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我讨好他难道有什么好处

    须知,曹操在古代君君臣臣的观念之下,其实还是有些惧怕汉献帝的,这也是曹操不原意与汉献帝同居一城的原因之一。

    如此无权无势,若是讨好汉献帝说不定还会被曹操所不喜,被曹操身边那些一心想要辅佐曹操称帝的人所嫉恨,这不亚于是得罪了他们,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自己讨好汉献帝都没有作用,只有坏处,而且汉献帝又不是小孩,你一个曹贼之子,你焉能讨得他的欢心

    这也是曹植曹丕为什么要与汉献帝划清界限的原因。

    这其中的水,太深了....

    所以曹冲压根不觉得自己去讨好汉献帝是什么好主意,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曹冲想到这里,也毫不客气的与诸葛亮说道:“陛下虽然为九五之尊,但此时却如同猛虎困于囚笼,蛟龙陷于深渊,讨好此人,对于我来说,其实是没有多少作用的,先生难道不知”

    诸葛亮仿佛知晓曹冲会这样说,答道:“陛下无权无势,但也是汉庭之主,乃是九州之王,有着天然的大义在手,公子讨好,或者是结交陛下,可不是只有坏处的。”

    曹冲眉头一皱,问道:“好处为何”

    门外清风吹拂,吹扶在竹林上面,响起了一阵沙沙的声响,无数的枯黄竹叶,也随风飘落,沿着窗沿到了曹冲诸葛亮身边。

    竹叶飘落在诸葛亮的用衣襟束好的头发上面,诸葛亮却仿若未闻,嘴中的话也是说了出来。

    “大义!”

    大义

    曹冲思索一阵,伸手将头上的竹叶拨放下来,头也轻微的摇动着。

    “大义无用!”

    诸葛亮却是有不同的见解。

    “大义有用!”

    “请说!”曹冲挺直腰杆,面色严肃。

    “陛下虽然是丞相之傀儡,手上并无实权,但若是陛下钟意公子,必然会封官加爵与公子,公子乃是丞相之子,丞相必然不会不允,这是其一。”

    诸葛亮拍拍身上的竹叶,继续说道:“其二,则是陛下此时虽然是孤家寡人,但汉庭之中,譬如令君太尉一流,对汉庭还是有些感情的,若是公子善待陛下,且取得了陛下的欢心,你说他们会如何,必然是站在公子这一边。”

    曹冲看着侃侃而谈的诸葛亮,终于还是在心中叹了一口气了。

    果然,还是自己自作多情了吗

    诸葛亮虽然对曹冲所提的问题做了详尽的解答,但曹冲总感觉着诸葛亮是在藏拙,或者说是要坑害自己。

    汉献帝对于曹营之中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坑,而且是谁也不敢染指的坑!

    这是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战争序幕!
    时间飞逝!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立冬!

    此时的中国北方,早已经被风雪掩盖了,在荆州,同样也是充斥着冬日的肃杀!

    立冬,第一遍霜已经打下来了,入目可见的竹叶也开始拢拉起叶子来了,池塘水潭上,结起了一层薄薄的粗冰,但并没有到可以站人的程度,手指一用力,这些薄冰便会镜碎一般的散开,让手指直接触及冬日的寒水。

    清晨,外面的世界也是白蒙蒙一片的,而到了中午,不太热烈的旭日则将这一点点霜雪驱除。

    而曹冲到这前线来,也有一个多月了。

    一个多月的军旅生涯让曹冲整个人看上去壮硕了不少,因为经常在军营中走动,遍访贤人,所以曹冲脸上比之前要黑上不少。

    曹冲原本是一个贵公子模样,即使脸上没有抹粉,但还是像抹了粉一般,让人有一种柔弱的感觉,但如今,曹冲身上的黝黑的皮肤,以及手臂上有些规模的肌肉,倒是让人不敢轻易小觑。

    在过去的一些日子里面,曹操安抚完荆南四郡的人之后,很快就把临时治所搬到了南郡的江陵城中。

    南郡被长江贯穿,如今的另外一半,还在孙权手中呢!

    曹操在离开长沙城的时候,顺便将长沙,桂阳,零陵郡的士卒大部分抽了出来,总共被抽出了三万人,编为一军,如今正是韩玄统领着,当然,曹冲在里面也有一个行军司马的官职。

    这也是曹冲最近忙起来的原因之一。

    韩玄等人因为被曹操封赏过,即使心中有些不满,也不敢把话说出来,更何况这支三万人的军队还是自己人统领的,这就让荆南四郡的世家更加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曹冲做了行军司马,自然是让身边的人都谋了一个官职。

    周不疑是文人,本来就不需要什么官职,只要他被征辟,加上还有曹冲的关系,官职也不会小到哪里去,与其让自己仕途的第一个官职是在军旅之中,还不如不要官职,周不疑作为一个幕僚,在大帐之内出谋划策。

