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并诚恳表态:只要是利于战斗力提升的事,各军都尽管去做,我黄道周绝对大力支持,绝对不会掣肘。
随后,北伐义军三大首领,当着华枫四人的面,开始商谈七百余战马分配事宜。
……
之所以未让华枫等人回避,大概有四点原因。
或者,他们已将华枫等人,当作平起平坐的存在。
或者,在他们心里,华枫四人,已是关系亲密、值得信赖的战友。
或者,他们无颜做出让华枫等人回避之事,毕竟人家可是有功之人、有恩之人。
或者,根本无须回避,因为他们心中坦荡荡。
又或者,以上四点因素都兼而有之
……
有了前军出色的表现在前,其余寸功未立的三路兵马,也极为难得的表现出了高姿态。
因此,战马分配工作很快结束。
夏铁古、罗战军两路兵马,每路二百匹。其余三百一十六匹,尽归黄道周所在的中军所有。
整个过程,三人互相谦让,显得心平气和。
要是搁在以往,还不匹马必争
如果是朝廷赐予,也不可能如此谦让。
因为,他们总感觉这是意外之喜。
既然意外,又何必斤斤计较得多得少,都是不劳而获,哪还有脸面争吵
……
紧接着,三路统领分别带上各自人马,跟随华枫前往。
临行前,黄道周让夏铁古挤出一些军需品,尤其是酒肉等物,一并带上。
显然,他们此去有四个目的。
一是慰问前军。
毕竟,前军切实辛苦。
一路毫不停歇的急行军不说,还完成
第501章 调兵遣将
有了罗战军的缓冲,黄道周也逐渐稳住了心神。
他略一沉吟之后,开始调兵遣将,毫无犹豫的一口气下达了三道命令。
……
第一道命令,由华枫率领前军,即刻于密林中,挖抗活埋两千俘虏。
要求务必搞好伪装,不能有丝毫破绽。
第二道命令,左、右、中三路兵马立即进入伏击位置。至于战马,待战后再自行前来领取。
目前,仍由前军负责照料。
毕竟,他们看管了两日,已有些许经验。
第三道命令,战斗第一炮由右军打响;追歼逃敌的任务,由前军负责。
敌军在先锋部队受袭之后,惊慌失措之下,要么会死命前击,要么会四散溃逃。
此时,其余三军再同时出击。
一方面给其强大的心理打击,让其愈更心慌意乱;一方面扎紧“口袋”,让其无路可逃,相当于瓮中之鳖。
……
三道命令一发,众人无不称是。
心中对黄道周此人,第一次有了正面评价。
不得不说,这三道命令很有见地。不但面面俱到,而且轻重缓急也分得极为清楚。
看来,此人贵为一军统帅,倒也并非无能之辈。
而之前,他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基本上是按照罗战军的要求、建议行事。使得不少人认为,他同隆武帝一样,不过是“傀儡”的存在。
……
命令下达完毕,黄道周等人留下诸多慰问品之后,立即匆匆离去。
华枫无奈摇头。
忠厚仁德的他,原本不想制造太多杀孽,但到头来仍是无法推脱。“弱者”的命运,就是如此不可捉摸,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因为,黄道周的安排,委实合情合理,没有半点毛病。
一方面,前军离战俘最近,处置起来最为方便。
另一方面,前军到达此地已有两日,地形地貌已较为熟悉。即可轻易找到合适的处决位置,也可很快进入战斗岗位。
也罢,作为喋血沙场的军人,手上哪能不沾血
造孽就造孽吧,好歹也是正义之举。
……
一番无奈的自嘲之后,胸有成竹、一切准备就绪的华枫,开始不慌不忙的调兵遣将。
他同黄道周一样,也是一口气发布了三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处决战俘。
让廖德远立即带领两百人,完成活埋战俘任务。
尔后,将此战派不上用场的千余战马,赶离此地五里之外。当然,是前往来时方向。
要求有三点。
其一,这两百人,选择身体条件相对较差者。
其二,战俘处决现场,不能有明显痕迹,必须做好伪装。
其三,细心照料好战马,一个时辰之后,再不得发出任何嘶鸣,更不得出现骚乱狂奔的现象。
廖德远点头应承,领命大步而去。
……
第二道命令,兵力调配。
孟起与雷家兄弟,率一千人马,埋伏于敌军入口的左侧,是为左军。
肖云与风吹柳、廖德高三人,率一千人马,埋伏于敌军入口的右侧,是为右军。
左右两军遥相呼应、相互配合,负责扎紧“口袋”,并打击后撤之敌。
姜楠楠率两百精锐骑兵,以迅猛之势,拦腰冲断敌后军,打乱其阵脚,使其首尾不得兼顾。
段今朝率两千五百人马,紧随姜楠楠骑兵之后,对敌后军发起波浪式冲击。
