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半瓶子不满
蓝田和杜县之间,张济选择了杜县。
长安、杜县和蓝田,三城是一字排开的,长安在西北,蓝田在东南,杜县位处中间。
一旦杜县被占,蓝田与长安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切断,蓝田成为一座孤城,处在张济的三面包围之中,最终只能选择退兵回豫州。
立即,张济就传令诸将,诸将得到命令,立即赶来。
张济望向下面,第一位是客居身份的关羽,第二位是刚刚投效的大将赵云,第三个就是淮南猛将纪灵,还有许褚和胡车儿,守在门外。
许褚和胡车儿是亲卫大将的极合适人选,但在统兵打仗方面,就不行了,但也是两军阵前斗将的一把好手。
张济缓缓说道:“本将欲分一支军,奇袭杜县。”
“杜县之中,有守军两千,并无任何曹军大将在其中。”
“此番奇袭杜县,重在一个快字,不然的话,一旦长安出兵,或者蓝田李典率军救援,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而且,一旦杜县失守,长安必然震动,钟繇和郭嘉定会派兵猛攻杜县,甚至于蓝田李典也出兵。”
“所以,此番出战杜县,绝对是一场艰难之战,不知哪一位将军愿意替本将分忧”
话音刚落,关羽本来眯着的丹凤眼突然暴睁开来,上前一步,拱手道
第201章 坚决不能去
“可恶。”曹操惊呆了好久,然后发出一声怒吼,狠狠地将细作的情报摔在地上,再重重踩了几下,“张仲益真是可恶。”
程昱登时是一脸的尴尬,因为校事府是他分管的,一百个人好不容易进了南阳,结果连个水花都没打出来,就全军覆没了。
可是,程昱心下奇怪之极,校事府卫士的实力,他是很清楚的,丝毫不在张济的夜鹰卫之下,为何会败得这么惨呢
曹操在南阳的细作,只是探知了结果,具体的作战过程,却是没探听出来。
不单单如此,贾诩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曹操的细作肯定会想办法探知作战的经过。
于是,贾诩就设了一个圈套,竟然一下子抓了曹操布在宛城的十几名细作,让曹操又吃了一个小亏。
这还不算,曹操的怒火正难平呢,钟繇派来的细作就到了,再次带来一个噩耗。
马超兵败,鄠县和槐里失守,郭嘉三次吐血,身体大不如以前。
什么一百校事府卫士全军覆没,什么鄠县和槐里失守,曹操都可以不在乎,但是,郭嘉三次吐血,身体大不如以前,这可就让曹操受不了了。
荀彧立即说道:“主公,奉孝身体孱弱,三次吐血,不可再为战事劳累,让他回许都休息,方是上策。”
曹操第一反应也是这个意思,但是,若是郭嘉回来,单靠钟繇一个人,如何会是张济的对手。
一旦长安失守,雍州震动,曹操的西退大计就会受到致命的影响。
程昱心中暗喜,郭嘉三次吐血,命不久矣,日后曹操麾下,就属他程昱是第一随军谋士了。
于是,程昱眼珠一转,故意说道:“若奉孝回来,只怕张济会趁机进攻长安啊。”
曹操正担心这个,双眉紧皱,背着手,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荀彧见程昱微微闭着眼睛,并不主动请缨,心知是怎么回事,一阵暗叹,郭程不合,非是主公之幸事也。
犹豫了一会儿,曹操喝道:“典韦,速速派人将刘晔喊来。”
刘晔
荀彧皱了皱眉头,他识人极准,这刘晔虽然也是不可多得的谋士,但长在内政,在墨家方面也有精钻,但在兵家方面跟郭嘉就差了太远了。
曹操的细作也探到消息了,韩遂身边是一个叫徐庶的谋士在出谋划策,根据此人的几次手笔,其智丝毫不在荀攸之下。
只不过,曹操的细作并不知道徐庶是张济派来的,只从韩遂军中探知到,徐庶是突然出现在韩遂军营中的。
徐庶的身份,在韩遂的军营中,只有韩遂和阎行两个人知道,另外就是张济派去保护徐庶的几十个夜鹰卫知道。
荀彧又看了程昱一眼,后者依然没有主动请缨的意思,不禁皱了皱眉头。
曾经,荀彧在袁绍的帐下待过,之所以离开名声正旺的袁绍,一是看到袁绍此人魄气不足,优柔寡断,第二就是发现袁绍手下的谋士很多,但互相争斗。
袁绍手下的谋士争斗,并非是意见相左的争斗,而是帮派争斗。争斗的结果,彼此都想置对方于死地,而不从袁绍的大局和利益出发。
曹操麾下,因为曹操的英明神武,这种现象并不存在。
可是,眼下曹操的事业陷入了困境,程昱竟然见死不救了,郭程之争,矛盾已经激化到了如此的地步吗
荀彧深知刘晔不是徐庶的对手,就不能再淡定了,立即说道:“主公,那徐庶虽然名声不显,但智谋却不在奉孝之下,彧以
第202章 釜底抽薪之计
