑尉
“哈哈!长洲可真是实务之才啊!想事情就是想得周全。你们报个章程出来,立马就去办!”王瑞高兴地说道。
他已经开始启动备战计划,切实地在为崇祯二年的满虏鬼子入侵做战争准备了。
不过,至于现在为啥要做这些准备,他却没办法对任何人明说
第九十四章 画面太美
布置好战争爆发的前期准备后,王瑞照例一头扎进到了炼钢厂和军工作坊。
他象前一时空自己开机械厂初创时那样,没日没夜地研制他的迫击炮。
其实王瑞在崇祯元年时曾经造出了二十门,但是却重量高达六十斤,射程和射速也让王瑞很不满意,只能留在军营和军工作坊的防护墙上,权当作小炮使。
折腾到崇祯二年元宵过后,王瑞终于造出了自己的第一架迫击炮。口径为六公分,全重三十斤,基本上一个成年汉子就能抱着走。
王瑞经过几轮实弹测试后,确定它的标准射程大约在后世的一百二十米到一千五百米之间。这个射程其实也一般,比起什么红夷大炮逊远了。
不过,这门迫击炮的射速就让王瑞开心不已。它的射速,每一分钟,大约达到了十发以上。
有了轻便易带,射速极高的迫击炮后,只要武器的数量配备足够,王瑞相信:任何骑兵冲锋,在密集的钢铁暴雨面前,都只能土崩瓦解。
为了保证自己跨越时代的武器不被外泄,王瑞特意从近卫营的孤儿中选出了两百名少年,组成一条封闭的独立制炮流水线。
而他本人,则手把手地一个少年一个少年的去教授。这样过了十多天、浪费了无数的钢铁材料后,二月底时,第一门量产的迫击炮终于从车间里给搬了出来。
再一次秘密试射之后,王瑞确信以后量产的迫击炮,都可以达到自己定型的第一门炮的指标。
距离建奴入侵的时间已经不远,王瑞便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开始全力量产。
经过了仁川和汉城之战的实战检练,又开始了迫击炮的量产后,王瑞久悬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于是,他又开始记挂起那些满虏的狗脑袋来。是时间拿出去换个官,换点钱了!
这些满虏首级自从崇祯元年十月底砍回来后,虽然让仵作精心硝制了,而且这几个月气温也很寒冷。但是,架不住王瑞让人拉了这个军营那个军营的四处去展览,现在已经开始发起臭来了。
“哎!要是二哥过来就好了!他要再不回来,这些建奴首级可都得全坏了。”王瑞这天吃午饭时和马举叹息道。
“三弟!食不言!”马举笑着打断道。
现在是吃饭的时间,你偏偏提那些脏兮兮、臭哄哄的满虏脑袋,还让不让人吃饭了可不带这样的!
王瑞笑笑,便不再开口。两人正要埋头继续吃饭,突然听到公事房外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大喊:“食有鱼乎”
王瑞马举相识一笑,马上放下饭碗,迅速往门外走去。
马举一边走,还一边高声吟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待两人走到大门前,看到来人正是王瑞百牵万挂着的二哥潘学忠。
不过,他这次却不是一个人来。随同他前来的,还有两个娇美的娘子。
正是那日轰动杭州府的绝美红颜和她的贴身丫鬟!
“二弟,我和三弟还正在说起你呢。想不到“说曹操,曹操就到”,你今日便回来了!真是太好了。”马举笑着招手道。
“哈哈,我也是想念几位兄弟了。冰儿,快快过来,见过你家两位叔叔!”潘学忠对两人随意一拱手后,又招呼后面的美娘子过来见礼。
“奴家范冰冰,见过两位叔叔!”潘学忠身后的小娘子娉娉婷婷走上前来,举止优雅地向两人道了个万福。
王瑞瞄了她一眼,便不敢再看。嗯,画面太美,不敢直视!
因为这女子实在是胸如峰峦,腰如细蜂,一双美目更是风情万种。真真是祸国殃民的类型!