    郝昭本来就是牙门将,军爵其实是不低的了,曹冲虽然为行军司马,也无法怎么提拔郝昭了。

    周独夫高义是百夫长,直接被曹冲提拔曲尉,只是仍旧负责自己的安危罢了,是一个近卫军的作用。

    至于郭逍这些人,对于军职也不是特别热衷,也就做了曹冲的幕僚,一时间,在这荆南四郡的三万多人里面,有一万人是被曹冲节制的。

    若是换一个人节制了这一万人,韩玄自然有意见,但是曹冲乃是曹操之子,又与自己熟识,这才没有引起韩玄的反感。

    在这些天来,长江的水是一天比一天小,在一些缓流的河段,甚至是出现了一些浮冰,三分之一的河道,都露出了河沙了,最狭窄的河段上,你站在河岸上,甚至可以用箭射到对岸上去。

    此时,长江的天险几乎是没有作用了。

    按理说这是曹操最好的进攻时间,但曹操却没有行动,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役疾。

    在一个月之前,这个役疾就是有些预兆了,而且在军营之中也是如同瘟疫一般传播起来了,好在在曹冲的建议之下,军中有许多的医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患病的人越来越多了。

    本来一个医者只需负责一个病人的,如今需要负责五个,十个,且不说这些医者是否有精力去负责这些人,即使是有精力,也不够药材了。

    须知,这血吸虫病在这个时代是很难治疗的,那些药材的主要作用,还是抑制一下病情,杀死里面的血吸虫,达到病情得到控制的程度。

    但有药可以压制病情,不代表药就够!



第三百一十七章 时代的残酷!
    “老丈,不知最近的菜饭可还可口”

    曹冲一身青衣,头用用丝绢裹住,手上握着一把羽扇,看起来倒还真有些文人的样式。

    在曹冲身后的,则是一身儒服的诸葛亮,诸葛亮这些日子在曹营中过得还有些舒坦,平素也没有什么事情做,最多的,还是回黄家,与老丈人黄承彦下棋会友,曹冲倒是有跟上去几次过,但下棋实在是没有多少乐趣,曹冲之后也就不再去了。

    比起这些文人之间的交际,曹冲更喜欢到部队来看看这个时代的士卒是什么一个模样。

    平时曹冲看到的,都是一身甲胄的曹军,所以曹军的铁甲的铁剑,是曹冲对这支曹军最深刻的印象,但到了曹营之中,与这些士卒一同吃喝,曹冲对这支军队在心中的定义,却是有了一些改变了。

    曹冲以前是警校毕业的,也服过兵役,虽然知晓三国时期的伙食一定不如自己在服兵役之时的伙食,但没想到会差到了如此地步。

    皇帝不差饿兵,军无粮则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国有诸多关于军粮重要性的警句。无论何时何地,士兵只有吃好睡好,才有能力穿戴沉重的装备行军作战。中国虽然是烹饪大国,但那些花样繁多的菜肴都是富裕及贵族家庭的专利,普通士兵是享受不到的,军营里的伙食就是2个字“单调”。

    中国汉族的远祖是半游牧半渔猎民族,但是自从他们从甘肃青海进入中原内地后,人口逐渐增多,开始发展出原始农业。

    在商朝田猎是军粮的一个主要来源。商代田猎规模很大,一次出动上千人可获得数百头野兽动物。甲骨文就记载一次田猎,商人就获得451只鹿。

    到周朝田猎规模更大,周武王曾一次猎杀上万头野生动物。正因为此,商周王朝才能不断开疆拓土,逐渐将国土扩大到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诸多省份。

    经过夏商周时期半农半牧生活后,到战国以后汉族正式成为一个农耕民族,五谷杂粮和一些品质不多的蔬菜成为老百姓,也是军队的主要饮食。

    饿着肚子或者营养不良的士兵是无法披甲作战的。

    在三国时期,军队的饮食,除了干粮之外,便是一些粥水了。

    因为在宋朝之前,一般炊具都是陶器,极少有铁锅。陶器最适合煮粥,而不适合炒菜。

    夏商周三代军队伙食都是煮小米粥的,少有菜粥,菜粥需要在粥里加入各种野菜,野果,豆类,而需要放入肉类的肉粥,自然更是无从谈起。

    军队一到饭点,就架起锅熬菜粥喝。只是粥非常稠,称之为厚。

    在曹军之中,军队的主粮,就是小米。

    曹冲看着面前这个老兵手上的一碗半水半粥的小米粥,只得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打仗

    那老兵是荆南四郡的部队,而这支部队,原来就是长沙郡的人,以前是世家的私兵,现在则是受魏延辖制的,而魏延,现在自然是曹冲的人了。

    老兵没有看到曹冲脸上的神情,看着碗上的粟米粥,再向前看陶锅里煮着的野菜伴粥,脸上的皱纹却是挤出了灿烂的微笑。

    “贵人,小人的饭菜十分可口,现在都不曾饿肚子了。”

    曹冲听着这士兵的回答,心中没有半点快感,反倒是沉重了不少。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士兵!

