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唐华明、段今朝等人,虽也是少见之奇才,但只能着眼当前、就事论事、随机应变。
他却能着眼长远、由表及里、举一反三。
这或许就是将才与帅长的差别所在。
……
两路人马很快汇集一处,边行边谈。
当华枫得知“华山双蒂”的遭遇之后,不禁暗中自责。
当初选派侦探人手时,委实存在一些问题,未免把清军看得太过弱小了些。
如今看来,值此兵荒马乱之际,这些大美女还是不要单独执行任务的好。
“华山双蒂”被俘一事就是明证,幸好对方有所顾虑,不然……
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那样一来,作为统帅的华枫,如何向自己的良心交待
作为老大的华枫,如何向刘猛、史武远二人交待
作为盟主的华枫,如何向华山派交待
……
当华枫得知姜瑶瑶、唐华明遭受强力突袭,而“华山双蒂”却意外获释的消息之后,不由也是深感意外。
蹊跷!
委实太过蹊跷!!
对方阵中,莫非有相熟之人
不然,偷袭失手之后,为何再无人前来围杀姜瑶瑶、唐华明两人
不然,为何“华山双蒂”得以迅速释放
可既然是彼此熟悉,而且还有援手之恩,为何不肯现身一见
……
按“华山双蒂”所说,那出手擒获她们的五人,武功极高,恐怕并不弱于史武远。
而那并未出手之人,地位却隐隐然凌驾于五人之上。显然,其人武功比之那五人,只强不弱。
如此人物,却要听从那位“相熟之人”指令,不但迅速释放二女,还满口歉意,亲自护送出营。
由此可以断定,那位“相熟之人”在清军中的地位,绝对非同小可。
究竟是谁呢
华枫百思不得其解。
……
待得唐华明说出自己的猜测——那六人极有可能乃万花飘香之人后,华枫才若有所悟。
第609章 厉兵秣马
无论何朝何代,手中无兵,江山就绝逼不稳。
军队强,才能国泰民安!
正是因为不可能扳倒兵强马壮的清廷,所以万花飘香数名高手出现在清军阵中之举动,才让华枫甚为不解。
难道他们是为清除我“华大联盟”而来
但这与刚才的猜测,不是正好相反么
诸多念头在华枫脑海中翻滚而过,使得他根本无法抓住其中关键。
无奈之下,只得借用一本武功秘笈中的经典之语,聊以。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既然猜之不透,那就做好自我。
只要拥有无比强横的实力,又岂惧他风雨飘摇
……
华枫的一番猜测,可谓对错掺半。
其之所悟,基本准确。
其之警惕,则错得离谱。
但他采取的对策,则无疑极为正确。
大多数时候,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在两军对垒的战场,更加如是。
华枫的沉思结束之时,正好是抵达抗清义军大营之时。
顾不得洗却仆仆风尘,华枫即刻下达了“全军抓紧训练、准备迎战”之命令。
厉兵秣马,这就是华枫的应对之策!
……
见爱妻果然平安归来,刘猛、史武远两人惴惴不安之心终于彻底平息。
华老大果未食言!
天底下,恐怕还真没有难住老大之事。
这才过去数个时辰,已然凯旋而归。
再次承受华枫恩惠的两人,训练得愈加卖力,决意以实际行动回报华老大。
得知清军阵有竟然有诸多高手之后,任勇、孟青青、姜楠楠、向天笑等人,无不摩拳擦掌,急欲与之一较高下。
……
五行大阵的训练,进行得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狂暴乱的呼喝、遮天的尘烟,让心急如焚的李成栋,疑虑重重。
这些匪军还真是贼心不死啊!
竟然没日没夜的强训,这是要与我大清决一死战么
就你那群乌合之众,伏击打援、暗潜偷袭还行,在正面战场上,还能有所作为么
难道还能憋出什么大招不成
……
想归想,轻视归轻视,但身为统帅的他,到底还是得按常规出牌。
毕竟,对方弄出那么大动静,如果他置之不理、视而不见,那就是失职。
因此,他一口气派出三批探子,前往打探详情。
然而无一例外,三批共计十二人,均若“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不问可知,已然遭敌毒手。
情知对方高手如云,普通的探子恐怕无能完成任务。无奈之下,李成栋只得派出三名高手前往。
……
高手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再不是杳无音信。
不过,情况虽然好于普通探子,但也有限得很。
因为三人除了带回来满身伤痕之外,再无半点有用消息。摸清对方军营之动态简直难于登天!
