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天下良驹虽多,但哪有经得起史武远一击者
因此,虽然身处军中,但史武远与灰袍老者的战斗,更像是一场武林高手的对决。
史武远之年龄,比灰袍老者小一大截,单从这点来说,乃不折不扣的后生晚辈。
那灰袍老者倒也自恃身份,并未抢先出手。
两人不过往空旷之地一站,一股逼人的气势,瞬间迷漫于野。
高手过招,果然非同凡响!
……
众人正自惊疑间,陡闻一声暴喝,史武远已然率先出手。只见他足踏中宫,一拳直直捣出。
并无任何招式,就如寻常人等斗殴一般。
灰袍老者正自蓄势,哪曾想对手竟然说打就打
刚才不是相互较量气势么
这还没有结果呢,怎么就开战了
看来,这小子行事,不依常规,喜出偏锋,必须得小心应对。
……
在众人眼里普普通通的一拳,在灰袍老者眼中,却非同小可。
因为此招暗劲内含、后手多端,一旦应对不当,极易处于下风。
史武远大智若愚,粗中有细,知道自己此战关系重大。
若败,丢人事小,丢势事大。
今日华老大不但再无人可用,恐怕还会被敌乘势掩杀。
已方虽皆为武者,但在十倍于已的清军潮涌之下,伤亡估计绝不会小。
因此,即便不敌,也不能让对方轻松获胜。
心有玲珑的史武远,又哪肯让对方蓄势
自己的战力,主要集中在横练功夫上,根本无须蓄力。
因此,不过略一停顿,即展开疾风骤雨般进攻。
……
此举,让正在蓄势的灰袍老者相当难受。
就像好酒之人,正喝得兴奋之时,突然发现没酒了一样。
不过难受归难受,对那些凶猛无比的铁拳,他还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应对。
因为,他只接了一招,就立知史武远乃横练高手。
与这种人比斗,有三种极佳的应对办法。
其一,拳头比他还硬。
硬到其不敢相碰。
其二,内力足以碾压对方。
强到其无可匹敌。
其三,轻功远超对手。
闪转腾挪,让其无法击中。
可惜的是,这三个条件灰袍老者都不具备。如此一来,自然得小心谨慎见招拆招。
……
因为,想多了也没有用。
不管虚招、实招,人家一概不管,只知一拳复一拳的往自己身上招呼。
一拳换一拳
脑袋长草了吧。
硬碰硬
脑袋被驴踢了吧。
用内力限制、迟滞其行动
&nbs
第614章 两败俱伤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这场大战,对一众清兵来说,就纯粹是看热闹了。
只知道灰袍老者的身法实在太快了,直让人眼花缭乱。
当然,也有数名高手深知其中厉害。
比如清军统帅、商伯法、那虬髯大汉等。
……
史武远所采取之策,全场只有华枫一人知晓。
虽然有些惨烈,但华枫却并未阻止,原因有二。
一则,他不愿制止。
“宝剑锋从磨砺出。”
没有磨砺,何来剑之锋
而且有他这个“神医”存在,皮糙肉厚的史武远,不过受些皮肉之苦而已。
二则,他不能制止。
真正的高手对决,在分出胜败之前,无论何人插手,无论目的如何,对双方都是大不敬。
此乃武林界公认的的规矩,虽然并未成文,但天下英雄却乐于接受,并大都坚守遵行。
……
放眼天下武林,史武远与那灰袍老者之武功虽然也已不弱,但绝对算不上真正的高手。
不过纵观历代军中高手,能及上两人之身手者,可谓凤毛麟角!
因此,两人这一战,也可称之为军中的巅峰对决。
因此,华枫既不愿阻止,也不能阻止。
……
原来,战至三千余招之后,气力衰弱的史武远,已然心知不妙。
如此下去,最终落败者,必定是自己。
因此他一边攻击,一边寻思对策。
多方思虑之后,他决定仿效孟起与少林派庆劫大师一战之打法:示敌以弱,慢慢蓄力;寻找机会,一锤定音。
当然,与孟起一样,史武远这“一锤”,不光“定”住了自己,也“定”住了对手。
实是两败俱伤的打法。
……
不过史武远无所畏惧。
一则,有华老大这样的神医存在,即便身受重伤,也应当不会落下什么残疾。
二则,自己不但年富力强,而且皮糙肉厚。别的不敢夸口,这抗打的功夫,绝对不俗。
一拳换一掌,实在不行还可以大度些,再赠送一腿。
“无论付出何种代价,也要扎扎实实的击中对方一拳”。这,就是史武远打定的主意。
……
史武远跟随“武林十七侠”多年,演技已然大有长进,早已达到“喜怒不形于色”之境。
本就气力渐弱的他,其实根本无须伪装,也是败象初显。只不过,心中已有计较的他,在出拳之时,力道更是悄然减轻了许多。
呼呼生响的拳头,仅仅徒有其表而已。
蓄力!
