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见到甄尧如此明智,王朗点了点头,说道:“原来觉得贤侄不过如此,现在看来确实有出彩的地方。”
王朗的这一句夸奖听在甄尧耳中却是倍感刺耳,甄尧对着王朗拱了拱手,说道:“甄尧,多谢司徒夸奖,若是无事,那甄尧便退下了。”
让甄尧有些暗怒的是王朗叫住而来甄尧,他显然不想就这般放过甄尧。
“司徒还有见教”
王朗呵呵一笑,说道:“见教倒不至于,只是你手上有三个产业,现在拿在你们手上可是有点不符合时宜,我与诸多世家已经商议好了,不然将你这三个产业上交上来,让大家帮你代为保管,你看如何”
三个产业
原本甄家便是因为三个产业才与洛阳侯府闹翻的。
现在就这样将这三个拥有巨额利益的产业交给你们
甄尧当时就想要拒绝。
王朗显然也看到了甄尧的想法,是故他抢先了一步,在甄尧还没把话说出来之前把话说出来了。
“贤侄在说话之前,也该想想说出这句话的后果,可不要说话的时候不过脑子,毕竟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不是。”
甄尧一噎,他知道王朗的话意有所指。
现在的甄家真的被世家死死吃住了。
甄家能不答应世家的这个要求吗
当然不能了!
若是甄家不答应世家的要求,那谁来庇佑甄家,谁来挡住洛阳侯府与长安侯府疯狂的进攻
这个苦果,甄家不得不吞下去。
到了现在,甄尧突然开始后悔了。
若是当初将这三个产业交还给洛阳侯府,然后甄家投靠长安侯府,虽然甄家是会衰弱一些,但不至于到现在被人胁迫,而且随时可能灭族的程度。
悔不当初啊!
甄尧在心中深深的叹出一口气,但他也知道,这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人生不是下象棋,你没有悔棋的机会。
“司徒既然这样说,那甄家自然会将三个产业交出来。”
这句话,甄尧基本上是咬着说出来了。
交出三个产业,又有洛阳侯府与长安侯府两个敌人,若是世家输了,也代表着甄家完了。
而就算是世家赢了,甄家也会就此衰败下去。
不管是哪一种结果,都不是甄尧想要的。
但想不想要没有用,甄家眼前只有这两条路了,没有第三条路。
............................................
如果说世家是第一个知道曹睿纵马的,那么在宫城之中,曹操寝宫之内便是第二个知道这个消息的势力了。
寝宫之中。
曹操将手上的竹片递给曹冲,脸上没有多好看,脸色更是阴沉得紧。
见到曹老板是这一副表情,曹冲当然知道这发生的事情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他将竹片拿起来,入目的是一个纵马少年闯司马门的图,再看了竹片之下的小字,之前发生的事情曹冲也便知道了。
“曹这家伙居然会纵马司马门”
曹操冷哼一声,说道:“敢闯司马门,简直是活腻了,还在这个时候,这不是给世家杀他的机会。”
曹冲摇了摇头,说道:“恐怕杀儿并不是世家的目标,他的目标恐怕是二哥。”
曹丕再哼了一声,说道:“我当然知道他针对是子桓,但最后对付的还不是我们曹家。”
“父王的意思是.....世家要谋划中领军”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世家若是掌握了中领军,便可以控制整个宫城,
第一百九十二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吴质的这句话倒是让曹丕心中提起了一些希望。
“季重快说一说是那些计策”
吴质没有让曹丕等多久,他的话很快便说出来了。
“首先一点,不要让小君侯落在世家手上。”
若是曹叡落在世家手上了,曹丕恐怕会陷入比较被动的局面之中。
到时候曹丕说不定真的只有被世家牵着鼻子走这一条路了。
曹丕略微思索了一阵之后再问道:“还有呢”
“另外一个,便是找到小君侯,并且问出他为何要做这件事。”
