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德意志涅槃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2月27日深夜,国会大厦突然升腾起熊熊烈焰,猛烈的火势映亮了小半个天空;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在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现场,并信誓旦旦的咬定称这是**人不甘于国家社会主义在德国的胜利、意图发起革命的滔天罪行。对于这场火焰的燃起,希特勒及几名国社党核心成员心如明镜:正是在他们的布置下,一队绝对忠诚于领袖的党卫队士兵在几个小时前,通过地下暖气管道偷偷潜进国会大厦内部,并泼洒了大量用于引火的汽油和其他易燃品。等到火起之后,国社党就可以将事情栽赃在其主要政敌——德国**的身上。

    如果单纯按照国社党人的谋划,这只会是一场显得拙劣而虚假的政治斗争:因为自编自演这场纵火闹剧的国社党无法抓到任何证据,而这必然会遭致其他政党和民众的别样目光。然而,幸运从1933年起就加诸在了希特勒的身上。就在党卫队士兵从地下管道撤离后不久,国会大厦里竟然就真的偷偷潜进来了一个有纵火癖的人,而这个叫做卢勃的精神错乱的男子,正是荷兰**内的成员!

    国社党人居然发现了有一个神经错乱的**纵火犯,决心要干他们自己决定要干的勾当,这样的巧合只能用天意来形容。卢勃在火起之后当场被捕,对自己放火的事实供认不讳,柏林警察也从他的身上搜出了打火机等引火事物。尽管这场纵火案还存在诸多疑点,例如卢勃一个人是如何在短短两分钟内,就让整个中央大厅剧烈燃烧起来的,但对于国社党及希特勒来说,这都已经不重要了。

    次日,希特勒便在兴登堡的点头下,推出了能够将宪法规定的人权自由踩在脚下的“保护人民法”,并开始对**的报纸、机关展开全面镇压。由罗姆指挥的褐衫冲锋队宛若暴风般的席卷德国的各大城市,将德国**的高层、中坚尽数逮捕羁押,这个党派在德国政坛中的寿命也由此走到了尽头。凭借着这次政治吞并,国社党终于在国会中取得了之前十几届政府做梦都不敢想的单一多数。一鼓作气的希特勒乘胜追击,半个月后又从兴登堡总统那里得到了至关重要的立法权,这便使得他成为了手握发令枪的运动员,能够轻易实现对整个德国的掌控。

    很快的,一连串的行动就在国内如暴风般开展起来了。在国会纵火案中百口莫辩的德国**遭到毁灭性打击,被直接勒令解散取缔;几名核心首脑不是被关进监狱,就是逃往国外寻求政治避难,整个党派短短数日内便树倒猢狲散、再不作为一支政治力量而在德国境内存在。没过几天,以社会民主党为首的其他党派也步德国**之后尘:满载褐




第109章走访检阅
    阳光明丽,蓝天如洗。3月25日清晨的基尔港外舰船云集,桅杆如林,一面面旧帝国时期的红白黑三色铁十字战旗在空中猎猎翻飞,已故大洋舰队之父提尔皮茨元帅的威灵赫然如临。在魏玛共和国执政的十几年里,德国海军始终拒绝使用代表民主共和的黑红黄旗帜,后来在舆论的压力下,才不情不愿地在旗帜左上角10的区域加了一个毫不起眼的魏玛标识。现在希特勒成为国家总理,对魏玛时代的民主宪政大加破坏,海军也自然而然的将那些“代表了耻辱”的旗帜扔进了废品堆,重新使用起了第二帝国的战旗。自雷德尔以降,整个海军都希望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能够让他们重现昔日公海舰队鼎盛时期的无上光荣。

    一辆黑色的敞篷奔驰轿车上,57岁的海军总司令正襟端坐;与几年前相比,他的面容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温儒刚正的容颜神情肃然,尽显高级将领的卓越风范。在他旁边,西装革履的新总理则是满面春风,虽然其身高和体型都较旁边的海军上将来得瘦小,但举手投足间,已经有一股执掌大权的威势流露了出来。

