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文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香港大亨

    仅仅3月份,盘古128kb升级版主机代替了原本的64kb内存主机,光是这一项,就使得原本每月平稳的100万台左右的销量,暴增到了170万台。

    以至于,新创业电子在中国大陆的工厂,都难以供应xr16cpu,最终,不得不采购了理光公司刚刚投产的xr16芯片。

    新创业电子从大陆的自家工厂购买,成本仅需45美元一颗。而从骊山半导体采购,也仅48美元一颗。但是,理光公司限于成本,销售高达100美元一颗。嗯,由于每颗芯片要缴纳5美元的专利费,所以,实际上是95美元的采购价!

    尽管如此,林棋也不得不骂理光公司乘火打劫!用自己授权生产的芯片,高价卖给新创业电子公司。而新创业电子公司急需,只好接受这种一倍高价。否则的话,就满足不了市场上的大量的订单,造成更大的损失。

    另外,双核盘古主机首月销量也是突破了10万,而四核盘古的销量则破15万台。

    这个销量基本上,并没有让林棋失望,毕竟,现在的盘古主机还未摆脱游戏机的定位。

    后市的游戏机会拥有更好的显卡内存,更强大的cpu,因此,售价也远远高于普通版本的个人计算机。办公用的电脑,则是配置要求不高,能用最低配置的就绝对不往高配置,能用集成显卡或cpugpu自带的核显,就绝对不会配置独立显卡。所以,后世办公用电脑都是便宜货,因为,用那么贵的想要干嘛?上班时候玩游戏大作吗?

    但是,在80年代游戏用的电脑的便宜货,很少有人会用高价钱去买游戏机。从70年代开始,游戏机定位就是100美元,甚至,现在还有大量的50美元以下的低端游戏主机。

    而办公用的电脑,在这个年代才更昂贵,因为,这个年代率先普及计算机办公的往往都是较大的跨国公司或者有上进心的公司,这些公司愿意为了办公效率,而付出较大的成本采购办公用的电脑。所以,这个年代办公电脑,才能买的上好价钱。

    而盘古主机尽管配置较高,但是,各种行业软件方面,跟pc相比,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所以,高端的用户还未把它当回事。

    之前购买了原版盘古主机的用户,难免有点怨气。虽然,64kb的内存,是可以自己价钱添置一条128kb的内存,但目前128kb的内存条市场价至少要65美元以上。

    另外,对多核主机心动,又舍不得淘汰还未到将旧机器报废的老用户依然是占据大多数。

    而为了刺激整个用户群体升级换代新主机,林棋部署了全球范围内以旧换新的战略。

    以旧换新策略按照机器的新旧程度进行折旧估值,折旧年限为三年,购买日期算起,每过一天折旧千分之一。也就是购买了三个月的用户,依然可以折算90的价值。如果用户同意以旧换新,购买价值更高的新机器,那么,旧的机器可以抵扣一部分消费金额。

    比如,某个用户之前以398美元购买了一台盘古主机,之后,带着旧主机和发票消费单据等等有效凭证,门店给旧机器估值回收之后,会给消费者提供代金券。代金券只能用于购买门店里面的新创业电子公司的新主机类的产品。

    当然了,以旧换新之后的旧机器,也是有一定的价值的。比如,一部分机器品相好,基本上跟新机器差不多的主机,可以作为翻新机,销售给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用户,从而扩大盘古主机的用户规模。

    即使品相一般的机器,也可以拆解,将一部分原件作为维修的备用件。毕竟,新创业电子公司的售后服务长达三年,全部用新出厂的零件去维修也不现实,所以,售后维修的一些部件都是回收的二手部件。当然,即使是二手,也是保证质量,才会使用。

    而这种以旧换新服务,也可以极大的刺激了消费者升级换代产品的**。原本,买下一台游戏主机,或许可以用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在推出性能更强的平台,并且,旧机器可以抵扣一部分的金额,就足以刺激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者,愿意给新机器买单。

