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若局势真如这般,咱们……”刘希尧皱了眉头,心里头却不由的松了口气,他知道形势虽不利,但总归回到谈判桌了。
“若真如此,咱们便要不上价了!”宋献策叹口气:“那太监和李岩都是厉害的人,一个在京里头看似什么都没做,一个在黄河那边把他想做的都给做了,着实出乎为意料”。
“那……大军师,如果对方把价钱压的很低,咱们会……毕竟此时……”刘希尧来回踱步忧心不已,宋献策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朝廷自然会把价钱压的很低,但也不会逼人太甚的,李岩之所以能在短短时日下了四城,并非靠的真本事和硬实力,是取了巧,说白了就是配合了那太监的阴招罢了”。
“大军师说的是……他们借闯王……”
宋献策点点头:“他们造谣闯王被擒……趁吾等军心大乱之下突袭……哼,胜之不武,不过话说回来打仗嘛,兵不厌诈……”
“大军师,闯王他可真的是……”刘希尧心一下紧了起来,他被软禁营地内几乎城了瞎子聋子,不似宋献策在城中还能通过秘密渠道和外界联系上。
“放心,闯王已逃出生天,朝廷的谣言很快不攻自破,有了闯王在黄河坐镇,李岩再想前进一步都难如登天,而朝廷也有自知,所以他们若真想谈和不会逼人太甚的”。
宋献策的话让刘希尧大喜不已,差点就跳了起来:“天幸闯王逃出生天,太好了,太好了,大军师,如此来说,这次谈和十之八九就成了”。
“现在还不敢肯定,吾等首先要确认李岩这封密信的内容是否属实,而且还要听听闯王的意见,或许……”
刘希尧皱眉:“或许闯王变了卦?”
“那倒也不至于,但千里逃亡心里头自是有火,怕不会善于朝廷,上一次东征时被朝廷一路追杀,不过那时候身边有数万兵马随扈,而这次几乎可以说是千里走单骑,其中凶险不言而喻,他心里头必然窝着火,自是要宣泄一番”。
倒也是,刘希尧点点头,脸上忧色重重,宋献策知他心事:“若谈和失败了,吾必保你性命!”
刘希尧苦笑拱拱手:“这恩情刘某人记下了,只是怕到时候,朝廷不善与啊”。
“走一步看一步了”宋献策仰头看着夜空。
当夜,便遣快马连夜去往潼关求证事实真相。
京城里头一帮大佬正在为即将的谈判做功课,可黄河这边的气氛却依然剑拔弩张,双方虽然暂时休兵,可又都蠢蠢欲动。
没有人提出休兵,但两方都非常默契的达成了一致,李岩没有趁机夹击收复河津,田见秀和刘芳亮也没出兵收复北线三城,甚至近在咫尺的朝邑也强忍着没动手。
因为两方都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慎就铁锅大乱炖,陷入混战局面,和谈随即化成泡影。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两方兵马都是有心无力!
这段时间李岩倾尽兵马打朝邑,围攻大荔而后转战北线三城,将士已是极尽疲惫不堪,军需和兵备也都消耗极大,后续补给不足,在北线和中线已是无力发起大规模战役或者攻坚战了。
同样,贼军一方,北线全面沦陷,中路前哨朝邑失守,大荔更是几度差点被破城,为此将周边百里的兵力都调集过来,士兵几天几夜都没睡好,军心不稳且乱,粮草补给同样不足,防守都力不从心,更别说主动出击了。
所以整个战线最敏感最不稳定的则是南路潼关了!
潼关自古便有西安大门之说,是为兵家必争之地,李自成攻破西安之后立国大顺,潼关便成为了他的边境国门,对其防守之重不言而喻,东征之后更是重兵驻防,特别是朝廷在对岸陈兵摆开一副要进攻的架势后,他甚至把亲侄子干儿子李过派来坐镇。
李过这段时日恼火的很啊,初闻他爹在京城被擒之后差点乱了方寸,而李岩就趁机散布谣言乱了军心之际突然动手,夺朝邑,围大荔,而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能去打援,因为这边吴三桂的数万大军已集结到了家门了。
李自成下落不明,以至军心不稳人心不定北线城池全面陷落,大荔危在旦夕,这日子对李过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煎熬,甚至让他头上见了些许白丝,毕竟心理压力太大了。
情报不断传来,北线虽然全面陷落但大荔在刘芳亮及时救援之下得保,这让李过稍稍松了口气,而后又见李岩未有其他动作,甚至没有趁机收复河津,他便知道,中北两线的局势暂时就维持这样了,双方都不敢擅动也没能力擅动!