    “真没想到,海军竟然都已经发展到了这等可喜的程度。”希特勒看着港口外那排成数列的钢铁战舰,忍不住满是惊讶和慨然的说道,“我原本以为,自从昔日公海舰队在斯卡帕湾自沉之后,德国海军就再没有什么可以使用的舰艇;然而今天,我才发现这支具有光辉历史的传统军队不仅没有沉沦,反而从昔日的灰烬中重新崛起,并走上了复兴的伟大路径。对于带领舰队实现了今日盛景的将军您,我作为德意志的国民和总理,心中只有无限的景仰和感激。”

    “一切为了德意志。”雷德尔宠辱不惊的回复道。他深切地明白自己现在只不过是迈出了重建舰队的第一步,今后还会有更多的考验在等待着自己去克竞。不过,当雷德尔将目光投向港口当中那十几艘新式战舰的时候,一丝欣喜骄傲之意也不由得在他的脸上浮现了出来。时至今日,那些前无畏时代遗留下来的破烂已经再不复存在了,整支舰队的作战能力不知比从前提升了多少个台阶。

    即便是现在就爆发德法战争,雷德尔也完全有信心能在海洋上取得破交战的胜利。此时他的麾下已经有8艘战力完整、堪当重任的高速战舰,其中2艘还是袖珍战巡。它们的完善防御、强猛火力、迅疾速度、和优越航程,足可将缺乏高速主力舰维护的法国大西洋航运线搅得天翻地覆!

    在军乐团琴号齐鸣的欢迎中,抵达位置的希特勒和雷德尔相继走下轿车,二人随即检阅了以标准军姿挺拔站立的海军仪仗队。希特勒右臂斜斜高举,而海军官兵们则以传统的军礼予以回应。对于这点不同,深知自己现在还无力撼动旧军队传统的希特勒丝毫不以为意;通过一篇短小精悍的演说,在场众人的热情很快就被激发了出来,并对他们眼前的新总理致以热烈的欢呼。

    “总理阁下,今天海军的力量虽然比10年前的衰弱困顿有了质的改善,但仍旧面临着国外强敌的严重威胁和挑战。”在乘坐小艇对各艘军舰进行检阅的过程中,雷德尔趁机将自己的意愿向面前的政府首脑兜售而出,“法国海军正在建造2艘全新的高速战列舰,它们的航速几乎与巡洋舰相当,同时装备了8门330毫米重炮。一旦这种战舰建成服役,当前我们引以为傲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巡就将完全陷入被压制的境地。为了德意志的国家安全和海洋权利,我们迫切需要建造能够与之相对抗的大型军舰,而克服凡尔赛和约的阻碍也将不可避免。”

    “尊敬的将军,我从来就不认为那份长达448页的歹毒条约是不可触犯的法律!”希特勒没有任何犹豫地予以回应,其坚定的表态让雷德尔的心中登时大感欣慰。他顿了顿,而后再度开口道:“海军是德意志不可缺少的武装力量,我完全愿意在任期内为它的复兴倾注全力。现在,海军只管设计出最完善的军舰,并做好付诸实施的所有准备。至于政治上的阻碍,我保证2年之后就将不复存在。”

    雷德尔闻言惊喜交集,这名新总理今天对他的承诺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身为陆地动物的希特勒不仅不对海军舰队存有偏见,反而表示出了堪与昔年威廉二世相媲美的支持之心;特别是在昔日耗资极巨的公海舰队却几乎对战争毫无建树的这一不利历史局面下,由显难能可贵。不知觉间,这名比他年龄小十几岁、军衔更是只有下士的削瘦新总理,已经让他产生了由衷



