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而辛华则是脸带笑容,按抚也愈发的仔细起来了。
借着辛华舒适的按抚,曹冲很快开始整理的事情的始末来了。
刺客说:“指使他的人是贾公。”
然后廷尉狱恰恰有贾诩的三公子出现,顺带出现了一个贾傕贾校尉。
这个贾傕贾校尉在这个时候对曹冲说:“指使他前来的也是贾诩。”
若是换在之前,曹冲自然没有多少疑虑,毕竟贾傕是贾诩的远亲,在这个看重血缘关系的时代里面,远亲二字,便代表着很多的东西了。
但是在司马姝的情报中,贾傕与贾诩的关系其实并不好。
所以很显然,贾傕说出这样的话,绝对是谎话,所以,指使他的人绝对不是贾诩。
更可能是贾傕身后的曹丕。
接着,曹冲到了马腾府邸,在此处,曹冲也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
老管事说在马腾死之前,曾经见过司马懿。
而在刘璋府邸,借着刘璋枕边人的回答,曹冲知道了刘璋在生前曾经抱怨过辛毗和汉献帝,顺便带出了曹丕的嫌疑。
这就是所有的线索。
当然,其中没有包括此时在廷尉狱中的狱曹等人。
在此之前,曹冲用断案三法试图排除一些人,但是不相信这些人说得都是真话,所以便没有再推理下去了。
但如果他们说得是真话的话,那么,事情又会是如何的呢
首先,贾诩,很可能是被别人诬陷的。
在事情的一开始,他就被某个人刻意的推到曹冲面前,似乎是要置他于死地。
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曹丕。
接着,一直不显山露水的司马懿出现在曹冲面前,接着,司马家的几个人便频繁的在自己眼前出现。
看起来,司马家也不是特别干净。
而汉献帝呢
在这个关键时刻将公主嫁给自己,如此时刻,加上待在洛阳侯府的那一行人也并不安分,他们没有深居简出,反倒是见了不少的人。
这也是让汉献帝的嫌疑无法排除的原因。
若你真的无欲无求,那为何还要见这么多人,你确定你不是还有企图。
至于辛毗,一开始就被自己排除在外了。
更别说,这件事即使是辛毗做的,曹冲也得把他变成不是辛毗做的。
辛毗,毕竟是自己的岳丈,而且自己的势力与辛家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辛毗一倒,辛家也倒了,而曹冲,必然元气大伤,这绝对不是曹冲愿意看到的局面。
是故,即使这件事是辛毗做的,曹冲最多也只是推出一个替死鬼罢了。
 
第七十五章 解析曹丕!
若这件事真是曹丕做的,那曹冲便要再次认识一番曹丕了。
这个男人,到底是怎样的人
在世人眼中,此时的曹丕有点像后世隋朝杨勇没有被废之前,隋炀帝杨广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在普通人眼中,曹丕是高高在上的贵人,在士子眼中,曹丕是一个稳固的靠山,是一个值得追随的君侯,在权贵世家心中,曹丕是一个不可招惹的敌人,是一个有心计的谋主,在曹操眼中,曹丕是一个仁孝而有能力的儿子。
当然,在曹冲设计的一个套中,曹丕的形象已经在曹操眼中有了一些变化。
但无可否定,曹丕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都是积极一面的。
但是在曹冲眼中,曹丕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而且极度贪婪与自私。
在曹冲看来,曹丕为了那个位置,什么都会去做。
不管做完这件事会有多少滔天洪水。
曹冲想着曹丕上个平行时空的人生经历,眼神亦是不断闪烁着。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葬于首阳陵。
从这个人物经历来看,曹丕倒是一代明主,也算是有些作为。
当然,在后世,曹丕的骂声是多于赞誉的。
从吕思勉的三国史话,到易中天的品三国,到这近几年火热的卑鄙的圣人,再到《新三国》、《军事联盟》,曹操一点点从过去的奸人转化为奸雄,甚至是英雄,而最终称帝代汉完成曹魏霸业的曹丕却显然没有这么走运。
如果他的后代再稍微给力一点,即便只是他本人或者他的子孙们稍微长命一点,形势也许大不相同,他也许会成为开国明君,退一步讲至少不会承受如此多的骂名,然而历史总是不容假设的。
曹冲决定剖析曹丕一番。
首先,在曹冲看来,曹丕绝对是大反派的代表,冷血无情,做事果断,丝毫不为自己的私人情感所影响,而且小肚鸡肠,自私自利,不顾民情。
杀甄姬、罪曹洪、讽于禁,迁民洛阳.....
