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奋斗在九十年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长胜之虎

    华锡华晶是由中国电子24所无锡分所与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合并创立,是一家标准的国企。

    国家第一次向霉国贝尔公司(att)引进一条6英寸晶圆生产线,是从晶圆制造到芯片设计再到芯片封装测试的整条完整生态链,投资巨大,可谓是凝聚了国家的心血和希望。

    国家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国营企业上面的头头脑脑太多,自身没有资金,只能靠跑部,等上头拨款,华晶微电子仅仅是跑资金落实就跑了两年。

    又人员冗余,相互推委扯皮的事太多,到了今年该企业已经濒临倒闭的境地,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了,全靠国家救济。

    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对华晶微电子已经放弃了希望,另起炉灶又立项了909工程。

    如果管学衡不出现,要等到98年的时候,才会被华润微电子全资收购。

    海豚科技既然预估到将来必定会被欧美制裁,刘美娟肯定是早就预留了解决方案。

    别看华晶微电子过得很悲惨,那是相对于国营企业来说的。

    华晶微电子是集s集成电路生产工艺,模拟电路设计,微电子分立器件,晶体管制造于一体的企业。

    它所拥有的技术及生产工艺,正是海豚科技所需要的。

    当然,必须说明,他们所拥有的技术都是落后技术,芯片制程工艺还是一微米的水平,还没有跨入甚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比欧美相差大概三代15年的水平。

    就是分立器件与晶体管也都是不太合格的产品。

    海豚科技就是全资收购,也要投入巨资进行技术升级与改造。

    但是这些困难对刘美娟来说都不是个事,刘美娟清楚的知道芯片制造设备今后的发展脉络,各个阶级该用什么工艺升级,她全都一门清。

    海豚科技就是吃亏在没有一套芯片制造设备做研究基础。

    毕竟刘美娟也不是神仙,她不可能全部精通,无中生有去研制一套先进的生产设备。

    这就是管学衡这次无锡之行的原因。

    管学衡是从白云机场坐飞机到达尚海虹桥机场,然后坐长途巴士去无锡,这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管学衡事先就通过企业黄页就打听清楚了华晶微电子的地址:梁溪路14号。

    他这次又是带着卢宇同行,卢宇等于就是他的秘书,一路上照顾他的起居饮食。

    九六年的华晶微电子已




第228章:收购意向
    蒋总一愣,他想不到面前的俩人不是来购买电子产品而是想收购华晶微电子的。

    如果是前几年,那海豚科技是想都不用想,那时候引进的6英寸晶圆生产线还算先进,只比国外落后一至两代,那是国家振兴微电子工业的希望。

    可因为跑资金落实耽误了两年,又加学习吃透技术用了两年,生生把一套还算先进的生产线整成了投产即落后四代的负面典型。

    国家已经对华晶微电子失去了希望,另起炉灶立项了909工程,那是引进日笨nec的八英寸晶圆生产线,制程工艺一下子跃升到了05微米工艺。

    也就是说,华晶微电子现在已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得不到上级的拨款支持,只等着破产倒闭一途了。

    所以说管学衡俩人来的正是时候,早来不行,晚来也不行,再晚一点,香港上华电子就会来跟他们接触,那是外资企业,自带主角光环,海豚科技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铁定会被排除在外。 一流小站首发

    “管经理,你给我详细说说,投资是什么个规章收购又是什么个章程”蒋总并不反对收购,他只是想看对方出得起什么价码。

    管学衡看到蒋总的态度似乎不那么反对,他心里就乐了,他说出了自己的的解决方案。

    “蒋总,投资的话,我们的要求是控股,至少要占51/100,需要多少资金,我们可以请专业的会计机构核算贵公司资产,该出多少钱我们就出多少钱。

    这样贵公司的欠帐,员工的安置,都由新合资的公司接手。

    如果是收购则是我们承担全部债务和员工安置任务。”

    这两者看似差不多,其实大有区别,投资是以华晶微电子为主体,重新设立董事会,也就是说,华晶微电子原来的管理层包括他蒋守道基本上是靠边站了。

    可是收购,华晶微电子的资产不用全部出售,可以只出售部分技术与设备,沉重的债务也甩给了对方,华晶微电子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蒋守道是偏向于有限的收购,掌握了权力的人,总不想大权旁落。

