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苏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柯基丶

    与之相对的,愈发感到作战吃力和重要技术性兵器补给困难的不光光是苏军,以绝对劣势兵力抵挡着苏军山呼海啸炮击和轮番集团冲锋的德军一方日子可谓是更加难过。

    &n




第134章 将星闪耀(下)
    对于希特勒那夸张到足以蛊惑人心甚至是间接性精神控制一般强大的嘴皮子能力,许久之前就已经通过各种希特勒亲自主持的作战会议,而亲身领教过的一众在座德军将领们早已是见怪不怪。

    这位依靠着强大忽悠能力和磨嘴皮子能力而不断冲击上位的德国最高元首,一旦讲起话来又进入了状态后就是如莱茵河之水般滔滔不绝。

    偏偏对自己演讲能力很是志得意满的希特勒又最讨厌自己的讲话被别人打断,以及被在场其他人夺走了话语主导权而把他自己晾在一边。

    对此两点尤为忌讳的希特勒,甚至在和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的交谈中都能直接给对方甩脸色看。

    深知自己这位**oss逆鳞所在的一众参会德军将领,自然是乖乖识趣中不敢插嘴哪怕半句话语。

    当滔滔不绝中甚至连唾沫星子都从嘴里飞出来不少的希特勒,进行完了那长达半个多小时的“会前简单讲两句”之后,志得意满又酣畅淋漓的希特勒终于满意地将话语的主导权转交到了他的部下们手中。

    “现在,我的将军们可以发言了,告诉我你们每个人关于前线战事的总结和看法,我期待着你们每个人的回答。”

    得益于希特勒本人的会前授意,这场前线战时会议按照其要求的那样并没有经过任何事先的排演和安排布置,在座的每一位德军将领都不知道自己的同僚们有怎样的想法以及想要说些什么,自然也就无从形成事先统一的意见和看法来交待给希特勒。

    换句话说,这也正是希特勒本人所追求的,让自己部下将领们不受约束中来“畅所欲言”的结果。

    接过了希特勒向下递交话语权后率先发言的,是德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第3装甲集群的司令官赫尔曼.霍特上将。

    这位体格偏瘦但却又不乏军人坚毅气质的国防军上将,很快便向希特勒阐明了自己所率的第3装甲集群很快就能从琐碎战事中抽出身来做好准备,并在8月20日之前就能恢复对莫斯科方向的攻势行动。

    继续接过了霍特递上话语权之后的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大将随即开口,以几乎毫不犹豫的语气对霍特方才的话语表示出了认同。并向希特勒表示自己的第2装甲集群不出所料的话,可以在8月15日之前结束掉叶利尼亚城方向上的战斗,进而先霍特装甲集群出发进逼苏联心脏莫斯科。

    “我对他们二人的看法表示认同并附议,我的元首。拿下叶利尼亚突出部之后的下一步行动应当立刻围绕莫斯科方向展开,苏联的心脏理应是我们的首要目标,就像我们之前在法国所做的那样。”

    以一言不发的态势静静听完了自己部下们所发表的意见,当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博克元帅对霍特和古德里安二人的发言表示了最后认同之后,在1941年时尚能做到和国防军将领相处融洽并充分考虑采纳对方意见的希特勒随之缓缓开口。

    “先生们,你们想要通过粉碎邪恶布尔什维克的心脏来让苏联轰然倒塌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在此之前,我希望你们能够充分了解并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苏联这个庞大而腐朽的半死老头,并不像懦弱的法国人那样可以被占领了首都后一击即溃。”

    面面相觑中对希特勒究竟想要说些什么感到意义不明,不好打断希特勒发言的参会德军将领们只得耐着性子选择继



第135章 讨价还价
    听到希特勒口中一番语气激昂的发言之后,在场的一众参会德军将领们心中尽管都觉得有些不妥,但最终却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开口反驳元首的发言。