曹叡并非是愚笨之辈,他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若是找到这个原因,事情或许便会简单许多了。
“也就是说,首先一点便是要将那逆子握在手上了。”
吴质点了点头。
“要想应对世家之策,首先一点我们要知道世家想通过这件事获得什么东西,吴质敢问君侯,世家现在最需要什么东西”
世家现在在政治上基本独霸了,他现在缺少的,是兵权。
世家无兵权,这是硬伤,当然曹丕同样知道,世家无兵权只是表面无兵权罢了,世家子弟从政的有很多,从军的就更多了。
兵权,世家肯定是有的,只是数量不多,而且所在的位置并不紧要。
譬如王宫重地,迄今为止世家还没能将他们的手伸进去过。
如此的话,世家要的东西就很明显了,那便是兵权,尤其是中央禁卫军的兵权。
譬如北军五校,以及中领军这个职位,恐怕是世家很想得到的。
然而不管是北军五校还是中领军,这几个职位都是掌握在夏侯氏曹氏手上,世家没有能力插足,若是想插足的话,肯定是要制造出一些事情来的。
就譬如眼前的风波。
如此说来,世家便是意在中领军了。
“世家需要兵权,宫城的兵权。”
吴质点了点头,说道:“既然知道世家的需要,我们在阻止世家的时候,目的自然更明确,也更容易了。”
“如何容易”
吴质笑了笑,说道:“世家拖小君侯下水,肯定不是想要小君侯的性命的,他是要让君侯退后一步,为的就是世家能够将北军五校与中领军掌握在手,君侯被世家威胁,如何能够破局,唯一破局手法便是眼睁睁看着小君侯身死,而即便如此,作为宫城守卫,夏侯尚的中领军的位置恐怕也会是不保的。”
这些道理曹丕当然明白了。
但是吴质像复读机一般将事情脉络重新梳理一遍肯定是有目的的。
而吴质自然也没有让曹丕久等。
“世家以小君侯这个命脉来要挟君侯,君侯为何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季重的意思是”听到这里,曹丕眼睛已经开始发亮了。
世家如此对他,实在是让他窝囊得不得了。
若是寻常势力,早就被曹丕制裁了,可惜世家不是寻常势力,具体说来,即便是曹家,也不及这一股势力。
之所以世家要如此小心翼翼对付曹家,原因当然只有一个。
那便是世家能量虽然大,但毕竟不是一个整体,而曹家是一个整体。
不是一个整体的世家要想整合力量集中在一处是不容易的,甚至很多次世家联合都不是败在敌人手上的,而是败在自己手上的。
世家亦步亦趋,自然是不想要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是世家最不想看到的局面,却是吴质曹丕最想看到的局面。
“现在的世家由三部分组成。”
“最重要的部分便是以王朗为代表的徐州势力。”
徐州世家虽然被曹操屠灭过一波,但是那也只是针对徐州城罢了,对于其他归降的世家,曹操当然也不敢举起屠刀。
东海王氏,现在便是徐州世家的代表,也是天下世家的代表。
“另外两个,一个是颍川世家,另外一个则是青州,兖州,荆州,扬州等地的世家。”
在曹魏之中,世家之中势力最大的是颍川士族。
颍川士族能够成为魏国仅次于曹家夏侯家的存在,这就有很长的话要说了。
顺带也解释为何在曹操统兵时期,兵权都是掌握在曹家夏侯家手上的原因。
曹魏军队自初始就带有鲜明的宗族特色,这种特色和东吴的大族私兵截然不同。
曹操时期的夏侯惇,曹仁,夏侯渊。后曹操时代的曹真,夏侯尚,曹休,虎豹骑的统领曹纯,魏国第一任骠骑将军曹洪等等。
一方面是曹家夏侯家确实人才济济,另一方面说明曹氏信赖自家人,兵权尽握于曹姓手中——直到曹爽这个不争气的。
外姓将领鲜有手握重兵的。连早期就追随曹操的乐进,于禁等拥兵也不广。
于禁是最受曹操信赖的外姓将领,最多时督七军。
夏侯惇可是督过二十六军的。
曹军前期兵权归属从两个事件可以看出:
其一是濮阳之战。吕布趁曹操主力伐徐州,抄了曹操的兖州老巢。夏侯惇荀彧程昱力保三城不失,而这时的后方兵权牢牢握在夏侯惇手里。
