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苏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柯基丶

    呈现在马拉申科面前的,是用几栋看上去就快要变成废墟的半塌房屋临时拼凑出来的野战医院。

    。

    (iishu)是,,,,!




第714章 身在美帝
    【】(iishu),

    按照马拉申科此前在火车站视察布防时的记忆,这座连顶棚都塌了半边的建筑原来应该是一座火车修理机房,门口还连着铁轨可以把机车头很方便地开过来。

    在火车站开始紧急布防之后,这里的所有重要设备都被清空,修好没修好的火车头不论状况统一拉走。

    空空如也的机房在撤离完毕之后就只剩下了几块破烂不堪的废铁,以及一些没有任何回收价值的烂木梁。

    马拉申科原本是打算在这里布置守军将其改造成为一座堡垒牢牢守住的。

    但是勘察了房屋整体承重结构后的工兵部队,却向马拉申科汇报称房屋的承重结构太过单一,不具备一部分承重结构遭到破坏情况下的整体建筑依旧保持不倒能力。因为这座历史悠久的火车修理机房至少是三十年前建造的房屋,不论是年代亦或是设计都实在太过悠久。

    起初还有点云里雾里的马拉申科通过进一步的沟通,逐渐弄懂了工兵连长想要表达的意思。

    用简单直白的话语来概括的话,这栋火车修理机房属于那种一根承重柱被炸断,整片房子就有可能完倒塌下来那种。同结构坚固的候车厅完无法相比,后者即便是被炸断了一根承重柱的情况下也仅仅只会是部分坍塌而影响不大,经过临时加固之后相当适合被用来当做坚固的堡垒驻守。

    但眼下,这座被马拉申科在布防时选择放弃防守的较危险建筑,却在被炸塌了一半的情况下成为了军医护士们工作和伤员们遮风挡雨的场所,这样的情况未免让马拉申科的心中感觉到了一种强烈而前所未有的讽刺之感。

    一言不发的马拉申科驻足凝视了小半分钟之后随即选择继续前进。

    整个建筑右半边已经被德军轰炸机投下的航空炸弹完炸塌,马拉申科想要进入这座野战医院甚至都不用去找正门,偌大的墙倒屋塌豁口就像是一张敞开的大嘴一般任人自由出入。

    将雨伞向后背斜举的同时抬起头来望了望矗立在面前的残垣断壁,仅存的左半边建筑大约还剩下半分之四十左右的天花板挂耷在头顶之上,但即便如此看上去也是摇摇欲坠非常危险。

    房屋主体的承重结构更加不容乐观。被彻底炸塌的右半边房子自然不用多说,现在已经是化作了一整片废墟砖石压根不见承重柱的踪影,仅剩的左半边建筑也好不到哪儿去,马拉申科甚至能够看到那几根依墙而建的承重柱上有明显的拇指宽裂纹。

    这种程度的安系数可能连德军轰炸机都不需要,几辆三秃子开过来打上个七八炮,估计就能把这栋仅剩“半壁江山”的火车修理机房彻底炸塌。

    “还是尽快给他们选个新的地方吧,这样下去也不是回事儿。”

    身为团长的马拉申科是带着一丝对伤员还有医护人员感到愧对的沉重心情踏上废墟的,看到有人前来之后主动跑过来迎接的,是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年轻军医。

    “马拉申科团长!您您是一个人过来的吗?”

    面前这位戴着眼镜的年轻男军医发出的问题让马拉申科感到有些古怪合着我还得整一个慰问团和我一起过来?

    “是的,就我一个人,为什么会这么问?”

    抖动手中挂满雨滴的雨伞将之收起合好,向马拉申科报以回复的话语则多多少少显得有些尴尬。

    “呃我想您误会了,团长同志。因为昨天夜里和今天早上一直都是彼得罗夫政委来视察工作和慰问伤员的,所以您这次亲自过来多少就有些呃,应该是有些意外吧。”

    听罢如此这番回答的马拉申科一时没忍住笑出了声。

    因为不是战斗状态加之天气还稍微有些凉的关系,此时此刻的马拉申科已经不再是通常的坦克兵战斗装束,而是中校常服加身大檐帽罩在头顶的打扮。

    整天穿着战斗服到处乱跑多少让马拉申科有些怀念自己那套许久未穿的中校常服,加上彼得罗夫政委还建议马拉申科打扮的精神一点注意仪表再去慰问伤员,这才最终有了马拉申科现在这身平日里很少见的行头。

    伸出右手轻轻拍了拍面前这位年轻男军医的肩膀,脸上挂着一抹微笑的马拉申科紧接着开口下令。

    “带我去看看伤员们吧,先去看看重伤员,顺带给我讲讲你们现在的收治情况。”

    在前往重伤员区的途中,马拉申科得知了自己身旁这名年轻军医的来头居然还不小!