第110章一体化
    绿荫绵延,苍树翠碧,基尔郊外的贝鲁特庄园中夏花锦簇,争妍斗艳,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秀美而又明丽。色彩斑斓的蝴蝶穿梭在花丛草坪当中,为这幅画卷般的场景,又增添了几分属于复苏春季的盎然生机。

    方彦站在花园中的石板小径上,和煦的晨风将他的衣衫边角吹得细微飘飞;尽管只是一件普通的便服,但穿在他的身上,却仍旧透露出了一股难以掩饰的英挺俊俏之意。此刻面对眼前怡人的花园美景,方彦却是无心欣赏,他神情有些复杂的站在原地,静静等待着自己想要见到之人的来临。

    过不多时,一阵熟悉的轻柔脚步声就由远至近,方彦循声望去,只见身着紫衣的琳娜正顺着小径朝自己迎面走来。在晨光的照耀下,娇躯高挑曼成员也较希特勒成为总理之初有



第111章首次冒险
    当1933年的夏天来临之际,大权在握的希特勒有3个问题亟待解决:在政治上,他需要调息冲锋队和国防军之间令人不安的关系,在经济上,有高达600万失业者需要得到就业的机会。而在战略上,希特勒面临的压力更加沉重:他需要兑现自己在选举前所向军队和人民许下的诺言,即在不致引起制裁的情况下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在不致引起战争的情况下重新武装。

    第一个问题,希特勒通过自己左右逢源的努力,已经将双方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了下去。罗姆被希特勒的一封恭维信件、以及拉入内阁政府的示好行径,暂时按捺下了想要取代国防军的“二次革命”念头;而国防军也在希特勒的重申支持下,缓和了对国社党的敌视态度,希特勒的总理地位得以稳固。尽管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这对于希特勒来说已经是相当难得的有利局面。

    相比于政治上的和泥拖延,希特勒在经济领域面临的情况就要好得多了。虽然希特勒本人并不懂经济学,但天才的绝代财雄沙赫特博士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部长:10年之前,正是他临危受命,就任德国央行行长,并将德国马克从灾难性的贬值深渊中拯救出来。时至今日,面对这个没有外汇、没有黄金,没有资源、国内外市场都是萧条万分的超级烂摊子,早已年逾天命的沙赫特,却像是一匹志在千里的伏枥老骥:当听到那苍凉雄壮、慷慨高越的战争号音时,他便再一次腾跃而起,并长嘶着义无反顾、雄心不改的冲向危机的最前沿。

    很快的,沙赫特就掀起了一场惊动世界的激荡风云。电光火石间,只见他在国际舞台上空手套白狼、原汤化原食;那一系列妙到毫颠、令人拍案叫绝的手法,为一贫如洗的德国奇迹般创造了无比宝贵的信用。德国欠谁的钱越多,谁就越想和德国做生意。为了避免外汇流失,他与多达几十个国家签署了对德国“惊人有利”的物物交易。而在国内,沙赫特则通过圆环套圆环、遍地打白条的方式刺激经济,将大量失业工人重新送回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阵地;“米福”这种由国家保证、专门支付军火商的军用券的发行,更是兼顾了解决就业、不造成生产过剩、以及保密等多方需求,将拖字诀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依靠沙赫特这位圣手的点金妙笔,德国经济迅速从崩溃的深渊中走上了发展的正轨。失业率在连续飙升近4年后首度出现了下降,这让德国民众开始期待国社党的独裁统治,会比昔日无能软弱的民主政体出现明显的改变。

    唯一让希特勒感到困难和棘手的,就只剩下了让德国突破和约的限制重新武装。这份严苛的枷锁绝不是想打碎就能够打碎的,它背后还有军事力量远高于德国的协约国集团为后盾:相比于武装到牙齿的协约**队,仅拥有10万官兵,且坦克、重炮、飞机皆无的德国陆军,根本就是壮汉面前的瘦弱童孩,如果协约国像1923年进军鲁尔那样作出激烈的回应,德国将完全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

