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叫你虚荣,叫你虚荣...

    现在好了吧

    曹冲看着赵焱这欲说不说的模样,眼中有些疑惑。

    “德水”

    被曹冲这么一提醒,赵焱浑身一个哆嗦,有些磕磕碰碰的说道:“君侯,这个,这个方法,赵焱觉得是妙不可言的,对于君侯现在的情况,最是适合,但具体要解决什么,赵焱心中却是不太清楚。”

    赵焱赶紧认怂。

    曹冲微微瞥了赵焱一眼,倒是没说什么,只是把目光定格在郭逍身上。

    “德水没有想法,议郞,你说一说你的想法罢。”

    郭逍点了点头,对着曹冲行了一礼之后,便把话说出来了。

    “这个所谓工厂化与流水线,对生产甲胄看似没有帮助,实际不然。举个例子。”

    郭逍从曹冲桌塌上拿起了一只全新的笔毫,拿在手上,对着曹冲赵焱比了一下。

    “就譬如说这支笔,德水,你说,制造这一支笔毫,要多久时间”

    赵焱接过郭逍手上的笔毫,拿在手上掂量一二,对着郭逍说道:“依我之见,最少要一天。”

    寻常笔毫制作起来自然容易,但是曹冲这只笔毫可不同寻常,这笔毛可是狼毫,而且黄鼠狼尾巴上的那一小撮毛。

    这一小撮毛得到之后,可不仅仅是捆在一起就完事了,还要进行一些加工。

    如此这般,才能有赵焱此时手上的这只紫毫。

    一天时间,说起来做一只好笔毫时间还是相对不够的。

    郭逍点了点头,说道:“但是君侯的方法,却是可以让他半天,甚至几个时辰就完成。”

    赵焱心中一惊,但是他很快就把惊容收回来了。

    再怎么说,自己也算是“知道”这个方法的,可不能露了馅。

    “还请议郞明言。”

    郭逍看了赵焱一眼,笑着说道:“我问你,这支笔毫,哪一个部位最是难做。”

    “笔毛!”

    这还用说,当然是那笔毛了。

    这可是一支笔毫的精华,自然是最难做的。

    郭逍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笔毫难做,难在笔毛,但是德水兄可以想一想,若是那笔匠只做笔毛,至于笔毫其他部位交给别人去做,最后再让这笔匠来组装,你看这制笔的速度会不会大大加快。”

    赵焱点了点头,按照郭逍的话来说,也就是笔匠将简单的事情交给别人来做,而自己做的事情,就是那些外人插手不了的,如此一来,速度自然快了很多。

    这么说来,郭逍所言一支笔毫半天甚至几个时辰就能做出来,并非是诳语。

    但是...

    赵焱却想到了另外一点。

    “可若是由外人插手,这笔毫还会是之前的那支笔毫吗品质恐怕会大大下降。”

    赵焱所言,便是有了外行人插手之后,虽然关键步骤在笔匠手上,但是其他步骤,难免有让这支笔毫减分,质量会大不如前。

    郭逍很坦然的点了点头。

    “与慢工出细活相比,这样的东西,质量自然不如笔匠的精雕细琢,但是有一点,他的制作速度是提高的,况且,只要那个外行人做得多了,渐渐熟练,你所言这个质量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质量会下降不错,但是速度大大提升了。

    况且这个质量的下降不是永远的。

    但一个外行人做得多了,技巧自然就有了,那些巧夺天工的技艺,无非是做得多了罢了。

    奇技淫巧,无他,唯手熟尔。

    听到郭逍这句话,赵焱点了点头。

    “议郞是以这个制作笔毫的例子,反推到我们制作重甲甲胄身上”

    郭逍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德水你看,制作那些重甲,首先一点是要作何”

    赵焱虽然对锻造不太懂,但是一些关键操作还是懂一些的。

    “首先要炼




第一百七十四章 骠骑将军府!
    但问题困难是困难,郭逍却是没有退缩,他咬了咬牙,对着曹冲说道:“君侯,这些事情便交给我等了。”

