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毕竟,“隔行如隔山”的道理他懂。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他也懂。

    手头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些宝贝疙瘩,可不能胡乱挥霍。

    而他们三人之中,只有罗战军是铁




第472章 铁血军营(二)
    黄道周说到此处,低头轻咳几声,紧接着侃侃而谈。

    “我说的顾惜性命,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刻苦训练,提高本领。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性命,多加一重保障。二是要在战场上互帮互助,互为救援。”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你身边的兄弟,你的战友。或许,下一刻,他就是你的救命恩人!”

    现场掌声如雷。

    ……

    黄道周这番话句句实诚、字字珠玑,委实深入人心。

    众将士无不拼命鼓掌。

    就连妖孽华枫,也不得不暗自佩服。

    这黄道周身为统军主将,身为正二品武官,还是有几分能力的!

    换作自己,能不能有此水平,能不能一呼百应

    恐怕不能,至少目前还不能。

    但是他坚信,三月之后,他定能达到如此高度!

    ……

    华枫之所以如此自谦,是因为自己毕竟是第一次进入军营,第一次接触军队。那种独特的“兵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军人气质,还极为欠缺。

    自己刚刚入伍,连真正的军人都还算不上,又怎能服众又何以服众

    靠强悍的身手

    这或许有一定效果。

    因为人都崇拜强者,军人也是人,当然也不例外。

    但崇拜,并不等同于臣服。

    ……

    史上许多用兵如神的著名军事家,比如孙膑、诸葛亮、刘伯温、徐懋功、吴用等,可以说手无缚鸡之力,但却被铁血军人尊称为“军神”。

    上至“有万夫不当之勇”之大将,下至击鼓助威之小卒,无不对其臣服,号令之下、莫敢不从。

    委实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他们威望之所以如此之高,除了具备非凡的军事才华之外,还有就是因长期带兵打仗,长期运筹帷幄,所熏陶而成的独特军人气质。

    ……

    虽然这些兵卒大多是普通人,怀有武功者极少。要说到武力,并不甚强,最多只是躯体比常人健壮那么一点,搏杀技巧比常人多掌握一些。

    但是,真正走近他们,你就会发现:军人身上,有着诸多与众不同之处。

    那就是火热的血性!

    那就是坚定的信念!!

    那就是大无畏的精神!!!

    也可以归结成两颗字——铁血。

    铁血军营,必然诞生铁血军人。

    有所必为时,即便前面危机重重,是刀山火海,是万丈深渊,他们也会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

    这点,恐怕连许多身怀绝世武功的武林人物、江湖术士,也大有不如。

    因为他们缺少军人的那股血性!

    这种铁血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血与火、生与死的焠炼洗涤铸就。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即便你武功再高,模仿能力再强,也无法具备那种慑人心神之气质。

    或许,这就是军魂!

    军中之魂!!

    缺少军魂的华枫,即便再是妖孽,在老军人面前也必须得态度谦逊。

    ……

    华枫之所以自信在三个月内,即可达到一呼百应的高度,是因为他本热血、他本铁血、他本勇猛、他本志坚。

    只要经过军营熏陶,经过战火洗涤,他坚信自己很快就会成长为一名军人,一名兵味十足的军人,一名让人肃然起敬的军人。

    自信、自强、自警、自励、自省,这五个方面,华枫向来做得不错,从未丢失,从未缺失,从未迷失。

    这也是华枫成长极快的原因之一。

    试想,以他之过人天赋,以他之勤奋好学,以他之谦虚谨慎,以他之文才武功,身处何地不能立足栖身何处不能出人头地

    而军人,在烽火连天的战场,成长速度将会更加快捷。

    也不能不快捷!

    因为不快速成长,就可能教训深刻。

    而战场上的教训,往往极为惨烈:轻则喋血,重则丧命。

    ……

    动员



第473章 铁血军营(三)
    深谙其道的他,采取的是“先易后难、难易穿插、动静结合”之策略。

    这样做,有两点好处。

    好处之一,更容易让人接受,有抵触情绪者极少。

    好处之二,更容易让人承受,训练受伤者相对不多。

    学理论与练动作交叉进行,既可减少枯燥感,又可降低训练量,还能提高训练效益。

    如果第一天就猛然上量,虽能起到一定“下马威”作用,但难免会出现逃兵。如此一来,将来得不偿失。

    毕竟人都没了,谈何训练质量

    如果长时间学习、训练同一内容,也极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会大大受损,效益也必然大打折扣。

    毕竟,人都有一个适应过程,都有一个承受限度。一旦无视过程,超过限度,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比如可能出现的逃兵,比如心理疾病,比如身体损伤,比如敷衍塞责的软抵抗等。

    ……

    由于时间很是紧张,因此动员大会之后,新训工作立即紧锣密鼓的展开。

    第一个训练科目:战场常识。

    这是每名军人都必须掌握的知识,是基础中的基础。

    因为这些知识,关键时刻能够救命。

    战场常识包括的知识面极广,蕴含的信息量极其丰富。

    对于这项内容,所有新老兵集中一处,一起学习,由罗战军亲自讲解。

    重点内容必须人人掌握,必须人人过关。

    显然,多次浴血沙场的罗战军,对战场常识极为重视。

    ……

    首先,学习战场纪律。

    古往今来,但凡善于用兵者,莫不纪律严明、军令如山!

