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曹冲站在下首,看到曹操出现的时候,赶忙躬身行礼,其他人大致也是这样的,只是嘴上说得话不一样而已。

    曹冲曹植曹丕嘴中所说的是“父王万岁”,而其他人口中,说得则是“王上万岁”。

    曹操刚一出场,便是震得大殿的瓦片都要掉下来了。

    “诸位皆是我曹家人,这次乃是我曹军家宴,将此地当成自家便可,无须多礼。”曹操挥了挥手,示意大殿中行礼的人起来。

    一礼之后,曹操环视四周,用手马上点了三下,这三下,自然是曹冲曹植曹丕三个方向的,三人也知道曹操的意思,快步走上前去,走到曹操身后,便停住脚步了。

    曹操看着自己这三个儿子意气风发的样子,心中不住的点了点头。

    他看了曹冲一眼是,笑着说道:“等会家宴,仓舒若是不写出一篇美赋来,本王可不会轻饶了你!”

    曹操这句话不大不小,但是还是可以让很多人听到的。

    这句话听上去像是斥责,更多的是代表着疼爱,场下的宗亲也多是人精,岂能听不出来

    此话一出,曹植曹丕的脸色有些难看,眼中有着嫉妒的颜色,而曹真曹彰等人,看着曹冲的眼神也是警惕了不少。

    曹冲在心中暗暗叫苦,却是把曹老板吐槽了不知道多少句话了。

    能不能不要让我成为出头鸟

    我想低调来着的!

    忍受着曹植曹丕,以及曹植曹彰他们极度警惕的颜色,曹冲最终还是在心中叹了一口气了。

    既然曹操把对自己的喜爱表露在嘴上,那曹冲自然便是要利用好这嘴上的怜爱,不然岂不是白白被曹植曹丕他们嫉恨了。

    所以曹冲深吸一口气,对着曹操行了一礼,说道:“父王放心,孩儿一定不负父王厚意。”

    “好好好!”

    听到曹冲的这句话,曹冲连道三声好,显然也是十分开怀的。

    “到时候我倒是要看看仓舒你小子手上的文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若是让为父失望,家法伺候。”

    曹操虽然是个武人,擅长带兵打仗,但是论到对文学的成就,这个大殿里面的人,是没有一个比得上曹操的。

    自然,如此对文学有贡献的人,对于文学的喜爱也是很浓厚的,后世曹操喜爱曹植,便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曹植的文才导致的。

    当然,曹操对曹冲说的这句话不过是宴会上的一个插曲罢了。

    在人到齐后,马上有内官搬出一个个的桌塌,摆放在大殿之内。

    大殿不小,而真正




第二十九章 世界很大,野心不能少!
    第二十题,也就是最后一题的题目很特殊,其实说起来,这个题目也不算是题目,因为最后一题是要写个总结,也可以说是一个引子。

    古代的宴会诗集,大多是会有一个序集的,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在写完诗之后写的一个集序。

    其实,一般的集序并非是当场写出来的,因为集序比之赋文,其实是要难写一点的,但是既然曹操都把这个题目出来了,曹冲自然是不能退却。

    一个市集文赋嘛!

    曹冲在脑海里思索着,也差不多把这篇文赋要表达出来的内容想出来了。

    集序集序,自然是这次上巳节宴会的集序,主题肯定是围绕这个宴会来写的,但是,却不能只写这个宴会。

    像兰亭集序,虽然是在开头引出在会稽山阴兰亭的宴会,但兰亭集序的抒发的感情,却不是有关宴会的,而是人的死生思考,一下子就把宴会的主题思想上升上去了。

    很显然,若是曹冲只写宴会诸事,这篇文赋即使是用词再好,也不过是流水账罢了,泛泛而谈,配不上说是一篇好的文赋。?曹冲眼神闪烁着,他已经想好了要将这篇文赋的思想境界上升到国家层面了。

    首先,拍一下曹老板的马屁,紧接着,描写宴会场景的繁盛,宗亲士子的英姿,紧接着,便是引申出如今这个安乐盛世是如何来的。

    是因为一统天下啊!

