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归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姚颖怡

    霍柔风耐着性子听着霍三的大道理,她有些想不明白,霍三怎么到了今天还不知道是谁在整他呢

    霍柔风很空虚,她设了一个并不精致的局,霍三跳进去了,然后过了几个月,却依然不知道设局的人就是她。

    霍柔风问道:“三爷是不想析产分居吗那去和尤家再说说。”

    “所以我才来找你,家里的情况你也听说了吧,真的是拿不出银子来了,尤家的人我最是清楚不过,没有银子就摆不平。”霍三越说越气,最可恨就是尤氏了,嫌贫爱富,看到他们没钱了,便跑回来娘家,就连冬梅也带走了。

    “三爷要银子多少”霍柔风问道。

    霍三早就算好了,对霍柔风道:“五千两吧,让他们把冬梅送回来。”

    霍柔风哦了一声,你都这样了,还要想着那个通房。

    算了,我就帮你帮到底吧。

    “这样吧,三爷不想析产分居,那想怎样,和离”她问道。

    “和离,从此一拍两散,她也别想着耽误我的子孙。”霍三恶狠狠地说道。

    霍柔风点点头,对霍三道:“那这件事我来办吧,若是用到银子,我再和你说。”

    霍三一怔,他当然想过要让二房出面说辞,可是二房一个是女的,一个是小的,没有一个能拿出手的,因此他这才提出五千两银子。

    霍柔风没有再看他,对采芹道:“让慈进到尤家说一声,就说......让他看着说吧。”

    慈进是霍大娘子的人,霍大娘子进京后,把慈进留给了霍柔风。

    两天后,和离的事情便说成了,霍三很高兴,给霍柔风送了十色礼品。

    霍柔风懒得再管这些事情,叫了




第九十四章 又见伊人如玉
    (防盗章,六点前替换)

    霍柔风这边,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唯一让她放不下的便是万华寺里的那个女子。

    云南路途遥远,褚庆即使看到信便回来,也要三四个月的时间。

    想到那个女子,便想起了自己的身世,霍柔风也想起了谢思成。

    那女子走的时候,谢思成吹了一曲虞美人。

    送别不应该是吹这个吧,国破山河在,无论如何也让人感觉怪怪的。

    想到了谢思成,霍柔风便又去了两回撷文堂,可惜全都没有见到谢思成。

    一天后,霍大娘子把妹妹叫了过去,对她说道:“你那日不是问我为何急着把你从无锡叫回来吗当时这件事还没有确定,我便也没有告诉你。”

    这是霍大娘子一贯的做事风格,没有万无一失的把握,她是不会说出来的。

    “你还记得我们家的那两间酒坊吧,年前我们家的几坛子果子酒送到宫里,皇后娘娘很喜欢。酒醋局传下话来,让我们家以后常供着,我要去趟京城看看,如果能行,我们就搬到京城去。”

    霍柔风心里一动,姐姐要搬去京城

    不过就是和酒醋局做了生意而已,也没有必要搬去京城吧,电光火石间,霍柔风明白了。

    “姐,你离开杭州,是为了我,是吗”她问道。

    在杭州人人都知道霍家的九爷,可是到了京城,谁又能注意他们呢,而杭州人提起霍九,也只会当他去了京城,待到她长大几岁,按照霍大娘子的计划,她再由京城去广东,改头换面,做她的闺阁女子。

    霍大娘子摸摸她的头发,笑着说道:“姐姐也想换个环境了,你没有去过京城,没见过京城的繁华,京城和杭州是不同的,以你的性格,到了京城一定会喜欢上的。”

    姐姐说得没有错,她喜欢京城,她一直都喜欢。

    霍柔风没有说话,只是把头埋进了姐姐怀里。

    霍大娘子很快便启程去了京城,宋松和宋申听说后,一起来见霍柔风。

    “大娘子怎么走得这样急,是不是荣王的事情又有了变故”两人急问。

    如今天下不太平,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便人心惶惶。

    “怎么会和荣王有关系啊,我们家在京城有分号,姐姐是去看看而已,你们以为造反那么容易吗”

    前世母亲用了十几年,才坐上那把龙椅。

    “是啊,听说荣王还没打到娘子关呢。”宋申说道。

    霍柔风笑而不语,真若是打到了娘子关,那就离京城不远了,宋申自幼长在江南,哪里知道娘子关的重要性。

    再说,荣王若是不傻,是绝不会贸然去打娘子关的,与其和朝廷硬碰硬,还不如一方面和朝廷在北方缠斗,另一方面则挥军南下,先打下几个粮仓,一来南方兵力薄弱,相对于强兵猛将的北方更好取胜,一旦把富庶的江南握在手里,军粮有了,钱有了,而且也断了朝廷的供给。

    兵强马壮之后,再增军北方......

