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常宇瞳孔收紧,他自己连续串了两个衙门,对方即便不知道他真实身份也当知道他是官家的人,而听他言,那只有一个可能,先前跟踪的是另批人,而眼前这汉子,只负责截杀!

    “想杀我的人多了,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而且也绝对不是成功的那一个!”

    常宇冷笑,说着把指头放进嘴里吹了个尖长的口哨。

    那大汉竟面不改色,依旧慢慢走来:“试过便知晓……”

    说话间却突然驻足,因为这时从暗处用来十余黑衣人把他团团围住,这些人身手矫健,体格魁梧。

    老胡睁大了眼睛,此时才明白,自己担惊受怕一个晚上真是杞人忧天了,常宇明知道有人要杀他怎么可能没有准备,以他的心计又怎么可能不做准备,这招连春祥都会,作为师傅的他更是玩的炉火纯青才是。

    “大人,如何处置”一个黑人走了过来,却是午后才刚被常宇提拔为东厂贴刑官的锦衣卫千户高文采。

    “活擒不成杀了便是”常宇语气淡淡,站在车辕上准备看戏。

    那汉子听到常宇的话后,突然大声问道:“他叫你大人,你是官家的人”

    “怕了”常宇冷笑。

    &nbs




第371章 八极拳现世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说的就是中国武术的两大传统流派,常宇作为竞技高手,对此自然不陌生,奈何后世太极已沦为健身操,此时穿越而来尚未有机会与当代太极高手切磋,反倒碰遇上八极拳高手了。

    八极拳的发展不似后世的太极沦落,还是有一定实战实用性,在近现代都曾大放异彩过,比如八极拳中的一代宗师李文书的弟子刘云樵曾任蒋介石的警卫,而他的师兄弟李健吾是的警卫。

    至于八极拳的起源相对太极稍晚些,当在明末清初这一段时间,且创始人说法不一,略分为三

    一,戚继光,他的兵书纪效新书-拳经捷罗篇中记载的巴子拳便是八极拳的初称

    二,源自河南焦作月山寺主持张岳山创

    三,某云游和尚后传授给吴钟。

    然而以常宇所见,当属戚继光更靠谱些,因为这位民族英雄不光是杰出的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兵器制造专家和武术名家,和当时的俞大猷并称“俞龙戚虎”威震天下,俞大猷善使长剑棍术著有《剑经》一书。

    且八极拳拳法简洁朴实,拳路刚猛暴烈狠辣,实战性非常强大,自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来,不可能是一个寺庙里的主持茶余饭后在院子里演练所能达到的效果,即便是那个云游和尚也未必能达,只有军伍才中才淬炼出这等硬打硬开的功夫。

    “什么八极九极的,老子这是巴子拳,不过你小子倒是识货,认得这招铁山靠”大汉嘿嘿笑着,一脸的傲气,环视周边高文采等人,眼中皆是不屑。

    “那你是戚家军的后人了”常宇听他这么说更加确定是八极拳无疑。

    大汉闻言,脸色一黑:“废他什么话,受死吧”说着便又朝常宇扑来。

    这大汉身具虎豹之力,堪比屠元,罗虎和郝摇旗等人,身材魁梧如山岳似周遇吉那般雄伟,偏偏又刀法狠辣,武艺高强,这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怎么打!

    硬打!

    常宇前世身经百战,跨级别的对抗赛也没少打过,然则吃亏的是此时的身体素质无论是速度,力量还是技巧和前世巅峰时期还有一大段差距,更重要的是擂台上是有规则的争斗,而眼下可无规则可言,对方就是要弄死他。

    转眼之间两人陷入酣战,大汉显然八极拳造诣极高,时而寸截寸拿,硬打硬开,时而气势磅礴,大开大合,刚猛暴烈让常宇狼狈不开,使出浑身解数招架,依旧被击中数拳,痛彻入骨。

    幸而常宇学有所专,善于技击之术,曾系统针对性训练过,虽力不及对手,体格也被碾压,但仗着绝高的技击之术应对,大汉想短时间弄死他,那无疑做梦。

    拳来脚往,常宇攻守兼备,拳法多变,从散打,泰拳,甚至巴西柔术,轮番上阵,硬是抗住了大汉的狂风暴雨,虽显的狼狈,但却不落下风。

    大汉显的异常震惊,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的弱鸡,没成想如此难缠,脸色顿时变得漆黑:“你到底什么来路”他终于感觉到常宇不是一个普通人了。

    “听闻巴子拳里有枪术,为何你使刀”常宇答非所问,不过问完后立刻后悔了。

    大汉随口道:“老子喜欢刀”说着却突然想到了什么,猛攻常宇数拳,突的一转身朝高文采等人扑了过去。

    看来,眼见久战不下,这大汉也急了。

    “围攻他,不要让他夺刀”常宇对高文采大喝,猛的一窜,挑起来朝大汉踹了过去。

    所谓一力降十会,这大汉虎豹之力,当下无人可硬抗,便是常宇都如此狼狈,若在被他夺了刀,那可危也!