    以曹冲想出来的文赋差不多是这个主题,但是这个主题平平无奇,曹冲能够想到,曹植曹丕他们自然能想到。

    虽然想到与做到不是一个层次的,但是很显然,三人的文赋的主题必然会重合。

    那就是拍曹操的马屁,顺带着歌颂这个时代的安宁盛世。

    这个主题自然不算不高明,但是却没有新意,无法使人眼前一亮,即然是千篇一律的东西,曹冲自然不会写,他要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来。

    况且论起真实的文学才干,曹冲自以为是不如曹丕曹植的。

    来到这个时代三年有余,曹冲的文学之名早就传遍了九州大地,才子,神童,文学大家

    在文学一途上,即使是曹植,也对自己甘拜下风。

    但很多作品,曹冲都是抄写前人,曹冲自己写的作品却是寥寥,并不多。

    要想以自己的水平打败曹植,很难,但是曹冲今天却是想要试一试。

    在曹植曹丕都在歌颂曹操,歌颂这个盛世的时候,曹冲要给他们泼一盆冷水。

    我们现在并不和平,我们要居安思危。

    曹冲第一个想到的是阿房宫赋,但是阿房宫赋已经是被自己写过了,转念一出,曹冲想到的是《六国论》,但是六国论的背景其实与现在的魏国有很大区别的。

    北宋积弱,朝贡与辽,而魏国在四合之地中却是真正的霸主,并不需要向他人朝贡,甚至高句丽,羌胡,羌还是活在魏国的阴影之下的。

    在三国时期,一个诸侯便可以打爆一个异族,战斗力在历朝历代来说,都是顶尖了。

    类似与宋明时期一个国家被一个游牧民族吊打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汉人的战斗力下降了,而是在三国时期,鲜卑羌胡的装备比较简陋,而打仗的主帅老大都是统军人物,主公一般的,军政大权一手抓,不像宋明一般,主帅手上权力不大,还要被朝堂掣肘,加之异族装备不比汉人差,制度的问题,让汉人在后来一直不是外族的对手。

    当然,虽然现在汉人可以吊打外族,不代表日后就能一直吊打外族,不然后世也不会出现五胡乱华这种事情来。

    曹冲在这里要写的文赋,就是要提醒曹操,提醒这些宗亲贵人们,我们虽然赢了内战,但是与外族,我们却是不可以放松警惕。

    其实后世的五胡乱华,与曹魏是有很大的关系了,因为在曹操统治期间,曹操内迁了很多胡人入关,来填补关中人口凋零的问题。

    当然,这一举措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带来赋税,但从长远来说,却是带来了民族问题,为五胡乱华埋下隐患。

    民族融合,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像魏晋南北朝,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战争洗礼,历朝历



第三十章 曹操的震惊!
    思绪所致,曹冲一篇文赋很快就出来了。

    开头自然是描写当下宴会的风流,接着,便是问这宴会上的风流是如何来的。

    然后从这个问题,便引出了曹冲后面的观点:我们并不孤单,也并不和平,世界很大,我们的道路没有就此终结。

    一统天下之后,曹操想的自然是休养生息,顺带着将武人的地位降低,抬高文官的地位。

    乱世武将,盛世文官。

    不同的时代,文官武将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休养生息自然会让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当然,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而曹冲写出这篇文赋,就是要阻止曹操的这个做法。

    现在我们是要休养生息,但是武将的地位却是不能降低。

    内斗的战争会使国内疲弊,百姓食不果腹,但是对外的战争,却不是这样的。

    战争,从来都是掠夺的。

    匈奴人很贫穷

    对于总体来说是这样的,但是他们一个人可以拥有一群的牛羊。

    而牛羊,就是财富!

    而我们手上的刀兵,就可以把这些牛羊抢过来!

    古中国的战争是道义战争,无论是在春秋战国,还是在后来几千年的战争当中,我们的战争都讲道义。

    但是真正的战争,从来都是不讲道义的。

    战争的起源,本来就是为了利益。

    战争从来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

    曹操通过战争的途径,让华夏大地得到一统,而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战争的途径做到以战养战的地步呢

    三国不是宋明,也不是西汉,这个时代和秦王扫之后的情况有些相似。

    这个时代的人都是务实的,而不是务虚的。

    他们的思想包容性很大,并没有受到程朱理学的辖制,也没有所谓的清流从中作梗。

    这是一个思想开明的时代。

    那我可不可以顺势一推,将曹魏这条雄踞在东方的雄狮,让他把其威严洒向世界各地呢

    天下一统,是曹操的梦想,而曹冲的梦想却不至于此。

    他要做世界的霸主!

