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何处”常宇问道。
“万岁山上,常公公请随小的来”太监说着前边领路,常宇抬头朝南边万岁山望了一眼,树影绰绰,仅见衣衫,便随那太监走了。
这里是万岁山北侧,宫中贵人平日少踏足此地,倒是很多太监和宫女喜欢来此嬉戏,只是此时已近晌午,大多去进食,少见人迹。
在树丛山石中绕了一会攀到半峰,常宇随口问道:“太子在峰顶么?”
带路太监嗯了一声,继续前行。
“你是那个衙门的怎么看着面生”身后的方三突然问了一句,常宇一怔,也是疑惑,太子府的太监宫女他都面熟,这个的确没见过,心下疑惑,抬头望去,却是一惊。
却见太监突然变脸,伸手掏出一把利刃朝常宇心口扎去!
几乎是眨眼之间,刀尖刺破棉服,已触肌肤,常宇甚至能感觉到这把利刃的锋利和冰冷……
然则到此为止!
常宇猛的握住对方手肘,一个反拧,随即抬脚朝对方腹部一击重踢,太监受痛,惨叫被踢开数米之远,摔落干草中,利刃跌落一边,被方三快速捡了过来:“大胆,敢行刺厂公……”
“常公公饶命啊,饶小的一命啊,小的不想死啊……”
那太监一个翻身跪地,脸色惨白,叩头如捣蒜,转眼间血流了一脸。
常宇脸色极度难看,一言不语。
“说,谁指使的……”方三怒喝,谁知话未落音,那太监起身拔腿就跑,转眼钻进山林中。
方三刚要去追,被常宇喝住。
“厂公,这光天化日,此贼竟敢在皇城中行刺……小的现在就去报知春祥,这贼人受伤行迹败露一查就查得到……”方三说着转身就要下山。
“三”常宇叫住他,突然一脸苦笑:“你说在皇城之中谁有胆子敢刺杀咱家”
“一准是那些……”方三说着突然脸色巨变,甚至忍不住嘴唇发抖:“厂,厂公……这,这不会吧!如若是……咳咳,用不着派个太监行刺吧”。
“的确用不着”常宇长叹:“这是敲打我!”
先不说常宇在内宫的人缘,此时他提督东厂权倾一时,简单说内宫就是他的地盘,谁敢在皇宫动他那是找死。
虽说北京城有无数人想要他的命,但也仅敢在皇城之外,不管崇祯是否睁只眼闭只眼,皇城之外怎么闹最后都有余地,但是若有人敢用皇城里太监动手,那就真的触动崇祯的底线了,他定然会大发雷霆,追究到底,所以没人敢把触手伸进来动用皇城里的人手,即便他们很多人都能买通内宫的人为他们效力。
既然那些人不敢,那敢的人又是谁
毫无疑问,只有这个地方真正的主人,而且他也并不多加掩饰,等于直白告诉常宇,没错,就是我。
既是如此,又明知一个太监根本伤不了常宇,那此举,只是敲打
他为什么要敲打我,又是要敲打我什么,这是何意常宇一时想不通。
“上边是常公公么”这时山脚下有人高呼,常宇凝目望去,却是东宫的太监骆严,便张口应了。
“常公公,太子端本宫有请”骆严在下边高呼。
常宇和方三对视一眼,两人快步下山。
端本宫殿内,朱慈烺双目无神,看着眼前饭菜发呆,甚至常宇到了跟前都没反应过来。
“佳肴在前,太子是在学神仙汲取精华的么”常宇打趣道。
朱慈烺一个激灵,抬头见是常宇,便笑道:“神仙真的是只汲取饭菜的香味便饱了么”
常宇耸耸肩:“我又不是神仙,怎会知道”。
朱慈烺苦笑,随即脸色一暗:“不日你便要出宫了!”