诸此之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当然,也无法掩饰曹丕的一些优点。
不然,曹丕也无法吸引多如此多人的追随。
曹丕是一个文青,而且还有公子哥的性情,这两点,有《善哉行》中两句“策我良马,被我轻裘”,另有《与吴质书》中一段“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博奕,高谈娱心,哀筝顺耳。弛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可证。
在是一个文青的同时,曹丕还是一个爱憎分明、知错就改的性情中人。
在爱憎分明上,有这么个典故:
曹公听闻丁仪的才名,虽未得见,就打算把清河公主嫁给他。
子桓听闻却说:“女人比较注重外表,丁仪眼睛不好,恐怕清河不会高兴的,不如把她嫁给夏侯惇的儿子。”
生在帝王家原本就要做好被政治联姻的准备(隔壁东吴家的孙小妹笑而不语),而子桓却能站在妹妹的角度考虑这件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实属难得。
当然丁仪因为这件事恨上了子桓,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子建的怀抱,这是后话了。
知错就改上,也有几个典故:
崔琰劝谏阿丕烧了弓箭,扔掉骑服一段(文帝纪里可以看出子桓对狩猎那是绝对情有独钟的,戴陵就因为劝谏这个被降罪了),子桓竟然就乖乖听话照做了,完全没有半点熊孩子的模样!
还有辛毗不同意子桓迁民到洛阳的做法,坚决反对,一再劝谏,子桓很生气地表示不想与他谈论此事,辛毗不依不饶抓着子桓的衣服,差点把子桓扒了,子桓用力夺回衣服,悻悻回宫,最后还是部分听从了辛毗的意见。
而辛毗也劝过子桓少打猎,子桓此后就真的很少打猎了。
 
第七十七章 父子,君臣,公文!
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参汤,曹冲脸上带着最和煦的笑靥,直接进入大成殿偏殿之中。
大成殿偏殿虽然说是偏殿,但是里面的占地是绝对不小的。
进入其中,曹冲也有一种渺小的感觉,可见这偏殿的占地之大了。
偏殿之中,昏黄的灯光照耀着在偏殿中央的曹操。
曹操此时跪坐在毛毯上,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手上的各地来的公文。
有时候,他会面带笑容,带着愉悦的心情做一些评论,甚至写下诗句来夸赞地方的政绩,但是见到内容不好的公文,曹操脸色顿时便变成了墨汁一般黑沉,就差点滴出水来了。
曹冲在殿中站了有一会,慢慢的把参汤递到曹操桌塌前,顺带帮曹操整理桌塌上过于随意摆放,就像是垃圾堆一般的公文竹简。
曹冲到了曹操近前,曹操才把目光定格在曹冲身上。
“仓舒,半夜三更的,你找我可有急事”
曹冲嘴上一笑,说道:“儿子见父王深夜为国操劳,故此特意准备了百年参汤,为父王补一补身子。”
补一补
曹操没好气的看了曹冲一眼,很是霸气的将曹冲手上的汤碗拿了过来,看着茶黄色浓浓的参汤,他先是深深的吸了一口,再是轻轻的尝了一口。
“咦!这个参汤,竟与宫中膳房的参汤如此相似,仓舒,这百年人参,好似不如何厉害啊!”