    霍柔风这样想着想着,自己也吓了一跳,她竟是在不知不觉之间,给荣王套上了母亲的影子。

    荣王怎能与母亲相提并论

    她暗骂了自己几句,便转移话题,和宋家兄弟谈些风花雪月。

    正在这时,林文盛的信又到了,霍柔风当着宋氏兄弟的面把信展开,只看了几眼,便合上书信,对宋氏兄弟道:“我也不知道这对于宋家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宋松和宋申早如惊弓之鸟,闻言俱是脸色大变,宋松哆嗦着嘴唇问道:“怎么了,是父亲和三叔......”

    霍柔风摇头:“不是的,你别担



第九十六章 是耶?非耶?
    如果霍家有意结亲,以霍宋两家上一辈的交情,霍大娘子不会只见了他们一面便不闻不问,之后他们跟着永丰号做生意,全都是霍九的提携。

    宋申的眼角抽了抽,这些事情他也看出来了,但是他不想认输,他不但收到了家书,还收到了姨娘悄悄带给他的信。

    宋家败落了,以前的下人走的走、卖的卖,太太养尊处优,哪里受过这个委屈,身边自是不能没人服侍,姨娘便成了老妈子,洗衣缝补,还要侍候太太,太太稍有不如意,便对她一顿打骂。

    他和宋松不一样,宋松是嫡子,二伯母娘家富庶,即使宋家没落,宋松和宋静两兄弟也能受到外家的照顾。

    而他只是个低三下四的庶子,除了和霍家联姻,他没有别的出路了。

    “三哥,霍大娘子见过我,若是她对我有成见,以她疼爱霍九的程度,是万不会让霍九再和我交往的,说不定她只是想要慢慢观察,毕竟这是终身大事,她们姐弟又没有父母。”宋申说道。

    这门亲事宋家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们兄弟跟到杭州之举,这件事也就成了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而宋松是嫡出,能够入赘的只有他这个庶子。

    宋松没想到宋申对这件事还在纠结,他蹙起眉头,不悦地说道:“五弟,如今家里内忧外患,正是全家人拧成一股绳,度过难关,振兴家业之时。霍九既然给了我们机会,做成了第一笔生意,接下来还有第二笔第三笔,这笔银子拿回去,足够一家人一年的花销,多做几笔生意,我们就能赎回大宅,还能重开铺子。”

    宋申直勾勾地瞪着宋松:“三哥,你也说了,这是霍九给我们的机会,左右都是向霍家讨饭吃,若是我入赘了,便是霍大娘子的夫婿,霍大娘子能够给予宋家的帮助,岂非是霍九的十倍八倍”

    宋松眼中的不悦愈重,他斥责道:“宋家到了如今这步田地,若是再出个赘婿,岂不更让人说三道四,父亲和三叔还会落个卖子求财的名声,今时不同往日,当初想让你入赘时,我们家还是能和霍家平起平坐的世交,可如今我们连祖宅全都卖给了霍家,即使你入赘到霍家,也会被他们看低,与其那样,还不如像现在腰板挺得直。”

    “腰板挺得直”宋申冷笑,“三哥,你忘了如今你也是在仰人鼻息,跟着霍九这个黄口小儿做生意,你想给霍九当跟班,而我却是要给霍九当姐夫,谁也不要说谁了,你和我的腰板全都挺不直了。”

    宋松万万没有想到,宋申会说出这番话来,现在家里出了事,不是要兄弟同心的吗

    “五弟,你怎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再说,霍大娘子是女中丈夫,她未必会答应这门亲事。”

    “三哥,你是嫡我是庶,即使家道中落,你的母亲还是养尊处优的宋家二太太,而我的姨娘却在充当丫鬟婆子,我们又怎会还是一家人霍大娘子那里,不用你操心,我若是能让霍九带我去京城,便也能让霍大娘子看上我,至于三哥你,还是收起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吧。”

    宋申的话每一句都像旱雷,震得宋松说不出话来。

    他知道宋申的想法和他不一样,却没有想到宋申并没有把他当成一家人。

    一直以来,他在宋申面前绝口不提嫡庶之事,他以为宋申也和他一样。

     



第九十七章 有医自远方来
    霍大娘子离开杭州之前,便让人腾了一处宅子给苏太太和苏大姑娘住。霍柔风时常让人送去药材补品、时鲜瓜果,但男女大防,她没有再见过苏家母女。

    没过几日,从广东请的大夫到了杭州,霍柔风对这位能治呆傻症的大夫很是好奇,避开城里人的眼目,在郊外的霍家别院召见这位大夫。

    她没带花三娘,身边只带了张亭和张轩,主仆三人都是半大孩子,考虑问题天马行空。

    张亭对霍柔风道:“九爷,这位大夫八成是位老学究,像老韩大夫一样。”

    张轩反驳:“我叔说广东不比江南,读书人不多,当大夫的不会是老学究。”