    高文采等十余锦衣卫本远远围观常宇独斗大汉,见两人拳来脚往各施绝技,真看得眼花缭乱,暗自叹服的时候,突见大汉朝他们奔来,一时间竟没反应过,待到常宇大喝,众人才恍悟,不过此时大汉已到了眼前。

    大汉的长刀在一个锦衣卫手里,这人倒也机灵见大汉扑来,一抬手远远把长刀扔给远处的同僚,自己抽刀朝大汉砍去。

    奈何刀尚未及半,便被大汉一拳打飞,刚要捡起地上的绣春刀,

    但此时常宇却也到了,一脚把大汉踹到。

    大汉一个滚地翻身而起,口中大喝,左右开拳,转眼间就打到数人,端的是无比威猛。

    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八极拳果然牛逼,常宇喘着粗气,心下无比佩服,此人绝逼的高手。

    也许力气不如屠元,魁梧不及周遇吉,勇猛不如罗虎,马上对阵不知输赢,但若论拳脚单挑,这大汉三十招内能把他们三人给屠了。

    “一起上”

    此时常宇再也顾不多其他的,一声大吼,直奔大汉冲了过去,近身之时突的往地上一趟,夹住大汉双脚,用力一滚。

    噗通一声大汉摔倒,略显惊慌,双手去掰常宇双脚,企图挣开。

    大汉力气实在太大,堪堪就要掰开之际,高文采等人已经扑了过去朝大汉门面踹去。

    大汉双拳猛开,上身左右闪动,转眼间又被他击倒数人,不过门面也受了几脚,血流满面,更重要是在这短短空隙中,常宇已经牢牢缠住他,确切说锁住了他!

    十字固!

    当大汉意识到有点不对劲的时候,常宇一用力,他一声惨叫特别凄惨。

    “再不降了,这支胳膊就废了”常宇大喝。

    &nb



第372章 史可法
    马车走的飞快,至皇城东南门前停了下来,老胡跳下车,趴在城门缝和里边的人低声说了几句后又小跑回来,到车窗前道:“厂公,他不在”。

    “那就去承天门外,他必在那”常宇在车中懒洋洋的说道。

    老胡上了车扬鞭:“厂公咋就那么确定呢”

    常宇轻笑:“方三这家伙吧,虽有点狡猾,不过做事特周到,我说他在,他就在”。

    老胡轻笑,不言语,心中却有些小嫉妒,扬鞭加快速度朝承天门赶路,经过刚才之事,他心中已无恐惧,知常宇早有准备,且此时在皇城根,偶见巡逻卫兵,那贼人自是不敢轻举妄动。

    承天门(**)外便是千步廊,两侧全是机要部门的衙门,虽未强制要求寻常百姓不得靠近,但老百姓也不会随意过来溜达,毕竟皇城大门口,戒备森严,那些卫兵脾气暴躁,顺眼了呵斥你几句,不顺眼拉过来就一顿爆揍,你还没地方告状去。

    马车到了玉河北桥,顺着皇城根转向正西,老胡驾车望着街南边的几个衙门,突然道:“厂公,您说那位大人会不会此时就在兵部衙门里呢”

    常宇闻言,掀开车帘探头往南望去,这里千步廊的东侧靠近皇城根,宗人府,兵部,吏部这些六部衙门向南一对排开,眼前在宗人府东边的这个就是兵部的衙门。

    “不可能的”常宇摇摇头,放下车帘。

    “到了”老胡停下车,然后快步朝承天门口跑去,不一会便带了一个人急匆匆的跑来:“见过厂公”却正是方三。

    眼见方三冻得浑身哆嗦,常宇招呼他上车取暖:“可见到史大人”

    “见到了,不过他从乾清门出来时已过亥时(晚九点)了”方三赶紧道。

    “这么晚”

    常宇有些意外,若非有要事,皇帝很少留大臣在后宫那么久的。

    “是的,小的见史大人出来,便向前说明来意,只是史大人说,改日再拜见厂督大人,便急急离开,小的没辙,见他出了宫,也赶紧跟了出来……”

    方三出了宫,跟着史可法去了落脚店,便在承天门候着常宇,这一候就是一个多时辰,倒也够坚持的。

    “所以史大人此时在前门外是吧”常宇问道,方三使劲的点点了头:“来福一号上房”

    常宇微微点头,着老胡立刻出城去前门。

    承天门南方就是大明门,是去往正阳门最近的路,但千步廊那是皇帝走得道,若是行走可在千步廊两侧走,但赶着马车走,那可就是大不敬了,老胡不敢,常宇也不敢,所以只好在回去绕一圈奔着正阳门驶去。