    毕竟从眼下实际战略需求的眼光角度来看待,希特勒方才那番发言的确是切合实际又无可厚非。

    参会德军高级将领们的沉默使得希特勒一时间更加得意忘形,由此坚信自己的战略布置妥当而又天衣无缝,以至于赢得了在场参会的所有德军高级将领们的认同。

    “先生们,莫斯科固然是我们将来必须要去夺取的目标,但眼下我们显然还有更重要的战略目标要去先行夺取。”

    “关于对北边列宁格勒方向上的进攻和南线乌克兰腹地攻势的作战计划,很快就会由总参部制定完毕,届时我希望我的将军们可以认真、完整、如实地去贯彻这份作战计划。”

    “等到冬季开始时,我们再去进攻莫斯科和哈尔科夫。有了列宁格勒重工业基地的输血和乌克兰粮仓储备的供应作保证,我们的攻势到那时一定会开展的非常顺利。”

    听到希特勒计划将德军前线主力集团下一步的进攻方向从莫斯科上挪开,调整到北上列宁格勒和南下乌克兰腹地而对苏联首都莫斯科暂时采取放置战法。

    意识到这么做可能会失去进攻莫斯科的大好时机以给斯大林更多调兵遣将机会,内心焦虑的古德里安随即神色激动中想要从椅子上站起身来与希特勒再争辩些什么。但坐在其一旁的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兼其顶头直属上司博克元帅,却悄无声息中拽住了古德里安的袖子。

    “虽然有必要对元首的决策做出规劝,但至少绝不是现在这种时候。”

    从博克元帅悄然投来的眼神中读懂了如此含义,意识到希特勒眼下正沉浸在对自己的计划洋洋自得当中的古德里安这才恍然大悟。

    对上司领导的出言反对要分场合、时间来进行,这是人之常情与最基本的交际能力体现,即便是一向崇尚严谨又刻板的德军当中也仍不例外。

    并没有注意到古德里安欲言又止和博克元帅小动作的希特勒,随即将会议的讨论重点转移到了更细节层次的战术及装备方面上来。

    “虽然莫斯科暂时不是我们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但是我们仍有必要保留日后用以进攻莫斯科的跳板和前进堡垒。”

    “古德里安,你的第2装甲集群在叶利尼亚方向展开的战斗我已经都了解过了,你的指挥能力和第2装甲集群官兵杰出的战术素养值得称赞。但我有必要提醒你一点,那就是叶利尼亚突出部这个日后用来进攻莫斯科的跳板必须要守住而决不能丢,也许这里就是我们日后通往莫斯科的出发大门。”

    对于希特勒口中必须要坚守住叶利尼亚的命令,调集了自己第2装甲集群最精锐拳头部队正在此处浴血奋战当中的古德里安自然是持支持态度的。

    但常言道巧妇难能无米之炊。

    纵使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和闪击英雄的古德里安有着近乎天才般的杰出指挥能力,但眼下叶利尼亚城方向已经打成一锅粥的持续白恶化战斗,几乎让其手中包括帝国师在内的一票精锐部队遭受重创而损失殆尽。

    大量技术装备的损失难以通过集团军群级别的



第136章 失败的古德里安
    从古德里安这位德军装甲兵总监的视角来看,希特勒方才所提出的这个要求无疑是极度过分而又近乎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于让古德里安去亲手创造出一个看似根本不可能的奇迹。

    自己的要求非但没得到满足不说还被希特勒用一点点蝇头小利强加了无理要求和命令,愈发感到希特勒这么做很有可能会酿成一场无可挽回灾祸的古德里安,当即决定继续同希特勒据理力争。

    “我的元首,俄国佬的坦克不论是在质量上亦或是数量上都远远超出了我们预先设想的极限。那些新式的t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同类型的所有装备,虽然连我自己都不愿意承认,但是那些俄国人的坦克已经比我们德意志更加优秀的确是眼下不争的事实。”

    “能够力压俄国人坦克一头的新式坦克定型投产还遥遥无期,我们的装甲部队眼下只有不断补充新的坦克开赴前线,使我们的坦克总数量能够和俄国人匹敌!不然的话,质量和数量上的双重劣势可是德意志军人的勇气都无法弥补得了的!”