“真的”
常宇一喜,屁股还没落座又弹了起来,搓着手在殿内走动:“太子可知道这几日虽短,我却
第378章 论贼
东宫的饭菜很香,二人却味同爵蜡,皱眉细语,直至近申时(下午三点)有太监匆匆而来,崇祯帝召太子及常宇入内宫。
两人急急起身,匆匆出了端本宫朝乾清门走去,路遇太监宫女见二人脸色沉重不善,皆不敢向前问候,远远见礼。
乾清门外尚有一些官员等着面圣,见两人走来,低声议论纷纷,有施礼者,朱慈烺到还好,强笑还礼,常宇直接黑着脸一闪而过,惹的诸臣心理暗骂,死太监果然都一个德行,一朝得势,狂妄至极。
“太子殿下,常公公,皇上在御花园呢”两人刚进入乾清门便有两个太监迎了过来。
御花园,在坤宁门外和玄武门之间,亭楼水榭,奇花异草比目皆是,是为内宫皇家人遛弯散步花前月下的绝佳之处。
今日天气阴沉,非游园佳时,怎滴皇帝如此好兴致,常宇心中嘀咕,不过转念一想,崇祯帝勤政,从早至此都在处理朝政,想必脑袋也快爆了,出来吹吹风减压。
两人跟着太监穿过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出了坤宁门进入御花园,在亭楼花枝间穿梭直至钦安殿跟前。
钦安殿在御花园正中,简单说就是个道场,因为嘉靖皇帝笃信道教,对此大加修葺,设置道场,由专门的太监道士打理。
没错皇城里有和尚庙也有道观,有和尚也有道士,不过都是由年迈太监奉旨出家而已。
崇祯在殿前凭栏而立,神情憔悴,眉头深皱,比之前两天神色更差,想是这两天国事操劳过度。
“臣常宇参见圣上”常宇在殿前和太子一起叩礼。
崇祯这才缓过神,朝下边看了二人一眼,微微抬手相招:“过来说话”。
常宇和朱慈烺二人快步上了阶,走到崇祯身边。
“皇上,臣有事凑请”。常宇向前一步道。
崇祯扭头看了他一眼,勉强一笑:“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常宇你可知,闯贼纵然再猖狂,也不过家贼尔,但满清金狗却不同,他们是外贼,不只想吞掉大明,还要灭了中原汉人千年的一脉血统,朕恨闯贼更恨满清金狗,奈何……”说着竟然双眼一闭,两行清泪留下。
常宇重重的长吸口气,后世谁他特么的说崇祯曾想过要联清灭李自成的,引狼入室之举,一个不慎便是把祖宗基业拱手想让的事,他怎么敢。
“你既能在太原一举破贼,朕相信你也可在关外痛击清狗,再不济以你之能联同吴三桂保住宁远,守住山海关总还可以吧”。
崇祯泪眼模糊一脸悲痛的看着常宇:“可叹敌军兵临城下,满朝文武朕却无人可用,也无人堪用,朕只能指望你了,常宇,万勿负朕,万勿负大明!”
崩溃了!
这一国之君,高高再上的大明帝王终在强压之下,心腹跟前崩溃了,换个角度下,任谁知道自己眼瞅着就要国破家亡,每日要承受多大的压力,都可能会崩溃,崇祯也不例外。
“臣,誓死效忠大明,效忠皇家,臣愿前往边关拒敌,赴汤蹈火便是粉身碎骨,也必将清狗打回去”。常宇内心其实是相当悲痛的,噗通一声跪在崇祯跟前,身边的朱慈烺已经抽噎不能自已。
“起来说话”崇祯伸手去扶,常宇顺势起来:“皇上,家狗野狗咬人都疼,臣去了北边打狗,可这南边的狗已丧心病狂,只恐史大人难为啊”。
崇祯微怔,脸色极度难看至极,长叹一声:“你可知此时闯贼到哪了”
“臣不知,但他惨败而去,自是寻贼首刘芳亮回合,臣自太原来时刘芳亮尚在潞安府(今长治)闯贼在平阳府(临汾)两地相隔不过三百里地,虽是山道坎坷,但这些时日想必他们已回合了”。
常宇略一沉思,抬头说道。
崇祯眼睛微亮:“接着说”。
“贼首刘芳亮是为贼东路军,过了黄河后,先取了怀庆府(今沁阳一代)却没直接攻占近在咫尺的卫辉府(汲县,今卫辉市),反而直奔西北的潞安府,是因长治自古便是兵家要地,他要先拿下然后再图其他州府,臣料想他下一个动手不是卫辉府便是彰德府(今安阳)”常宇又道。
崇祯吸了口气,脸色已较先前温和:“那以你推断贼人会先打哪个”
常宇眉头一挑:“彰德府,理由很简单,彰德府在长治正东面,直线距离不过三百里路,而卫辉却还在安阳正南数百里外,贼子当然就近攻城,在慢慢蚕食周边”。
崇祯抚掌,一脸不可思议:“朕虽知你聪慧过人,有勇有谋,比之朝堂之上那些能臣武将丝毫不逊,但却仍
第379章 无计
眼瞅着崇祯一脸的期盼,常宇却有些懵:“臣并无退敌之计啊”
没有
崇祯一脸愕然:“先前你去太原督军处处料的先机,攻守得当,终得击溃闯贼,眼下面对清狗却没了办法”
“皇上恕罪,臣刚听闻要去北边,一时间真的没想好应对之计,不过臣擅长随机应变,到了地头看了再说或许会有好法子吧”常宇倒是非常的诚实。
崇祯却忍不住笑了:“满朝文武都说你奸诈狡猾,你自言善应变,以你聪慧朕是信得过的,但若说你没一点准备朕可不信,先前太原之行,你已暴露你的深谋远虑了!”