    然而,此时的希特勒似乎真的是上帝的宠儿。因为经过了将近4年的大萧条,世界局势较大战结束的1919年又一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根本性变革。

    作为欧洲关键性的平衡力量,大英帝国的衰败倾颓之像,已经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寒冬侵袭下显露无疑:其国防开支从1919年的7.76亿英镑暴跌至1932年的1.02亿英镑,军工产业急剧萎缩,特种装甲钢的生产力甚至无法满足海军对新式轻巡洋舰的建造需求。另一方面,民众不希望政府做出任何激化局势、有损英国现有国力的行动,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们现在本就艰难无比的生活水平。带有浓重绥靖气息的“和平主义”开始在英伦盛行,并通过议会深深影响到了唐宁街政府的决定。只要能保住不列颠现有的利益和地位,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谈!

    在西面,法国这只高卢雄鸡也被经济危机给削去了鲜红的顶冠,变得前所未有的衰弱和萎靡。其1932年的工业产量较1929年狂泻了40,破产的企业和失业的工人不计其数;法国**领导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令巴黎的资本权贵阶层为之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政府的主要斗争矛头已经从针对德国崛起、悄然转移到了平息国内矛盾上去,再无心



第112章纵横捭阖
    1933年11月12日,德国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全民公投:上月希特勒刚刚宣布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为了抹去自己在国际上悄然显现出的毫无诚意、狞相毕露的负面端倪,希特勒决定借民众之手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在投票的前夕11月11日,德高望重的兴登堡向全国发表广播演说,支持希特勒:“明天你们要表现出坚决的民族团结和对政府的支持,同我和国家总理一起拥护权利平等和光荣和平的原则。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已恢复了德国的统一,而且在上帝的帮助下能够维持德国与世界之间的公平权益。”

    在经过了15年的挫折失望、和对战败后果怀了15年的愤懑不平以后,德国人民的反应几乎是一致的。合格选民之中约有96%参加了投票,其中有95%赞成德国退出日内瓦会议。至于赞成国会中的单一纳粹党候选人名单的则有92%。甚至在达豪集中营中,被拘的2242人中有2154人投票赞成那个把他们拘禁起来的政府!毫无疑问,希特勒的反抗协约国之举,是得到了德国人民压倒性多数的拥护。这不仅让他的独裁政权变得更加深得人心,也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一个意志坚决、不甘压迫的统一德国,让协约国意图展开的一系列制裁都变得失去了底气!

    不过,如果谁认为这就是希特勒全部的外交政治手腕,那么他就大错特错了。

    公民投票结束后3天的11月16日,希特勒主动邀见波兰新任大使约瑟夫利

    普斯基。经过半天的会谈,双方旋即发表了联合公告,称德波两国政府一致同意“用直接谈判的手段来解决两国共同有关的问题,并且为了巩固欧洲和平在相互的关系中放弃使用武力”。消息一出,包括德国在内的全世界尽皆大为震动。

    在德国人的心中,波兰是甚至比法国更为可恨和更受卑视的敌人。他们认为,凡尔赛和约缔造者的最不可饶恕的罪过,便是用一条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同德国隔绝,成立但泽自由市、和把波兹南省及一部分西里西亚割让给波兰。割让部分的居民虽然是波兰人占优势,但是自从150年前瓜分波兰以来一直是德国的领土。即便是在对西方唯唯诺诺的共和国时期,也没有一个德国政治家,愿意把波兰对德国领土的占有看成是永久不变的事情。

    昔日主张与英法合作的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压根就不愿考虑同波兰签订东方洛迦诺条约,来补充同西方签订的维持疆域不变的洛迦诺条约。国防军之父、和共和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决定者西克特,也早在1922年就告诉政府:“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与德国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能并存。波兰必须消灭而且一定是会消灭的。”他又说,消灭波兰,“必须是德国政策的基本动力之一……波兰灭亡以后,凡尔赛和约的最坚强支柱之一法国的霸权也将完蛋。”

