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因为,武装泅渡不比其他,弄得不好,就会淹没其中。
毕竟,万众泅渡,一旦有个好歹,必定援之不及!
偏偏这项内容,对他们来说又非常适用。
因为他们将要赶赴的战场,江河湖泊众多,对缺少舰艇的他们来说,武装泅渡很可能成为寻常之事。
……
如此状况,让罗战军大光其火,不由对华枫等七人,又高看了几分。
这就是“领头羊”的作用所在啊!
人们常言“一头老虎带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老虎。”
之前自己还有些不以为然,如今看来,此话还真有几分道理。
罗大将军很生气,后果当然很严重。
结局就是除华枫七队可自由活动外,其余四十三队人马,立即负重越野十二里。
罗战军还美其名曰:“出出汗,洗洗脑,提提神!”
……
体罚的效果很明显,接下来的训练,进展极为顺利。
因为全都聚精会神,生怕再来一次“出汗、洗脑、提神”之旅。
相比气喘吁吁的负重越野跑,还是悠然自得的端坐听讲来得舒服。
从此之后,华枫的七队人马,成了名副其实的“出头之鸟”、“秀林之木”。那四十三队人马,全以他们为追赶对象、超越目标,整日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一为学习、观摩、借鉴。
二为伺机挑衅。
想要出人头地
哼,没那么容易!
……
如芒在背的感觉,华枫、孟起等七人,早已习以为常。
然而他们的手下,几曾有过万众瞩目的经历
深感受宠若惊。
顿觉诚惶诚恐。
初始还有些不知所措,但见自家老大熟视无睹之后,也就沉下心来,有学有样,很快也是一副淡定自若之态。
从惶恐无计,到视若等闲,只用了不到短短一日时间。
而且,其间并无任何人开导,也无任何意外发生。
之所以转变如此之快,只不过因为一个人——各自老大。
正是老大的表率示范,让他们不再彷徨,不再迷惘。
可见,作为领头者,“说”虽然很重要,但“做”更重要。所谓“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自做一遍”正是此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诚不我欺。
……
数日之后,接连有人找上门来,要求比试。
比试的双方,就是各自老大。
比试的内容,是消耗时间甚少的短跑、折返跑、俯卧撑、仰卧起坐、跳远等。
比试的结果,当然都是华枫等七人获胜。
与孟起、肖云等人轻松获胜不同的是,华枫虽然也无一败绩,但每次都是堪堪胜出。
这样一来,
第478章 铁血军营(八)
真是奇哉怪也!
为什么有如此异常现象
细思起来,其实不难理解。
以罗战军之眼力,那四十三名十夫长,其实也绝非庸者。
他们与华枫一较高下之后,就知道此人绝对是深藏不露之辈,绝非池中之物。
在如此战乱年代,只有这样懂得隐忍之人,才会活得更长、走得更远。
与如此人物搞好关系,百利而无一害。
是以,才有经常前来拜访之举。
关系嘛,都是处出来的。
而密切关系最紧要的一点,就是常走动、常联系。
一旦疏于联系,极少走动,即便之前关系再密切,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淡,最后形同陌路。
何况,他们之前还素不相识
……
这个项目的考核结果,连罗战军都大吃一惊。
精兵五十队,全部过关!
百分之百的过关率!!!
这个成绩,他从军数十年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其中,第六队的成绩,更是傲视各队。
……
在罗战军想来,这五百五十人,至少有那么二三十人,恐怕还得补训补考。
他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之人。
惊喜之余,开始寻找原因。
反复查找之后,他认为:这应当是华枫那小子的功劳。
毕竟,这些日子以来,众人之间的比试互动,他完全瞧在眼里,喜在心上。
“比、学、赶、帮、超”,正是军营最需要的氛围。
这样的军营才具有活力、生命力,这样的军队才敢说凝聚力、战斗力。
肯定是其余各队,既从华枫那里取得了“真经”,又将第六队当成了赶超目标,才会取得如此骄人成绩。
……
老谋深算的罗战军,立即召开了奖励表彰大会。
会上,对精兵营在武装泅渡中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通报、分析及表彰。
并正式将精兵第六队树为典型,极为慷慨的授予了“精英队”称号。
一时之间,精兵第六队声震全军。
就连最高统帅黄道周,也闻讯亲自前来,看望慰问一番。
……
一些曾经浴血沙场的老兵,当然不服。
纷纷前来邀斗,结果当然不问可知:无一获胜。
好在,败得并不难看,与之前那些十夫长一样,只差一点点,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可取胜。
可是这一点点,却有如天堑,让他们难以逾越!