    不管是工匠还是劳动力的问题,都是比较棘手的。

    当身为人臣,便是要替君主解决问题的,即使再棘手的问题,自己也得往前扑,半点都退缩不得。

    对于郭逍的态度,曹冲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在最后,曹冲还是提醒了郭逍一句。

    “工匠问题与劳动力的问题,都是两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是你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不能简单粗暴,若是我听到你处置的方法不对,可别怪本侯处罚了。”

    郭逍把头低了下去,点了点头。

    赵焱自然也是如此。

    既然把这件事情吩咐好了之后,曹冲拍了拍身侧赵焱的肩膀,淡淡的说道:“心里也不要太过于紧张,把事情完成便好,这任务完成了,本侯重重有赏。”

    赵焱赶忙对曹冲行了一礼,说道:“君侯放心,此事我等定会完成。”

    曹冲微微颔首,对着郭逍赵焱挥了挥手。

    “话也说了这么多了,你们尽量把事情落实下去,具体的安排,我就不多说了,你们下去罢。”

    “诺!”

    两人最后为曹冲行了一礼,这才施施然的走出外院大堂。

    外院大堂外面,郭逍与赵焱两个人连忙将袖口中的手绢拿出来,将头上冒出来的细汗一点点的擦拭掉。

    之后两人同时舒了一口气,互相对视起来了。

    “议,不知这洛阳城,是你去还是我去”

    郭逍想了一下,说道:“还是我去罢,这侯府内大小事,还是德水你比较熟悉。”

    赵焱脸上露出了一些不好意思的神情。

    “只让议前去,赵焱心中很是不安,洛阳那边的事情多,而且复杂,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郭逍摇了摇头,说道:“事情虽难,但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你我也不须如此了,就这么定下来罢,现在可是片刻时间都浪费不得的,可不能拖延,我马上便要去洛阳。”

    赵焱点了点头,心中有些愧疚,但终究还是没有说其他的话,只是点了点头。

    “那便如此了。”

    郭逍快步的踏出,只给赵焱留下一个背影。

    赵焱摇了摇头,也是离开了外院大堂,到侯府外院各处巡察起来了。

    待郭逍与赵焱走远了之后,曹冲舒展了一下身子,伸了一个懒腰,这才站起来。

    要知道,保持一个姿势跪坐个一两个时辰,这滋味可是不好受的。

    其实别说是跪坐了,就算是站,你站个几个小时,脚也麻了。

    稍微休息一会儿之后,曹冲看着大堂外面的天色。

    外面的天色已经有些暗黑了,天边只余一些红色的夕阳余韵,如今也要消失在天边了。

    夜悄然来临,窗外弦月如钩,流水脆鸣,几许繁星陪伴闪烁着冷月。

    淡淡清风拂过,吹起松针摇曳。

    在休息得差不多的时候,曹冲也是起身了。

    今日,他可是还有些事情的。

    钟繇。

    还是先把重要的生气解决了再说。

    “大头,我们去骠骑将军府罢。”

    周独夫拿捏了身上有些酸痛的腿脚,点了点头。

    “那我先去准备车马。”