    而目前的双核的毛利并不是很高,毕竟,1b的内存,目前还算是顶级配置,价钱占整机的一半。但好歹盘古双核主机,整机还是能赚点利润,不至于像以前盘古主机初上市时,是倒贴钱销售。

    不过,以旧换新政策执行之后,双核盘古主机未必能赚钱了。毕竟,以旧换新战略本质上是让利,公司回收了旧机器之后,也未必能从中盈利。如果,消费者是以旧换新的方式购买双核盘古主机,那么,新创业电子每台机器还是要倒贴50~100美元。

    而盘古四核主机由于整机毛利润超过600美元,所以,即使执行以旧换新政策之后,每台机器的销售毛利也能达到400美元以上。

    通过大规模的刺激一部分老用户更新换代机器,并且,把发达国家的老用户淘汰的旧型号的机器,销售到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市场。

    这样,既能给低收入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更廉价的计算机产品。

    而且,原本就便宜的盘古主机,更具性价比。因为,翻新机是以低于300美元的价格销售。并且,可以享受跟新机一样的售后服务。

    销售翻新机的过程中,新创业电子公司并不产生销售利润,反而,会因为以旧换新,以及把回收的机器以比回收价还要低的价格销售,平均一台机器会形成100~150美元的亏损。

    但是,回收这些并不算很旧的机器,作为翻新机销售,却是极大的扩大了市场份额!

    毕竟,如果新创业电子公司主动的降价,会让老用户不满。但是,老用户在此过程中,享受了以旧换新服务,反而会获利。

    而一些原本消费不起盘古主机以及任何一款计算机的用户,因为价格门槛降低了,开始拥有了一台盘古主机,那么,其今后也可能继续成为盘古平台的忠实用户,因为,其使用习惯逐渐已经被盘古操作系统给深度捆绑。

    80年代,我们的盘古,一直难以摆脱游戏机的标签!当时,用户不可能为了游戏机付出很高的采购预算,所以,硬件上我们赚不到多高的利润。但是,我们还是积极的鼓励用户购买更新更强的硬件!如果用户群体不想要升级硬件性能,我们也必须采取措施刺激他们升级硬件性能。林棋在很多年后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说道,如果不让我们的用户群体的整体硬件性能保持领先,切不断的加快升级换代速度,那么,我们整个生态就危险。所以,我们经常有有意识的刺激用户升级换代硬件平台,并不是为了赚硬件的钱,而是整个平台的硬件更先进了,软件厂商才能开发更好的软件游戏!通过积极的升级换代硬件,使得盘古阵营生态越来越健康,在游戏方面长期比pc领先3年以上!后来,互联网时代开始,我们的兼容性也越来越好了,毕竟,很多的互联网上的爆款应用,比如,浏览器网站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博客p2p下载,都是最先从我们盘古平台上出现的!

    事实上,林棋坚持硬件整体不赚钱的策略,并且坚持到了90年代。

    90年代之后,盘古主机采取了类似于pc一样的开放策略,把生产兼容机的权力交给了全世界的厂商。

    不仅仅开放,甚至开开源。盘古操作系统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公布了源代码,让全世界的计算机高手,可以挑错和帮助其完善。事实上,采取了开源之后,获得全世界的的程序员帮忙更新和修改,反而使得盘古操作系统更强大也更安全。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盘古硬件不赚钱,但是软件却是赚到了暴利。

    而后来的互联网时代,新创业电子的花样,就远比80年代更丰富的多。后来,很多的科技巨头都不断的惊呼——还有这种赚钱的魔术?互联网还能这么玩?好点子怎么又是新创业公司那帮人想出来的?




