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文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香港大亨

    也正是因此,林棋觉得李翰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导演人选,历史正剧题材,正是李翰祥的拿手好戏。而谢晋导演则是90年代的《鸦片战争的导演,这部电影投资规模1500万美元,在90年代末的国内堪称是天价大片。当然了,《鸦片战争虽然是史诗大片,但却限于当时国内电影票房市场的水平,全球票房规模加起来也就1000万美元,可以说,赔本陪到姥姥家了。

    对比电影的轰动效果,李翰祥的《火烧圆明园完全不逊色《鸦片战争,而在赚钱效应上,《火烧圆明园是碾压《鸦片战争的。

    两个导演的水平而言,都算是不错。但是,李翰祥还是更胜一筹,因为,其在驾驭历史正剧这个厚重题材的基础上,依然兼顾了商业市场,知道观众想要看什么。

    而谢晋则是缺乏商业片的熏陶,所以,《鸦片战争水平是不错,但是少了一些商业上的卖点。

    在林棋找到李翰祥之后,李翰祥迅速的答应。因为,《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部历史大片,既较好又赚钱,给李翰祥的新昆仑影业有限公司贡献了大把从钞票。但是,很快参演该片的演员遭到台湾封杀。

    因为,台湾这个年代还是继续跟大陆采取冷战,并且,充分利用台湾市场作为筹码,让香港文化行业站队。只要跟大陆合作,台湾就封杀。

    三流的演员和导演就算了,台湾那边的官员也不是闲着蛋疼,研究每一部港片,是不是跟大陆合拍。但是,《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太火爆了!所以,台湾方面按照这部片子的演员表进行封杀,除非是演员道歉认错,写保证书,永远不跟大陆合作。

    刘晓庆不在乎,因为她的大陆人,而且,也不拿分成,只拿很少的固定片酬,所以,台湾封杀不封杀,跟她没关系。

    李翰祥则是人脉广,到处打点一下,也能解禁其在台湾市场发行。

    首当其冲的就是影帝梁家辉,台湾方面暗示然他道歉写保证书。但是,梁家辉脾气犟,非常有骨气的拒绝了台湾方面的拉拢。于是,自然是上了台湾市场黑名单,有梁家辉参演的片子,就不要指望能在台湾发行了。

    于是,整个香港的影视行业,将梁家辉视为毒草。投资人为了不得罪台湾,再也没有人愿意投资梁家辉的电影。

    实际上,既是台湾在这个年代,既是利用市场为筹码甚至可以直接封杀香港第一线大明星。

    大部分的演员,没有一个敢说不!

    而梁家辉是少数敢于对台湾说不的人,所以,林棋敬佩他的汉子。

    新片《鸦片战争指明要梁家辉出演,并且,电影预算1亿,梁家辉则是给1000万片酬,打破华语明星记录!

    林棋也是用事实来证明,给台湾那个屁大的市场封杀,在乎个毛啊!

    要知道,新创业电子公司的游戏机,也是被封杀的。

    但是,一堆台湾人借着旅游机会,到香港大包小包的购买盘古主机和游戏,这也不是秘密。每年台湾的旅客从香港搬运到台湾的主机和游戏,价值不低于5亿港元!

    所以,牛逼的娱乐作品,是封杀不住的!




第298章 大导演李翰祥和谢晋
    在虎门镇的影视城规划落实,当地的工作人员就进入了拆迁动员阶段。

    跟单纯的盖房卖房的地产开发有很大的区别,影视的规划除了一部分影响景点建设的居民,被要求搬迁之外,大部分当地的居民,可以选择不拆迁。

    原本被划到影视城的土地,很多都是山地森林,居民的密度并不是很大。

    即使不拆迁,这里也可以建设影视城所需的人造景观。当然了,把居民也纳入整体规划,长远而言更有利于影视城的发展。

    虎门影视城开发管理公司,对当地的居民的补偿是,拆迁之后,动迁拆一还一,2万现金补偿。与此同时,搬家送全套新的家具家电。包括电话电脑彩电vcd。

    拆迁户如果因为搬家因素,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可以申请成为虎门影视城公司的员工,影视城会对其进行培训和安排其力所能及的事情。