    当然,这样的想法或许可以在曹冲上位之后再来思索,但是曹冲却是知道若是这样的话,自己的时间不够。

    是真的不够!

    要想在一代人中便改变他们的想法,很难。

    等到曹操百年之后再做这件事情,那曹冲便只能做文景皇帝了,而做不成武皇帝,而且曹冲还无法保证自己的后代的想法与自己一样。

    万一自己的后代他娘的是一个晋惠帝那样的庸才怎么办

    所以这件事情必须在当下就做成。

    曹冲脑子思绪纷乱,但眼神却是异常的明亮,他看着手上的左伯纸,上面的字迹别有一番韵味,显然,在这几年,曹冲已经是练就了一手好字了,就像曹冲如今也能自己写出一篇文赋一般。

    不知不觉,曹冲改变着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也反过来影响了曹冲。

    呼

    将手上的文赋修改完毕之后,曹冲也是静下心来了,他转头看了曹植曹丕,发现两人早就已经停笔了。

    原来自己是最后一个写完的啊。

    其实这也不能怪曹冲,现在的曹冲与曹植曹丕比起来,写文赋的水平还是差挺多的,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一篇文赋,曹冲已经是很满足了,更别说这篇文赋写得并不差。

    当然,这是在曹冲眼中的不差。

    既然三个人的文赋都写出来了,那写作的时间也就结束了。

    此时众人的目光皆是汇聚在曹冲三人身上,好在曹冲等人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脸上并没有什么不适,依然的一脸平淡。

    曹植撇了曹冲一眼,之前他与曹冲比试文赋的时候,曹冲总是第一个完成的,如今他却是最后一个完成,这让本来就有信心的曹植信心直接就爆棚了。

    看来仓舒会的大多是吟诵风月,这些宴会集序这些需要歌颂功绩的文赋,却是不擅长。

    嘿嘿,如此,那今日的风头可要被我出尽了!

    曹植一脸自得,把手上的文赋递给了刘涌。

    刘涌踏着小碎步,接过曹植手上的左伯纸,再小步跑到曹操面前,将左伯纸递了过去。

    对于曹植的文赋,曹操是很欣赏的,因此当刘涌把左伯纸拿上去的时候,曹操迫不及待的便把左伯纸拿起来看了。

    建安十三年,相天时日,暮春之初,会于邺都漳阴铜雀台,修禊事也,少长云集......

    曹冲写的文赋水平自然是有的,而且这一篇文赋将宴会的热闹完全表达出来了,顺道还赞美了曹操一番,而且这个赞美是引而不发的,从字里行间,你看不出他有一个赞美的字眼,但是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便是赞美。

    曹操的老脸都露出笑容来了。

    曹植看了曹操脸上的笑容,心中也是微喜,他侧头望向曹冲,却发现后者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反倒是曹丕的眉头皱了起来。

    曹植心中一紧,莫非仓舒他心中有所凭借不成

    如此一想,曹植本来很好的心情,也去了一半了。

    看过曹植的文赋之后,曹操的夸赞之词也是溢于言表的。

    &



第三十一章 说服曹操!
    砰!

    在所有人诧异的眼神中,曹操砰的一身,手猛拍桌塌,同时整个人都站了起来了。

    那架势,看起来是动了真火了。

    曹操动了真火,曹植自然在下面幸灾乐祸,脸上甚至是笑了起来了,而曹丕眼底虽然有着戏谑的神色,但是脸上却是一副“担忧”的脸色。

    他甚至是想好了要在曹冲被曹操责罚的时候,自己象征性的为曹冲说一下情了。

    在曹操面前,在如此多的宗亲面前,若是自己做出这一个举动,那父王会如何看我,那些宗亲叔伯会如何看我

    子桓虽然与仓舒处在竞争的位置上,但是非但不落井下石,反而为竞争对手说情。

    这样一来,自己的在曹操,在宗亲心中的形象便又上了一个台阶了。

    曹丕如是想道,而剧本也是按照这曹丕的预想来的。

    曹操脸色黑沉,语气也很是低沉。
1...140141142143144...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