    原以为自己的总结性发言已经起到了一锤定音效果的希特勒,可没料想到古德里安的反应会这么激烈,甚至于不惜站起身来同自己争论地面红耳赤。

    愈发感觉自己的面子在这么多部下面前有些挂不住,语气中渐渐开始掺杂着火药味道的希特勒索性开始和古德里安认真对掐起来。

    “古德里安,我在这里要先告诉你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出发前来召开这场会议之前,我在柏林已经私下会见过了费迪南保时捷博士。”

    “保时捷博士亲口向我承诺他所设计出的新式坦克要比那些俄国佬的拖拉机强数倍不止,亨舍尔公司的设计方案也已经递交上来等待投标审核,我们手中现在握有双重保险!从长远角度来看无疑是我们的装甲部队更具优势!”

    唾沫星子横飞的希特勒眼下已然是有些过于激动,对于坦克的情有独钟使得这位高高在上又带有种族歧视的德意志元首眼里,根本容不得半点吹嘘苏联装甲部队更加优秀的沙子。

    “除此以外,古德里安,如果我知道俄国人的坦克数量真的像你那本书中所说的一致,我相信我就不会发动这场战争了!”

    希特勒口中所指的古德里安那本书,事实上是古德里安在197年所撰写并出版的装甲部队著作——《注意!坦克!》

    在此书当中,对装甲部队有着自己独到且严谨看法认知的古德里安指出了苏联装甲部队的强大之处,认为苏联坦克追求战时大规模生产甚至不惜降低一些质量的设计思路,非常适合未来可能会爆发的大规模战争需要。

    对苏联装甲部队做了长期而深入调查的古德里安在书中指出,苏联装甲部队在197年时所拥有的坦克数量可能已达1万辆之多。

    古德里安的这一论调在当时的德军高层可谓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和大地震般的效果,包括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贝克在内的一众德国陆军高级将领,均对古德里安的这一论调提出了严重的质疑,甚至于差点导致古德里安的这本《注意!坦克!》著作没能在德国国内出版发行。

    以197年时德国自身的装甲部队规模和工业产能来看,依靠190年苏德蜜月时早期德国坦克设计师的帮助



第137章 战神到来
    希特勒将德军下一步作战规划的部署从莫斯科方向调整为了列宁格勒北上,与乌克兰战区南下的战略调整并不代表着叶利尼亚城争夺战的结束。

    相反,由于希特勒本人对于叶利尼亚城这个德军未来通往莫斯科跳板的志在必得,以及刚刚被斯大林一撸到底后亲赴前线,指挥着苏军预备队方面军受领了下一阶段继续进攻叶利尼亚任务的朱可夫正式到任。

    一场势不可挡的更大风暴正在叶利尼亚城上空悄然聚集。

    叶利尼亚城第二阶段的会战尽管名义上是朱可夫被斯大林罢官免职后的“戴罪立功”,但这实际上却是朱可夫在卫国战争开始后,于前线战场上亲自指挥一线部队作战的登台首秀。

    这位“红军战神”兼“斯大林救火队长”的到来,对于叶利尼亚城方向上的德军来讲无疑是一个灾难性的噩耗。

    从西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元帅手中接过了叶利尼亚会战第二阶段进攻任务的朱可夫,在抵达自己的预备队方面军司令部之后立刻开始着手安排作战部署准备进攻。

    坦率的说,朱可夫手中此时所接过的这支预备队方面军实力并不算多么雄厚,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贫弱。

    连续多日来的斯摩棱斯克战役和叶利尼亚第一阶段会战,已经让这支预备队方面军中很多的部队被抽调去了友邻部队增援以填补兵力空缺。

    待到朱可夫正式抵达前线接过预备队方面军的指挥权时。

    这支头顶着方面军级番号的苏军野战集团仅仅只剩下了9个步兵师与1个坦克师,总兵力刚好超过十万人大关,单论兵力作战实力来说充其量顶多算个集团军一级的战斗力。

    要想用这么一支部队战斗力算不上精锐、兵力建制又残缺不全的空架子方面军,去拿下令手中掌握着整个苏军西方面军全部战力的铁木辛哥元帅都感到头疼的叶利尼亚战区。

    这不光是斯大林对朱可夫这位心腹爱将给出的一个史诗级难度考题,更是朱可夫展现自己过人指挥艺术的最合适首秀舞台。

    常言道巧妇难能无米之炊,对眼下正在准备对叶利尼亚城发起进攻的朱可夫而言,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无疑就是手中的兵力过于短缺的问题,而这其中又尤以坦克装甲部队的紧缺为当务之急。