但南线这边……
吴三桂可是磨刀霍霍啊,随时可以开战!
就问怕不怕!
扶明录 第1850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 !
在真实历史上,吴三桂这个时期刚投降满清鞑子成为他们的刽子手,而在这之前其除了年少那次沙场救父的壮举之外,打仗方面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
所以理论上李过都会将其视作朝廷普通将领,这种将领在他造反十几年间杀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可这已经不是真实的历史了。
偏偏在他们东征中途时,满清鞑子想趁机摸鱼,多尔衮率十万大军兵临宁远城下被吴三桂和常宇联手杀的溃不成军。
宁远大捷,让吴三桂一战成名扬名天下!
这场大捷意义非凡,对阵的敌人不是贼军,而是以铁骑无敌的满清鞑子兵,含金量充足!
也因此,面对吴三桂的数万大军一向看不上瞧不起官兵的李过也心有忌惮!
但若说怕,还真不至于。
关宁铁骑是牛逼,但李过算定吴三桂不可能将关宁军全拉过来了,宁远城的防守不能空也不是一般兵马能胜任的,所以这数万大军里关宁军的比例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至于朝廷其他的兵马,最能打的东厂卫不在黄河防线,李岩在北边已被拖住,高杰和黄得功都在千里之外,余下都不足为惧,而且真正让李过忌惮的还并非吴三桂,而是马科。
一个曾经赫赫有名数一数二的战将!
但李过猜测属于马科的嫡系兵马也不会太多,且宁远大捷吴三桂是防守方,这一次他是防守方。
所以尽管吴三桂和马科来势汹汹,李过心里头还是有几分把握的,可他手下却有些惶恐不安,数万大军兵临城下那种气势犹如泰山压顶,压的人喘不过来气,加上军中传闻四起,什么闯王被擒了,北线城池全面陷落,大荔危在旦夕,大顺国就要完蛋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将士的战斗力和战意都大打折扣,一旦开战真不知会出什么漏子,这才是让李过白头的压力根源。
打了十几年的仗,李过深知军心稳定的重要性,为此他每日深入基层鼓舞士气,然则收效甚小,任凭他如何卖力却总有画蛇添足和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深知有传言说大荔已被攻破了,气的李过杀了十几个传谣的士兵已然无济于事。
只因为最重要的一环,他无法自圆其说,那就是李自成为何还现身。
传言刚起的时候,李过为了稳定军心,便说闯王在大荔巡查,不日便回,然后他就去了趟大荔,回来又说那边开战,闯王坐镇指挥来不了潼关了,再后来准备让大荔那个替身过来的,可谁知因为大荔开战被封城了,那替身也来不了。
所以无论李过怎么的否认,怎么的画饼鼓舞士气,可李自成一日不现身,士兵就不会相信的,一切都是徒劳。
用焦头烂额来形容此时的李过丝毫不为过。
“报,大帅,大帅”门外一个贼军急慌慌的跑了进来,脸上却带着难以形容的喜悦:“大帅,闯王来了!”
正在堂上皱眉沉思的李过闻言眉头紧皱:“在哪?”
“刚从西门进城……”话没说完李过蹭的起身冲出大堂:“大胆!可曾确认身份便擅自放入……传令封锁西门备战!”
无怪乎李过这么紧张失态,他心里头知道李自成真的去了京城那边,而且正在被朝廷追杀,这边不可能有真的李自成,搞不好是李岩派人佯装来骗城门的。
那会不会是李自成逃回来了呢?
有这个可能,但李过不信李自成这么快就能逃回来,即便他在那边逃脱官兵的追捕,应第一时间藏身待局势稍定后再潜回来,毕竟黄河防线被封锁的死死的,没那容易跑回来的。
然而,当李过全副武装率数百亲兵冲到西门时,便看到一个极度沧桑瘦骨嶙峋却又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时,他瞬间就破防了,翻身下马迎上前喜极而泣:“父亲,您回来了”。
没错,此人就是李自成,真正的李自成!