&nbs
第九十五 嫂子饺子
“哦!奴家信了。叔叔果是奇人!”范冰冰一声叹息道。
王瑞和潘学忠可没有心情去搭理她的儿女情愁,两人已经拉在一起,询问起此次运来的金银物资情况了。
听说又是十多艘大船的货物运来,王瑞也是非常高兴。
他当即传令,调动三千名士兵前去海边搬运,并且又让强子抽调五个工作组参与计数核算。
因为王瑞和马举已经吃到了一半,所以马举便又吩咐厨房再加几个菜、做点饺子过来。
“好呀!大哥!好吃不过饺子嘛!”潘学忠高兴地说道。
“好吃不过饺子,好耍不如嫂子”!难道明代就有这个玩笑话了吗
王瑞闻言不由一愣,忍不住扫了范冰冰和马举等人一眼,却发觉众人还是一副平常神态。
玛的,老子思想好污!呵呵。
众人在公事房里,刚刚简简单单吃完饭,才喝了一会儿茶,便有亲卫前来报告,十七艘船上的货物已经全部搬完入库。
“啊!”范冰冰和身边的丫环都叫了出来,她乍一听之后,都惊得张目结舌。
不敢相信啊!在宁波时,潘家为了装船,可是找了两百多苦力,在码头上折腾了三四天啊。这才多久呢
虽然又加了几个菜,他们几兄弟还喝了几杯酒,但时间也不过一个时辰而已。这该是多么强大高效的组织力!
“叔叔!这么快就搬完了吗”范冰冰不信任地问王瑞道。
马举和潘学忠相视而笑,他们都知道,这女子是不相信这么快就能搬运完的。
“回嫂嫂的话,已是搬完了。很快就会有人统计报来了。”王瑞解释道。
他和这个时代的男人不同,没有这么强烈的大男子主义。所以虽是潘学忠的小妾来问,他也不愿意失了礼数。
范冰冰和身边丫环对望一眼,便皱着眉不再发言。
王瑞也不再管她们信不信,大大咧咧地对潘学忠道:“二哥此次来得正好!小弟这次又出去砍了一千多个满虏脑袋,还抓回来了几十个活着的满虏。哈哈,二哥这次过来又有事干了!明日便去给小弟跑官吧!”
“哈哈!好,好好!为兄便去给你跑腿吧!不过,大哥,你这次咋就这么宽容了呢轻轻松松地就让他带着几千人出海去了”潘学忠笑着问马举道。
“二弟,切莫妄言!在家中,我是大哥。论公事,三弟是马举主公!一切政事军务,自当以三弟命令为准。”马举正色道。
“大哥所言极是!学忠亦是以三弟为主公!”潘学忠一下子回过神来,站起来对着王瑞深施了一礼。
范冰冰有点困惑地看着潘学忠:既是结义兄弟,又为何要认为主公
不过男人间说话,她也不敢胡乱插话。
“两位兄长抬举!小弟定不负兄长所望。”王瑞对马举潘学忠两人回了一礼道。
三人今日如此说话,便是正式接纳潘学忠加入到了浮山湾的体系中。
三兄弟又商量了一番潘学忠去登州活动的细节后,强子和潘家的财叔带着五个少年回来了。
“大人!所有运来的货物都已经分类入库了。总计价值白银二十八万两。另外潘少爷还运来白银二十一万两。”强子首先报告道。
“这些物资具体是多少”王瑞点头认可后,又问其它五个少年道。
这五个少年,一边回答着各种物资的数字,一边将统计好的报表递给王瑞。王瑞看完后,又分别传给马举和潘学忠两人。
“财叔!数量对得上吗”潘学忠一边看着手中的报表,一边问他的专属管家财叔道。
“除了粮食,其它的都对得上号。我们一路过来,粮食在海上有消耗。所以少了近千斤。”财叔翻看着自己手中的账册回答道。
潘学忠和王瑞对望一眼道:“财叔,那就按实数计账吧。财叔辛苦了,快下去吃饭休息吧!”
其它的一众少年也在王瑞点头挥手后,在强子的带领下,排成整整齐齐的一队,喊着口号走了。
&nb
第九十七章 中二少年
远在浮山湾的王瑞,却不知道朝中因为自己发生了这么多的斗争和勾连。
收到这个好消息之后,他当即便安排好浮山湾和即墨营的事务,带着两千兵丁赶回到了平度。
六月底的一天,张二前来报告,说是登莱巡抚孙大人和传旨太监已经到了平度城三十里之外。
王瑞当即便前往城门,会同平度知州衙门一众官员前往城外十里长亭相迎。
众人在官亭外冒着酷暑等了一个多时辰,终于等到了前呼后拥的一大帮上官到来。
平度知州知县等几个文官还好一点,他们都是在官亭阴凉处的,王瑞带来的一众军官们就都惨了,傻乎乎的只能在亭外顶着烈日“罚站”。
排队欢迎时也是极为奇葩,王瑞这个从三品的武官,居然得站在七品的知县之后。
饶是如此,我们的王大人也只好耐心地等着前面的文官们,知乎者也的参拜交谈。
如此又等了一刻多钟,孙国祯等人终于走到王瑞身前。
孙国祯看着英武高大的王瑞甚为欣喜,捋着花白的胡须道:“这可是勇击建奴的游击将军王瑞”
王瑞急忙跪下叩首道:“末将王瑞,见过抚台大人!所得些许微功,全赖抚台大人谋划运筹!”