别说摸清对方军队动态了,连军营都无法靠近。
甚至连偷袭者的影子都没有见着,即已连遭打击。
大骇之下,只得急急速退。
……
即便回到清军大本营,三人仍然心惊肉跳。
那倏忽而至的一剑,如天外飞仙,迅捷而又刁钻。
那突如其来的一刀,如霹雳炸空,迅猛而又狂暴。
如此剑法,如此刀法,他们见所未见。
即便是正面交手,也难以抵敌,何况暗中偷袭
能够保住小命,已是万幸。
或许是自顾身份,或许是想保持神秘,偷袭者在一剑一刀之后,再无出手。
因此三人在洒下无数鲜血之后,终得活命逃回。
……
明眼可知,使剑者,乃手持“天怒”剑的孟真真。所使剑法,正是强大无匹的“天怒”剑法。
施展之招,正是“天外飞仙”!
使刀者,乃久未用刀的孟起。
所使刀法,正是经过改进创新后的家传“霹雳刀法”。
单就剑法、刀法而言,孟真真、孟起两人在当今武林,足以名列前茅。
 
第610章 阵前立威
毕竟,有做事稳重的孟起同行,遇险的可能性极小。
再说了,清军阵中高手本就不多,探子的身手又能高到哪儿去
孟真真“天怒”学成之后,并未受到真正的考验,因此一直想痛痛快快的搏杀一番。
经不起她的软磨硬泡,加之离抗清义军驻地并不远,华枫也就乐得顺水推舟。
不过搭档者,只能是孟起。
虽然姜瑶瑶极盼与孟真真同行,虽然二女百般纠缠,但华枫却是坚如磐石,不为所动。
“吃一堑长一智。”
有了“华山双蒂”的前车之鉴,华枫再不敢让这些貌美如花的女巾帼两两组合。
……
华枫派出的警戒人手,只此一组。
负责的方向,正是探营必经之地。
在他想来,有他们两人负责,足矣!
无须浪费太多人力,其余诸人,还是全力投入五行大阵演练为妥。
一刀一剑二人组,果然配合默契。
先是兵不血刃的收拾了十余名清军探子,尔后仅仅一招即让三名武功不弱的敌手,重伤而退。
而且,自始自终,两人都未暴露自己。
对手连他们的模样如何、人数多少,一概毫不知情。
当真是死得憋屈,败得窝囊。
……
热火朝天的演练,仅仅进行了三日,即被迫中断。
因为,清军援兵已然到来。
当援兵统帅得知自己的两万骑兵,竟然凭空消失之后,顿时暴跳如雷。
当得知要对付的抗清义军,不过区区两万人马之后,更是冷笑连连。
立功心切、自视甚高的新统帅,不顾李成栋苦苦相劝,不顾将士们一路奔波后的疲惫不堪,急急是点起五万大军,大开营门,当面叫阵。
强硬作风,一览无余!
华枫的担忧,成为现实:兵败求援、未能建功的李成栋,果然被夺去统帅之职。
……
清军援兵一到,即开门叫阵,并未出乎华枫预料。
华枫认为清军此举,不外乎两点原因。
其一,以兵力试探抗清义军虚实。
“纸上得来终觉浅。”
其新统帅或许与常人的想法一样:从他人口中获得的消息,远不如自己亲自出手试探来得真实。
如果能一举击溃敌军,岂非大涨士气
即便不敌,也无碍兵心士气,毕竟立足未稳,情有可原;毕竟只是试探性攻击,并非全力出手。
既然形势对自己有利,又岂能不立即出兵
……
其二,虚张声势为两万骑兵报仇。
两万骑兵莫名消失,去向何处当然不会遁天入地,必定已经命赴黄泉。
凶手,毫无疑问就是抗清义军。
作为统帅,如果对两万部属的尸骨无存,表现得无动于衷,那绝对不合格!
因为,不懂得关心部属,不懂得收买人心,不懂得体恤下士……
这样的统帅,必定与麾下将士离心离德。
这样的部队,必定是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战斗力可言。
因此,新统帅必须出兵!
……
不得不说,华枫对人性的把握,切实已达到细致入微之境。他的这番猜测,正是清军新统帅心中所想。
不得不说,新统帅相较于李成栋,或许在攻城拔寨方面有所不及,但在笼络人心方面,委实要强出不少。
不过,也不排除李成栋私心作祟、故意为之。
目的,就是让新统帅大失人心、难有建树,从而慢慢夺回领导权。
……
待华枫点好兵马之时,五万清军已然布阵完毕。
但见左右两侧各有数千弓箭手射住阵脚,正中则是数员大将立马横刀,新统帅则稳居中军。
五万之众,动作迅速,各就各位,竟无有丝毫忙乱。
列阵完成之后,五万人马均静气凝神,并无大声喧哗叫嚷者。
显然,此为训练有素之军。
……
未几,忽听一声炮声,一彪人马从抗清义军寨中杀出。
人数并不多,约五千余众。
为首一将,跃马挺枪,膀大腰圆,正是刘猛。
紧随其后者,却是两手空空的粗壮大汉史武远。
统帅华枫,则居于五千人马中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