啊常宇这下真的可是懵逼了,自己怎么就深谋远虑了,咋又还暴露了呢。
见他神情不似乎作假,崇祯也有些捉摸不透了:“出京之前,你集训宫中内官,选身强体壮数百人带去了太原,且还打出了名气,叫什么宫字营是吧,还有你挑选的护送人马,府军卫和腾骧卫,那都是亲卫中战斗力最强的,你敢说这不是你的先手准备,有心而为”。
闻言常宇苦笑连忙躬身解释:“皇上,臣训练内官本是为拳赛储备人才,那是在出京之前,臣可没有先知之能,后因出京,路途且艰险,押饷事关体大,臣不敢大意,内官是皇家最可信之人,这才带出去的,至于后来所为,完全是机缘巧合,时势造就”。
崇祯将信将疑,盯着常宇看了一会,终是微微点头,随即又若有所指的问道:“内官真的是最忠诚皇家的么最可信的么”
“江山易主对那些文臣武将来说无非换了个人做龙椅,但对内官来说是换了主子,换了依靠,主子没了变成了丧家之犬,相对而言,内官忠诚多了。”
崇祯脸色变了又变,眯了眼看着远方轻轻道:“你训练的‘宫字营’在太原表现甚佳,内官既然最忠心皇家,这‘宫字营’的人马多多益善”。
“臣,领命”常宇心中暗喜。
明史中记载明皇宫有太监十余万人……然则,此史书乃清人抹黑栽赃之作,真实可靠性甚至连三国演义都不如,大部分都是无底线的造谣,最直接的一个反驳理由,皇城才多大,十万人住哪
比如清朝皇城太监宫女有详细记载,一般不超过三千人,就是所谓的“够不够三千六”之说,不过从各史书论证下来,明廷太监的确远远多余清朝,正常情况下二三万人是有的,再多也会多过五万人。
这数万人训练好了,可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先不说战力如何,但忠心度绝对不是外边的军队可比,因为这些太监的人生没有那么多选择,没有后路!
但打仗仅靠忠心尚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拉出去见血才行。
史载,崇祯在最后时期,也曾组织一支太监人马,日夜操练保护皇城,然而在那些贼人杀进来的时候,这些太监军便立刻知道战争的残酷,这些平日连血都见过的内官军,怎么是那种在沙场九死一生摸爬滚打过来的贼人对手,往往愣是被吓尿在当地,被贼军当菜瓜砍了,实在不堪一击!
这股潜在力量常宇自然一早就惦记了,这股力量若是训练好了捏在手里,将来不管发生什么异变,那都是本钱,都是底气,不管拉出去剿匪抗清,又或真的时局不堪到了内斗的时候也不怵任何一方势力。
只是此时他却不敢妄为,理由很简单的,这蛋糕是皇家的,他动不得,只能偷偷的以训练拳手换个名头小范围的搞一下。
然则崇祯此时放话了,这块蛋糕你可以吃了,他自然要大快朵颐了。
常宇这
第380章 点将
“蓟镇总兵唐通”
常宇不假思索道。
唐通这个人吧,很多人不熟悉,但其在明末却是一个鞍前马后到处灭火的将领,洪承畴指挥松锦大战时手下有八大总兵,他便是其一。
其人虽无多大才干,甚至最后也成了贰臣,但相对其他带兵之将,他够听话,也够忠诚,虽然几乎没打过什么胜仗,屡战屡败,但是你只要让他去,他就去!即便最后投降李自成也是被逼无奈,和祖大寿情形差不多,也是因为此,在松锦之战溃败时,那么多总兵逃跑了,比如王朴因罪被砍,(当然王朴临阵违约先跑,是松锦之战大败的关键,死不足惜)而他和吴三桂等人仅是被降职处理。
便如这次崇祯下旨,召诸将进京,如同历史那般就他一人匆匆赶来,尚未及京就被派往居庸关,后又因常宇击溃闯贼,局势改变,崇祯让他到昌平侯令,眼下还没得及让他何去何从呢,就有人张口要了。
“唐通仅有八千人马,而据报鞑子有十万兵马”。
崇祯皱眉,看着常宇道。
“兵在精不在多,八千足以!”常宇道。
他心知,唐通十余年一直在征战中,手下的人马皆是尸山血海闯过无数次的勇士,实战经验及战斗力远非京营和皇帝亲卫可比,也只有这样的人马拉出去才能和清军硬磕。
至于先前他们为何总打败仗,这和战力并无多大关系,综合原因太多,将官不和,指挥失误,监军掣肘……
“既是如此,朕便给你,希望你这次还能给朕一个惊喜”崇祯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坤宁门方向在想着什么。
“皇上,请问史大人何日离京”常宇在身后问道。
“先前预定三日之内,此时若给他调派人马,只恐最快也要五日之内,而你,则越快越好,关外吴三桂那边有些手忙脚乱,你早去也早安生些”。
吴三桂的手忙脚乱,除了因为是要面临清军的大军逼近外,还有就是朝廷的朝令夕改,先是让他速速进京,然则他拖拖拉拉各种借口,准备放弃宁远,率民众迁入关内时,上边又下了命令,你先别来了。
这一番折腾弄的民声怨道,军心不稳,加上此时又有消息清军逼近,他自是有些忙乱。
“皇上,臣走之前可否找史大人聊几句”
皇帝最忌外臣和内宦勾结,所以这种事一般情况都是偷偷所为,此时常宇拿出来说道,便以示自己心底坦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