    所谓有限的收购,就是海豚科技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买完走人,双方互不相干。

    “管经理,你们应该也不是想要我们华晶微电子的牌子,要不这样,你们想要哪些技术和设备还有人才,就大胆的说出来,我们可以出售,但是我们的底线是你们要接手全部的债务。”

    蒋总这个要求看似很低,其实是非常苛刻,华晶微电子早已资不抵债,就是全卖了也不够完银行的帐。

    他只要海豚科技能接手债务,还给华晶微电子留点渣渣,就是大赚,华晶微电子也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是海豚科技其实也不想要华晶微电子这些个破烂货,那样还要花费资金和精力处理,等于是揽个麻烦到身上,海豚科技需要的仅仅只是他们所拥有的技术和那套6英寸晶圆生产线。

    对于海豚科技来说,用钱能解决的事就不是事,无非是多花点钱嘛!就当是支持国家了。

    “蒋总爽快,我们可以答应你的条件,我们只要那套六英寸晶圆生产线,以及贵公司所拥有的全部技术,至于人才,我们是多多益善。

    不过要能接受去羊城工作的安排,我们给予最优异的生活待遇,全国最高级别的工资标准,技术人员可以带家属,子女包上学等一切优惠条件。”

    管学衡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了,比较符合蒋总的心意,但是该争取的他还想再争取一点。

    “管经理,你的方案我部分接受,就是出售全部的技术也可以,但是我们还想保留自己生



第229章:收购
    果然不出所料,蒋总向电子工业部打的申请收购报告,效率出奇的快,不到三天就批准了。

    部里的领导是被蒋总三天两头跑部搞烦燥了,次次都是申请拨款,拨款干什么去救活那套已经注定落后了的生产线吗!

    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再者也没有哪一位领导敢担当那份行政责任。

    这次蒋总的报告,可算帮了部里的大忙,卖掉好,不然那多达三亿多的债务,迟早会落到部里头上,毕竟华晶微电子是电子工业部的直属企业。

    部里批准了,另一合作方的电科24所,蒋总只是打了个电话,通知了对方。

    24所不是华晶微电子的上级单位,只是平级单位,蒋总就不会顾忌那么多了。

    华晶微电子这边是万事俱备,海豚科技一方,在管学衡打电话回公司之后,也立即行动起来。

    一开始刘美娟死活要来,被王勇坚决制止了,儿子还在喝奶,这一去就不知是多久,王勇怎么也不可能答应。

    最后,王勇亲自带队,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谈判团队,成员有公司副总裁法务代表莫清影,财务经理胡观海率领的财务清算团队五人,还有胡伟武带领的多达十人的技术评估团队。

    其实技术评估就是个幌子,海豚科技就是一套破烂设备也会要,这样做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压价,价钱已经讲好了,就是承担华晶微电子的全部债务,这个没有价钱可讲,也是这次收购的基础。

    海豚科技就是做做样子,显得好像很重视的样子,以促成这次收购的达成。

    可以说这次收购交易,是海豚科技成龙成蛇的关键,刘美娟要的就是这套芯片生产线的底子。

    当然,也不是说这套生产线除了研究就没有用途了,这种一微米制程工艺的落后制程技术,可以生产一种简单的工控芯片(mcu),海豚科技的智能安防系统正需要大量这样的低端芯片。

    比如各种智能电器和伺服电机,每一台电器和电动机里面都要一块这样的低端芯片,要求不高,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控制指令,就是四位元的芯片都可以。

    还有一些低端存储器,只是短暂寄存指令数据,华晶微电子那种1024k的存储器也够用,而且廉价得多。

    总之,在华晶微电子手里是垃圾的设备和技术,在海豚科技手里就都有用。

    三天后,几乎是同一时间,王勇带领的庞大谈判团队也抵达了华晶微电子。

    蒋总亲自率领公司管理层在公司门口列队迎接。

    “你好!”身材高大的王勇走在队伍最前面,与蒋总亲切握手。

    管学衡在一旁给双方介绍,“老板,这位是华晶微电子的蒋总。”

    老板这么年轻就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蒋总在心里惊讶不已。

    这时管学衡又为他介绍了王勇:“蒋总,这位是我们海豚科技的老板王勇,对于这次收购行动,我们老板非常重视,决定亲自主持这次商务谈判。”

    “王老板你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王总年纪轻轻就拥有亿万身家,必定是能力超群。”

    “哪里哪里!蒋总谬赞了。”

