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文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香港大亨
即使的抠门的邵老板,也有不会无动于衷。
邵逸夫看到了超级计算机剪辑之后,虽然并不是太理解,但也是不明觉厉,说道:听说计算机行业有什么摩尔定律,一年半性能提高一倍,或是价格降低一半。现在搞这东西太贵,等三年之后,超级计算机降价了,找新创业电子公司预定一套。
方逸华也赞同说道:这东西贬值太快了,三年后购买才划算。据说,新创业电子公司自主研发的超算,我让人去问过,新创业电子对外出售,报价5000万美元。三年后,1250万美元能买到手,二手货还能进一步杀价。即使加上软件,1000万美元应该能搞到手。
这两人不可谓不聪明,所以,香港电影和电视行业的起起伏伏,并没有影响到邵逸夫的身价。即使从80年代开始,邵逸夫开始善念萌发,不断的开始做慈善,未来三十年内捐了至少二十多亿港元,绝大部分都是自主内地的教育行业。而且,邵逸夫的慈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大部分都是盖了逸夫楼。这样,只要他派人,或亲自到实地去看一下逸夫楼,就知道有没有被糊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邵六叔的精明之处。
做传统行业的投资,邵老板别说是做影视娱乐,随便那个历史悠久的行业,估计都能成就一番大业。
但他的想法,用在计算机行业就有巨大的谬误了。
作为目前世界上技术持续进步速度最快,时间跨度超长的半导体行业。历史上,能跟其相比的,大约只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从瓦特蒸汽机开始,蒸汽机技术高速改进,持续了一百多年,蒸汽机的技术快速的更迭换代,使得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持续的被真蒸汽机带动不断的发展。
在发展了一百多年之后,蒸汽机的技术和应用的潜力逐渐被发掘的差不都了。其后。则是电力技术的问世,其一样是持续的发展,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电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更深远的改变。
之后,就是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20世纪50年代开始,半导体技术高速发展。一直到21世纪初,半导体行业相对于传统行业,技术的进步速度依然很快,还算是推动人类生产力进步和效率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虽然不知道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能不能被评为跟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媲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技术。
但毫无疑问,这也绝对是持续影响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技术。除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之外,已经很难找到其他的技术,能跟半导体相提并论。
这种技术更迭很快的产业,更重要的是投资入局的时机。错过了时机,入局晚了,市场都被别人占据了,那么,想要重新争夺市场,需要付出的代价就会更加昂贵。
就拿电影特效技术而言,这个年代美国的工业光魔公司已经从传统的道具特效,逐渐开始电脑特效技术。电脑特效技术的设备和技术贬值速度太快,以至于,工业光魔一套硬件设备,仅给一两部电影做后期,就大幅度的贬值了。这样就需要不断的更换机器设备,以至于,工业光魔长期并不怎么赚钱,一直是靠着《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赚到的利润养活工业光魔。
但到了90年代至21世纪之后,大片几乎没有不用电脑特效的。
工业光魔公司由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口碑的积累,使得其订单饱满。在高端的大片特效,甚至是游戏特效上,其都有大量的技术底蕴。即使是已经过时和淘汰的技术,其也可以制作成软件,以几千美元几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薄利多销一样可以稳定的赚取利润。全球大量后来成立的特效工作室,很少有自己独创的领先技术,所用的技术,大部分都是工业光魔之类领先的企业玩剩下的淘汰技术。
那些低成本买入过时的技术的特效团队,能赚钱的也是极少数。而绝大部分的特效公司,都因为成立的比较晚,而没有稳定的订单和市场,所以,其沦为行业最底层,赚取的都是最辛苦,又最没有利润的代工收入。且,代工业务的争夺,也是非常残酷,以至于,好莱坞电影行业在全球风光无限的同时,特效工作室却是连绵不断的破产。
所以,新兴行业不能以传统的投资成本来衡量得失,有些无形的资产,比如,经验技术的积累,以及提前获得了口碑和市场份额,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1982年6月中旬,新电玩具公司举办的第二届迷你四驱车大赛,再度如期举办。相对于去年四驱车大赛的关注度,今年的热度却显得更加冷淡了。
因为,迷你四驱车这款玩具,一整年的销售业绩,不冷不淡。虽然,累计出售了200多万台迷你四驱车。但是售价才58港元一台。虽然,总收入是破亿了,但是,利润却是非常的微薄,仅有500多万元。
而500多万元的利润,举办第二届迷你四驱车大赛之后,就一点也不剩了。