    然而精明聪睿的希特勒,却是从中看到了与波兰暂时虚以委蛇,所将为自己带来的巨大现实利益。其一,由于宣布放弃用武力来对付波兰,他就能够加强他的和平宣传,并且减轻由于他突然退出日内瓦会议、而在西欧和东欧所造成的疑惧。其二,由于诱使波兰人同他进行直接谈判,他就能够绕过国联、并且削弱这个自己退出了的组织的权威,打击国联的“集体安全”概念。其三,德国与波兰的靠拢,将沉重打击法国在东欧的联盟关系;而在这种联盟关系中,波兰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堡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波兰因此脱离了同法国的联盟,那么今后德国就能放手将其解决、而不至于引起与法国的直接战争。

    1934年1月26日,德国与波兰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尽管这个举动在德国国内并不得民心,但希特勒认为独裁体制优于民主的就在于:如果从长远来看能为国家取得更大的利益,那么即便是违反多数人的意愿,也是可以暂时执行而不引起内部吵闹。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无比正确的,德国不仅化解了因退出裁军会议造成的不利影响,更极大拆散了小协约国之间的联合关系。

    冰花剔透,晨光明丽,位于汉堡市中心的一幢肃穆雄峻的别墅式建筑内,回家休假的方彦正拿着一份崭新的《柏林日报》,在早餐桌前阅读着当天的信息。希特勒与波兰大使握手的照片被刊登在醒目的首页,下方则是御用文人所撰写的满含和平、合作、共赢等词汇的花团锦簇的报道。由于国社党已经完全掌控了德国的新闻媒体,这



第113章复兴
    与大多数人想象中不同的是,虽然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与意大利一样,都是独裁**的法西斯国度,但两国之间却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出多么亲密的电波。

    在希特勒的眼里,意大利是协约国集团的重要成员,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与英法有着紧密的往来;虽然其在地中海内与法国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但却并没有因此发展到与法国剑拔弩张、尖锐对立的敌对地步。而对于墨索里尼来说,他对希特勒的当政也没有世人想象中的那般热忱:因为希特勒执掌的是一个工业和经济潜力都远高于意大利的国家,而这无疑会使得希特勒能有极大的可能取代自己、夺走世界法西斯运动领袖的“桂冠”。

    历史上,直到1935年,德意两国才出现了相互靠拢的一丝契机:意大利出兵埃塞俄比亚的行动,极大破坏了由英法主导的东非格局;而次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也令积极派兵干涉其中的意大利、与英法间的罅隙变得难以合愈。在对外扩张的共同需求下,两名独裁者终于在波云诡谲的欧洲角逐中走到了一起,并于大战爆发前不久的1939年5月,签署了防御性质的军事同盟条约。

    然而在当前的这一位面,情况无疑较历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方彦的推动下,布罗姆与齐亚诺这两个分属两国的卡塔尔巨头,早已经被巨大的经济利益紧密地连系起来;再加上它们在各自政府当中的崇高地位,已经足可影响到两国的经济决策——而这无疑能为两国的靠近创造至关重要的共同利益。一旦德国与意大利的蜜月时间能够提前,必将大幅改善德国在外交战略上所面临的格局;而方彦也能更容易的干预意大利海军的建设,将其历史上并未出现的航母送上船台!

    目前被意大利政府视为掌上珍宝的利比亚油田,就是拉拢德意关系的重要纽带。等到这个由布罗姆家族控股达到40的企业,在1938年完成第三期大规模扩建之后,其每年的石油产量将飙升至惊人的800万吨;本身严重缺乏石油的德国,必定不会放过这个能大幅缓解国内油荒、节省外汇的机会。而在造船、汽车、航空等领域,两个家族也存在广泛而深远的合作,为了维系与彼此间的关系和利益,两个巨头家族自动就会向各自的政府传递相应的合作信息。
1...2324252627...1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