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这长长的一段话,以令狐媚这般醉酒的模样,可是说了好久才把话说完的。
而在此期间,曹冲的脸色自然是一分难看过一分。
居然将百姓拦截下来了!
难怪这几日没有多少倍百姓进入武威,曹冲还以为敦煌郡酒泉郡剩下的人就这么一些了呢,原来是这些世家搞的鬼。
而且,还想要谋划诛杀我
简直可笑!
曹冲眼神阴沉,看了令狐媚一眼,特意靠近了令狐媚一些,他看着了令狐媚醉酒的模样,一时间,倒是不知道令狐媚是真醉酒还是假醉酒了。
想了一下,曹冲继续问道:“那么,那些酒泉郡的世家打算如何对付本侯”
“正面酒泉世家自然不是洛阳侯的对手,所以他们会像敦煌郡的人一样来进贡表示臣服,到时候,顺便让刺客进入姑臧,之后的刺杀行动,便会开始。”
 
第一百五十四章 暮色下的邺城!
曹冲的凉州郡在血与火之间慢慢成长,慢慢统一,曹冲的势力版图,也越来越大。
这不是曹老板赐予曹冲的东西,这是曹冲实打实的势力,是曹冲一手扶植起来的,他们不听从汉庭的命令,也不听从邺城的命令,他们只听从曹冲的命令。
凉州,确实是一个苦寒之地,但却也是一个法外之地。
战乱虽然危险,但是却充满着机遇,充满着强大的机遇。
强大的人把握着强大的机遇,从而获得更多的东西,而弱小懦弱的人则是白白的看着机遇从他眼前飘过。
曹冲自然不是懦弱的人,他借着来凉州这个危险苦寒之地的机会,默默的壮大自己,不管是用什么方式。
在曹冲来凉州之前,曹丕的幕僚们一心想着曹冲死。
在他们看来,曹冲这个细皮嫩肉的公子哥,丢在满是羌人羌胡异族人的凉州,最后肯定连骨头都被吃完了。
但是曹冲并没有死,他不仅安好,而且还活得好好的。
并且拥有雄兵数万,让百万凉州人臣服。
曹冲的能力第一次,也是最深刻的一次,让远在幽州的兄长,曹丕心中感到了危险。
那是一种如芒在背的危险感。
在此之前,曹丕认为曹冲能够在邺城,在许都一步步赢过他,那不是因为曹冲的能力,那是因为曹操对自己这个弟弟的偏爱。
若是没有曹老板的偏爱,曹冲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别说不是他的对手了,他曹冲能不能成为洛阳侯都是一件未知数。
但是,在幽州待了接近两个月,曹丕明白了很多。
自己的这个弟弟,能够赢过自己,靠的不仅仅是父亲对他的偏爱,更多的,是他自己的能力。
幽州的情况比凉州的情况好多了,比隔壁并州的情况更是好太多太多了,幽州境内,除了公孙世家外,没有其他强大的敌人,譬如什么异族人,都是蛰伏在公孙世家的淫威之下的。
公孙世家几代人,早就将幽州境内的异族人打服了,打怕了。
曹丕到达幽州,只需要将公孙世家扳倒就行了。
做掉个扎根在幽州好几代也是最强大,最野蛮,也最不畏死的世家当然不容易,但是也没那么艰难。
现在这个公孙家族巨舟的掌舵者,只是一个草包罢了。
换做是公孙康,自己或许会碍手碍脚,但是一个公孙恭,显然不是他的对手。
事实上,在连番的交手中,除了冬季让邺城的士卒有些不适应,让曹丕有些举步维艰之外,到了春天,曹丕就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了。
从中山国,打到范阳郡,从范阳郡再打到代郡,再从代郡打到上谷郡,再由上谷郡穿过了绵绵不绝的高山,最终到达渔阳郡。
再下,便是余水,余水再下,则是旧燕国,过了旧燕国,便是蓟县了。
所谓的蓟县,便是后世的首都,明清之都城。
幽州的治所,便是蓟县,而作为幽州之主,公孙家族自然就在蓟县之中。
不过,接下来的余水可不是这么好度过的。
曹丕看着河那边密密麻麻的士卒,知道公孙恭也是下了狠招了。
曹丕知道,若是他不能从这余水中突破下去,击溃这成倍与自己的敌人,他便不可能到达蓟县,无法到达蓟县,自然无法宣布对幽州的统治,自然无法让公孙家族俯首称臣。
现在曹丕首要的敌人,便是河对岸的军队。
密密麻麻的军队,如同蝗虫一般,那厚重的黑甲,又仿佛与天边的黑云合二为一一般,让天与地都混为一谈了。
在面前的这些军队之中,有公孙家族的族兵,但也有一半,是由异族人组成的。
公孙家族自己拉不出一支十万人的军队。
但是借助那些异族人,公孙家族却是可以轻而易举做到这一点。
