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文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香港大亨

    林棋笑了笑,并没有当场拉拢,如果他表明要挖人,相比高志森立马就会从新艺城辞职,加入新创业影视娱乐公司,但林棋是不会那么做的。

    毕竟,现在林棋还未决定要出手跟金公主原先竞争,这不是怕了新艺城和金公主,不过是给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林棋找上门要借人,雷老板毫不犹豫的借了。

    然后,再把人拐走了,固然能得一些人才,却损失了林棋在商业上的口碑。这么做的话,今后生意伙伴,谁还能信任林老板的道德水平呢?

    现在的林棋,虽然不能说仁慈,但基本上说话算话。基本上,公司的员工和生意上的合伙人,都知道,林棋承诺过的事情,基本上都会有个交代。

    混到了林棋这种地步的商人,名声的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过了利润和某些市场的占有率。香港作为一座城市,票房市场未来即使有突破10亿港元规模的潜力,那又如何?

    为了10亿港元的市场,净利润可能不到2个亿。损失了自身的声誉,那造成的潜在损失,可能是超过所获得的利益的十倍百倍。

    当然了,林棋也不会将自己影视行业的生意跟金公主院线捆绑。这次是为了借人,所以,才跟金公主公司合作,把香港和东南亚的发行权都交给了金公主公司来做。

    但是今后林棋就不会这么做了,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林棋不准备做电影院线生意。毕竟香港已有的电影院市场,已经堪称太过于饱和拥挤,目前三大院线旗下的电影院数量已经超过60多座。再加上,非三大院线旗下的电影院,整个城市的电影院数量超过100座以上。

    邵氏嘉禾和金公主院线泾渭分明,一般某部电影交给三大院线之一发行,那么,电影就不会在另外两家上映。邵氏和嘉禾两大冤家,也一度在新艺城的压力之下,进行了电影片源发行合作。然而,却因为嘉禾实力更强,是的嘉禾的电影在邵氏院线能拿到高票房和高上座率。但是,邵氏电影公司的作品拿到嘉禾院线发行,却市场冷清,根本没多少观众去看。而且,电影非独家发行之后,观众也更愿意到嘉禾的电影院去看,而去邵氏电影院看电影的更少。这也主要是因为,邵氏的电影院设备更老旧,破破烂烂的座椅和放映设备能省就省,不愿意及时的更换。但嘉禾的电影院由于更注重维护,所以,比邵氏的电影院观影要好

    当然了,金公主院线则是比两家更厉害一些,如果说邵氏和嘉禾相当于是孙吴和蜀汉。那么,现在的金公主院线,则是因为新艺城的因素,旗下猛将如云,相当于是曹魏!

    打败金公主公司和新艺城电影的并不是生意上竞争,新艺城从成立就处于巅峰,直到91年解体,实力还处于巅峰状态。只不过,由于雷觉坤身体不如邵逸夫邹文怀硬朗,所以,六十多岁就已病逝。而没有雷觉坤来平衡手下那些猛将的不和,偌大的新艺城轰然解体。其后,9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原先市场萧条,雷家后人也不像雷觉坤那样对于电影感兴趣,所以,就陆续抛售金公主院线的物业资产,分掉这些遗产。

    类似这种情况,在香港很常见!

    毕竟,香港很多的家族企业,并没有进化成现代企业。因人而兴,人亡政息。而像国际上,那种几百年历史的老店,大部分则是完成了现代化改造,即使创始人家族已经不持有企业的股权,但那种百年老店依然还健在。

    缺乏百年老店,这主要是因为近代史上的华夏民族的多灾多难,很多人对位未来存在巨大的不安全感。所以,对于把公司经营成百年老店,一点也不感兴趣。很多富豪只多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资产,并且,随时可以套现的资产感兴趣。

    比如,古董珠宝之类的奢侈品的身价昂贵是怎么炒上去的,主要是因为一些豪门贵族对未来缺乏安全感。

    如果需要逃难,大量财富无法带走的情况下,那么,自然是优先带走体积最轻价值最高的物品。吹嘘各种文化价值都是假的,本质上,这种高价值的收藏品,相当于是购买一种未来的保险。也许,花了1个亿购买,未来只能值1000万。但是,这不能用投资多寡来衡量,只能说极端情况下,只能保住1000万资产也是很好的情况了。

    自古至今,这种高价值重量轻的资产,都是一种保险。在东西方社会,全世界都是通用的。




第154章 预热
    1982年8月3日,新创业影视娱乐公司和金公主电影院线公司联合宣布,《开心鬼杀青。

    千万大制作《开心鬼杀青,新创业影视娱乐公司总经理黄锡照称,千万预算的影视,将会成为新创业影视投资的入门级投资。

    《开心鬼剧照曝光,青春靓丽少女大卖福利,可是,鬼呢?我们关心的鬼在哪里?

