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九十年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长胜之虎
这么精密的机床当然没得买,有钱也买不到,这需要我们自己研制。”
“等等”
刘美娟说到这里,王家琪立马打断了她的发言,他迫不及待的一连串反问。
“刘总监,你们合作谈判时,不是说你们有精密工艺的优势吗为什么又要重新研制了呢而且也没必要这么高的精度吧!我认为目标定的大高,也不是好事。”
“我们当然有精密工艺的优势,因为我们有全国最先进的五轴联动数控组合机床,我们也有技艺精湛的八级技师以及多名七级技工,我们有最先进的永磁交流伺服电机,更主要的是,我们有研制微米级精度数控机床的成功经验。”
刘美娟一件件举例,语气掷地有声,狠狠的回击了王教授,然后她话风一转,以沉重的语气说道。
“诸位,在微电子领域,我们与欧美有近二十年的差距,尚海909工程虽然达到了0.5微米的制程工艺水平,但也相差欧美整整两代,
第297章:闭关
刘美娟其实早就想研制电子级超精密数控机床了,唯一缺少的就是像王家琪教授这样的光学专家。
现在王家琪团队到来了,她马上就迫不及待的成立了一个专项研发团队,她亲自担任组长,掌控全局,小马哥为副组长负责资源与人才的调配。
张志东团队刚好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她把张志东团队一分为二,一支专门研究机床控制系统。
要想达到纳米级加工精度,除了精密工艺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系统了,因为数控机床是全自动的,它的精度,全靠控制系统把控。
大家想想,要想从微米级,一下子就跳到纳米级,这其中的技术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很大很大。
张志东团队的另外一支,还是专门研究超精密伺服电机。
当张志东接到纳米级精度的伺服电机的研制任务时,当场就石化了,他望着刘美娟哑口无言,连反对的话都说不出了,因为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完成不了的任务。
“呵呵!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总共就几台电机,你就是用手工给我打磨,也要磨出来。”
“老板娘,问题是我磨不出呀!”张志东几乎要哭了。
“手工上的事,由黄元昊负责,你们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的时候要留有余地。
另外,电机轴承釆用磁悬浮轴承,铜线用单晶铜丝线,总之,选用最好的材料。”
张志东见有人分担最难的任务了,他就立马答应了:“好!我们尽量试试吧!”
所有的零部件确实需要人工打磨,因为海豚科技的数控机床只能加工微米级的零部件。
黄元昊只能利用电子研究所精密的电子观测设备,一点一点的打磨。
比如光电显微镜,借助它的观测,黄元昊就能看到极为细微的变化。
万事开头难,世界上第一台纳米级机床也是手工做出来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工业母机能直接加工零部件,中国也不能例外,只能这么走过去,看似很原始的办法,却是最有效的办法。
别人都是叫苦不堪,甚至可以说是近乎绝望,只有刘美娟才清楚,人类可以做到,因为德国就做出过这种机床。
别人能做到,中国人肯定也能做到,因此刘美娟的意志非常坚定,不容反驳。
她把华昇微电子工厂内,两栋闲置的无尘车间之中的一栋,僻作了研发基地,所有人所有工具、设备及材料,全部拨付过去。
这世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刘美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可以说是魄力,一往无前,不死不收。
这种电子级超高精密机床,与普通的微米级机床在结构上,没有任何分别,只不过要求更苛刻。
它从制作每一个零部件开始,就不能粘染任何灰尘,组装运行的时候,也不能使用润滑油,因为哪怕是一层薄薄的油膜,也是好几十纳米的误差。
所以整个研发过程只能在超洁净无尘工厂内进行,组装的时候,甚至要在真空环境中进行,要求非常苛刻。
除此之外,还需要超级计算机辅助设计,必须把一些不规则面与圆形、弧形的设计精度,缩小到小数点后n个位数,比如主轴,光学镜头、滚珠丝杆等等。
还有,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必须使用离子掺杂工艺,使金属表面的原子致密度,达到最高。
这样金属表面的镜面加工,才能达到最优值。
其实仅凭机械精度,根本达不到纳米级的标准,于是就需要用算法补偿,也就是说,用程序加精密测量的的方法,最后作细微的研磨。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团队沓至纷来,刘美娟将他们一一做了安置,并且布置了相应的科研任务。
至此,海豚科技真正进入了基础科技种田阶段,用刘美娟的话说,就是我们落后于欧美太多了,现在该是我们吃苦的时候了。
