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他们就是——来自左军的一支队伍,领队者曾龙!祝贺他们,请速速前来领取奖品!”
“吼!”现场猛地爆发出一阵狂吼。
不问可知,正是来自那一万左军的呼喝!
而这颗“吼”字,正是曾龙一部阅兵时呼喊的口号。
……
同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而且,这次的议论更为尖锐激烈。
“是他们!果然是他们!!”
“嗯莫非你早有预感”
“当然,除了整齐划一之外,你没看到他们的那惊人的气势么”
“这支队伍胜出,实也在情理之中。人家曾领队操练方法灵活得很,效果非常明显。”
“而且,左军那一万人马全部来自东北武林界,相互间知根知底,操练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是啊,听说‘东北王’极度重视此次阅兵,亲自督促,带头参训。”
“费话!哪家主将不重视不过光重视有什么用呢一切还得讲究方式方法。”
……
众人一面议论纷纷,一面直勾勾的瞧着华枫手中正自迎接招展的大旗。
当然,还有那些烈酒。
授旗、领酒。
赞叹、艳羡。
同样的一幕,再度重演。
不同的是,大旗上“第三名”的字样变成了“第二名”,酒也从五十坛变成了八十坛。
执旗者,则由肖云变成了曾龙。
……
当曾龙等人带着奖品回到左军之时,一道狂暴而整齐的“吼”声,猛然在左军响起。
强大的气场,直震得左军上空的雪花纷纷倒卷,愈加凌乱不堪!
当日阅兵完成之后,等待裁定结果之时,各支展示队伍,迅速回归本军。这,正是华枫事先之要求。
之前,各路主将
第664章 争夺激烈(四)
至于另外两支相对较弱的队伍,则由两员配属大将史武远、苟不严各抓一支。
对这两支队伍,赵书海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展示时场面不是太难看就行。
……
不得不说,赵书海的措施甚为高明。
与其三支队伍都拿不到名次,还不如配强一支、主抓一支。
只要这一支队伍能拿下一面鲜红大旗,他们突击组就算是打响了第一炮!
毕竟“僧多粥少”,五十支队伍参加比拼,只有九面大旗可扛。平均下来,每五支队伍还不到一面。
相比左右两军各十支、中军十一支、前后两军各五支参赛队这样的庞然大物,他的突击组只有三只队伍参赛,能抢到一面大旗,已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出乎赵书海意料的是,突击组不但如愿以偿,而且还是第一名!
这让素喜争强好胜的他,感觉极有面子。
生性直爽的赵书海,又怎能不放声大笑
……
此时,天已近黄昏。
华枫随即朗声宣布:“今日阅兵展示到此结束!明日的比拼会更加精彩。希望各队人马加强总结,争取明日取得好成绩。”
散会之后,伴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各路军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有力的口号,井然有序的打道回府。
是日晚餐,三支获胜的队伍,竟然滴酒未沾。
这很是出乎华枫意料。
让他混顿便宜酒喝的打算,变成一场空。
……
经询问得知,这三支队伍的想法竟然出奇的一致:之所以今夜强忍不喝酒,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考虑之一,唯恐耽误明日的阅兵展示。
虽然酒并不多,但并不是人人酒量都奇大无比。
难免有个别酒量不佳,却又好酒贪杯者。
一旦一醉不起,就会影响翌日的比拼大事。
……
考虑之二,好东西要懂得珍藏。
“今日有酒今朝醉”确实洒脱,但如果明日颗粒无收,别人举杯相庆之时,岂非只能干瞪眼
因此,留待明日大阅兵全部结束之后,再行庆贺之举,委实再正确不过。
无论还能不能再有斩获,最起码在别人举杯之时,自己不会眼巴巴地瞅着。
……
考虑之三,防止别人打秋风。
华枫询问之时,赵书海、刘雄、肖云三位主将正好聚首一处窃窃私语。
对于华大统帅的疑惑,三人竟然异口同声:“防止个别脸皮厚实的大人物打秋风!”
说此话之时,三人那意味深长的笑容,让华枫尴尬的捎捎头,口中嘀咕着“小气鬼”、“小心眼”之类的话语,悻悻而去。
背后传来的轰然大笑声,让华枫顿感无地自容,心下暗暗发狠:走着瞧,明日就要尔等好看!
……
心态不尽相同的各路军马,多人无眠。
相较于右军的沉闷压抑,同样颗粒无收的中军,神色要自然得多,仿佛浑不在意。
也不知是自知获胜无望,因而早已放弃
还是在接下的比拼中,笃定必胜
当然,也有可能是中军不屑于与人争夺
毕竟,中军主将乃是由华枫兼任,麾下绝顶高手、奇人异士众多,哪会在乎这些许荣誉奖品
……
无论中军是何种想法、何种心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让其他几路兵马极为关注。
目光之中,隐隐流露出一丝忌惮之色。
中军之实力,委实太强大了!