    神秘少女翁美玲,因意外租房,成为林棋房客。幸运的受到林棋赏识,俨然成为新创业影视公司力捧新星。

    一时之间,整个香港的娱乐媒体开始沸腾,各种低技术含量的新闻图片,配上一些简单文字,更关键的是标题。

    没错,标题比正文更重要,这是新闻界的常识。

    各种的标题和图片,迅速的让《开心鬼成为了82年暑期的热门话题,甚至比香港小姐的获奖人选还更惹人关注。

    好烦啊,最近八卦狗仔队几乎天天有人跟踪。翁美玲回到家后,跟邻居肥姐沈殿霞诉苦。

    笨蛋,这是你红了,人一红,自然就是会有大量的娱乐媒体关注。沈殿霞笑道,这才是刚刚开始呢,若是电影上映之后,恐怕还会有更多的新闻媒体骚扰。

    那该怎么办才好?翁美玲虽然并不讨厌成为明星,毕竟,可以赚不少的钱,《开心鬼这部片,虽然她目前仅拿到5万港元的片酬,但却拥有电影票房百分之一的分账,说不定这笔分账有可能远远超过固定片酬。

    那就要多注意了。沈殿霞建议说到,出门尽可能让你们公司的经纪人开车接送。这样,就避免了麻烦,平时也多注意一点,避免被骚扰。但完全不被打扰,这是不可能的,逐渐习惯就好。人呢,想要获得必然会失去,比如,你获得了名利,就成了公众人物,可能就失去了以前的清静。

    除了翁美玲之外,周慧敏也是命运被改变的少女,她兴奋的拿着红包,带回家交给周母:妈妈,这是演电影的片酬。等到电影上映了,一定要无看哦。

    知道了,不过,还是要好好读书。当明星不过是吃青春饭,要是不红呢,那会有公司愿意花大钱白养着?周母说到。

    知道啦,妈妈,为会努力读书,考上大学的。虽然签了经纪合约,并且演出电影《开心鬼,但现在的周还是乖乖仔好学生。香港的影视明星,固然有大红大紫,买别墅开豪车的大明星,但绝大部分都是扑街,收入极其不稳定。

    而正常飞升学,拿到比较好的学历。固然不能像古代读书人那样通过科举可以鱼跃龙门,但拿到一份在社会上中等偏上的稳定职位这并不是很难。

    而像周慧敏这样,一面读书一面签了经济合约的艺人,新创业影视娱乐公司还有不少,甚至,公司还可以提供免费的文化课程补课,以此来避免公司的学生落下的学业。

    在宣布电影杀青之后,后期制作实际上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至少,剪辑速度远远比传统的电影剪辑更高效率。传统电影剪辑,需要靠着剪辑师一遍遍的看胶片,然后最好记忆每一帧的位置,之后,按照经验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之后,剪辑好的胶片,再看看剪的对不对。

    一开始是粗剪,剪去枝丫。越是剪辑到最后,难度越高。因为,剪辑师稍微犯错,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电脑软件进行剪辑,随意可以在线暂停和播放,边看边剪,剪辑的效果不好,还可以回档重做。这种不怕犯错,造成了剪辑师的技术门槛极大的降低。只需要剪辑师掌握了软件的操作,过去剪辑的经验就可以运用。

    而这个剪辑软件,本来就是所见即所得,不需要太懂计算机知识,大部分的操作,仅需要动用鼠标和键盘的几个快捷键,就可以很轻松的学会。一个剪辑师掌握电脑去剪辑,甚至只需要用半个小时读一遍说明书,之后,在专业的工作人员示范之下,基本上当天就可以使用剪辑软件。

    即使出了事情也没关心,每次修改,之前的素材不会丢失,而是自动存档到备份硬盘。拥有备份,随时可以回档。

    8月9日,电影上映版本制作完成。

    与此同时,电影的同名cd唱片,也是委托新飞电子科技公司制作完成,并且,由宝丽金唱片公司负责发行。

    新飞电子科技公司,是新创业电子公司和飞利浦集团合资成立,成立虽然不到一年时间,但累计销售生产了200万台cd唱片机,虽然,还未取代黑胶唱片和音乐题材的市场地位。但毫无疑问,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cd唱片,清澈透明无杂音的音质,也逐渐受到了一些音乐爱好者的接受和追捧!