    在眼下这种自己刚刚被斯大林罢官免职的关头去向莫斯科求援,这样的选择对朱可夫而言显然是不太切合实际的。

    既然远的不行那就找近的来。

    结合自己与铁木辛哥元帅的私交思索再三之后的朱可夫,最终决定向西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元帅求援。

    尽管眼下的朱可夫已经被斯大林一撸到底而解除了红军总参谋长的职务,降级为了方面军司令员。

    但与铁木辛哥元帅私交甚密,且在之前的莫斯科政治委员会议中曾经拉过斯摩棱斯克会战失利后的铁木辛哥元帅一把,使得其免于被盛怒之下的斯大林撤职查办的朱可夫却有理由相信,为人刚强正直的铁木辛哥元帅理应不是那种忘记恩情又落井下石的人。

    对斯摩棱斯克方向展开的反击作战与叶利尼亚方向上这两边同时的战事不顺,已经让连续指挥作战多日的铁木辛哥元帅看上去有些疲惫



第138章 点将
    眼见自己面前的铁木辛哥元帅开门见山,自知时间不等人而战事紧迫的朱可夫倒也索性直言不讳。

    “对叶利尼亚方向上即将展开的第二阶段进攻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坦克部队才行,预备队方面军眼下只下辖有一个坦克师,这对于这种方面军一级的会战来说根本就不足以应对和消耗。”

    “可以的话,元帅同志,我希望能从您这里借调到足够数量的坦克部队,至少要确保在一个关键突破点上能够聚集起足够多的坦克冲开敌军的防线才行,只有这样我才能有绝对的把握从德国人手里夺回叶利尼亚城。”

    对于朱可夫那杰出的指挥能力,同为苏联红军高级将领的铁木辛哥元帅心中自然是无比清楚的。

    早在诺门罕战役之时,对北进战略蓄谋已久的日本关东军仅此一战,便被时任苏军远东军区第57特别军军长的朱可夫彻底治好了不服。

    向来崇尚步兵进攻战术的日本关东军,在此役之中遭遇到朱可夫集中450辆各类型坦克于一点之上所发动的大规模装甲集团冲锋。

    血肉之躯的步兵即便是高呼着天皇陛下万岁与武士道精神的加持下也依旧无济于事。

    天上飞机掩护、地上坦克集团冲锋、后方苏军野战炮兵集团齐射重炮弹幕支援。

    满怀信心地以为能重现日俄战争时辉煌战绩的日本关东军,被朱可夫这一套“红军版闪电战”瞬间打得满地找牙、损失惨重,再也不敢在外蒙与满洲交界地带滋生任何事端或发起任何挑衅行为。

    经此一役的朱可夫不但在斯大林面前证明了自己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重要价值,从而荣获苏维埃最高荣誉称号“苏联英雄”嘉奖,令自己的军旅仕途自此之后平步青云。

    更是在倒霉的日本关东军身上首次实践了自己大兵团集中作战的战略部署,证明了这种多兵种协同、集中突破性优势兵力于一点之上发起猛攻作战战术的可行性,为朱可夫日后与德军一众优秀将领的角力对抗打下了坚实的实战基础。

    单凭诺门罕战役之后的战果总结来看,朱可夫对于装甲部队的杰出指挥和应用能力是经过实战检验而毋庸置疑的。

    朱可夫对于装甲部队的集中兵力于一点之上进行突破性进攻部署战术,与古德里安一直所倡导并在德军当中推行开来的闪击战战术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比起那位大开历史倒车、倡导“坦克只是步兵进攻辅助性装备”的巴甫洛夫可谓是强了不知多少。
1...2728293031...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