无论是团体战力,还是个人实力,都是其他各军无法抗衡的存在。
“人的名,树的影。”
华枫、朱洪竺、陈近南、万云龙、姜瑶瑶、孟起、唐华明、崔尚仁、苏高飞等人,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麾下一千骑兵,全部来自北伐义军原骑兵营,可以说已是战场老兵。
其余一万人马,正是组成五行大阵的金、木、水、火、土五营。他们在一起操练已久,默契程度又岂可等闲视之
……
翌日,天公作美,竟然雪过天晴。
银装素裹的大地,在红日高照下,显得格外明亮。
操练场,五十支队伍整齐而立,静等宣布决定出场顺序的抽签结果。
&nb
第665章 争夺激烈(五)
这招追星赶月,既考验眼力,还考验劲道的把握。
眼力不准,很难射中前箭之尾。
劲道大了,就会破箭而出;劲道小了,又难以射入前箭之中。因此,必须劲道刚好,才能达到双箭齐飞的效果。
……
其三,三箭连发。
此次亮相的弓箭手,只有二十人。
也是并排而立,间距丈余。
每人身前十五丈开外,各立有一块箭靶。箭靶的中心,有一铜钱大小的红色圆点,是为靶心。
二十名弓箭手的弦上都搭有三支箭。
随着蒋不清一声低喝,每人三支箭很快射出。
但听“嗖嗖”声不断,六十支长箭无不正中靶心。
现场又一次海呼山啸!
……
其四,五星连射。
此次登场表演的,只有一人,正是蒋不清。
但见他在身前二十丈开外,竖起两根长长的竹杆,竹杆之间用细线吊着一根嫩绿的柳条。
柳条之细,在二十丈外几不可见。
柳条长约三尺许,随风四处飘荡。
蒋不清的弦上,赫然搭着五支箭矢。
只见他弓步沉腰,片刻之后一声低啸,几乎同时射出了弦上之箭。
前面四支箭,将那根柳条断成五截。
最后那支箭,竟然射断了细线!
……
五截柳条,在华枫等八名裁判手中来回传递,每个人都难以置信的比划了两次,结果让八大高手无不震惊:五截柳条竟然长短一致!
神乎其神!!
天底下竟然有如此高超的射术!!!
虽然后面两次表演,参演人数少于一百人,并不符合参赛规定。但如此神技,实也为这支参赛队加分不少。
毫无疑问,技惊四座的弓箭营,必定已占据一个优胜席位。
连珠炮啊!
昨日第三名,今日至少也是前三。
这弓箭营不过区区两千人,参赛的也只有两支队伍,竟然无一落空。
可以预见,弓箭营绝对是此次阅兵比武的大赢家!
……
接下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支骑兵。
一支隶属中军,领队者多思过。
一支隶属前军,领队者为前军主将段今朝。
两支骑兵队所展示的技能各有千秋。
多思过的骑兵表演,主要在于花样繁多,骑术精湛。
与蒋不清一样,多思过也是准备了多项表演项目,只不过他没有准备加分性质的表演。
……
第一个内容:纵马飞驰中俯身拾物。
这项内容,对骑兵的要求极高。不但要有精准的预判力,以及精湛的骑术,还要眼疾手快。
参演者,一百五十人。
一百五十骑一字排开,相距三丈余,每名骑兵的前方五十丈外宽阔草地上,均事先摆放一件白色崭新战袍。
骑兵必须于打马急奔中,俯身拾起战袍,方才算表演成功。
随着多思过倒数三声的“一”字出口,一百五十骑如箭射出,须臾间已奔至战袍所在之处。
俯身,拾袍。
端坐,着袍。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虽然不够整齐,但一百五十人竟无一失手。
一百五十人齐齐掉头而回,战马缓行中,崭新的白色战袍随风飘荡,说不尽的风流潇洒。
顿时博得掌声如潮、红眼无数。
……
多思过也是下了血本,拿出了自己贴身收藏许久的银票,私人出资定制了一百五十件战袍,出场者只要表演成功,到手战袍即可据为己有。
好在,其心血资本皆未白费,付出已有收获,终不负华枫所托。
好在,这一千来自北伐义军的骑兵,经过原骑兵队长任勇、姜楠楠、孟青青强训之后,基础极为扎实。
好在,自己带兵经验丰富,终于在强手如林的五十支队伍中杀出一条血路。
只要后续几个表演项目能够正常发挥,应当可以胜出。
武功高强又如何
这是军营中的阅兵比武,不是武林中的擂台竞技!
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
多思过准备的第二个表演内容:骑枪。
&n
第666章 圆满落幕
段今朝准备的第二个表演项目——骑射。
骑射,乃是骑兵极为重要的作战手段之一。
威震寰宇的成吉思汗,就是因其铁骑骁勇善射,而扬名天下。他曾如此自诩其骑兵:“千骑分张可裹万众”。
成吉思汗对骑兵的使用,主要分为三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