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一则,陈近南驾轻就熟。

    陈近南作为洪门军师,调度人马委实是家常便饭。

    华枫等人未来支援之前,抗清义军主要由他调派。

    因此,经验可谓丰富之极。

    二则,五万人马并不算多。

    由于军情会议上,已然明确了各支部队的主将、副将、将领及兵卒,因此陈近南做起来根本无须费神劳力。

    何况五万人马看似庞大,其实分派到各军,并不算多。

    三则,执行力极强。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一众英豪均极为自觉。对自己担任的角色,即便心有不甘,但仍然坚决执行。

    整个编组过程中,除了之前赵书海略有争执之外,其余人等,再无任何异议。

    如此彻底的执行力,对于这些草莽英雄而,委实并不容易。

    ……

    编组人马全部落实到位后,无须华枫督促,各军、各组、各营、各群都立即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操练之中。

    各军主将、副将都卯足劲,要在战场上一较高下。

    谁英雄、谁好汉,对阵杀敌比比看!

    空口无凭,战友之间也不可真正的生死搏杀。那么,你说你厉害,我说我强横,究竟如何体现

    用清军首级相较,自然是再好不过。

    因此,虽然寒风呼啸,但抗清义军的操练场却是一幅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

    ……

    将这一切瞧在眼里的华枫,甚为欣慰。

    看来,编组军队这一着棋,当真妙极!

    如果统军一处,声势虽然要浩大得多,但很难激发群豪的积极性、主动性。

    何来如今这般争强好胜之景

    以此蓬勃发展的势头,三月内拿下李成栋大军的计划,或可实现。

    心情大好的华枫,并未过多的浪费时间去督军视察。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谋定对决之策。

    也就是第三项议程,研究制定作战计划。

    当然,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

    也就是决策组的三人研究协商。

    ……

    此时,华枫已配合苏高飞完成小型“聚灵阵”构造。

    至于大型“聚灵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构建完成,华枫作为一军统帅,自不能在这上面费时太多。

    何况,以华枫的阵法知识,连给苏高飞打下手都很勉强,委实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只能让朱洪竺加派人手,按苏高飞的要求,做好材料挑选、挖坑掩埋等工作。

    ……

    在各部操练之时,在苏高飞大显身手之际,华枫、陈近南、多思过三人,盘坐于小型“聚灵阵”内,吃着可口的点心、品着甘甜的香茶,心情极为舒爽的研究制定作战计划。

    &




第659章 研究对策(二)
    清军当前的饮用水取之于附近的山涧小溪,乃是活水。所需毒药量大不说,还污染了整条小溪。

    这条小溪,乃是多少人的生命之水

    在毒翻清军的同时,小溪下游的黎民百姓又有多少人会被殃及

    以华枫之仁,断不会如此不择手段,断不会毫无顾忌的伤及无辜。

    ……

    华枫的分析与顾虑,让陈近南大为钦佩、深以为然。紧接着,他也提出了一条建议:用毒烟。

    瞅准风向,施放毒烟,逼“蛇”出洞。

    此法有优有劣。

    优点是:用药量不算高,而且风吹烟散,不会对距离稍远的人众造成多大影响。

    不足是:风吹烟走,而且是往上空飘散,对清军难以造成较大伤害。能否建功,实无把握。

    陈近南的建议,让华枫眼前一亮:此法可行!

    他相信,以崔尚仁那神鬼莫测的使毒手段,定然能够建功。

    多思过听完华枫的分析之后,也深感此法甚好。比自己那不顾后果的手段,委实高明得多。

    第一步计划——逼敌出战,就此尘埃落定!

    ……

    接下来商定第二步计划——正面对决。

    五行大阵是绝计派不上用场的了,人家不主动入阵,如之奈何

    总不能生擒获捉之后,再丢入阵中吧

    岂非多此一举

    总不能死皮赖脸的请求人家入阵吧

    那与要求人家自杀何异

    既然阵法失效,那就正面对决吧。

    不过即便是正面对决,也有诸多讲究。

    既可真刀真枪的强势对撞,也可两面夹击,还可三面合围。

    ……

    三种方式,各有优劣,华枫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强势对撞。

    体现的是血性、是决然,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采用此法。

    两面夹击。

    如两把铁钳齐头并进,可让敌顾此失彼。

    但要求两翼都必须要硬,绝不能一硬一软。

    否则,反而给敌各个击破的可乘之机。

    三面合围。

    由于此战法在华枫手中屡屡建功,可以说运用得极为得心应手,因此倍受其青睐。

    此次作战,华枫也准备采取三面合围战法。

    兵法云“十则围之”。抗清义军虽然兵力不足,但单以战力而论,却十倍有余。

    因此,完全可以采取三面合围战术。

    ……

    届时,处于包围状态下的清军,机动迂回能力几乎为零,将无法发挥应有的战力。

    三面合围作战还有一个特点:给敌机动的空间越小,其劣势则越明显。

    虽说兵力在不处于绝对优势时,合围作战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因为相比从某一点突围的敌军,包围者在每点上都将处于兵力的相对劣势。

    虽然可以从清军的侧后发起攻击,但一旦包围圈被其突破,由合围战术就将宣告失败。

    ……

    善于总结的华枫,将三面合围作战的要点,整理成三个方面:

    其一,三支部队必须保持相同的推进速度,突出与凹陷都会给敌可乘之机。

    其二,统帅必须加强观察判断,及时对其可能的突围方向,进行重点布防。必要时,可进行切割分击。

    其三,示敌以弱,故意制造某点兵力薄弱的假象,而后布置前军、机动群、骑兵营、突击组隐藏于后,再次以三面合围战法进行伏击。

    也就是说三面合围之后,还有三面合围!