    车行至正阳门前,老胡跳下车走进门洞和守兵说着什么,而方三也下令车走到车后对着黑暗中招了招手,不一会便见几人走了过来,却是锦衣卫的人手。

    “督主说今晚辛苦大家了,他要出城你们就不用跟着了,这点银子拿去给兄弟们当酒钱”方三说着掏出一锭十两银锭递了过去。

    “可不敢,护卫督主乃卑职们份内之事”几个锦衣卫连忙摆手。

    “督主赏的,就收下吧”方三不耐烦的说道。

    几个锦衣卫脸上有些不好意思,搓着手接了过去:“谢过督主,谢过这位公公”。

    马车出了正阳门,景象霍然一变,别的不说便是灯光就比内城通亮了很多,毕竟前门外大珊栏这块可是京城有名的红灯区,夜虽已深,靡靡之音不绝,虽不及后世霓虹那般炫彩,但精彩不减。

    来福客栈和悦来客栈在古代那可是全国连锁的老字号酒店,靠近正阳门外便有这么一家,前店后院,五星级别。

    所谓一号上房是个独立的小院,幽静雅致,但也物价不菲。

    此时小院内的主客房隐约透出灯光,如此深夜何人竟是无眠

    房内,烛火如豆,一个中年男子端坐床前桌边,桌上有书有茶,男子时而饮茶,时而看书,时而放下手中书盯着烛火皱眉沉思。

    这中年男子不是别人,便是大明朝最后一个脊梁,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

    。

    历史上,贼军北上围困京城之际,崇祯帝下旨让吴三桂,刘泽清等人进京勤王,然则除了唐通带了八千人马进京外,余人各有借口,迟迟不来,而史可法却是没有被召自发领军进京勤王,奈何路还没走到一半,京城便失了,闻崇祯帝上吊自杀,悲痛欲绝!

    如今,就在太原告急之时,崇祯皇帝因太子异梦,果断撤掉朝中一些大佬,急召史可法入京补缺兵部尚书一职。

    接到诏书,史可法立刻收拾行李,匆忙北上。

    古时大臣上任要拖家带口的,史可法身居兵部尚书自不可免,但其闻知西北兵事紧急,朝中动荡不安,于是让家眷后行,自己先行出发。

    饶是如此,这千里之遥,冬天运河冰封,仅靠车马,竟也近半月方才到京,而此时常宇已在太原一战成名,大捷而归。

    刚进京城,不顾风尘仆仆,史可法便去吏部报道,留随从在大明门外相侯,着其先寻一客栈落脚。

    古代官员,不管是地方的还是京官朝廷一律不分配房子,都要自己解决,而且大部分都是租房子。

    没错,的确是租房子,和现在北漂没啥两样,所谓将军租房,丞相买屋就这意思。之所以这样做出于很多考虑,官职调动频繁便是之一,毕竟那年头还没炒房子的概念,没事也不会在京城买套房子放着,且



第373章 明志
    来福客栈门外大街,常宇依着车厢抬头望着夜空出神,旁边车辕上的老胡的眼神却总在街头巷尾扫来扫去,心中琢磨,那些黑暗街角旮旯里会不会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呢

    他甚至开始有些暗暗佩服自己的第六感,先前总觉得有人跟着竟然是真的,看来自己对反跟踪挺有天赋的嘛。

    “大人”这时一声轻呼,方三从客栈内跑了出来。

    常宇急忙迎上去:“史大人可……”说着突然一怔,却见方三身后的客栈门口站着两个人,一个四十多年纪的中年男子,还有一个随从模样的年轻人。

    “史大人说夜深恐有不便,亲自出来了”方三轻声说着,常宇已然迎了上去,心中苦笑,

    避嫌!

    史可法在乾清门外对方三的托词是为了避嫌,此时不让他进房间会晤也是避嫌。

    毕竟一个刚上任的兵部尚书,初临京城,尚未摸清情况状况可不想卷进一些是是非非,何况对方又是一个话题非常强的东厂大头子。

    而且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个东厂大头子为何对自己那么有兴趣,一次相邀不得,竟深夜出宫来会,这其中有太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了。

    简单来说他不想刚到地头,就卷进浑水里。

    “敢问可是尚书史大人”常宇走近中年男人身前,见其一脸刚毅,不怒自威,心中暗自钦佩,大明朝最后的担当啊!

    “正是”史可法颔首,眼光朝对街那辆马车望去:“督主大人在那边么”他竟以为常宇是个随从太监。

    “咱家常宇,受命提督东厂,见过尚书大人”常宇拱手叩首。

    “你,你是……”史可法惊骇不已,眼前这太监太过年轻,竟是让诸臣谈虎色变,皇帝赞赏有加的东厂督主,他小小年纪如何做到的。

    “督主年少如斯,下官实乃震惊”史可法觉得自己失态了,连忙拱手回礼,连连告罪。

    常宇微微一笑:“有志不在年高,项橐(tuo)七岁被孔圣人尊为师,甘罗十二岁为相,王勃六岁能诗,骆宾王七岁咏鹅,战神霍去病十七岁便已率八百虎狼纵横漠北,一战成名,咱家今年已满十七,与先贤当论,羞愧难安!”

    史可法闻言,内心又是一震,内宫太监多不识文墨,眼前这少年张口列举先贤,从文到武到王侯将相一应俱全,可见通文史,且言下之意竟有与先贤相较之心,不由好感增添几分。
1...114115116117118...7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