自出道以来,从未有过蓄力之举的史武远,在战到三千五百招时,不得不暗暗蓄力。
……
而此时,灰衣老者之蓄势,早已完成。
从他开始反击之时,就已完成!
一个收力,一个全力。
此消彼长之下,攻守双方瞬间逆转,战局很快呈一边倒之势。
占居主动的灰衣老者,不再满场游走,而是有声有色的展开了进攻。
对于史武远那越来越软弱的拳头,他也不再躲避。
而是以攻对攻,以硬碰硬。
……
如此一来,搏斗变得更加精彩激烈。
狂热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当然,这些声浪主要来自清军。
毕竟,战到此时,谁都可以看得出来,灰衣老者明显大占上风。
而且双方的一招一式,现在也是清晰可见,再不是之前的灰影一片。
对于取胜毫无悬念的战斗,清军的心情当然轻松之极。
……
不过,即便如此,现场的五万清军,对史武远之武功,仍是佩服之至。
以三十岁不到之年纪,竟能与我大清排名第四的高手,拼杀如此之久。而且尚未落败,不过略处下风。
当然,从疾风骤雨的主攻,变成有气无力的防守,落败已是必然。
但虽败犹荣!
这样的失败者,谁又敢小视谁又能讥讽
因此,“成王败寇”之说虽乃至理,但少数强大无匹的“败寇”,却也让人经久不忘、唏嘘不已。
其之败,悲壮激越、豪情满天!
……
第615章 斩首行动(一)
一众清军怎么也想不通。
明明是稳操胜券的场面,到头来竟会是一个两败俱伤之局。
对史武远之狠,他们既为之震惊,又深感佩服。
此人绝对是个狠角!
对自己都这么狠,对他人呢
不敢想象!
此人还真特么能忍,演戏的水准真特么强。
硬是足足欺骗了大家一个时辰之久。
如果不是气力即将用尽,恐怕还会继续演下去吧
如此人物,假以时日,又会成长到什么样的境界又会强到何种地步
不可想象!
……
当然,从受伤的严重程度来看,只中一拳的灰袍老者明显要好得太多。
虽然内腑受伤严重,无再战之力,但最起码没有生命危险。
而史武远相较起来,就严重得多了:左臂断裂、腹部中招、直接半死,至于丹田能否完好,尚且不知。
因此,严格说来,此战是史武远败了。
不过正如之前所说,虽败犹荣!
……
由于华枫所图甚大,因此不愿过早撕破脸皮。
如果乘清军震惊之时挥兵掩杀一番,五万清军至少得折损万余。
但如此一来,随后的谈判必定无法展开,
华枫的图谋,是清军三十余万大军,并非眼前这区区五万人马。
“小不忍则乱大谋。”
如果判断破裂,清军不与抗清义军正大光明的拼人力、斗阵法,而是拼火力、熬时间。
抗清义军又能有多少作为
拼火力,人家上百门火炮,自家才几枚,还缺乏弹药。
熬时间,清军完全没问题,毕竟他们有强大的国力作后盾。但抗清义军呢乃无源之水,只能坐吃山空。
……
派遣高手毁掉火炮
如果只有十数门还好说,但上百门铁疙瘩,想要迅速摧毁,还真是有些难度。
加之,华枫对这些火炮也甚爱之,毁之委实可惜。
不能毁掉火炮,就不能排除重大威胁。
因此,华枫才有谈判之思。
……
如此战况,让清军统帅眉头紧锁。
对方人数虽少,但战力却极为厉害。
瞧他们那副有恃无恐的模样,像粗壮汉子那样的高手,恐怕还有不少。
自己手下最勇猛的大将和武功最高的护卫,竟然都不能战而胜之。
其中一人,反而身受重伤。
看来这支匪军,虽然不算正规部队,但战力却远比之前有过交手的明军强。
此军,不可力敌,只可炮轰!
一条最简单省事,又见效明显的作战方案,瞬间在清军统帅的脑海中成型。
……
不得不说,华枫之前思虑的“斩首行动”,果然是未雨绸缪。
李成栋果然被剥夺最高指挥权。
清军新统帅果然准备以炮击为主。
照目前来看,清军这位新统帅性格比较倔强,而且极有主见,恐怕不会同意华枫的谈判条款。
如此一来,抗清义军只会越来越被动。
生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