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满清入关之前的十数年,大明王朝国力强盛、拥兵自重。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可谓国泰民安,一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之态。
大明王朝的历代皇帝,大都尚武。
一言以蔽之,可以说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在历代皇帝以上率下的带动之下,国民也很是争勇好斗,整个民风极为剽悍!
武力之强,威震寰宇。
……
然而,久盛必衰,是历史之必然。
大到国家,小至黎民,莫不如是!
大明王朝虽无外患,却有内忧。
最大的内忧,就是手握重权的东林党之争。
也就是以江南人士为骨干力量的政治集团,与全国朋党集团之间的斗争。
……
东林党,是以江南人士为主。
一党,凝聚力极强。
东林党蛰伏日久,万历时代的国本之争、明末三案、京察之争,都有东林党的影子。
万历三十二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之后,在家乡无锡东林书院讲学。
讲习之余,常常与东林书院中,志同道合的友人高攀龙、钱一本等,妄议朝政、裁量人物、谈论得失,渐渐形成一个在野集团,被称之为“东林党”。
他们的主张,概括起来就是八颗字——“广开言路,改良时政。”
虽遭到大权在握的朝臣、宦官激烈反对,但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支持。
长期对峙之后,“东林党”名气越来越大,终成气候。
……
正是在此形势之下,明哲保身的全国朋党,应运而生。
全国朋党,是以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为主的一个大型集团。
其党中有党,宛如一盘散沙。
初始,全国朋党之中,浙党势力最大。
浙党首领沈一贯、方从哲都曾先后出任内阁首辅,在朝当政。因而,全国朋党在浙党主导之下,可谓红极一时!
然而好景不长,经“梃击”、“红丸”、“称宫”三案之后,光宗朱常洛即位。
东林党因拥立有功,在新帝重用之下,势力大盛。
此消彼长,浙党则落败势微。
生死危机之下,不得已转投以阉宦首脑魏忠贤为首的东厂势力。
全国朋党就此名存实亡,宦党从此势大。
东林党的对手,也变成了以魏忠紧为首的宦党。
……
“言事者
第470章 武官武将
华枫等人经多方考证,详加分析,一致认为:这朱聿键素有雄心抱负,文才武略俱佳。而且爱民如子,实乃少有的开明之君。
只是曾被庶贬,导致威信不高。即便改元称帝,但却手中无权,麾下无兵,无异于“傀儡皇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此番黄道周发兵北伐,雄心壮志的隆武帝朱聿键,本也想大展身手,反清复明,但最终只能望洋兴叹,徒呼奈何。
……
华枫等七人,要支持的政权,正是隆武政权;加入的时机,正是黄道周起兵北伐之初。
当然,所谓起兵,不过自家之门生和士卒,共计千余人而已。
以如此微弱兵力,却兴北伐之壮举,无异于蚍蜉撼树、以卵击石,委实可悲、可怜、可叹。
但黄道周如此爱国救民,却又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
正所谓“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为与不为,并非因势决定,而是由心决定!
只要心有所定,虽明知势不可为,亦必尽力而为。此举,虽然显得颇为迂腐,但“倾巢之下”,如之奈何
既然注定“无有完卵”,那还不如拼死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即便事不能成,但人故气节在,又有何憾
能名留千古,芳传百世,又有何不可
……
阐述完了当前之国情、战事,再来解说一下大明王朝关于武官、武将之设置。
大明王朝在京武官设置,主要是按品级、按部门,来进行区分,整体而言比较复杂。
而野战武将,因为主要职责就是统兵打仗,功能极其简单,因此职位相对较少。
……
因华枫等人即将面对这些职级,因此必须加强了解。
先从职级设置极为简单的野战武将说起。
野战武将主要有八个品级,员额则并未限定。
从高到低分别为:
正二品,仅设总兵一职,又称镇将。
从二品,设置副将一职。
正三品,设有参将一职。主要职责是守疆土,但也有上阵搏命者。
从三品,设置游记将军一职。
正五品,设有守备一职。
正六品,设置千总一职。
正七品,设有把总一职。
正九品,设置巡检一职。
战时,为鼓舞士气,奖励有功者,总兵可火线提拔正六品及以下职级。
战后,随军功上报兵部及五军都督府审批备案即可。
只要情况属实,一般都可获审通过。
……