第297章 虎门影视基地和《鸦片战争》
    1985年4月,东莞,虎门镇。

    这座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古镇,在近代史上以虎门硝烟和与第一次鸦片战争闻名于世。历史文化遗产方面,虽然不能跟京城相比,但绝对比横店要强的多。

    要知道,后来横店影视城的发展,是为了还原第一次鸦片战场的虎门硝烟等等场景,而投资了数千万元,打造了人造历史景观。后来,那些人造景观被保留,继续用于影视制片,并且,逐渐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仅仅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清朝主题场景,而且,秦汉唐宋民国等等各朝代的复古建筑群和宫殿,也纷纷破土动工。逐渐的,横店发展成了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超大型影视基地,可以带着剧本进来,反而拿着成品电影作品出去。

    横店的基础更差,都能从90年代末开始,大约用了不到十年,就成为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影视基地。而随着中国影视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横店甚至在世界上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东莞的条件显然比横店要好的多,首先,80年代的土地成本,比90年代便宜。另外,横店初期发展,几乎是倒贴来吸引剧组拍戏。随着越来越多的有影响力的作品问世后,横店才不愁没有剧组。

    而虎门镇跟香港相当的近,以新创业系的资本,投资几部电影,要求剧组在虎门拍戏。一回生二回熟,多拉一些剧组来拍戏,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剧组主动来取经拍戏。所以,只要林棋有心这么部署,提前搞出一座横店那样的影视城,完全不存在障碍。

    后世东莞是国内罕见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镇,gdp大部分都是由制造业组成。而虎门也同样的制造业为主,400亿gdp至少有200多亿是制造业。

    但现在的虎门镇是发展路线,却是影视文化产业为主,旅游服务为辅。由林棋出资,而东莞当地出地,在虎门镇投资建成一座规模空前的大型影视城镇。

    城镇的面积达30平方公里,近虎门镇的六分之一的面积,都被规划到了影视城中。

    倒不是说,虎门镇仅发展影视文化和旅游产业,不再发展制造业。实际上,影视城占据的地皮,大部分都是高低不平的山地,如果走工业路线,很多的山地都要铲平,发展影视行业,则就需要多样性的景致,不会强行破坏生态。更何况,这些地皮,仅占虎门的六分之一。

    剩下六分之五的地皮,大部分是在平地,如果有人愿意投资,完全不影响工业发展。

    只不过,林棋有钱他想要投资影视产业,如果东莞不想要,那么,他也不勉强,那个地方想要影视城,林棋随时可以换个地方把项目落地。

    东莞和虎门的官员当然不傻,只要林棋的项目能落户当地,随之而来的就是gdp的增长。

    目前国内南方沿海地区的政绩考核,已经越来越有90年代那种以gdp增长为重心的苗头。能在经济治理方面露一手本事,基本上都是平步青云!所以,不管是不是特区,地方政府都憋着劲想要搞出漂亮的gdp!

    我们应该依托这里的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遗产,打造一座浓缩中华历朝建筑风格和历史的主题城镇。林棋指着虎门镇的一些森林和山地河流溪谷的景色,说道,发展影视基地,虎门比香港拥有更大的优势!至少,我们虎门的地,比香港的便宜!

    在场的官员,纷纷笑了笑,说道:我们这里确实没有别的,人穷,地不值钱!到了林先生这里,却成了竞争优势了!

    是的!林棋认真的说道,香港那边的土地成本,决定了其影视行业的格局,受到极大的限制。现在香港电影行业的繁荣,完全是吃老本。随着香港土地成本越来越贵,金融地产成为香港主要的利益来源,影视产业的市场规模和收益,不可能在香港买下更大规模的土地用来发展影视产业的基础设施。今后,随着香港地价更贵,一些租用地皮经营片场的公司,比如嘉禾租约到期了,是不可能有钱续约的。而邵氏倒是在60年代为了拍电影而圈了一些地,香港能拍古装历史戏的只有邵氏的片场。但是,土地面积太小了,造成了邵氏的片场不可能拍出格局大的历史戏!基础设施不支持香港电影产业,向着更大格局发展!