    除此之外,年龄超过60岁的拆迁户老人,影视基地视同退休人员,发给当地退休职工平均标准的退休工资。

    这种有良心资本家的做法,虽然会额外付出几千万元的开支。但是林棋觉得很有意义,一家公司想要融入当地,再如何牛逼,也必须要跟当地人搞好关系,拥有比较好的名声和口碑。

    后来的横店也是一样,当地的村民都不种地没了以前的农家大院了。但是,却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横店集团补偿的住房,与此同时,原住民可以给公司打工,种种花种种草,收入比以前还更稳定。想要当群演,也能可以拿群演费和盒饭拿到吐为止。

    林棋就觉得,后来的横店模式相当不错的!

    这个模式非常适合中国电影行业,因为,照搬好莱坞模式是不现实的,好莱坞除了在全世界各地到处飞拍实景之外,还可以为了一部片搭建一个梦幻的场地,之后,耗费不菲的场地拍完戏之后就废弃不用。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到了80年代,香港电影行业也越来越吹捧实景,而鄙视在影视基地拍摄的电影。如,邵氏的大片场,也因为邵氏电影公司的没落,而被视为落后过时的象征。

    但这仅仅是邵氏的影视基地格局太小了,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影视行业发展需求而已。

    后世的横店,实际上就是规模更大的邵氏片场!当然,邵氏主要是自己拍戏用的,比较封闭。而横店是对全世界公开的大片场!

    但大片场模式让各种拍戏所需景点集中在一个地区,人才资金也汇聚在一起。这种各种资源高度整合,可以极大的降低拍戏所需的成本,后来,连好莱坞需要的一些中国古典场景,也不得不在横店取景拍摄。

    后来横店越来越火,也证明了专业的大片场,并没有过时。只不过,需要更大规模,更专业的管理和更好的商业模式而已。

    横店模式的成功,本质上,就是一种成本和效率的胜利。这种模式天然可以专业人才汇聚,让拍戏更有效率和更省钱。

    林棋坐镇虎门镇的一星期之后,李翰祥谢晋也被他派人请到了虎门镇。

    林先生,不知李翰祥和谢晋两名大导演看到彼此都有点惊讶。

    这两人都认识,被请来肯定是拍电影,但是拍什么电影,电影的要求是什么,两人还是很好奇。

    李翰祥这个大导演在两岸三地都吃得开。而谢晋票房成绩跟李翰祥没法比,但是,也拿了国内外不少奖。

    林棋指着虎门炮台的遗址说道:曾经,这里爆发过战争,那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幕!香港成为清末第一个被占据的租界!

    鸦片战争!两个大导演不约而同的说道。因为,这两人都是以中国历史正剧闻名的大导演。历史正剧,在全世界影坛上的影响力都非常高,很多的评价高的拿奖导演,都是从历史题材入手。

    在西方历史题材审美疲劳之后,80年代一大批人开始关注以前还未了结的其他地区的历史。比如,中国的历史题材,就一度比较热门。

    除了中国导演拍的中国历史题材,获得了不少奖之外。外国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也凭着清末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为角色的《末代皇帝,在后来冲击了奥斯卡金像奖的九项大奖,基本上是横扫了金像奖。

    李翰祥的许多历史片,即使是后世,也是被当作教科书一般的模仿学习。就是一些古装风月片,想要拍的经典一点,也得借鉴。当然了,限于技术条件和投资规模,李翰祥的电影,不能跟后来的大片相比。毕竟,后来的大片是几千万几亿的成本,李翰祥的电影也就几百万预算。

    但在细节上,做的确实很到位,比如其拍摄的清宫系列,直接是在故宫里面实景拍摄,用的很多道具,都是价值比电影投资成本昂贵的多的真家伙。细节上,可以完爆后市的各种大片n个层面,你再牛逼,能在故宫里面拍戏,而且,还用一堆价值连城的文物来拍电影吗?