目前,新电玩具公司在集团的地位比较尴尬,连公司的总经历都换了几届,都是原总经理觉得子公司没前途,所以,辞掉子公司的管理身份,重新回到集团内,加入其他同时新发起的研发或创业项目,随便加入一个游戏项目,不说赚百万千万,能给参与者赚到几十万的项目,在新创业电子集团内部,那可是多不胜数。
正是因此,新电玩具公司,在集团内部已经被视为没前途的冷衙门。
上一任的总经理梁飞,不顾林棋的再三挽留,宁可离开新创业集团,也不做新电玩具的总经理。
后来,这个梁飞果然辞职创业了,创立的公司是街机游戏公司,让林棋感觉意外的是,这个梁飞成立的游戏公司,开发的游戏,还是跟四驱车相关。
而把四驱车从真实的玩具迷你四驱车,变成了《极品四驱街机游戏,其销售虽然不能跟新创业电子公司旗下的街机项目,但也是卖了5000多台的赚钱赚钱。5000多台,销售业绩约600万美元,林棋眼里当然是不值一提的成绩,在新创业电子公司,街机仅卖5000台,那是扑街成绩。
但是实际上,香港目前的街机制作公司的标准而言,1000台销售额,已是保本线。能卖两三千台街机,已算是获得不菲利润,5000台街机销量,每台赚200美元计,也是百万美元级别的利润。
所以,这个梁飞后来不断的出回忆录,表示,其人生最失败的经历,就是在新电公司当总经理,天生就应该做游戏的他不应该做玩具。所以,离开了玩具公司之后,立马就鱼跃龙门当然,也有媒体站在新电玩具公司的角度分析,觉得是梁飞拖累了新电玩具,在其辞职之后,新电玩具很快就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
老板,梁总辞职手续已经办妥了。顶替梁飞的新电玩具总经理,郑新脸上并非没露出开心的神色,而是有点忧心忡忡说道,整个公司几乎所有的员工,都无心玩具业务!认为,早该把玩具公司解散,让大家回集团,随便什么位置都比这家公司强。即使是派遣到内地的代工厂当基层管理,也比新电公司好。
你也是这么认为?林棋问道。
那个郑新本来是想说他也是这么想的,但看到林棋的脸色,把话吞回了肚子,他可没有梁飞那么吊,宁可失去新创业电子集团公司的编制,也不当新电玩具总经理。
如果,你们都这么想的,说明目光短浅,只看到暂时的困难,而没有看到距离业务的井喷只差一个契机!林棋说道。
契机?郑新不解,为了促销迷你四驱车玩具,公司甚至搞出总奖励金额300万元的大赛。最高获奖者,能拿100万现金加上一辆几十万元豪车。这个理论上,非常强大的营销手段都拿出手了,销量却不见得跟新创业电子旗下销售业绩最差的一款游戏相比。
难道,还有什么绝招,比迷你四驱车大赛还要给力?!
第148章 SH
契机?梁飞并不是很理解,不过,却是很虚心的听林棋解说,这不仅仅是因为林棋是老板,更关键的是林棋的眼光和威望。
我需要你去一趟上海。林棋想了想说道,带上100万美元支票!
上海?梁飞并不是很理解,上海曾经是香港羡慕妒忌恨的远东最繁华的都市。清末民国近百年的历史,上海的繁华程度都远超香港。
但是,香港50年代开始的爆发式增长,使得其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内地的任何一座城市,以至于,此时的香港人眼里,即使是上海,甚至也是穷乡僻壤。
没错!因为那座城市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林棋说到,曾经是最好的动画制片公司,即使是现在,发展有点跟不上时代。但是动画制作人才储备,依然是非常丰富的,更关键的是廉价!
这个年代的上海,虽然不像深圳一般的开放,但实际上,招商引资动作也是频繁。不过,上海更多是利用外资来盘活原本的资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海汽车公司,以工厂车间和熟练的工人以及国内的汽车市场作为筹码,吸引了欧美大厂与其合资。
虽然,在事后角度来看,汽车行业的合资的代价太大了,短期内固然吧那些奄奄一息的国企都救活了。但是后来,越是着中国双赢的合资项目,危害性越大。因为合资项目一般都是让出了一半的股权给国际大厂,换取其过时的技术和设备。欧美厂商,把其国内准备淘汰更换掉的生产线,拿到中国,就换取了合资厂一半的股权,其后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这些外资轻而易举的占据了一半市场份额。
这个年代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同样是因为生存危机,不但的寻求给海外的公司代工动漫,从而维持生存。
动漫行业后来国内发展不好,这倒不能怨动漫行业无能。毕竟,全世界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屈指可数。很多经济上很发达的国家,也一样做不出好的动漫。
从80年代至21世纪初,国内的市场规模决定了做动漫很难赚钱。直到后来互联网时代,视频网站逐渐进入正版时代之后。动漫版权才在逐渐开始有了比电视台更慷慨的买家。
尤其是,一些热门动漫版权,还能开发手游赚钱,于是,拥有人气的动漫版就更值钱了。然而等到国内买家有钱买的时候,国内的动漫人才不足,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以至于,后来不少有钱的买家,直接拿钱到日本定制动漫版权。
现在,林棋让梁飞去上海找上美影合作,除了是为了订单来养上美影之外,也是因为国内的人工成本便宜!
2d动漫作品,本来就严重依赖于合格的动漫制作人才。其劳动量非常庞大,不仅仅是艺术活,而且还是苦差事累差事。
虽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以水墨动画为主,而迷你四驱车题材的动画肯定不是水墨风格,而是以素描为基础的写实画风,而且需要有视觉冲击力。
另外,对于配音和音乐,也是有一定的风格要求。
但是,只要给钱足够多,转变画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要知道,后市的日本动漫行业,找韩国代工,韩国价格涨了,找中国代工,中国价格也逐渐不便宜。后来,大量的日本动漫,甚至有大量的朝鲜代工!