&n
第298章:三年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回头,海豚科技这种紧张恒定的科技种田阶段,一持续就是三年。
是的,一转眼,时间就到了2000年,在这三年中,发生了太多的事。
首先,莫清影也给王勇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王思武,小家伙已有两岁了,白白胖胖的,每天跟在他哥哥身后疯玩,俩兄弟有个伴,这王勇家里每天就像战场一样,闹得鸡飞狗跳的,好不热闹。
这三年中,除了科技种田,扎实基础科技,海豚科技并没有开辟新的研究项目。
人力有时尽,刘美娟与整个研发团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研发别的项目。
但要说完全没有,也不对,因为苗伟团队他们就在研究小型汽车项目。
只不过他们人手不多,一直只有二十多个人,在两年前新型三缸发动机完全成熟之后,他们就开始着手研究cvt自动变速器技术。
cvt自动变速器是所有自动变速器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但是越简单,技术难度就越大,主要是材料的要求非常苛刻,一般的企业只能望而却步。
cvt无级变速器历史悠久,最早在1899 年开始就出现了轴向可调锥盘宽 v 形胶带式无级变速器。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变速平顺,驾驶体验感好,有优异的线性加速度,并且没有延迟、挫顿的毛病。
这是它优于其它几种自动变速器的地方。
日笨在九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目前做到了世界之最。
但是cvt变速器最大的缺点就是因为胶带或钢带材料的原因,无法承受大扭矩,一般是用在小排量车型上。
因为这个致命的缺点,使得有些公司就开始研究环环盘摆轮式无级变速技术。
但是海豚科技不同于一般的汽车企业,三年不记成本的投入,在材料研究领域,海豚科技已经是这个世界上事实上的巨无霸。
毕海波领导的材料研究所有太多的优质材料诞生,其中有许多材料不敢面世,被暂时封存了,比如一些合金单晶体材料,性能逆天,有点惊世骇俗,王勇和刘美娟不敢拿出去显摆。
但是一些国外已有的材料,比如碳纤维材料,那就无所顾忌了,无非是比国外的好一点点罢了。
碳纤维材料是材料研究所成立之初就被刘美娟指定重点研究的领域,又与国内最好的科研团队合作研发,三年时间的沉甸,自然是硕果累累,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
用碳纤维材料代替钢带,只怕是太好了,碳纤维的强度和韧性是普通钢的200倍,即便是最好的合金钢也无法与其比拟。
有最好的材料,有最精密的机加工工艺,于是你知道的,在国内汽车企业看似很难的cvt自动变速器,被苗伟团队不到一年就研发出来了。
这就是扎实基础科技的好处,所有的科技研发,几乎是水到渠成。
虽然研发时间不长,但是这款专为小排量汽车配套的cvt无级变速器,性能好到爆,它娇小的身躯,甚至能承受3.5升排量汽车高达185牛米的强大扭矩。
用在小排量车是屈材了,但是也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怎么造也造不烂,简直是超级小强再世。
另外,因为能承受更大的扭矩,那就不是丰田爱信那种四档变速器了,而是五档,多了一个高速档,因此驾乘体验更加优秀。
苗伟团队如今正在研究汽车底盘技术,一辆汽车中,除了动力总成,就数底盘的技术难度最大。
底盘不仅仅是个架子,它是各种系统技术集成的综合体,一款先进的底盘,通常需要3至5年的研发时间,并且只有国外汽车巨头企业,才能研制。
按常规的方法,海豚科技不仅会触犯国外汽车巨头企的发明专利,而且也很难超过那些已经浸淫几十年底盘研究的国外汽车企业。
这是一条死胡同,既然按常规的方法走不通,那就唯有求新求变。
大家应该记得三年前刘美娟发明的自行车新型减震轮毂吧!那种黑科技用在汽车轮毂上,也同样适用。
正因为如此,这三年来,有几家汽车企业曾经上门洽谈过购买专利授权的事,但是王勇都没有答应,目的就是为了自用,这种独一无二的技术,用在汽车底盘减震技术上不要太好了。
当然,用在汽车底盘上的减震轮毂,又作了相当大的技术改进,它不像自行车那样,只能被动
第299章:三年(续)
正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几大软件研究所人员增长迅猛,其中应用软件研究所人数最多,有多达二千多人的规模,光它一家研究所就占有了一整栋软件大厦。
人员规模第二多的研究所是系统应用研究所,人员规模达到了1500多人之巨,办公软件研究所和工具软件研究所人数最少,都只有七百多人的规模,这三家软件研究所合用一栋软件大厦。
屈指一算,单单几家软件研究所就有软件工程师5000多名,自从三年前云端操作系统上线后,四大软件研究所就有了做不完的任务,于是人数一增再增,直到现在的人员规模。
这五千人看似很多,但相对于全球多达上千万的软件从业人员来说,又是沧海一粟。