    谢晋的年龄跟李翰祥差不多,近几年来拍摄了《高山下的花环那样的战争电影。后来的《鸦片战争在细节上更是丝丝入扣,当得起真正的大导演的评价。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人跟谢晋的电影比,真的欠了几分功力。尤其是考据和细节上,谢晋李翰祥算得上文化人,张艺谋陈凯歌等等后辈跟他们相比,真堪称是不懂历史没有文化的文盲。

    当然了,这两大导演的毛病也不是没有,细节上考究很严谨,真的能在电影里面学到历史和文化。跟后来儿戏一般的历史娱乐片,真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但是这种干货太多了,细细品味固然是觉得神作。但是,问题是大部分观众没有那个耐心,恨不得第一眼就能看到火爆的大戏。

    电影方面,林棋很外行,但他是权威的观众啊,对于看电影还是有发言权的,并且,他还是投资人,那么,他的发言权就更能直接影响作品。

    没错,请你们二位一起过来,因为,我想要拍《鸦片战争!林棋说道,别误会,我不是说拍什么拿奖的深度电影。而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这个题材厚重,仅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外国人而言,感觉不到《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

    要拍外国人觉得有意思的,那就需要《末代皇帝那种电影。

    但林棋真不觉得,《末代皇帝是不如《鸦片战争的。外国人看不出来,但中国人看来,《末代皇帝的细节,都是外国人的视角,没有深入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次。

    当然了,想要把《鸦片战争拍成更好看的电影,那就需要在战争上下功夫。

    历史上的《鸦片战争前面的鸦片和禁烟,拍的太多了,虽然,还原历史做的很好。但是,要林棋来说,这方面要拍的简一点,战争场面要拍的多一点。

    男人就要看大炮对轰,排队枪毙的场面。

    如果战争场面更多,更惨烈一点。那么商业上的效果也更好一点,影响力也会更大。

    后世就不少人为《鸦片战争惋惜,多好的电影啊,即使是炮战和近战的场面表现都不错。以谢晋的功夫,就是拍《滑铁卢那样的场面,估计也驾驭的住。

    这种男人的浪漫,谢晋却是浑若未绝,点到即止。

    林棋是要纠正这个错误,《鸦片战争固然要分析前因后果,但是,也要满足那些单纯想要看战争场面的观众的需求。比如,一些完全不知道鸦片战争的外国观众,拍禁烟,不会激发起共鸣。

    但是,战争就是全世界不同种族历史文化的人类共同语言了。把战争的场面对拍多一点,拍的精彩一点,就有希望把一部小众电影,改成史诗级大片!



第299章 拍成什么样的大片
    两位导演都比我懂拍戏,但是,我找两位来,并不是说,给钱让你们敷衍一下就可以了,而是找两位,拍一部在我眼里能及格的《鸦片战争!

    及格?!两位大导演不由露出了一丝难堪,即使他们的电影成就还未达到世界顶级大师的水平,但也绝对不是新手,而是公认的华语片的大导演。

    李翰祥不用说,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成为了香港电影行业的著名的大导演。虽然,在60年代一度远赴台湾发展,让其错过了香港电影最快的发展时期。在70年代初,回归香港但由于风头不再像抢出那么强劲而一度被认为是过气大导演。当然,80年代初又成了首批跟大陆合拍电影的香港大导演,其中,《火烧圆明园更是轰动两岸三地,在国内外都是话题性十足的电影。当然,也正是因为《火烧圆明园的影响力太大,才造成了梁家辉获得了影帝的头衔,立即就遭遇台湾封杀。

    当然,《火烧圆明园也不是没有缺陷,首先,它战争场面不够大。换成好莱坞的商业片,那么,肯定是燃烧爆炸燃烧爆炸,这类的视觉冲击的场面要多一些。那种粗暴的视觉冲击,往往能够更有效的吸引票房。

    谢晋的《高山下的花环,堪称是一代经典。当然了,作为一部以对越反击战为背景的电影,战争场面却是惊鸿一现,很少看到。所以,这部电影更多是文艺片范畴。文戏太多,或许,这是它能拿奖,备受业界推崇的原因,但同样也是它不能成为卖座神片的理由。