王瑞前一时空做生意创业久了,对人情世故最是通达,当然明白这能曲能伸的道理。所以,他对这当“磕头虫”的事并无多大的心理障碍。
你要问他,对这磕头的事感觉如何,他肯定会告诉你说不舒服!但也就仅此而已。我们的王大人或是活脱脱的实用主义者。
他是断不会象某些穿越者,穿越到了古代,还要傻乎乎的坚持自己在前一时空的观念。这是有个性吗这是傻逼!
“王游击快快请起!来,来来!本官给你介绍天使王公公!”孙国祯见王瑞礼数周全,并不因为斩下这近千颗的满虏首级就居功自傲,心中很是欢喜。
他当即便拉着王瑞过来,让他拜见传旨太监王承恩。
“哦!王将军果然威武!圣上近日可是时时念叨着将军的名字。圣上说呀,要是咱们大明能多上几个象将军这样的军将,肯定就能很快把这该死的建奴灭了。王大人,你可是让咱王承恩这个本家很是感到荣耀呀!”王承恩打量着王瑞笑道。
“王承恩!”这个名字让王瑞吓了一大跳。这明代的历史名人,王瑞总算是见到了第一个。
其实呢,孙国祯也多多少少算是大明朝的名人。不过,我们的王瑞王大人前世却并不知道他。
但这王承恩就不同,这可是一个让王瑞敬佩不已的名字。说他是情义铮铮,也一点不为过。
王承恩,太监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礼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阙,帝命承恩提督京营。
是时,事势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帝召承恩,令亟整内官,备亲征。
夜分,内城陷。天将曙,帝崩于寿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福王时,谥忠愍。伪清为了拉拢人心,也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侧。
与刘瑾、魏忠贤等太监相比,王承恩的殉葬显得极为光辉。在一个朝代即将覆亡、几十万人“解甲”的时候能够护佑君主,不畏强敌,这表现出了强烈的忠贞性格。这就让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意义。
“原来是王公公!公公情义铮铮,忠君爱国,末将已是仰望良久,今日得见,实是三生有幸!”见到这个陪着末代汉人君主走完最后一程的人时,王瑞激动得泪流满面,跪下后磕了三个响头。
对!王承恩是太监!但太监不过是一个职业而已,要不是家里穷困,谁又愿意去入宫做这太监
&nb
第九十八章 自有办法
因为王承恩对王瑞这个知音,特别的有好感。所以,后面的事情就变得特别的顺利。
当日,他便向王瑞宣读了崇祯皇帝的圣旨,颁发了带过来的官印告身。并且还将崇祯帝对王瑞的口头表扬,也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王瑞又是一通磕头谢礼,给孙大人王承恩以及他们的随从都一一奉上了礼金,总算是将自己升为参将的事情办妥。
当然,王瑞属下的马举陈铭等人,也都按着王瑞所报的功劳大小,一一得到升官提拔。
当日参加完文官们为孙国祯王承恩二人举办的接风宴后,王瑞先去求见了巡抚大人孙国祯,一通磕头致谢,又送上了一千两白银。
孙国祯也不扭捏,高高兴兴地接了,勉励王瑞继续为国效力,又问他有何难处需要自己帮忙。
王瑞一听,心道,原来这孙国祯还颇讲义气呢。他便趁机提出,请孙国祯补足部分粮饷兵器。
孙国祯现在对王瑞颇为倚重,也就爽快地应了,表示将会很快安排到位。
其实,王瑞对这大明的刀枪兵器,根本是一点也看不上眼的。但是呢,他却必须要开口去要。
因为他要真的从来不提要求,那才是真的怪了。岂不说该你的东西,你都不想要,到时就算其它的人是傻瓜,也能看出浮山湾的实力来了!
所以呢,这个过场,王瑞还是要做做的。至少,迷惑周边的各方势力有用。
看着低眉顺眼,小心翼翼坐在下首的王瑞,孙国祯禁不住心中一声叹息:我登莱好不容易出个猛将,还挺知情识趣,咋就要马上调往关宁去了呢。
他想了想,最终决定还是先和王瑞通一个气:“王参将,你可知王公公此次前来,还带着兵部的钧令”
“哦,末将不知,还望抚台大人指点!”王瑞拱身行礼道。
其实,以王瑞对明末朝廷党争和大明这帮“做事无能,卖国起劲”的文官们的认识,他知道伴随着升官的公文告身而来的,肯定还有调他去关宁驻防的调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