历经月余九死一生,在朝廷的追捕之下终于逃出生天了。
看着李过跪在自己跟前嚎啕大哭,李自成苦笑叹息,抚摸其头探手拔下李过的一根白发:“这段时间你一定很难熬”。
“孩儿……担忧父亲安危,度日如年……恨不得率兵杀过去……”李过喜极而泣难以自已,连话都说不顺了,他同李自成既是叔侄又是父子,多年上阵父子兵结下的亲情远比普通人父子关系更深厚,且两人年纪相近更似兄弟,(查史料有的说李过比李自成还大个五六七八岁,有的则说小李自成两岁,小说取其中,小十岁吧)
衙门里,李自成已洗漱干净正在狼吞虎咽,这一个多月亡命天涯别说一顿饱饭了,很多时候几天都吃不上一口。
李过恭敬的在旁边端茶倒水服侍着,小心的问道:“父亲是如何逃出来的,那牛丞相呢?”
李自成没急着回答,狼吞虎咽一番喝杯清茶打了个饱嗝才缓缓到来:“牛金星尚活着,在对岸中条山里头藏着”。
嘿,李过倒吸一口冷气,这就是在李岩眼皮底下啊,不过中条山延绵数百里那么大藏个人,即便李岩知晓了,也无从搜捕。
随即李自成便又说了自己是如何逃出来的了,在京城预感不妙之后,他和牛金星便急忙出城找了一个窝点,让接应的人往北逃窜吸引官兵的注意力,而他俩则急忙往东逃窜,而当时反应过来的常宇遣人追捕,果然是奔着北边和南边,决然没想到这厮出城就往东跑了,这就是李自成经验丰富所在,他有超乎寻常人的警觉性以及判断力,他能在暴露之前逃出京城然后预判常宇的预判,毕竟正常都会觉得他要逃走要么走山西道,要么走河北道。
迷雾弹果然有用,成功的将一支精锐追捕队伍引去延庆山区,而京城周边还在挖地三尺大搜捕的时候,他已逃到了通州。
按照他的打算到了通知直接走运河南下没,从山东境内上岸再做打算,毕竟那边他布置的暗雷比较多。
只要我跑得快,官兵始终慢我一步!
不过李自成还是小看了常宇的动作,虽比他慢了些,但并没有慢多少,而且他派出的追捕队伍并非一支,撒网式大范围,除了数路精锐之外更是调动京营兵马,且有的未必比他慢,比如再惊觉李自成来了时,常宇下令追捕的同时,锦衣卫和番子的传令兵以极快的速度通报京畿周边城池严加防范拦截。
也就是说在李自成逃到通州那会,保定府那边都接到消息开始布置拦截抓捕之事,更不用说距离京城一步之遥的通州了,虽然追兵还没跟到这里,但通州已接到军令,封锁水路码头。
这边让李自成从水路逃走的计划落空了,不得已在几个死士的陪同下走荒野野道逃生,在逃到沧州附近时候被追兵发现踪迹,而后其便开始了九死一生的逃命生涯,一边暴雷一边逃窜,在河北和山东境内同追兵不停的绕圈子,时而藏于闹市时而隐于荒山野岭,受尽了惊吓也吃紧了苦头……
但其绕来绕去却也将追兵给绕晕了,恰此时李过排除的接应的那股死士又吸引追兵的注意,而他却趁机逃出了包围圈,进入河南境内顺黄河一路往潼关方向逃窜,时而化妆乞丐,时而走商,时而放养倌……终于逃出生天。
这是常宇始料未及的,所以他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在追捕结束后和春祥复盘时以为李自成是从延庆然后进入山西道逃出去的,实则李自成甚至连延庆都没去过。
要不说李自成是大明最专业的逃命行家。
扶明录 第1851章 筹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 !
李自成回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潼关城的各个角落,老百姓听了倒还算是平静,但对贼军来说却无疑是一注鸡血,有人欢呼有人半信半疑,一些贼首们则随即朝衙门涌去想要探听虚实。
衙门外已是水泄不通,大小贼首围在外边翘首以待相互打探消息,几个贼军在衙门口维持秩序,嗓子都已经喊哑了,闯王确实回来了,正与李帅商议军务,诸位老兄稍等等……
衙门里,李自成已吃饱喝足,在大堂上半躺着闭目养神不紧不慢的将自己的逃命过程说与李过听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父亲天生的吉人天相,日后必大富大贵”李过递过一杯清茶淡淡笑着,李自成苦笑摇头:“戎马十余载,这倒也算不上最危险的一次,却是最艰苦的一次,想当年那会被洪承畴,孙传庭埋伏只余十八骑逃入商洛山才是最凶险的,然则却没逃的这么苦”。
“父亲说的是崇祯十年那会吧”李过一声叹息,一眨眼十年过去了:“哦对了,那次也是在潼关吧!”