    “纪律坚如铁,谁碰谁出血。”

    军纪,是每名军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舍生忘死的战场,在朝不保夕的战场,在残酷无情的战场,纪律则尤为严格,绝对来不得半点疏忽,绝对不允许犯半点错误!

    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没有犯错的本钱。

    因为,你的一举一动,关联着的不仅仅是你自己,还有与你并肩作战的战友。

    ……

    战场纪律极多,林林总总的有数十上百条。

    最主要的,概括起来有这么三条:

    其一,令行禁止。

    也就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归结起来,就一句话:统帅、将军、上司的命令、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其二,言出法随。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所谓“军中无戏言”、“军令如山倒”就是此理。

    其三,赏罚分明。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如此才能激励士气,英雄辈出。

    如此才能杀一儆百,引以为戒。

    ……

    其余的,像灯火管制、音量管制、形迹管制、战友互助等,枚不胜举。

    第一次接触此类知识的华枫,谦虚好学的华枫,听得津津有味,学得如痴如醉。

    在他的示范作用下,本来对此不甚感兴趣的任勇、姜楠楠、孟青青,也只得强打精神,挑重点学习了一些。

    不求学得多深、学得多精,只求应付过关了事。

    ……

    其次,学的是“势”。

    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情。”战场态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战场用兵,必须变化多端,方能有取胜之机。

    时而大举进攻,时而小队袭扰,时而正面抗击,时而迂回包抄,时而固守打援,时而坚守不出,时而乘胜追击,时而背水一战……

    而这些变化,就是势。

    ……

    如何用兵,采取何种战法,取决于势!

    当然,前提是认真分析、准确掌握战场态势。

    一旦在估算不准,或者信息有误的情况下,盲目出兵,必是惨败之局。

    这项内容,对于听令而行的小兵来说,关系并不大。只是作为一项辅助内容



第474章 铁血军营(四)
    第二个训练课目:练站相。

    所谓站相,也就是站立之姿。

    站姿,虽在战场中并无实际功用,但却也极为重要。

    首先,挺拔如松的站姿,是对军人最起码的要求。它能体现军人的阳刚之气,代表的是军人特有的形象。

    不然,像寻常百姓那样,歪歪扭扭的站着,又怎能展露军人的雄壮、威武和肃杀高昂的士气、斗志,又从何谈起

    ……

    站姿训练虽然简单,但却最是枯燥。

    训练时,必须身躯直立、昂首挺胸、双目平视。

    训练过程中,如一尊雕塑,绝不允许有任何动作。

    连吐痰、挠痒、咳嗽、晃动都不许可。

    而且一站,就至少半个时辰之久。

    没错,这一科目训练的就是毅力、耐力!

    ……

    第一次训练,五百五十人的精兵队伍,能按要求挺过半个时辰者,不过四百余人。

    那一百多人,未能过关的原因,也有多种。

    有的中途违规,被罚跑圈,尔后重新补训站姿半个时辰。

    有的直接站晕过去,如僵尸一般直挺挺的一头栽倒。这些人,当然是先治疗,再补训。

    总之,但凡未过关者,只要还能站立,还能正常生活,就必须补训,概莫能外。

    因此,不过短短数日,游记将军罗战军铁腕治军之名,很快传遍全军。

    虽也有承受不住,偷偷逃离者,但也只是极少数。

    毕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道理,谁个不知哪个不晓

    如果人人都逃避,那南明王朝就只有败亡一途。等待其治下之民的,就只有或被杀、或为奴的命运。

    值此家国破碎之时,挺身而出的血性,最终战胜了畏首畏脚的怯懦。

    ……

    见学有所得,还处于猎奇期的这些精锐新兵,不由干劲十足。在各自十夫长带领下,鼓足干劲,互相比拼。

    少则加练盏茶时间,多则加练一个时辰。

    不得不说,这罗战军的眼力委实精准之极。

    从已完成的学习训练即可看出,这十二队人马,俱是热爱军营、一心报国的铁血男儿,无一孬种。

    ……

    站姿训练期间,还有一个极为铁血的插曲。

    华枫所在的第六队,有一名兄弟,脸被野蜂足足叮咬数息,愣是一动不动,浑然未觉。

    一旁巡视的罗战军,也是视而不见,并未上前相助,也未开口让其动手驱赶。

    时间训足之后,叮咬之处已是高高肿起。罗战军立即亲自为期敷药,安排其休息。

    随后,在三万新兵集体训话中,罗战军将此事作了重点通报,对那名“坚强的受害者”进行了大力表扬,并号召众人向他学习。
1...96979899100...1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