    其中,机动群与骑兵营合兵一处,以壮大力量。

    与此同时,之前故意被突围的三支大军,再次迅速合围,从而形成双重围困。

    ……

    听完华枫的分析,陈近南、多思过这两名兵法大家,都深为叹服。

    同时,也对其连续两次的三面合围战术颇为看好。

    在左、右、中三军强势合围之下,清军虽然势众,也只能选择突围。

    因为合围之下,由于机动空间较小,人多的优势绝对难以正常发挥。只有突破重围、拉开空间之后,才能充分发挥其前赴后继的人海战术优势。

    &



第660章 别出心裁
    牛头岭初次交锋时,多思过观察细致入微,及时发现疑兵,并当机立断的立即挥兵撤退。

    虽然最终仍是惨败,但非败于策略,而是败于战力。

    跟随华枫之后,建议制作战旗、出面成功惑敌等举止,均表现出了极为不凡的水准。

    ……

    翌日,华枫组织召开了战前工作会议。

    与会人员有各路军马的主将、副将,决策组,崔尚仁、孟起、花不开、唐华明、柳不发、欧阳玉黛。

    数十人围坐于小型“聚灵阵”内,倾听口才极佳的华枫布置战略战术。

    深入浅出的讲解,甚为精妙而又出人意料的策略,让众人听得热血沸腾。

    其中,赵书海最为兴奋。他统领的突击组,竟然是此次作战的主力军之一!

    要知道,按照华枫的安排,小合围圈,才是真正的激战之所。

    数十万清军,还不够自己杀个痛快

    ……

    会议的最后,华枫强调了两点注意事项。

    其一,要谨防对方威力极大的强弩。

    如若被袭,可沿用之前陈近南之法,也就是以清兵为盾牌挡之。

    其二,要谨防对方阵中的武林高手。

    其数量估计在五十左右,武功虽不甚高,但达到一流之境者,也不在少数。

    若是正面搏杀,这些主将、副将倒也无惧,就怕其混在普通兵卒中,暴起伤人。

    ……

    华枫话毕之后,陈近南也提了一点建议。

    合围之战结束之后,充分发挥八千套清军服装的作用,伪装成败退的清军,迅速向后军营寨“逃窜”。

    骗开寨门之后,立即展开攻击。

    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灭杀敌军;二是抢夺火炮;三是打劫粮草。

    此项建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

    经过讨论后,决定:这八千清军由左军扮演,右军、突击组、骑兵营负责接应。

    ……

    会后,各路人马雷厉风行,迅速展开行动。

    有的召开会议加油鼓劲,有的抓紧操练兵马,有的勘察战场,有的选择藏身地点……

    陈近南开始测算风向,崔尚仁着手准备药物,钱不多则尽力筹备肉食烈酒。

    因为华枫专门私下交待:战前进行一次痛饮。

    毫无疑问,如此大规模的对决,必然惨烈异常。

    可以预见,阵亡人数必然不在少数。

    对这部分不幸的兄弟而,此次痛饮就是饯行酒、告别宴!

    ……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十日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来也巧,崔尚仁的毒烟攻击,还就是需要东风!

    因为清军的营寨,正是东西走向。

    而西侧,却是其粮草屯积重地。

    如果在西侧借助西风行事,则首先中招的必是其看守粮草的后军。如此一来,李成栋定然会有所警觉。

    有所准备之后,抗清义军的决战之策,势必会大受影响,一举建功的可能性将变得微乎其微。

    因此,必须借助东风!

    只能借助东风!!

    ……

    然而,东风却任凭你千呼万唤,始终杳无踪影!

    眼见年关将至,各路军马情绪均略微有些急躁。妖孽如华枫者,亦无可奈何。

    此时,带兵经验最为丰富的多思过建议:组织一次大规模阅兵!

    此举,既让各路军马有事可做,又可鼓动士气。

    如此好事,华枫又怎会拒之门外

    细思半日后,阅兵方案迅速出台。

    明令:举行战前大阅兵!请各路军马抓紧操练。

    阅兵时间:半个月后。

    参加人数:全员参加。

    由于机动群只有一千人马,并无挑选之余地。公平起见,以一千人为一队。

    弓箭营二千人马,则组成两队。

    依此类推,左右两军一万人马,各组建十队参阅;中军一万一千人,则必须参阅十一队。

    阅兵内容:三项。
1...161162163164165...1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