李自成微微点头:“就是在潼关南原”说着看向李过:“为父这月余尽在逃亡,却也听到了很多不知真假的传闻,朝邑丢了?”
李过一声长叹:“孩儿一时疏忽,着了那李岩的道”随即便将这月余之间他和李岩过招的种种详述一遍。
李自成听的眉头紧皱,许久没吭声,他没想到自己逃命的这一个月李岩竟然翻了那么大的浪,硬是吞了四个城!
“李岩有大才!”半响,李自成长呼口气:“初遇时便知其才,只是未能让其尽展所能罢了,他在咱们这边掣肘太多,充其不过一个军师幕僚,却没想到便宜了那那小太监,他识人也会用人且不疑人,这一点,吾不及他!”
听了李自成夸赞李岩,李过心中不服,张口便要骂李岩卖主求荣什么的,却被李自成挥手制止:“李岩同那太监一唱一和,趁吾逃亡的时间散布谣言,乱我军心将黄河局势搅乱了搅浑了,却也拿到了他们想要的筹码了,谈和……咱们要吃大亏了!”
“那咱们就再打回去,将筹码夺回来,如今父亲已平安回来,军心大振,正好趁机收复那几处失地!”李过一脸愤愤然,李自成轻摇头,看着李过问道:“你可想要谈和?”
李过一滞,终是一声长叹颓然坐了下来,他懂李自成的意思,要谈和的话就不能再主动开战了,那样会被朝廷视作没有诚意和谈,双方就会立即进入你死我活的敌对局面。
而李岩在中北两线暂停动手,除了有心无力也是在维持一个局面,一个还可以谈的局势框架,就如同南线吴三桂大军兵临城下而没有立刻动手也是这个原因,现在就到了必须谈判的时刻,人家不动手也就是给你个坡下,当然了,也是个威胁,你不谈我就攻城!
“可父亲刚才也说了,若此时谈和,朝廷的条件也必然苛刻,毕竟咱们手头的筹码……”李过有些暗恼,可李自成笑了:“朝廷压价是必然的,但绝对不会太过苛刻,且他们不过夺走几个小城罢了,算不得多大的筹码,汝亦不必自薄,咱们不是没有足够的筹码,反而有相当大的筹码!”
额……李过皱眉不解,李自成指了指自己的头:“吾这个脑袋就是最大的筹码,黄河西岸大小十几个城就是筹码,大顺军十余万将士就是筹码,何况还有荆襄,这都是让朝廷无法抗拒的筹码!”
李过恍然大悟,使劲拍了自己的脑袋,这段时间他心里压力太大了,以至于钻了牛角尖之看到了眼前这点小得失,却忘了大局!
大局是什么?
大局就是如今的孱弱无力的朝廷却要面数不胜数的内忧外患!抛去天灾之外,只说兵祸,无论是大顺还是大西还是满清鞑子,单拎一个出来对上朝廷都让他力不从心,何况三个一起来。
所以说,他们也想谈和,手里筹码再多,再想压价,但都避不开他们想握手言和的心思,如今有一个想和的了,他们定然不会将其逼走,无非压点价罢了。
能和一家是一家,这就是朝廷眼下的心思!
可以说,李自成是无比的清醒,朝廷的脉搏被他把的死死的。
维持现有的局面,谈和!
从鬼门关溜达一圈后的李自成回到潼关后非常有默契的配合李岩,暂停一切军事行动,全力谈判。
当然这并非主动配合,而是被形势所迫,这个时候再打再闹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除非他并非真心想谈和。
可李自成是真的想落个善终,想要一方为王。
那就让宋献策在京城和朝廷好生的一番扯,只要朝廷不过分,他就能当个名正言顺的藩王!
而他现在要做的则就是好好休养,同时还要重振士气,于是吃饱喝足休息一会儿,便同李过一起走出衙门,上了街头,上了城。
虽然一个多月的逃亡让他瘦骨嶙峋,但将士一眼就认出来,这就是闯王,就是他们的灵魂。
闯王,官兵都到城外了,咱们什么时候打?士气大振有好战的人便嚷嚷起来,李自成一脸轻笑,可知他们为何兵临城下却不围城呢?