当然,海豚科技不可能同国际互联网一样,有那么多功能重复的软件,他们每一种重要软件只可能研发一款,这样任务就要轻几十上百倍不止。
根据刘美娟的指示,又是公司的迫切需要,其中办公软件最先丰富起来,互联网上几乎能见到的各种办公软件,他们全部照抄了一份。
拿最基本的办公三件套为例,他们是国内国外各大优秀办公软件都进行了借鉴,吸取众家所长,融汇贯通,研发出了性能更加优异的软件,这就是后发者的优势。
软件著作权的维权很难界定,任何人都可以逆向模仿,只要不是一模一样,都不会构成侵权,这就给了海豚科技相当大的便利。
四大软件研究所中,以工具软件研究所成果最少,工具软件因为要采集各行各业的数据,而且要长时间跟踪,所以非常费时。
到目前为止,他们还只有不到十款工具软件问世,都是比较简单的,比如cad制图软件,机械行业三维建模软件,产品设计三维制图软件,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建筑行业专业制图软件,汽车行业动态仿真模拟软件,发动机运行三维立体仿真软件等等。
说实话,工具软件的应用范围最广,涵盖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也最复杂,但是工具软件有一个特点,它必须得到各行业的数据支持,不可能凭空研制,而且采集数据的时间都是以年记,所以工具软件研究所人数规模不需太多,他们只能慢工出细活,急不来。
另外,工具软件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因此都是收费软件,有利润就有人研发,海豚科技并不一定要全部自己研发,工具软件研究所,目前的任务是为公司内部研发专用的工具软件。
系统软件研究所之所以人员这么多,是因为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各种产品都离不开嵌入式系统软件,哪怕是一个电饭煲都有微操控系统软件。
不说远了,光是苗伟团队需要的系统软件就多达二十多款。
还有云端操作系统也需要不断的更新维护,张志东与刘美娟一样,都是信奉用户为王,在公司内部试用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bug,他们基本上是每两个月更新一次版本,光这个任务就不轻。
在计算机行业,软硬不分家,负责硬件研发的电子研究所,在这三年中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人员规模翻了近十倍,如今已有近三千人的规模,这个人数还远远不够,还要大肆扩充,因为电子研究所目前正在研究移电通信领域的全套技术。
大家都知道,由于物联网的特殊原因,海豚科技需要自行研制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全套技术,就是一枚普通的二极管,都是自己生产,这需要的科研人员就海了去了。
这么多科研人员当然不是吃干饭的,他们所取得的科研成就,成绩菲然。
首先最主要的成就是,一年前云端计算中心终于构建完备,近一年的试运行以来,效果出奇的好,基本上达到了张志东与刘美娟当初的设想,具备了与国际互联网同台竞技的能力。
第二,他们做到了所有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全部自产,其中包含各式各样的微型芯片,比如模数转换芯片、数模转换芯片、固态存储芯片、动态存储芯片、随机存储芯片、mcu工控芯片、嵌入式系统芯片等所有的中低端芯片。
这不仅为公司节省了大
第300章:电子研究所的现状
因为物联网还没有商用,故四大软件研究所还没有做到完全独立,但是其知识产权,在公司内部也开始亲兄弟明算帐,其它部门采用了他们的技术,也一样要付权力金。
但电子研究所不同,它同华昇微电子集团一样,做到了完全的独立,成了海豚科技旗下的独立法人机构。
电子研究所旗下一共有三家企业。
一家是专门研发芯片的企业,叫做华联微电子集团公司,法人代表与集团总裁是吴小波,与联发科类似,对全社会开放,专门帮助别的企业设计芯片。
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做得很失败,外接任务没有一单,倒成了一个专门卖芯片的技术公司,也就是他们研发的各型芯片,都统一当成了公版芯片对外出售。
这就利害了,别看都是一些功能简单的中低端芯片,可是中国经过了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早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对中低端芯片的需求,非常旺盛,是有多少要多少,每年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芯片。
但是在这个位面,被刘美娟这只不负责任的花蝴蝶,胡乱的扇翅膀,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基本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了,只有少量的外购需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