    而新飞电子公司在cd唱片机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索尼公司,目前其cd唱片机的销量不过刚刚突破50万台。即使如此,索尼公司也是跟新飞电子公司一样,疯狂的投入资源在cd唱片机市场。

    就像后世黑胶唱片生产线绝大部分都停产之后,一些小资开始吹黑胶唱片逼格高,音质好,嗯,有杂音才是音乐的灵魂,吹嘘一堆黑胶唱片无可取代之类的。后世的索尼公司,甚至都忍不住把停产几十年的黑胶唱片生产线重新开工但,现在的小资追捧的绝对不是黑胶唱片,音乐发烧友们开始吹嘘,cd无杂音才是逼格高的音乐。

    总之!

    逼格的标注永远是在变的,你们都有,那就没逼格。你们都没有,但是我有,那就是逼格。

    新创业影视娱乐公司,由于本身的发行实力不足,所以,迫不得已找宝丽金合作。

    而宝丽金公司虽然跟新创业系没有直接的股权关系,但是过去的十个月时间,宝丽金公司累计发行销售了1300万张cd唱片,占据世界cd唱片发行总量的七成。而宝丽金公司无论是cd唱片机,还是cd光盘,都是委托新飞电子公司制造。宝丽金主要是利用其销售网络和渠道,把产品推广到全世界的销售终端而已。

    虽然,宝丽金公司的销售额八成以上还是传统的磁带和黑胶唱片。但是,cd唱片不仅仅发展趋势迅猛,而且,利润也远远比传统的磁带和黑胶唱片丰厚。正是因此,宝丽金也是非常依赖新飞电子公司。

    新创业系掌握新飞电子科技公司一半的股权。光是冲着这一点,宝丽金公司也得给新创业系面子。



第155章 院线暗战
    《开心鬼电影拍摄完成之后,新艺城和新创业公司的人马分道扬镳,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作为新艺城背后真正的大老板雷觉坤,虽然把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电影投资的决策权,都交给了新艺城的管理团队。但是,其对于这部新艺城和新创业影视公司合作的电影《开心鬼还是露出了异常的重视。

    在电影还未上映之前,雷觉坤已经在金公主公司的内部放映室,专门花时间,把整部电影看完。

    黄百鸣和高志森两名参与创作的新艺城团队核心,在旁拘谨的陪同观影。

    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雷觉坤若有深意的看着这师徒两人说到,剧本预算都很厉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跟你们居然这么合拍。说实话,是不是林老板以前就曾跟你们接触过?

    没有吧?黄百鸣解释说道,说来奇怪,身为演员,我以前的表现,并不是太出彩,更多是以编剧获得一点名气。不知道怎么的,就被林老板认为为适合演这部电影的主角。

    高志森也说道:剧本我是第一次拿到手,以前从未看过。但是,接手之后,感觉到非常顺。即使是第一次执导,但却比想象中更简单。当然,多亏了师父帮衬。

    黄百鸣微笑,心中比较满意,知道自己的爱徒并没有因为有一点成绩就自满。

    当然了,讲真,黄百鸣比高志森也大不了多少,之所以黄百鸣是师傅,高志森是徒弟,也并不是因为他手把手的传艺。只不过,作为编剧,黄百鸣入行更早,而高志森想要入行,最佳的捷径就是拜师,给师傅打下手,捉刀代笔写剧本什么的,这是难免的。

    香港这个商业社会,很多的师徒关系,根本就是你情我愿,一个为了获得廉价苦力帮其代劳做一些工作,美其名曰锻炼。另外一个刚入行的新人,巴结上一位混出头的师傅,出卖自己的技能,这样,虽然获得师傅的指点是有限的,但关键却是能获得稳定的靠山提携,师傅能混出头,自然优先考虑提携自己的徒弟。