连斗数十场之后,众人终于醒悟:这小子原来一直未尽全力,在给咱面子呢。厉害,如此武艺,如此品性,太特么难得了,必须结交!
于是乎,华枫顿时成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香饽饽。
这一情况,让罗战军再次深感吃惊:这小子到底什么来头,魅力竟有如此大之!要知道,让新老兵都争相结交者,记忆中好像绝无仅有啊!
……
至此,之前还想与华枫一较高下的风吹柳、雷冲天、雷冲霄、廖德高、廖德远等人,对华枫也是心服口服。
毕竟,他们也曾与华枫比试过。
以五人准二流的武功,他们知道:这华枫绝对是一位高手!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
在风吹柳等五人看来,武功高强固然难得,然而更为难得是,还能如此低调做人、随和待人、平易近人。
……
与华枫一起来的那六人,难道武功不算高强么
算!
当然算!!
必须算!!!
他们比试过后立知,自己绝对难以望其项背。
但这六人却显得有些心高气傲,让人难以接近,给人一种“庸人勿扰、生人勿近”之感。
哪像华枫这样,与人平等论交
因此,他们心里对华枫是既感激、又佩服。
……
感激的是,其当着部属之面,不着痕迹的给自己保全了面子,没让自己输得太过难看。
佩服的是,其不但心性过人,还很是大公无私。
因为华枫除了主动分享训练诀窍外,还将自身归纳的几点带兵感悟,也悉数奉上。
让得那些十夫长大喜过望,如获至宝。
&
第479章 铁血军营(九)
华枫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罗战军。
他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学习他的带兵之道,二是捕获他心中所想。
因此,罗战军准备重用自己的想法一出,华枫立即了然于胸。
不由长长舒了口气。
……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入伍以来的诸多努力,终于看到了收获的希望。
在军营这个陌生而全新的领域,他将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志存高远的他,并不满足于冲锋陷阵,于万人中取敌上将首级。
毕竟,那只是匹夫之勇。
离自己诸葛武侯传人的身份,相去甚远。
自己所学之阴谋、阳谋,也难以真正派上用场。
因此,他在入伍之前,就已暗下决心:必须尽快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
如今这支军队,虽然为数不多,但却甚合心意。
都是新兵,可塑性极强,上升空间极大。
都对自己极为崇拜,可确保军令畅通。
“兵贵在精,而不在多。”
既然这支精兵营将由自己主导,那就得充分利用此次强训机会,努力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
不过,现在还名不正、言不顺,一切只能暗中进行。
……
心动不如行动。
华枫立即暗中招开小会,对象是可自主训练的其余十一名十夫长,内容是要求他们对部属进行严抠细训。
同时自己也要注重形象,展示实力,提高威信。
最起码,要在精兵营中,达到一呼百应的高度。
风吹柳、雷冲天、雷冲霄、廖德高、廖德远等五人,虽不知华枫此举何意,但出于信任和敬服,他们并未有丝毫犹豫,承诺立即抓好落实。
至于孟起、肖云等六人,对华老大的吩咐,自然是毫无异议,一丝不苟的执行。
……
由于强训时间有限,而且拳脚功夫在战场上适用性不大,因此仅仅训练了五日,即开始转换科目。
使得一众新兵,甚是遗憾。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拳脚格斗入门之术已然传授,至于最后成效如何,就看各自刻苦努力程度和领悟力了。
好在,所有新兵对拳脚功夫都极感兴趣。
闲暇之余,无不勤耕不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
以这样的训练热情,假以时日,必定会有所成就。
……
接下来,两个训练科目一并展开,因为可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也就是第七个训练科目——骑术,第八个训练科目——箭术。
这两个科目对军人来说,都很是实用。
尤其是箭术,更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千军万马的战场之上,无论是功击,还是防守,箭矢都是上上之选。
因为打击距离远,所以它既能最大限度的打击敌人,又能最好的保护自己。
正是它与生俱来的巨大优势,使得习甚众。
古往今来,只要是军人,无不熟之。
……
而且,历史上也涌现出了许多靠箭术威震敌胆的将军。
非常著名的有:
楚国名将,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有“养一箭”之称的养由基。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唐代白袍大将薛仁贵。
唐代名将,一箭双雕的李克用。
北宋大将,箭无虚发的王舜臣等。
这些人无一例外,为各自朝廷立下赫赫战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