    香港的拍摄影片的片场,主要是六七十年年代所发展。之后,由于香港的地产价格上去了,影视文化产业永久的失去了打造出更大规模的影视拍摄基地的机会。

    拍摄现代题材的作品,或许,还是可以利用香港城市的实景。但是拍摄古代的戏,大部分都在狭小的室内空间,以及根本小的不像样的场地,模拟古代的街道市井。

    这种简陋的环境,造成了港片拍古代的影视作品,皇帝居住的宫殿,比古代地主老财的大宅院还要简陋的多,由于格局太小,自然也就限制了发挥。

    至于到国内和世界各地取景,这又不适合港片的快节奏和高效率。大部分港片两三个月已经已经完成了电影制作杀青到上映,市场反馈什么的,可以迅速的看到结果。在商业化方面,港片是非常接近于好莱坞,甚至,从投资到结果,反馈速度比好莱坞电影更快。

    好莱坞的电影从灵感到投资制作,到上市发行,至少是要超过一年以上的周期。一些在全球市场发行的大片,则是几年时间才能反馈出其成绩。投资人和制作人,都是根据不断获取的市场反馈,逐渐调整自己的题材和创作思路,从而让其更加市场化和主流化。

    香港的快节奏,反馈速度更快。但是,却因为各方面的格局都太小了,所以,即使最巅峰的时期,港片在全球票房总规模,也没超过4亿美元。

    当然了,这是历史上的港片,现在的港片格局稍微大了一点,因为,有新创业影视公司,投资真人影视作品。而菲力克斯动画公司制作动画大片。新创业系的一年在全球收割的票房就超过5亿美元。加上其他的大小超过百家香港影视制作公司,至少可以再收获2亿美元的全球总票房。也就是说,85年的港片,应该比后世港片辉煌时期的票房收入要高的多。

    当然了,尴尬的是,把菲力克斯动画的作品算上,一部动画片,就可以超过整个香港电影行业所有真人电影的成绩。

    所以,港片即使比历史上更牛逼的多,但是,几乎都是新创业系的挣来的,跟其他的公司没多少关系。

    能够把产业考虑的更长远,估计也就林棋一个人了。港片后来衰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长远的规划。大家都乘着景气能赚钱,都想要多赚点。

    但是,立足于长远的投资,比如,投资电脑特效技术高清摄像机下一代的数字影院放映设备基础设施更先进的影视制片基地

    即使是香港的工业衰退之后,很多的工厂主却并没有受到损失,因为,聪明的工厂主早就把制造业务转移到国内从而享受到了国内低成本红利,而香港原本的总部,也有融资和进出口清算的便利。

    但是,香港影视行业很多人,直到香港电影行业彻底死掉了之后,才发现尼玛的,真的死了?!还以为是短期内低潮,度过了低潮之后,还能恢复元气了。

    实际上,香港电影能发展起来,取决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整个华语商业电影,只有港片做的最成功。华人影视人才,想要获得一些成绩,最好的途径,就是到香港发展。

    而后来中国大陆市场起来了,想要在影视行业发展,有着更大格局的大陆市场,何必要在先天格局比较小的香港市场发展呢?

    归根结底,香港仅是一座城市。在国内市场发展起来之后,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一座城市的票房就跟香港的票房差不多。

    更何况,国内还有数千城市可以开发,每一个城市的人口,放到世界范围内来看,通常都不算小城市。随着城市的开发和人均消费水平一年比一年高,很多原本没有开发价值的城镇,也拥有了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林棋投资虎门影视基地的初期预算并不太高,仅有2亿元作为启动资金。

    而虎门影视基地的发展,则是采取一面投资拍戏,一边建设的模式。

    拍戏自然是《鸦片战争,这部戏要么不拍,拍了肯定是大片。

    导演方面的人选,林棋除了准备提名谢晋当副导演之外,还准备让李翰祥担纲导演。

    李翰祥是香港电影行业纵横几十年的大导演,在五六十年代,就是叱咤影坛的金牌大导演,擅长于历史古装功夫电影。无论拿奖卖座,都是拿手好戏。

    当然了,到了70年代开始,李翰祥是套路有点老,被视为过气大导演,为了票房着想,不得不拍风月片。

    不过,近些年来,李翰祥厚积薄发,再度拍摄《慈禧传,整个系列分为《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同治中兴《变法维新《八国联军等五大部分。《火烧圆明园不仅仅是叫好,而且,在香港大卖1500万票房,在中国大陆更是轰动大江南北,全中国都知道了大明星刘晓庆。
1...137138139140141...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