    原本我就觉得林棋是一个不可力敌的奇才,希望以双赢合作,来避免他投资院线。雷觉坤说到,现在看来,这个判断应该是正确的。以他的财力,再加上,创意。金公主和新艺城组合,未必是他的对手。好在,林棋的生意重心,不在于电影,不应该说,不在于电影院线。拍电影,或许跟他其他业务,会有互补性,院线的投资就未必了。

    黄百鸣不知道雷老板为什么跟他说这些,但只能不断点头,说道:没错!根据我的判断,林老板最终还是会拍摄一些能改编电子游戏的影视作品。像《开心鬼,为觉得很有可能会改编游戏。

    雷觉坤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就好!虽然,雷觉坤也知道游戏行业的暴利,但他对游戏行业还是不够了解,所以,还未投资游戏产业。而且,他觉得也没必要,院线公司和电影公司,良性互补,形成成熟而完美的商业生态。但再加上一个游戏,由于完全不理解,就不知道怎么实现资源互补了。

    即使要投资游戏,也不是现在,至少要等到雷觉坤觉得电影市场饱和,并且,逐渐已经了解游戏行业,找到成熟的团队可以投资,才有可能出手。

    1982年可谓是金公主系称霸香港电影行业的一年,从《最佳拍档到《难兄难弟两部电影先后排在年度票房第一和第三,把老牌的嘉禾电影公司拍摄的成龙电影《龙少爷夹在中间。

    《最佳拍档以2600万港元票房刷新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如果说这是一个意外的话,那么,新艺城和金公主控股的其他电影公司的作品,充斥票房排行榜前列。

    以82年电影票房榜来看,前十名的电影有5部是金公主娱乐公司投资的作品。剩下三部是香港新兴的电影制片公司作品,还有一部则是来自于中国大陆的《少林寺。

    整个票房榜上,老牌的电影巨头公司的唯一在榜单排行靠前的作品仅有成龙的《龙少爷,嘉禾也只有这一部电影票房破千万元,剩下的大部分电影票房就更加惨淡。

    当然了,不是香港电影市场不好,也不是嘉禾的实力衰退,实际上,嘉禾电影公司的票房收入,相对于去前几年并没有出现下滑,反而稳中求进。比如,《龙少爷这部电影而言,至少刷新了嘉禾电影公司过去的电影纪录。

    邵氏电影公司就更惨淡了,五百万票房以上的电影也没有多少。

    而邵氏和嘉禾的电影投资业务惨淡,其院线的生意,自然也是受到影响,远远不如金公主院线生意火爆。但两家院线加起来,实力却是超过金公主。

    原本如果大家实力相当,邵氏和嘉禾不可能联手合作。

    但现在的市场表现,却是金公主院线一家至少占香港电影票房市场四成,邵氏和嘉禾不联手的话,迟早会被金公主一家独大。所以,今年6月份开始,邵氏和嘉禾就签署了合作协议,准备两家联手,共抗金公主!

    香港的电影争霸,本质上,还是院线之争。

    基本上,掌握了院线发行权,既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根据院线实力强弱,可以跟电影制片公司签下一堆苛刻的条款,比如,独家发行,以及把海外发行权捆绑拿下。

    而面对院线公司的霸道条约,香港的大部分的制片公司,都没有办法拒绝。

    香港电影海外票房和本地票房一半都是五五开,而本地院线上上映因为少了几个渠道分成,电影制片公司能最多能拿到五成票房分账。

    但香港电影出口,需要经过多个发行公司和渠道分润,最终,到电影制片公司手中比较理想的分账情况可以拿到票房收入的两三成左右,但实际上,大部分的电影只能拿到海外票房分账比例的一成。

    邵氏和嘉禾在香港的院线生意占市场主流的时候,绝大部分的香港电影,都需要通过两大巨头的代理海外发行销售。光是靠着垄断了大部分港片的海外发行权,就足以让邵氏和嘉禾每天分润数千万元的利润。这部分发行利润,付出的资源少,大部分都是手握版权,海外发行商主动上门签约,甚至连预付款支票都准备好了,根本不需要费心费力,就可以赚取这个代理发行的佣金。
1...7172737475...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