    没错!林棋说道,一部及格的电影,它不仅仅要有少数人叫好。被叫好的电影,未必是真的好。但叫座的电影,往往是真的叫座,因为,造假成本太高!就像《阿瓦隆之庭一样,我要求不是它盈利,而是做出一部纯粹而好看的电影。最后的结果是它大赚特赚,但我投资的目的,确实不是盈利,更不是拿奖。好看的电影,肯定不会扑街!比如,137亿投资的《阿瓦隆之庭我也没有打算它能赚几个亿美元的票房。实际上,它全球票房3000万美元,已经能证明它具备吸引力了。做到3000万美元票房,我当然是亏本的,假设,真的那样,我也认为值!至少,3000万美元票房,可以证明它确实不是我一个吻认为认为是精彩的电影,全球应该有近千万的观众认同!

    确实存在票房注水这种可能,但是代价却是比较昂贵的。因为,注水的票房也是真金白银花钱买票做出来的,而最终分成给投资人的钱,是不到票房的一半。海外发行的话,甚至低于两成分账,这也是海外发行,缺乏买片方造假的动力。

    人家造假票房,是试图把票房刷到第一第二的位置,或者是比较能吸引眼球,有新闻价值的高票房,从而有噱头吸引一些不明真相的观众进入电影院贡献真票房。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一部电影想要赚钱,那么即使刷票房,极限也就三成票房是假的,剩下的都是真票房。而票房成绩越好的电影,其成绩真实性约有保证。因为,即使想要出名想疯了的投资人,也不可能会付出天文数字一般的亏损,去造假。

    相对而言,获奖的电影黑幕操作空间,就大的多了。很多电影明明是狗屎,但评价出奇的高。等到有真实观众去看,才会发现这难道是一泡屎?

    林先生的意思,是《鸦片战争是要做成一部商业大片?李翰祥说道。

    谢晋有点烦恼说道:拍商业片,我没那个经验啊!

    别说是谢晋,李翰祥都觉得没底!

    毕竟,《火烧圆明园也算不上大片,之所以能大人,是沾了80年代北京热。故宫清末等等近代文化,现在比较流行。

    与此同时,这个年代的大陆观众,也没看到多少不像样的商业片。这种环境下,只要电影不是太烂,就很容易取得惊人的成绩!

    是的!《鸦片战争我并不想要把它拍成什么反思反战,或者什么深刻主题的电影!林棋淡然说道,世界上绝大部分都连《鸦片战争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我们太当回事,也不过是屈辱近代史的开端。太想要教育人,可能是我们华人导演的毛病,所以,细节功夫比较厉害,挖深刻主题人性,也能迎合评委,混进那个所谓的文艺圈子不难。但是,我从来就不把那种拿奖的导演当回事,因为,其审美跟世界主流大众的违背的。别看他们声音叫的大,媒体一唱一和,仿佛他们的审美就像是主流一样,实际上,不对!电影是消费品,表达对一部电影的喜爱程度,最好的办法救是买票。连票房都不愿意贡献的观众,谈论对某个导演和电影多喜欢,实在是缺乏说服力。票房最高的电影未必是最好,但好的电影票房不会低

    换成别人这么跟两个大导演说话,两人肯定拂袖而去。但是,毕竟林棋可是目前华人娱乐圈,找不到第二个大腿比他还粗的了。

    要钱有钱,要发行渠道有发行渠道(vcd),要先进的技术有先进的技术。

    更何况《阿瓦隆之庭这部作品,他们不仅仅听过,而且,还真正的看过!

    大片级的品质,确实让业内人士即使觉得它没内涵深度,但也不得不服这部电影的商业和技术上的成功!

    普通的观众只想要看场面大一点,特效好看一点。

    现在世界的电影行业,还把《星球大战那种五毛特效都不如的片子当作特效大片的时代。《阿瓦隆之庭用超级电脑做出来的特效,普通观众哪里把持的住啊?
1...138139140141142...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