    卡拉切夫医生的父亲是沙俄时期卷钱逃到美国的地主,那时的卡拉切夫医生还是个不记事儿的2岁小屁孩。

    自打记事起就是在美国长大的卡拉切夫却知道自己的故乡就在白令海峡的对岸,在那个曾经的沙俄帝国现在的红色苏联。

    父亲告诉他是因为布尔什维克的迫害才导致他们一家流落美国,但是卡拉切夫的母亲却是个慈祥仁爱的妈妈,她总是告诉自己的儿子以后有机会了要回到家乡去看看,即便那片土地上飘扬着的旗帜是鲜艳的红旗。

    因为从沙俄逃到美国时,几乎把家族上百年时间里身为地主搜刮积攒来的钱财都带了出来,再加上卡拉切夫的父亲脑袋灵活懂得经商,在马里兰州从事一些俄国风味的餐馆经营生意以钱生钱,还和小镇上的警长熟络了关系成为美式“拜把子兄弟”。

    所以卡拉切夫一家在美国的生活还算不错,至少能让卡拉切夫的童年过的比周围百分之八十的孩子更好,同时也能供得起他去上那所学费昂贵的著名私立大学医学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卫国战争的爆发让刚刚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卡拉切夫丢了魂。

    这个性格有些冲动的年轻人执意想要回到祖国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好说歹说的父亲拗不过在一旁帮儿子说话的母亲,卡拉切夫用一张船票漂洋过海最终回到了自己阔别二十多年的祖国。

    一些严格的审查程序是必要的。

    在基本确定有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系毕业证书的美籍俄裔年轻人,不是一个美国派来刺探情报的间谍,而是真心实意地想要为祖国母亲为英勇的苏联红军出一份力之后。

    卡拉切夫医生最终于1942年年初被指派到了西南方面军当起了一位外科主刀军医,所属的部队正是契尔琴科夫师长所率的步兵师。

    而他之所以会现身马拉申科团的野战医院,这还是人手不足后临时抽调来的结果。

    。

    (iishu)是,,,,!



第715章 爱国者
    【】(iishu),

    “我还从未听说过像你这样的故事,卡拉切夫同志,还有像你一样的人从美国回来吗?”

    亲眼见到马拉申科本人,这对于卡拉切夫来说还是第一次,在此之前卡拉切夫只是从别人的描述还有报纸一类的宣传资料中了解过马拉申科。

    马拉申科的平易近人和说话时没有半点架子的面带微笑态度让卡拉切夫觉得有些意外,在此之前他好几次因为自己的美国人身份而遭到过别人的异样眼光甚至是排斥,但马拉申科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面对马拉申科提出的问题,卡拉切夫在继续向前缓缓迈步中稍微思索了片刻,而后略有遗憾地开口答道。

    “据我所知,我可能是整个马里兰州唯一一个。”

    “我家所在的小镇上还有几家在沙俄倒台之后搬去美国的人,但是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很嗯,您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团长同志。”

    不方便将那个词直接说出口,面色有些尴尬的卡拉切夫用眼神与表情向身旁的马拉申科暗示着最终的答案。

    马拉申科自然知道卡拉切夫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但这样的谈话交流方式未免也太蹩脚了一些,有些话的确不方便被野战医院当中的密集人群给听到。

    “既然你是美国人,我们不妨用英语来聊?我的英语可能有些蹩脚,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马拉申科紧接着脱口而出的话语让卡拉切夫瞬间面露惊讶之色。

    因为从马拉申科口中说出的语种并非是在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俄语,而是一股好似有点纽约腔的美式英语!

    “难以置信!团长同志,您竟然还会说英语?您是从哪儿学来的?”

    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后世,学的再烂的天朝学生也都会说个“hello”、“howareyou?”、“areyouok?”一类简单的英语。

    作为高考成绩突破600分大关的强者,马拉申科应当说是林杰的英语水平在高考前模拟考试中一度是年级前十的水准。

    尽管这是因为林杰小时候想弄明白,把自己唱的浑身抖个不停的j歌词里到底是啥意思,是因为兴趣角度出发而去主动学习英语,后来甚至还练习口语去模仿j唱歌,而并非是在课堂上的生搬硬套和死记硬背。

    但总而言之,现在的马拉申科英语水平也得益于此而不是太差就是了。

    面对卡拉切夫的一脸难以置信,仅仅只是笑了笑的马拉申科很快给出了理所当然的答复。

    “过程并不重要,卡拉切夫同志,重要的是结果。我现在会说英语,而你是个美国人,我觉得我们用这个办法来交流更加合适一些。”

    马拉申科的脸上不掺一丝虚情假意,每一句话可以说都是发自真心,这让从中读出了含义的卡拉切夫一时间觉得有些感动。

    “之前有很多人都因为我的身份质疑我,说我是美国人派来的间谍,前来破坏祖国和刺探情报的。说实话这让我很难过,团长同志,我虽然是在美国长大的,但我知道我的祖国是俄国,我的妈妈从小就教导我这些,我从没认为过我是个彻头彻尾的美国人。”