    两人互相认识之后,王勇就为蒋总介绍己方的谈判团队成员。

    “蒋总,请容许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海豚科技的法务代表,公司副总裁莫清影莫小姐。”

    “莫总你好!”蒋总与莫清影轻轻握手。

    “这位是我们公司技术部芯片设计研发项目部主管胡伟武经理。”

    “胡经理你好!”蒋总又与胡伟武握手见礼。

    “这位是我们公司财务部经理胡观海。”

    “胡经理你好!”蒋总又与胡观海亲切的握手。

    紧接着,蒋总也为王勇介绍了华晶微电子的主要管理层。

    其中,王勇与华晶微电子总工程师许居衍握手时,得知面前这位貌不惊人的老人家,竟然是中科院院士,令王勇眼馋不已。

    这位可是技术大牛,也是早期的留美高才,王勇就想着怎么把他挖过去。

    “许院士,如果这次双方的收购



第230章:收购(续)
    经过二个多小时的统计,最后得出一个四亿八千五百多万的巨大数字。

    王勇当即就装作一副很不乐意的样子说话了:“蒋总,你们的债务也太多了吧!就是把你们整家公司买下都绰绰有余,这样就不太好了……”

    这是事实,不容狡辩,蒋总尴尬的回道:“这个……王总,理是这个理,但这是我们俩方已经商量好的。”

    蒋总无理反驳,只能死咬住这一条了。

    王勇装作很生气的指着管学衡斥责道:“管经理,你怎么这种条件也能答应,这样我们不是当了冤大头吗”

    随后他话风一转,装作很无奈的感叹道:“罢了,商人以诚信为本,既然管经理已经答应了,我们也信守承诺,只要合同正式签订,这些债务我们就承担了。”

    王勇很无奈的接受了这种明显是亏本的条件。

    之所以这样做,是王勇不想让华晶微电子一方再得寸进尺,能免去很多麻烦。

    看到王勇答应了,华晶微电子一方立刻就喜笑颜开了。

    这时莫清影冷冷的出声了。

    “好吧!我们现在进行第二项谈判。

    请你们将拥有的各项技术专利文件或技术资料,拿出来给我方评估。

    其中有一条,不容商榷,你方那条六英寸硅晶圆生产线,要原封不动的交给我方,包括全套技术资料。”

    这是事先就商量好的对策,目的不是真的讨要那些落后的技术,也是个幌子。

    “可以,许总工,请你去把那些准备好的资料拿来,让客人验收。”

    蒋总爽快的答应了,并安排公司总工程师许居衍去拿资料。

    专利并不多,几乎没有,这倒不是华晶微电子没有技术,而是那时国营企业不兴这一套,在国内申请专利没用,兄弟单位该抄的还是抄。

    技术资料还是比较多的,足足有好几托板车,一撂就是一人高,毛重估计怕有五百多斤。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华晶微电子虽然成立不过十年,但它的前身,江南无线电器材厂,电科24所无锡分所,都是五六十年代就成立了,累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

    这么多的技术资料要仔细审核,可能要好几天,为免夜长梦多,王勇偷偷的指示胡伟武,要他做做样子,胡乱的翻阅,用了两个多时就审核完毕。

    虽然是草草翻阅,胡伟武团队还是做了归纳,从最基本的二极管生产技术,到模拟电子器材,再到晶体管制造技术,各种分立器件、传感器、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和微控芯片设计资料及制作工艺手册,应有尽有,都做了归纳,草草整理出了一个技术目录。

    看来华晶微电子没有耍手段,技术是倾囊相授了。

    这是当时中国喜欢大而全的结果,这么说吧!如果华晶微电子技术先进,仅凭它一家企业就可以制造所有名类的电子设备。

    这些都是海豚科技所需要的宝贵技术,那些工厂里面已经几十年寿命的生产设备,对海豚科技来说反而是垃圾,王勇看都不会去看一眼。

    一般的电子元器件制造设备,以及基础芯片的制造设备都不在欧美的制裁名单之内,这些基础技术并不先进,没什么好制裁的。

    所以海豚科技在消化这些技术之后,会另外购买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

    海豚科技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它自身就大量需要这些基础电子元器件,如果自身能够制造,就少了一项被欧美卡脖子的领域。

    审核完资料已是中午过后了,蒋总邀请王勇一行去了公司附近的饭店用餐。

    下午回到华晶微电子谈判继续进行。

    依然是莫清影冷着脸提出了要求。
1...6465666768...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