譬如在辽东一角的高句丽,早就对公孙家族称臣了,这十万人中,有一万人是高句丽的军队。
再譬如北方的东部鲜卑,常年被公孙家族慑服,如今在这十万人中,有三万人都是东部鲜卑的军队。
至于其他的六万,则是公孙家砸锅卖铁凑出来的。
曹丕看着自己身后不足五万人的部队,一时间头都有些痛了。
原本曹丕带到凉州的兵便只有两万,其中曹仁多给了他五千,便是两万五千,再加上他劝降的公孙家士卒,才有了现在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五万人。
五万进攻十万,还想要打赢这场仗。
别说是士卒了,就算是曹丕本人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但是,既然自己的那个弟弟能够以一万余人对付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没理由自己对付不了只是自己两倍的敌人。
这场仗,是注定只能赢,不能输的战斗!
想到这里,曹丕心中响起了战歌,整个人也斗志昂扬起来了。
不管余水那边有什么东西,十万人还是二十万人,我都要踏过去!
胜利,永远属于我曹家,属于我曹丕的!
....................................
相比于战火纷飞的凉州幽州,平和的邺城,充满着春天的生机。
春雨霏霏,雨雾弥漫,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恰似穿成的珠帘,如烟如云地笼罩着一切。活泼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想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雨帘。
绵绵春雨,洒落在柳叶的叶子上,沙沙沙,像少女轻轻的抚弄琴弦,又向蚕宝宝在吞食桑叶;潇潇春雨,小雨珠飘落在早春的花瓣上,滚动着,犹如千万颗闪烁着五颜六色光彩的珍珠。
但这只是邺城表面上的景色罢了,实际上,春日生机蓬勃掩盖下的城池,早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在曹冲曹丕离开的这些天里,阴霾笼罩下的邺城,虽然天气不是很冷,但淅淅沥沥的春雨不紧不慢地从空中飘落下来,一会儿是风,一会儿又是雨,让邺城这座充满着历史气息的城市充满着历史萧瑟的味道。
哦不,这不是历史的气息,这可能是秋天的气息,充满着暮色的气息。
在春日中显出了秋天的萧瑟,恐怕也只有现在的这个城市可以体现出来的罢。
魏王打下来的天下,自然,在他所在的地方,总是权力的中心,既然是权力的中心,那自然是政治的中心,经济的中心。
每天,都有远远不断的商人,从各种途径进入这片刚刚才和平下来的国家,给这个城池增添了不少色彩。
异族人的香料,珠宝,换取中原地区的丝绸,器具,技术。
平和的岁月,让饱经战乱的百姓终于可以安静下来,不再担心自己的性命在什么时候就被人夺去了。
平凡的百姓总是容易得到满足的。
即使他们现在每天还是饿着肚子,还是被世家,或者是官府欺压着,但是不用死,只是饿肚子,对于他们来说,便是如同天堂一般的日子了。
容易满足,让现在的邺城,乃至于整个九州大地格外的安详。
在如今最富有的城池之中,邺城也开始显现出奢靡之风了。
原本少得可怜的酒肆,如今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醉梦楼再也无法垄断邺城的酒水生意了,各样的游戏也进入了邺城市民的生活之中,而贵人们,除了看奴隶争斗之外,更多的,是迷上了雀牌与象棋这两样玩意。
雀牌自然就是后世的麻将了,曹冲闲来无事,给自己内院做的一个小玩意,本意是想给辛宪英她们解解闷的。
麻将当然是起到了解闷的效果,但是当其他家的夫人前来拜访辛宪英的时候,难免不会被雀牌这种东西吸引过去
对于这些被困在高墙之内的妇人们,她们缺的不是钱,她们缺的是乐子。
而这个麻将,也就是雀牌,正好能够排解她们的寂寞,而且是以一种极为畅快的方式。
如同病毒一般,雀牌在短短半年内,便风靡了整个邺城妇人群体之中,甚至伸向了其他阶层。
&
第一百五十五章 金城麴氏!