    因为那些刚刚过去不久的亲身经历往事而表现的有些激动,说到最后连自己都感觉情绪有些太过头了的卡拉切夫不由悄无声息中低下了脑袋。

    “我还是太冲动了,团长同志。但我很感谢您能用同志这个词来称呼我,我很少被别人这样称呼,更多时候还是直接叫我的名字或者说医生。”

    马拉申科能够明白卡拉切夫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所招致的白眼和非议,这在马拉申科看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却不代表着马拉申科自己也同样如此。

    “国籍并不重要,卡拉切夫同志,天下的者都是一家人,是一群为了相同理想而共同奋斗终生的人。”

    “或许你我之间的信仰有些差异,但你能在这种时候回到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置身于前线炮火中挽救危在旦夕中的祖国。单凭这一点已经足够让我称呼你为同志,同时也值得让我向你表达一份敬意。”

    自南北战争之后就从未被战火波及到本土的美国毫无疑问是一块安宁祥和之地,尤其是和正处在卫国战争状态下的苏联相比较来说就更是差距明显。

    卡拉切夫凭借自己的文凭,原本可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以及足以让同龄人羡慕不已的生活,但他却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优渥境遇,选择漂洋过海回到祖国,投身到炮火横飞的前线中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拉申科不清楚卡拉切夫的家庭教育如何以及他都经历过那些事情,但这些在马拉申科看来却并不重要。

    卡拉切夫所做出的最终选择已经足以证明一切,这样的人不论到了何时都值得人们去尊重,即便是马拉申科这样的穿越者也不例外。

    一路上边走边聊的时间过得很快,马拉申科没过多久便在卡拉切夫的带领下来到了重伤员区。

    这里收治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战斗中遭遇到重伤需要截肢或是大面积缝合伤口的战士,为这些身受重伤的战士进行紧急外科手术是一个极度消耗体力和精力的工作。

    在此之前已经有好几位上了年纪的军医累倒在了手术台前,但年富力强又有着高超外科手术水准的卡拉切夫却硬是主动扛下了这一切。至少在周围手术台前配合他的护士们眼里,身为美国人的卡拉切夫医生的确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这边的床位是截肢后的战士,那便是因为大威力子弹枪伤而大面积缝合伤口的战士。我们对伤员进行了统一分类,方便进行管理还有相关的护理工作,彼得罗夫政委今早过来的时候说这做得很好,您觉得如何呢?团长同志。”

    耳边回荡着卡拉切夫轻声话语的马拉申科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抬起头来仰望向上方的双眼正注视着天花板上那个水缸大小的窟窿。

    。

    (iishu)是,,,,!



第716章 胜利的代价
    【】(iishu),

    如果马拉申科没猜错的话,这样大小的窟窿应该是被100公斤左右的德国空军“小地瓜”航弹给砸出来的。

    尽管这并没有对建筑本身造成什么毁灭性的破坏,但眼下不断降下的雨水却在顺着这个水缸大小的窟窿不断流淌进野战医院内。

    被人工挪开了的伤员床位虽然距离这个窟窿较远基本不会被雨水淋到,但是因为床位紧缺而被安排在地上打地铺的那些伤势稍轻伤员们却倒了霉。

    没有有效的排水设施导致低落进房子里的大量雨水根本排不出去,在地面汇聚成小河之后直接流的到处都是。

    一些伤员身下铺着的垫布已经被肆意流淌的雨水浸湿,更有甚者甚至半个身子都快泡在了水里。

    眉头有些微微发皱的马拉申科紧接着回过头来,四下看了看身边的周围环境,但却没有找到一个算是比较干的地方可以被用来安放伤员,所有的位置几乎都被摆满了人,破碎不堪的头顶天花板至少还有四五处类似的地方同时在漏水。

    这样的野战医院环境毫无疑问是差到了极点。

    “我们这里现在总共有多少伤员?”

    从马拉申科的脸上明显察觉到了一丝不妙的表情,稍稍迟疑了一下的卡拉切夫紧接着以确信无疑的语气开口说到。

    “大约有一千人左右的伤员,昨天夜里这个数字还只有八百,但是今早的战斗过去之后这个数字就增加到了一千。”

    “事实上原本现在应该是有更多的伤员的,但是有些人没能撑过昨晚和今早,送去处理的尸体大约有三百多具,很多人很多人我们都没能救回来。”

    听到这一数字的马拉申科不免有些小小的惊讶,临行前彼得罗夫政委给他看的伤亡报告上根本没有这么多人。

    “怎么会有这么多伤员?这和我接到的伤亡报告不符,多出来的这些都是从哪儿来的?”

    并没有让一脸问号的马拉申科等待太久,卡拉切夫几乎是毫不迟疑地给出了答复。

    “绝大多数都是我们师的伤员,马拉申科团长,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的伤员只占到很小一部分。”

    “因为医疗条件和人力有限,我们在商量之后决定把野战医院合并到一起,这样能够集中力量最大程度收治伤员。另外也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安置伤员了,整个车站南面几乎完被毁,甚至找不到一栋完好无损的建筑,只剩下这里还算是能够勉强遮风挡雨。”
1...211212213214215...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