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美国大富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雨白

    又例如,林肯的心地又是如何善良,他在最困顿的时候,帮助了多少需要帮助的人。

    不管是谁,内心都有一些柔软的地方。

    对于一些虽然自己做不到,但是却希望自己有的优秀品质,他们总是想要拥有。

    而林肯,就被道格塑造成了这样一个优秀品质的集合体。

    只要在美国报业集团覆盖的地方,就没有人能够战胜林肯。

    当然了,这主要是北方的情况。

    南方相对来说,就比较微妙了。

    美国报业集团和美国银行,在那里的业务拓展,就像是其它的所有北方产业一样,都是举步维艰,万分困难。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

    就是因为美国的北方,不是美国南方的主要贸易对象。

    南方的主要贸易对象是英帝国。

    因此,英国的巴林银行,是南方奴隶主们最喜欢的银行。

    因此,美国的风俗习惯,在这里广受欢迎。

    就连报纸,这里的人更喜欢阅读的也是漂洋过海不知多久,早就已经失去了时效性的英国报纸。

    而不是所谓的美国报业集团的报纸。

    唯一可能还会有一点点渗透的。

    也就只有,《惊奇故事》、《范特西》、《狂想》,这三本杂志了。

    不过,这三本杂志,虽然在南方的年轻人中间流传,但是当他们长辈看到的时候,却是会毫不犹豫的撕毁。

    为什么呢

    因为里面有一些东西,在长辈们看来实在是太危险了。

    其中,最危险的就是所谓的机器人解放。

    自《狂想》上一篇受人类奴役的机器人,开始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的故事开始,机器人造反人类的题材,就成为了风行的题材。

    而这种题材,对于南方的年轻人来说,有劲儿,刺激,就像是在脑内做过山车一样爽。

    但是对于南方的成年人来说,这却是一次可怕的文化入侵。

    因为,南方立足的根本就是种植园制度。

    而在轧棉机发明后,种植棉花最繁重的工作,就是在田地里摘棉朵了。

    那些摘棉朵的人是谁

    是黑人。

    他们是什么身份

    他们是奴隶身份。

    他们就像是书中的机器人一样,不享受人的待遇,坐着某种重复性的工作,由生到死。

    这可恶




第二百二十三幕 当第一个傻子
    “我们真的在奴役黑人么”

    “他们本身就是奴隶啊!”

    “我们要解放他们么”

    “花钱买的为什么要解放”

    从北方回来的谢菲尔德,看着昔日同伴顽固的模样,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他对于这些愚昧的家伙们,真是太失望了。

    这些人,根本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了解。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北方发生了什么!

    几乎零距离观看了道格崛起的谢菲尔德,回到了德州,想要开化这里的同伴,让南方也能像是北方一样日新月异。

    但是,人类这种生物,从来就不是一种拥抱变化的生物。

    特别是在南方生长的年青一代,他们小时候周围的环境就这样,他们长大了还是这样,因此他们天然的认为,这个世界就应该这幅模样。

    “谢菲尔德,你该不会是被北方那一套洗脑了吧!那种地狱一样的地方你为什么要去你当初为什么不去英国留学”

    谢菲尔德昔日的同伴,抛出了几个问题。

    在南方的主流思潮当中,北方的形象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像是恶魔一样。

    因为,那里的人,根本就不把人当人。

    哪怕是同样肤色的人,也一样要在工厂里无休止的工作,直到他们精疲力竭,直到他们离开这个世界。

    这样对待同胞的人,难道不是恶魔么

    而南方,就要文明多了。

    仅仅只会折磨黑人奴隶。

    黑人奴隶算是人么

    黑人奴隶不算人。

    一个黑人甚至价值不会比得过一匹骏马。

    但是,就算黑人的价值再低,也终究是花钱买的。

    对于花钱买的东西,人们理应更加的珍惜。

    再加上,南方虽然大量种植棉花一类的经济作物,但是粮食却也并不缺乏。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在农忙的季节,奴隶的损耗大了一些外,在平常时候,奴隶们至少不会饿死。

    而在南方人的世界观里,这已经是很人道的了。

    而像是谢菲尔德这种口口声声要解放黑人奴隶的,在他们看来,就是不切实际的圣母。

    并且,是那种慨他人之康的圣母。

    因为,别人家可能有成百上千个奴隶。

    而谢菲尔德家里,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十个。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前往北方而不是伦敦上学。