其二是官渡之战。袁曹正式破脸,曹操面临一生最强大的敌人。
袁绍不仅在官渡正面战场大举压上,在其他战场也有动作:派高干从并州攻略西线,袁谭负责东线青州战场,后派刘备南下去老家汝南骚扰曹操后方。
曹操的应对是钟繇镇关西,臧霸守青州,李通满宠赶跑刘备。曹仁留守许都,自帅夏侯惇夏侯渊曹洪等领兵大将与袁军对峙。
所以说曹军内部没有袁军那种争夺兵权的弊病,(于禁夺朱灵军是个例)。
外姓派和宗族派这两个派其实不存在,以曹操的手腕也不可能让军中出现派系,他们的权力大小迥然分明,保证了曹军的号令严明。
兵则能倾权,有权则能聚财,有财则能养兵。
大概是民风尚武,谯郡老家没能给曹操贡献政治谋略方面的人才,老曹只能把目光投向外地。
这个时候颍川士族便要出场了。
在汉末三国时期颍川士族这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颍川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可以说“得颍川者得天下”。
和其他大族一样,乱世中颍川大族,如荀家,陈家,钟家,辛家,郭家也多头下注。
比如荀彧他亲哥荀谌就在袁绍手下任谋主。
因为乡党情节,颍川谋士大多把第一份求职简历投到了袁绍集团公司。
有的留下了,比如荀谌郭图辛评,有的跳槽到了曹操集团,比如荀彧郭嘉。
在曹操身边形成了荀彧荀攸戏志才郭嘉钟繇陈群等为代表的颍川谋士团。
颍川派不管战略还是战术都给曹操集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迎帝许都,力保三城等等就不细说了)。
曹操对颍川信赖之深以至于令其一家独大,形成了“武谯郡,文颍川”的格局。
荀彧任尚书令,揽朝政。陈群任司空西曹掾属,管人才选拔。祭酒郭嘉军师荀攸负责战略战术谋划。
颍川士族,可以说是朝堂上势力最大的世家集团。
而有一个好消息是,颍川士族大部分都没有参与这次叛乱。
不过,虽然颍川士族大部分没有参与这次世家的动乱,但是这些人也不参与到任何一方。
甚至像是钟繇为代表的钟家更是偏向世家。
颍川士族成为魏国世家中第一大世家集团,自然是因为他的贡献,也是因为他们跟随曹操的时间够早。
徐州士族之所以能够有人坐上三公的位置,第一与曹操的信任不无关系,另外,则是徐州世家确实实力强劲。
他们跟曹操的时间也是不短的。
第三个世家集团,便是除冀州,徐州之外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两个父亲之间的战争!
坐在王朗对面的是一个中年人,他其貌不扬,但在司徒府中的位置却是最靠近王朗的一个,可见他的身份。
不是王粲又是何人
王粲文学才华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顶尖的,加上他的品格美谈,身后的世家才让他坐在了这位置上。
当然,高平王氏比之东海王氏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这不是从世家底蕴来说的,而是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来说的。
王朗多次邀请王粲到此,自然是想要让王粲为王肃讲解经义,王粲在治学上面,即便是王朗也甘拜下风。
不过王粲虽然给王肃讲解经义,但却始终没有收王肃为弟子。
对此王朗还是很可惜的。
若是王肃能够成为王粲的弟子,那么王粲的学说自然也可以是东海王氏的一部分,世家底蕴便会厚一点。
不过王朗倒也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而且自己的长子王肃也足够优秀。
王朗很看好王肃,他有多看好王肃,便有多喜欢王肃,他有多喜欢王肃,此时便有多愤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