金城郡,西汉昭帝始元六年置,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县,领允吾、金城、榆中、令居、允街、枝阳、袍罕。浩门、白石9县。属凉州。
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并入陇西郡,明帝复金城郡,仍治允吾县,领7县,领允吾、金城、允街、枝阳、浩门、令居、榆中县。
允吾县虽然作为金城郡的治所,但那只是金城郡郡守所在的地方。
在凉州,有的郡守手握大权,掌管这一地的生死,说是土皇帝都不为过,但是有的郡守,则不然。
金城郡的治所在允吾县,但金城的权力中心,却是在金城。
这个看起来渺小,但实际上庞大无比的城市,之所以金城是金城郡的权力中心,不仅仅是金城与金城郡只有一个字的差别,更多的,是因为屹立在金城的世家。
金城麴氏!
金城麴氏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
一是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有后名曰弃(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时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麴”字,因此起名叫麴陶。麴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麴姓。
二是出自以名为姓。麴陶的后代中有个叫麴武的,在燕国任大夫,他的后人以其名字命姓,称麴姓。得姓始祖:麴陶。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则是在西汉汉哀帝时期的,似乎说的是金城麴氏的由来。
故事说:西汉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
原来是卧着的一块好端端的长方形巨石既没长腿也没人搬动却自个儿翻个身打个滚儿立了起来。
东平王预感到不是好兆头,便在自己的宫内仿瓠山形状堆一土山,上立石像,插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
这件事被在京城做“待召”的两个妄人一个叫息夫躬(息夫,姓),另一个叫孙宠的知道后便借此大做文章,造谣中伤,以骗取皇帝的信任达到封官加爵的目的。
于是向汉哀帝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托中常侍把书信转交汉哀帝。
一句“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刺痛了汉哀帝,于是即不调查核实也不认真查证便立即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其他参与的人一律处死。
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急忙上奏阻止,并力劝汉哀帝应重证据不要轻信口供被正在气头上的汉哀帝判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这三位也被驱除朝廷、削职为民。
鞠谭和儿子鞠閟因为避难逃避到凉州西平改姓为麴。
这就是《汉书》、《风俗通义》、《资治通鉴》和《元和姓纂》上记载的“麴谭改麴”、“避难湟中、因居西平”和“麴麴同宗”这段真实的历史故事的来源。
也是似乎也是金城麴氏的真正由来。
自从那时开始到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麴谭的后人始终沿湟水两岸发展,乃至成为西北地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集团。古西州金城民彦说“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足见其富贵和权势。
在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麴氏家族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战将,象同河北名将颜良文丑齐名的悍将麴义,与韩遂、马超遥相互应对抗曹操,共守西凉的战将麴演(衍)以及西晋愍帝的大都督官至左仆射的麴允等。
南北朝时期西域著名的高昌国王麴嘉也出自金城榆中,麴氏高昌立国134年传承9代,最后被唐太宗的大将侯君集攻灭。
而此时,金城麴氏的主事人,正是麴演。
这个麴演可不是易于之辈,乃是胸有大志之辈,不然,在后世曹丕称帝的时候,也不会勾结凉州世家反了曹丕,可惜是遇到了苏则,让他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而在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麹义,则是麴演的叔父。
金城很小,比姑臧要小上许多,但是麴演所在的地方却是不小,甚至还有些大。
空荡荡的大堂,除了一个高座,一个坐在高座上的人,以及高座前面的使者之外,没有其他的人。
空荡荡的大堂里面只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自然是麴演,另外一个,则是洛阳侯在武威郡来的使者。
距离曹冲掌控凉州四郡,时间再次过了半个月。
半个月的时间,足够曹冲整合凉州四郡的力量了,当然只是初步整合,但就是初步整合,也够曹冲将视野放在凉州四郡之外的地方了。
在整合了凉州四郡之后,曹冲便开始谋划起凉州其他的世家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