    霍柔风来了兴趣:“广东的读书人不多吗我记得立朝之初第一位状元郎就是广东人啊。”

    张亭和张轩摸着脑袋,他们谁也没有去过广东,也只是听叔父说过,叔父好像也没去过广东,都是听广东那边的掌柜们说起的。

    三人正在说说笑笑,小丫鬟进来:“九爷,大夫到了。”

    霍柔风指指桌上的点心,对小丫鬟道:“换些绵软的上来。”

    上岁数的人牙口不好,九爷难得贴心一回。

    可是当大夫站到面前时,九爷的眼睛就瞪圆了。

    “你是大夫从广东请来的大夫”她好奇地问道。

    眼前的人非但不老,而且很年轻,二十五六岁,腰板笔直,想来牙口也很好。

    非但如此,他的长相也和寻常人不一要,皮肤是雪一样的白,阳光透过碧罗窗子照进来,他的眼眸竟然是碧蓝碧蓝的,如同蓝宝石璀璨夺目。

    张亭和张轩早就吓傻了,霍柔风不害怕,她的眼睛越瞪越圆,直勾勾地瞪着大夫。

    她之前已经知道这位大夫姓罗名杰,她也听说过番人里有金发碧眼的,可是这位罗杰大夫分明是黑头发的,又是汉人名字,为何却长了一双蓝眼睛

    罗杰深施一礼:“这位便是霍九爷吧,罗某确实是大夫,从广东而来。”

    “那你的长相......抱歉,我既是要请你过来给患者诊治,有些事情必须要清楚。”霍柔风凉凉地说道,前世外家打了几十年鞑子,因此她对非我族类的人没有好感。

    罗杰笑得坦然,他讲的是官话,带着一点广东人特有的卷舌:“家祖早年曾随商船去过红毛国,娶了番人为妻,祖父母去世后,家父远涉重洋回归故土,在广东娶妻生子,罗某是汉人,亦是在广东出生长大。”

    霍柔风明白了,罗杰的一双蓝眸是遗传自他那位红毛人的祖母。

    “那你的医术也是缘自红毛人吗”霍柔风问道。

    罗杰道:“罗某的医术缘自家父,家父的医术缘知何处,罗某不知。”

    霍柔风对这位罗大夫多了几分好感,这是个很会说话的人。

    嗯,说了也像没说一样。

    在此之前,她以为罗杰是位老者,还想让他住到苏家母

    女的宅子里,这样不但方便治疗,也免得出出进进时被多事之人看到。

    可现在罗杰非但不老,还是位仪表堂堂的年轻人,自是不能再这样安排了。

    霍柔风想了想,对罗杰道:“罗大夫便住在别院吧,这里我很少过来,虽然没有城里的繁华,但胜在清静。”

    待到罗杰退下后,霍柔风又叮嘱别院的管事娘子,罗杰在这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若他有何需要,只管按他所说去做,但是他如果离开别



第九十八章 毕竟西湖六月中
    “病了”霍柔风诧异,那天宋松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

    她正想让人上门去看看,采芹便兴冲冲地走了进来:“九爷,大娘子来信了。”

    “真的啊,这么快!”霍柔风从太师椅上跳下来,没等采芹把信递过来,便从采芹手里的托盘上把信一把抢了过来。

    霍大娘子在信里说,她已经到达京城,京城的大掌柜把事情全都安排妥当,先前置办的宅子也装璜完毕。

    霍柔风高兴地在屋子里转了两个圈儿,京城的事情安排好了,她离开杭州的日子也近了。

    霍大娘子给她来信的同时,也给杭州的几位大掌柜送了信,次日一早,几位大掌柜便来见霍柔风,走的时候已经过了晌午。

    霍柔风早把宋松生病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但是她没有忘记在浮玉楼宴请谢思成。

    不过这也是三日之后了,谢思成是和李振一起来的,那天在李家的其他几人也相继来了。

    谢思成和李振都是十几岁的少年,李振一袭崭新的枣红色直裰,绾着赤金簪子,面如冠玉,很是精神;谢思成则是一袭布衣,头发用一支竹簪绾起,那只竹簪打磨得光润如玉,一看便是古物。他站在那里,如同鹤立鸡群一般,把满堂花团锦簇的富家子弟全都比了下去。

    这里是浮玉楼最贵的烟翠,一向以布置清雅闻名在外,可是霍柔风却是第一次觉得烟翠太过匠气了。

    她想起那日在万华寺后山上,翠竹掩映之中,少年手持玉笛凭阶而立,竹影婆娑,山石逶逦,少年衣袂飘飘,笛声在山林间回荡,久久不散。

    少年们凑到一起有说有笑,他们都是商户子弟,这几天永丰号的铺子里有些变动,霍家没想瞒着,因此他们也全都听说了。
1...2223242526...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