    曹冲微微颔首,在周独夫走了有一段时间之后,曹冲才在一干护卫的簇拥之下,上了停在侯府门前的马车。

    而在马儿的嘶鸣声中,马车缓缓的朝着钟繇的住处去了。

    在钟繇得势之后,他的府宅自然是不偏僻的,就在朱雀大道侧畔,离曹冲的洛阳侯府并没有多大的距离。

    须弥之间,曹冲便在钟繇府邸前停驻了。

    钟繇的府邸叫做骠骑将军府,至于骠骑将军,自然就是钟繇现在的官职了。

    即使洛阳侯府的壮观程度,比之钟繇的骠骑将军府要豪华的多,但是见着面前的府邸,曹冲眼中还是觉得不错的。

    &



第一百七十五章 钟繇!
    傍晚时分,竹林暗中还透着些光。

    大理石路旁,除了一层厚厚的腐烂了的,还有快腐烂的竹叶以外,便是那堪堪冒出一个小头的柔嫩竹笋。

    这些竹笋被竹皮包裹着,此时还处在其貌不扬的状态。

    但是再过几天,它便会将储蓄了整个冬天的能力释放出来,在短短十几日的时间内,长成一株大竹子。

    这是生命的奇迹,也是厚积薄发的典型代表。

    当然,曹冲的注意力没有被这些竹笋吸引了去。

    从始至终,曹冲的眼神一直放在小亭子上,一直定格在钟繇身上。

    远远的看过去,钟繇不老,但也不小了。

    五十多岁的年纪,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老者了。

    从青年时代起,钟繇便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得到曹操的重视,不然他现在也不会站在这个位置上。

    要知道,他可不是姓曹,或者是姓夏侯的。

    就算是姓曹的,姓夏侯的,除了曹仁之外,还有谁的地位能够高过他

    当然,曹丕与曹冲自然是不算在内的。

    论资历,钟繇当然是够了。

    少年时期,钟繇被察举为孝廉,任尚书郎、阳陵令,因病离职。

    后又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

    当时,汉献帝在西京长安,李、郭汜等专权,钟繇阻断了献帝和关东的联系。

    因此,钟繇首次进入曹操的视线之内。

    初平三年,曹操任兖州牧,在曹操要迎汉帝的时候。

    钟繇劝李、郭汜等人说:“当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辖制一方,只有曹兖州是心里想着王室,如果拒绝他的忠诚,这不是符合将来愿望的办法。”

    郭汜等人因为钟繇的这番话,加以优厚地报答,从此曹操才得以派使者和汉帝取得联系。

    可以这么说,在曹操得以迎到汉献帝,钟繇在其中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这是他最开始的资历,也正因为如此,钟繇才被曹操开始看重。

    建安四年,当时马腾、韩遂诸将恃强居于关中。

    曹操为此很忧虑,经荀推荐,便任命钟繇以侍中的身份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察关中各路人马,将后方事务委托给他,特别授予他不受制度拘束的权力。

    钟繇到达长安后,致信马腾、韩遂等人,为他们陈述利弊祸福,马腾、韩遂都送一子到朝廷为人质。

    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钟繇送去两千匹马供给军用。

    曹操在给钟繇的信中说:“得到送来的马匹,很是应部队的急需。关右地区平定,朝廷没有西顾之忧,都是足下的功勋。当年萧何镇守关中,粮草充足,以至大军获胜,也不过与您的功劳相当。”

    从曹操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曹操对钟繇的看重已经到了把他当成是萧何的那种程度了。

    再后来,钟繇在建安七年大败袁绍大将郭援,并降服了南匈奴单于,三年后,钟繇又平定了高干等人的叛乱.....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钟繇能够得到曹操信任,看重,并且走到现在这个位置上,自然是有原因的。

    但是...

    这些原因并不够充分。

    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时代的人,谁的简历不牛逼

    谁没做过几件大事

    就拿现在还活着的荀攸来说,

    杀吕布,胜袁绍,灭袁谭袁尚,经略凉州,平定乌桓....

    这一件件的事情,都是关乎曹操的生死荣辱的。

    毫不客气的说,在与吕布袁绍对抗的时候,只要曹操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荀攸的资历难道不够

    够了。

    比之钟繇,荀攸的功劳是多还是好

    回答是绝对不少。

    而像荀攸这样的人,在曹操身边有很多人。

    像华歆、王朗之辈,无论是资历还是名望,都是远胜过钟繇的,更别说有哪些军功煊赫的将军们了。

    乱世出英雄。
1...260261262263264...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