    因为,他父亲的运奴隶船,遇到了恶劣的飓风,整艘船都消失在了大海之中,再也没有回来。

    谢菲尔德说出解放黑人奴隶的话,没有半分可信度,更像是破砖头破摔的自暴自弃罢了。

    以至于他的朋友们,一边嘲笑他,一边在那里看他的笑话。

    谢菲尔德也发觉自己和这群昔日的同伴,什么共同语言都没有。

    他带着自己唯一跟在自己身边的黑人跟班星期五,身上挂着父亲亲手用不明毛发编制的护身符,坐在海岸线上高高挂起的戈壁上,望着漫漫无尽的大海。

    他这次回来,其实是接了“任务”的。

    虽然,他还没有从耶鲁学园毕业,但是他已经开始给道格打工了。

    事实上,现在许多耶鲁学子,都在为道格打工。

    最顶尖的,无论专业,都去了金融部门。

    稍差的一些,去了传媒部门。

    最差的那一批,可能会去做制造业。

    不过,道格对于这些读《圣经》长大的人搞制造业并不是很放心。

    总不等搞一个机器,无法正常运转,就向上帝祷告,就能正常运转了吧。

    根本就没有一个这样的道理。

    因此,搞传媒的骑士就是耶鲁在校学生最低的一档了。

    很可惜,谢菲尔德就在这一档。

    而他的南方身份,又让道格授予了他一个任务,就是回到南方,宣传解放奴隶的思想。

    只可惜,道格虽然知道谢菲尔德是个南方人,但是却不知道他的父亲是因为运送奴隶而死。

    因此,他宣传解放奴隶,大概率上像是败犬的哀嚎。

    因此,他在这里实际的工作进展也不大。

    不过,道格那边也没有将希望只寄托与他身上就是了。

    对于道格来说,发起针对于南方的战争,是必须的事情。

    为了这件必须的事情,他当然要全力以赴。

    而且,他已经觉得,自己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底牌。

    无论是银行业,还是武器制造业,还是化工品制造业,甚至就连饮料,一旦战争开打,都会源源不断地消耗。

    而这,代表着巨额的利润。

    因此,他也开始游说林肯,开始为对南战争造势。

    不过,林肯对此还有些疑虑。

    位于华府的他,在属于总统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每一次走到桌子前,都要望上一眼上面的信,想要坐下来回复,但是坐下来却又不知道如何落笔。

    林肯,这位传说中竞选了十次总统的人,甘心做一位普通的总统么

    不,他不甘心。

    他想要做出一番成绩,他想要让以后的美国人,都记得自己。

    因此,他想要做大事。

    南北实质上的统一,他当然想过。

    但是,他脑海中还有另外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

    就是自己刚当上总统,就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而且,特别是在现在北方经济总体上,要比南方“穷”的情况下。

    而他的这一切疑虑,道格都已经在信里一一的进行解答。

    首先,搞一个大事情,宜早不宜晚。

    为什么呢

    因为,搞大事情,如果你不来了就搞,你就会被无数琐事困扰,最终没有机会再搞。

    至于经济北方比南方差,害怕打不赢

    这也不是一个问题。

    南方的资金再多,他们能从海外购买多少武器

    北方资金再少。在五大湖沿岸,更是布满了煤矿和铁矿。

    煤和铁可以直接变成武器,但是钱能么

    并且,现在北方还拥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铁路。

    可以第一时间,将兵员运往前线。

    至于攻打南方的理由

    道格更是已经找好了。

    在有些弯折的信纸下面,厚厚的一沓文件,文件的抬头写的就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就任的是美国联邦政府总统,在法理上统治的南方与北方。

    而“解放黑人奴隶”这个由头,除了南方人自己,就连他们的贸易宗主国英国,都没有什么话好说。

    因为,这是一种“绝对的正义”。

    面对这样一场战争,英国甚至都不能大张旗鼓的帮助美国南方,甚至还要特意避嫌。

    因为,现在的英国,已经将自己看待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为一个优秀的国度,当然要文明。

    当然了,这种表面上的面子,对于他们也有实际的影响。

    就是更方便宣传英国的宽仁,省着被别有用心的人,宣传英国支持奴隶制度,引起那些暴民的暴动。

    但是,哪怕道格将这么多点都摆在了林肯的面前,林肯依旧还是很犹豫。

    因为,他才刚刚当上总统。

    他还想更多的品尝手中权力的滋味。

    但是,权力的滋味固然美妙。

    但是,他对于自己接触到的工作,感受到的却是深深地无力感。

    南方各州,虽然名义上也是联邦的加盟州。

    但是,他们对于他这个美国总统和联邦政府,却没有半分的敬畏之心。

    甚至,就连每年归属于联邦政府的税收,他们都敢不提交。

    而北方的各州,虽然相对来说都更加的老实。

    但是,在工业品泛滥而消费力不足的年代,如果再紧闭的收税,企业就都破产了。

    &n



第二百二十四幕 红十字组织
    谢菲尔德仰望星空,想要在星期五的时候,给予星期五自由的时候。

    布莱尔也没有闲着。

    来自于道格的命令,在他这里被分解,尔后进行操作。

    而道格在最近一段时间里的要求则很简单,就是——揭露奴隶制度的丑恶。

    事实上,任何制度,都可以拍出它的优点和缺点,哪怕就是奴隶制也是如此。

    如果要拍奴隶制的优点怎么拍

    去最大的种植园,找最阔绰的种植园主,将他们的面容与健壮的黑人奴隶,排在同框内。

    画面内如果有丰产的小麦,或者满垛的棉花,那当然更好了。

    不过,美国报业集团,作为北方的媒体,又在道格的受益下,怎么能拍这种主人和奴隶和谐相处的照片呢

    因此,布莱尔手下的手下的手下的记者,就秘密的潜入距离北方最近的种植园地区。
1...112113114115116...1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