他们不敢!官兵都是纸扎的,看着瘆人实则不堪一击……
将士七嘴八舌胡言乱语,一个比一个会叫嚣,一个比一个会装逼,李自成也是附和着这些贼首,不过心里头当然明清的很,官兵不是不敢,也不是不堪一击,是在观望,确切说是在等军令罢了。
但这些不能说出来,他需要手下这些贼兵贼将自嗨起来,而事实上如他所愿,潼关的贼军因为他的现身,整个嗨的不行了,满城都能听到他们兴奋的鬼哭狼嚎,却吓的那些普通百姓们心惊胆战,这是要干啥哟。
潼关城东二十里有个地方叫代字营,是个大村镇,名字的来由就是因为这里曾经是明军的一个驻地,营地上书代字,至于是哪个代将军已无从考察,而今这里依然驻扎着数万明军,且不是一个将军,吴三桂,马科以及刘文炳,卫时春等几个勋贵都在这呢。
这月余时间,他们陆续从开封洛阳一路往西推进,从灵宝推进到盘豆镇,如今已兵临潼关城外二十里的代字营!
本来吴三桂和马科等人都商议好了战术准备进攻潼关,可就在这时李岩来了军令让他们按兵不动!
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不用掐指都能推测出李岩的用意,中北两线都取得了战绩,南线刀悬头上,这是谈判的最佳时机。
此时的吴三桂并不知道李自成已潜逃回潼关了,也不知道潼关城里头的贼军都打了鸡血似的亢奋,但他即便知道了也不在乎,因为他现在也亢奋的很。
若谈成了,潼关则是由他受降,谈崩了,他立刻攻城,这是大功一件!
他在等!
扶明录 第1852章 求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 !
夜幕降临,潼关城内的李自成又回到了衙门,此时此刻的他疲惫至极,一个多月的逃亡让他没有吃一顿饱饭同样也没睡过一次安稳觉,如今回到了安全地瞬间有种要垮了的感觉,在城中溜达一圈给贼军打完鸡血后,自个儿也快撑不住了,他要早早的睡个好觉。
可他还没刚躺下,李过就在外边敲门了:“父亲,夫人遣人来了”。
夫人自然是李自成的老婆了,也就是大顺的高皇后,高一功的姐姐,只是李过虽然叫李自成为父亲,但却不叫高夫人为娘,至少私下是不叫的。
至于原因么,谁也说不清楚,或许是叫过娘的都没个好下场,这儿就要顺道说一下李自成的几个老婆了。
世人普遍认为他有三个,韩金儿,邢夫人,高夫人。
韩金儿是李自成第一个老婆,当时和同村的盖虎儿通奸被他给杀了,也是他杀的第二条人命,邢夫人被高杰给拐走了,现在是常宇的结义大嫂,高夫人是现任,其实在高夫人和邢夫人之前还有一个,在崇祯十一年满清鞑子第四次入关,卢象升在河北巨鹿战死,洪承畴和孙传庭等人被调往辽东,躲在富水关南生龙寨内的李自成得以喘息也顺便取了个老婆王氏,当人军中都称之为娘娘,只是后来不知所终了。
所以算下来李自成有过四个婆娘。
西安城内的高夫人如今已是比热锅上的蚂蚁还焦躁不安,自从李自成被朝廷所擒的消息传到西安后,整个城的人都乱了,老百姓人心惶惶大顺国的文武也是乱作一团。
虽当时就遣人去潼关来问,可得到的回复总是似是而非,言其在秘密巡查,可随着黄河防线开战传言愈演愈烈,人心越来越乱,西安城内的诸多贼首们都开始打小算盘了,感觉随时就要分家了。
眼见如此,高夫人便又令田见秀去探个究竟,可哪只田见秀一去不回,陷入大荔被困,若非刘芳亮解救及时那就完犊子了。
大荔被困进不去无法探听消息,得知李过在潼关,高夫人便又遣人来见李过,下了铁令必须要问个清楚。
高夫人派来的人见到李自成后,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却也给李自成带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他被擒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荆襄,因为那边军心大乱,而左良玉却趁机步步紧逼,主帅袁宗弟遣人至西安探究竟……
“这狗日太监的造谣生非,煽风点火的手法可谓是炉火纯青啊!”李过听了气的要喷火,李自成也是长叹不已,这太监打仗无所不用其极,在这种怪门邪道上更是变本加厉,他打了个时间差,在自己逃亡这段时间内可劲的煽风点火,可劲的造谣生非,就是让贼军内部能多乱就多乱,他好捡便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