    这个时代的士兵,行军打仗,无非就是活命,其实并没有想那些封官加爵的事情的,所谓的封妻荫子,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事情,而活命,却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他们来当兵,主要是自己已经破产了,在王朝初始阶段从国家手上分到的田地,已经被世家权贵兼并了,他们若是不参军,便会成为路上的一副枯骨。

    活生生的被饿死!

    这老兵手上拿着一碗水粥,却像孩子一般的开心,并非是因为这碗米粥与其他的米粥不同。

    而是因为在之前,他连这种米粥都喝不上。

    王朝崩塌,当兵的连小米粥都喝不上,可以想像那些平民的生活会是多么的落魄。

    士兵没饭吃,可以去抢



第三百一十八章 张辽的态度!(1/5)
    此时冷风吹拂,曹冲身上穿着辛宪英从许都寄来的亲织锦衣,脖子上套上了一件白狐皮,看起来卖相倒是不差。

    在曹冲身边,站立着的是诸葛亮,周不疑等人,周独夫则是骑着马,在曹冲的车驾周围巡视。

    以曹冲为中心,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士卒,数量众多的士卒如同密密麻麻的蚂蚁一般,将曹冲的车驾完完全全的遮蔽住了。

    这支军队有三四万人,其中三万人是荆南四郡的军队,而另外的接近一万人、是曹休之前统领的虎豹骑,加之曹冲就近收拢的残兵,虎豹骑不用说了,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战力,而这些残兵虽然是降卒,但都是跟着刘备走南闯北的好手,其中甚至有些是丹阳兵!

    自古丹阳出精兵!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

    换句话的意思就是,丹阳此地穷山恶水,民风彪悍,所以出得了精兵。

    曹冲收拢的丹阳兵,就是刘备被冲散的丹阳兵,说起来,这支丹阳兵还是刘备在徐州时期陶谦送给刘备的。

    凭借着这些丹阳兵,刘备才能走南闯北,肆无忌惮。

    关于丹阳兵的英勇故事,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几笔:

    在西汉时期,名将李凌手下的五千死士,就是丹阳兵,在李陵进袭匈奴时,以五千人抗击匈奴八万精骑,在援兵不至的情况下竭力死战,最后只剩四百人撤回关内,主帅李陵被迫投降,副帅韩延年战死。以匈奴骁骑之勇,五千丹阳兵竟然能令单于丧胆,几乎要撤退,最后探知李陵无援才敢进攻,丹阳兵善战可见一斑。

    而这些丹阳兵,曹冲足足有五百人!

    五百人看似少,但却不少了。

    在后来,吴国的丹阳太守沈莹对晋作战里面,仅仅率领500余丹阳兵,头绑青巾,只执巨锤。数次向晋军的阵地冲锋,突破晋军的坚牢防守。

    丹阳兵之勇令人闻风丧胆。

    所以其实曹冲这支军队的组成来说,在这个时代也算是精锐,能够与曹冲这支匹敌的队伍,也不多了。

    并不是每一支部队都有虎豹骑虎士以及丹阳兵的。

    太阳高悬,但却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曹冲伸手在前面的暖炉上去,才让自己的手稍微好过了一些。

    三国平民的生存状态堪忧,但像曹冲这种贵公子,却不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处境可算是优渥,甚至是奢靡。

    就以曹冲身下的车驾来说,曹冲身下这巨大无比的车驾,就是千金难买的。

    在这车驾是有铁金铸造,在铁金之间,还有一个夹层,里面有着一些铜丝,在车驾下面,还有一个炭火炉,让这车驾的底部温软如春。

    这是长沙世家送给曹冲的礼物,曹冲当时倒也是缺一个车驾,于是便收了下来。

    有了这辆车,曹冲虽然可以感受得到外面的风霜,但里面的热气,却是不断的抵消掉这些寒意。

    果然,剥削阶级是很少受苦的......

    曹冲摇摇头,把脑中这些想法驱逐出去,眼睛隔着窗沿,看着外面的世界。

    经过好几个时辰的行军,曹冲甚至是可以听到稀稀拉拉的水声了,以及岸边消散不去的鱼腥味,曹冲知道,长江就在自己身边,而夏口,也就在眼前。

    夏口营地大门洞开,外面站着一群密密麻麻的戴甲军士,为首的是一个中年大汉,他身材魁梧,脸上菱角分明,但眼底,却是有一些智慧的光芒,正是因为这双眼睛,让他平添了不少儒雅的气息,不是张辽,又是何人
1...114115116117118...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