任勇、孟青青各率两百骑兵,在黄道周所在中军附近密林处,来回驰骋,是为疑兵。
华枫率领余下三百人马,居中策应。
……
为增强效果,任勇、孟青青两支疑兵最好仿效三国时期,蜀国五虎上将张飞在长坂坡阻敌时,吓退魏军的做法。
也就是在奔驰的马尾上绑系树枝,以激起浓浓尘烟。再配合数百人的乱声呼喝,达到壮大声势之目的。
调兵遣将完毕,众将齐齐领命而去。
任勇、孟青青不能上阵杀敌,虽心有不甘,但军令如山,也只得郁郁而行。
两人暗下狠劲,此战之后必须抓紧训练,让手下两百儿郎尽快形成战斗力。
&n
第502章 战斗打响
经过一番忙碌之后,四路大军,合围之势已然形成
余下的,就是处理诸多细节。
比如,隐蔽伪装,补充能量,冲锋路线选择等。
数万人马,除了罗战军及千余老兵之外,其余人等多多少少都有些紧张。
即便武功强如华枫者,也远不如往日那般镇定自若。
因为后军人数只有区区五千余人,但把守的关口,却极为重要。
毕竟大军交锋,绝非高手搏杀那么简单。
个人武力再强,在前赴后继的如潮人流中又能如何
在人头上飞行跳跃
可人家不但有长矛,还有弓箭。
……
此时,任勇、孟青青各自率领的二百疑兵,也已准备就绪。
略有智计的孟青青,还将他们的行动,及时向黄道周、夏铁古、罗战军三路兵马进行了通报。
不然,战事一起,未能吓退敌军,反倒将已军搞得人心惶惶,岂非自摆乌龙
这点,华枫倒是有所疏忽。
还好孟青青身为彝族首领之子,也曾有过族斗经验。
否则,恐怕还真会适得其反。
……
黄道周、夏铁古、罗战军三人闻之大喜:妙计啊!
没想到华把总还有如此安排,当真是心有玲珑。
这样一来,相当于给自己的后方,加了一道保险。
敌军骤然遇袭之下,必定惶惶然如惊弓之鸟,见得此地林中还有埋伏,哪里还敢硬往上凑
因而,必定死命后撤。
如此,则华枫之后军压力就要大得多了。
这华把总年岁不大,却恁有担当!
还真是“不怕虎的初生牛犊”。
想到此处,黄道周暗暗决定:此战如果获胜,定当重用华枫!当然,其他六名巡检、五名副巡检,也要给予奖赏!
……
由此可见,黄道周虽然不会用兵,但却善于用人。而且,还极为人性化,甚会收买人心。
赏罚分明,乃三军统帅必须恪守的原则底线。
否则,何以服众何以明纪何以号令三军
就这点而言,黄道周其人倒不失为一名称职的统帅。
……
头上浓浓的乌云,一直盘旋不去,显得极为固执。
停歇了半日的雨,又开始慢慢飘飞,显得淅淅沥沥。
本已减弱的狂风,重新开始肆虐,显得极为暴躁。
一场暴风雨,又将来临!
杀人的口袋,已然备好,而且坚固异常。
杀人的人,已钢刀紧握,无不虎视眈眈。
被杀的人,尚懵懂未知,兀自笑逐颜开。
……
时至下午。
一道银光划过长空。
“咔嚓”,一声炸响。
豆大的雨点,取代丝丝缕缕、随风飘飞的细雨,开始接二连三的砸向世间万物。
与此同时,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长人龙,慢慢映入北伐义军眼帘。
随着雨点的逐渐变密,那条长龙的行进速度,陡然加快,从慢走变成急奔。
显然,他们急欲达到山型较大、林被茂密的牛头岭,以寻找可栖身山洞。一为避雨,二为过夜。
毕竟,雨势渐猛,暗夜将临。
……
来了!
等待多时的猎物,终于来了!!
焦躁不安的北伐义军,顿时精神大振。
显得既极为紧张,又极度兴奋。
绝大多数新兵,都是手心冒汗、两眼冒光。
就连黄道周、夏铁古也不例外。他们的心境,同样是忐忑不安与迫不及待共存。
虽然两人久经官场,但却是初历沙场。
所谓“隔行如隔山”。
作为钢骨男人,他们对勇者无畏、仁者无敌、铁血豪情的战场,当然也是心生向往。
但作为久处京城的文官,他们对血肉横飞、你死我活、朝不保夕的沙场,却又心存敬畏。
可以说,心情也是矛盾之极。
……
相对而言,千余老兵和精兵营的表现,则要沉着镇定
第503章 异变突起
左右两军虽然速度不快,但却越奔越近,堪堪交锋之时,正面突然一阵嘈杂声起,再次杀出一彪军马。
人数略多于之前两军,几有近两万之众。
距离与其他两支军马差不多,也是三里之地。
三支军马几乎是齐头并进,如三支利剑,直插长龙。
……
你道为何三支军马距离都相差无几
原来这正是来自罗战军的建议。
如果距离过近,恐怕被敌军查觉,从而还未交锋,就已后撤。这样一来,实现不了四面合围之战术。
如果距离不等,恐怕会出现“一军接敌,其他两军尚未赶到”的情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