由此可见,动漫行业人才不是问题,问题是,人才的劳动力成本。尤其是,2d动画依赖于廉价而优秀的动漫民工,而不是少数的大师。
100万美元预算,如果拿到日本找代工,三流的团队,三流的质量,而且,顶多也就13集内容。
13集,也就一季的内容,在后市这种短小的番剧成为主流,只有第一季大热之后,才会有后面的内容。
但在80年代~90年代,正常的动画都是20~50集左右的。甚至,超过100集也不会让人觉得很长。
为了更有效宣传的需要,迷你四驱车题材的动画,不仅仅要有质量,还需要有一定得篇幅,预算成本也不能太离谱。所以,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应该还算是比较靠谱的选择。
1982年6月中旬,新电玩具公司的总经理梁飞带着几名助手,乘坐飞机,从香港飞往上海。
梁总,老板不会把我们发配到内地吧?一名新电玩具公司的员工,在飞机上有点惴惴不安的说到,虽然,内地的物价水平很低,拿着香港公司的薪水,在内地消费肯定会显得很手头很宽裕。
但内地目前非常保守,比如,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光是电视节目太严肃,没有多少娱乐性,这一点就已经让人难以忍受。还有,就是电影游戏音乐小说漫画等等资源,都比香港那边落后太多了。很多内地流行的文化,甚至是香港六七十年代的作品。
不!梁飞说到,我们是被委以重任!如果做成了,那么,我们不仅仅将会是新电玩具的功臣,而且,在集团公司,也会扬眉吐气!你们是想要成为失败者,一辈子窝囊,还是想奋力一搏,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当然是奋力一搏!
已经这么窝囊了,所以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梁总,我们会跟你同进退,一起努力!
因为一次意外,梁飞倒是激发了几名手下的斗志。许多年后,新电玩具逐渐发展成跟乐高积木孩之宝等等世界玩具行业巨头平起平坐的大公司时,这些员工写接受采访时期,坦言当初如果不是梁飞的一席话,他们可能已经在即将成功的前夜放弃了。
上海之旅,几乎成为了新电玩具公司重要的转折点!
梁飞抵达上海之后,迅速受到了当地官员热烈的欢迎。
虽然梁飞所代表的新店玩具公司在香港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公司,在新创业点子集团公司内部,更是比后娘养的还要惨。
但是,在上海的官员看来,新电玩具公司也堪称的一家大公司,绝对不容怠慢!
欢迎,欢迎!上海机场附近,组织了一大批学生,举着鲜花,隆重的欢迎。
梁飞有点不知所措的接过一名小学生送上的一大包鲜花,然后,面对那名小学生的敬礼,笨拙的回了一个敬礼。
在场的地方官员忍住了笑意,心想,香港那么大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这种场面都没有经历过?
第149章 万事俱备,只欠动漫
当然,梁飞的以前还未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一个月以前,梁飞仅仅是一名普通的迷你四驱车设计师,被迫当总经理,是因为连续三任总经理,走马观花一般的辞职,最终,整个公司的就他级别最高,资历最老,所以,集团公司就让他肩负起总经理的职位。
梁总,关于贵公司,我们是非常敬仰的!一名官员说到,背后的母公司的实力短短几年,就已经成为世界级别的游戏巨头,并且,计算机技术也处于领先水平。我们国内的企业,对贵公司的发展,也视为奇迹!
这个我们母公司确实强大。梁飞尴尬的说到,不过,我们代表的仅仅是新电玩具公司,而不是我们上面的新创业电子集团。
贵公司的实力也不同凡响,虽然,成立仅仅有一年时间,但是根据我们了解,销售业绩也突破1亿元那名接待的官员说道。
新电玩具公司一行人在来内地之前,已经向目前以新华社名义驻香港的驻港办提交了资料。之后,上海这边已经快速进行了布置,包括了解由新华社的工作人员收集的资料。
包括,央视去年拍摄的迷你四驱车大赛的盛况的节目录像,他们也看过了。
简单的了解到新电玩具的销售业绩,可以达到年销售额一个亿,这已经足以让上海的地方官将其视为巨头了!
在内地,很多劳动密集型工厂,没采用什么先进设备的话,1亿资本的工厂,可能已雇佣了数万人。
这样的收入水平,在集团根本没有任何地位可言。梁飞叹息说到,我来上海,是希望从内地借力,从而让新电玩具公司,不至于被集团公司抛弃。
借力?当地的官员并没有感觉到惊讶,反而有点激动。新电公司有求于人,那么,合作的空间肯定比想象的要大!要是吸引新电的投资,即使仅仅有很少的投资,比如三五百万元,也一样是是业绩啊!
要知道,现在的上海,同样是一堆缺乏市场和订单的国企,既缺少必要的资金和技术对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更缺乏接到大订单的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