曹冲嘴角抽了抽,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他当然知道曹老板看透了自己的伎俩。
而这个伎俩,本身就是给曹老板看透的。
这个参汤几天就会给曹操送一次,而几天刘涌没来,而曹冲恰好端了一碗“百年”参汤过来,只要是有一点联想能力的,大致都可以想到很多东西。
曹操智谋无双,想象力自然也不会差。
曹冲的那种小伎俩,曹操知道是看透了。
但即使是看透了,曹操的心情也不会差,反倒是感到有些欣慰开心。
曹冲毕竟是他的儿子,儿子找个借口逗自己开心,曹操在久改公文的枯燥无聊中,自然是开怀的。
“父王,此乃细节,父王还请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曹操被曹冲的这句话也算是逗笑了。
“好好好,我不在意这些细节,那仓舒在三更半夜不在侯府陪你那些妻妾,到宫里找我这个糟老头作甚。”
“父王自然不是糟老头,仓舒恨不得时时陪在父王身边呢。”
即使当然知道曹冲这句话是假话,但是曹操心中依然很是开怀。
子女对父母说奉承的话,即使他们知道是假的,心中也很是开心。
曹操把盛放参汤的碗放下去,用手狠狠的刮了曹冲一下,说道:“我就说仓舒你的妻妾为何如此之多,原来是你这张甜嘴的原因。”
对于曹老板这句话,曹冲也只能傻呵呵的笑起来,不正面回答曹老板这个问题。
曹冲的这番做派,曹操自然见过了很多次,因此现在也是见怪不怪的了,反倒是有一种亲切之感。
或许也只有在这个深夜,曹操才能展现出父亲的父爱,在其他时间,其他地方,曹操对于曹冲,都是大王与臣子的关系。
比之父子之间的关系,自然是要生疏很多的。
曹操很享受这个当父亲的感觉。
尤其是当曹冲能够充分调动曹老板情绪之时,那更是如此了。
父母,总是喜欢搞怪的孩子,一本正经的孩子是他们追求的小孩模板,但是对于那些调皮的小孩,父母总会对他怀有更多的爱。
曹冲就是这种情况。
与曹操调笑了好一会儿,曹冲才开始进入主题。
“父亲,其实,儿子今日前来,还有一件事情的。”
一件事情
曹操脸上真挚的表情消失,转而为之的是魏王的威严。
“何事”
曹操的声音已经变了。
不谈国事,曹操与曹冲自然是父子关系,但是只要事关国家,那么,两人之间的关系便是君臣了。
这一点,是改变不了的。
“关于马腾,刘璋被刺这个
第七十七章 父子,君臣,公文!
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参汤,曹冲脸上带着最和煦的笑靥,直接进入大成殿偏殿之中。
大成殿偏殿虽然说是偏殿,但是里面的占地是绝对不小的。
进入其中,曹冲也有一种渺小的感觉,可见这偏殿的占地之大了。
偏殿之中,昏黄的灯光照耀着在偏殿中央的曹操。
曹操此时跪坐在毛毯上,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手上的各地来的公文。
有时候,他会面带笑容,带着愉悦的心情做一些评论,甚至写下诗句来夸赞地方的政绩,但是见到内容不好的公文,曹操脸色顿时便变成了墨汁一般黑沉,就差点滴出水来了。
曹冲在殿中站了有一会,慢慢的把参汤递到曹操桌塌前,顺带帮曹操整理桌塌上过于随意摆放,就像是垃圾堆一般的公文竹简。
曹冲到了曹操近前,曹操才把目光定格在曹冲身上。
“仓舒,半夜三更的,你找我可有急事”
曹冲嘴上一笑,说道:“儿子见父王深夜为国操劳,故此特意准备了百年参汤,为父王补一补身子。”
补一补
曹操没好气的看了曹冲一眼,很是霸气的将曹冲手上的汤碗拿了过来,看着茶黄色浓浓的参汤,他先是深深的吸了一口,再是轻轻的尝了一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