而在京武官因涉及到战略决策、征兵入伍、强训新军、调派兵马、粮草征集、奖惩赏罚、选编战例、抚恤军属等诸多方面,因此职位极多,品级划分也很是复杂。
严格说来,在京武官无正八品以下官职。
但由于职责需要,后又加了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无品等五个品级。
……
首先,按品级分。
正规的品级划分,是从正一品到从七品,共分十四级。
从高到低具体划分如下:
正一品,设置有前、后、左、右四大都督。
从一品,只设一职——都督同知。
正二品,设两职,即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
从二品,也仅设一职——指挥同知。
正三品,有两职:副留守都指挥、佥事指挥使。
从三品,设有三职,即留守都指挥同知、卫指挥同知、宣慰使。
正四品,设两职:卫指挥佥事、宣慰同知。
从四品,有三职,即参议、宣慰副使、安抚使。
正五品,共设置四职,即仪卫正、正千户、宣慰佥事、安抚同知。
从五品,设有五职:卫所镇抚、仪卫副、副千户、招讨使、副安抚使。
正六品,设六职,即兵马指挥、断事、百户、正提点、副招讨使、安抚佥事。
从六品,仅两职:正提举、安抚副长官。
正七品,有三职,即兵马副、营膳正、副安抚佥事。
从七品,只有两职:副提举、宣慰经历。
至于各品级之员额,则大都未定,是以不逐一列举。
……
其次,按部门分。
共有六部,各部门分工明确,功能各有不同。
因关联不大,这里不再赘述。
各部之间,有的官职虽名称相同,但职责却差别极大。甚至少数同名职位,连品级都大不相同。
其一,兵部。
共设六个品级,最高为正二品,最低为从九品。
从高到低分别为:
正二品,仅设尚书一人。
正三品,设置左、右侍郎各一
第471章 铁血军营(一)
六部之最后一部——所。
共设四个品级,最高为正五品,最低为从六品。
严格说来,只设两个大品级,即五品、六品。
从高到低分别为:
正五品,仅设正千户一人。
从五品,设置副千户两人。
正六品,设置百户十人。
从六品,设有镇抚两人。
……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华枫等人遂告辞先行,径向黄道周义师所在地域直追而去……
黄道周带领门生和士卒千余人,从福州宣誓出师,沿途志士纷沓而至,迅速将义军整编、扩充到四五千人,最多时达到近五万人之数。
华枫七人就在其人数最多之时,加入了黄道周义师。
应征之时,七人超出常人的身高,外观强壮的体型,深得负责应征新兵登记的罗战军之喜爱,并未受到任何刁难,很是顺利地成为了一员新兵。
……
罗战军,乃从三品游记将军。
年约四十,生性豪爽,作战勇猛,武功高强。
其本为郑芝龙手下,并深得重用,但他却并不随波逐流。
平时,喜与下属同娱乐;战时,常与部属共进退。
在郑芝龙所掌握的军队之中,威信极高。
郑灵芝安于现状、不思北伐、不求进取之行为,罗战军遂深以为耻,遂坚辞其百般挽留,毅然随军北伐。
黄道周得罗战军之助,心甚喜之。
对其极为重视,命其担任新兵征收、训练之职,要求其务必在一个月之内,让新入伍之人形成一定战斗力。
一个月之后,大军将正式开拔。
……
罗战军不愧行伍出身,一举一动,很是干练,极具军人气质,带兵训练、日常管理很是驾轻就熟。
古往今来,像他这样的武将,大多不愿在朝堂为官,宁愿晓餐露宿、浴血沙场。
因为身处军队之中,他们如鱼得水。
才会活得自我、活得有价值,心头才不会觉得憋屈。
因为真正的武将,是属于战场的。
在激荡人心的战鼓声中,在属于军人的呐喊声中,横刀立马,死亦何惧
作为真正的军人,整日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眼睁睁地看着国破家亡,却不能为国上阵厮杀,生亦何欢
显然,罗战军是真正的军人。
这也是他不顾上司郑芝龙的拦阻劝说,非要参加北伐的原因所在。
……
慧眼识人的罗战军,将华枫七人统统任命为十夫长,各带十人。而且这十人,全是年青力壮之辈。
同样的精干队伍,他共建了五十队之多,也就是五百五十人的队伍。
编号则简单明了,分别为一队至五十队。
这是罗战军精心挑选,故意为之。
其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支锐利之兵,铸就一支犀利箭头。
必要之时,这样的精锐之师,很可能起到奇兵之效,甚至能扭转战局。
……
为期一个月的新兵强训,在罗战军紧锣密鼓的筹措之下,正式拉开帷幕。
强训动员大会上,正二品的总兵黄道周、正三品的参将夏铁古、从三品的游记将军罗战军,三位品级最高者,并排而立。黄道周居中,夏铁古居左,罗战军居右。
近五万新兵,加上近两千老兵,共五万余人,黑压压的排列眼前。虽然不够整齐,但阵仗却也不小。
从未上过战场、手中无兵的黄道周,见如此盛况,心情大好,情绪颇为激动。
……
对罗战军卓有成效的工作,很是满意,心中打定主意,日后在行军打仗之中,定要重用此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