就在张济派出关羽突袭杜县的时候,曹cao)采纳了程昱的计策,也开始了一个大动作,就是再次南下,攻打鲁阳。
曹cao)攻打鲁阳的兵力,足足五万人,这是曹cao)目前可以调动的最大兵力了。
程昱的计谋其实很简答。
张济在雍州用兵,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兵源必须充足,粮草就更不要说了。
程昱测算的,张济若想拿下雍州,就算是跟韩遂联手,没有五万兵力的话,即便能攻克很多城池,却挡不住曹军和马家军的反攻。
而张济此次拿下雍州的决心很大,那么,南阳郡的兵力,就会薄弱。
曹cao)可以趁此机会,以张济无故对雍州用兵为借口,再次以天子名义下旨,让徐州吕布、荆州刘表和江东孙权,一同出兵。
张济的主力都在西凉,尤其是西凉骑兵,留在南阳防守的兵力,最多不过两万。
所以,一旦四路诸侯再次齐攻张济,张济留守南阳的军队绝对无法抵挡。
只要能有一路告破,兵临宛城之下,南阳震动。
当然,或许张济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会立即会将大军从雍州撤回,全力回防,则雍州的危机就可以解除。
而曹cao)呢,可以趁着四路诸侯威胁张济根本的时候,悄悄抽调三万兵力,西进雍州,跟马超,以及西凉八部联手,灭掉韩遂。
只要韩遂灭掉,曹cao)就可以分化西凉八部,许之以朝中的高官厚禄,则西凉之地唾手可得。
最后剩一个马超,孤掌难鸣,又只有两万多人。
另外,还有马腾和马铁在曹cao)的掌握中呢,马超还能不乖乖听话吗
程昱甚至于连最细节的考虑都为曹cao)准备好了,马腾的部队不再交给马超了,而是交给马休和马岱带领。
至于马超嘛,连带着猛将庞德,直接调入许都,跟马铁一起,在曹cao)的帐下听命,正好能解决曹cao)帐下武艺高强的大将不足的缺陷。
程昱的这个计划可谓是完美之极,曹cao)本就对军事研究极深,当然看得出来,大喜之极,毫不犹疑地就采纳了程昱的计划。
圣旨,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往彭城、襄阳和建康三地。
与此同时,曹cao)昭告天下,宣读圣旨,起兵五万,南下讨伐张济。
一场大战,再次笼罩在了南阳郡的头顶之上,这一次的形势,看起来比上一次更加严峻。
不过,这一次跟上次不一样的地方不单单是张济的主力部队在雍州,还有淮南之地,成为了张济的纵深地带。
镇守淮南的主将是黄忠,麾下有两万人马,陈牧、祖郎和霍峻为副将。
这段时间,淮南之地已经安定下来,黄忠也又招募了两万兵马,正在训练中,还不能上战场。
但这些新募的士兵,守城还是可以的,淮南之地也算是有大军四万。
圣旨来到彭城,吕布接旨之后,不敢怠慢,立即就派人将陈宫和陈珪、陈登三人请来,商议对策。
陈登原本未出仕,有一次在宴会上,吕布发现陈登思路清晰,口才极佳,认为他是个人才,于是就把他也聘请出仕了。
这么以来,吕布麾下就有了三大谋士,吕布心里当然高兴了。
但陈宫就不高兴了。
以前,吕布麾下只有他一个谋士,几乎是言听计从啊。
现在呢,一个陈珪就让他招架不住了,再来一个陈珪的儿子,陈宫已经完全落入到了下风。
吕布对陈珪父子越发信任,这父子二人对吕布是大拍马,使得吕布对素来刚直的陈宫自然也就越来越不待见了。
&n
第203章 陈宫再吐血
吕布本就是没主见的人,闻言一愣,问“公台为何如此说”
陈宫眯着眼睛,瞪了陈珪一下,也是不答反问“温侯与张济关系如何”
吕布登时语结,神略有尴尬和恼怒,没好气地说道“本将与张济关系如何,难道你不知道吗”
陈宫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温侯之女先许张济,再嫁曹铄,此张济对温侯之一恨也。”
“讨伐袁术,温侯设下鸿门宴,取张济之命,此张济对温侯之二恨也。”
“应曹cao)之天子命,讨伐张济,鏖战比阳,此张济对温侯之三恨也。”
“有此三恨,温侯与张济之仇不可化解也。而曹孟德与张济,更有子侄被杀之仇,与两次号令诸侯共伐之恨,亦不可化解也。”
“张济乃潜龙在渊,若是温侯与曹孟德联手,方可限制其发展壮大。可一旦温侯与曹cao)反目,则张济必会趁机崛起。”
“张济崛起,以温侯与其之三恨,张济岂能放过温侯是故,陈珪唆使温侯与曹cao)反目,实乃害温侯也。”
吕布一听,顿时觉得有道理,狐疑的目光立即就转到了陈珪的脸上,语气也有点淡了“汉瑜,你有何解释”
陈珪脸上没有丝毫的害怕,微微一笑“温侯,该杀者乃是陈公台也。”
顿了顿,陈珪继续解释道“陈公台之言,的确有其道理,珪并不否认。”
这话一出,吕布就直接傻眼了,暗想,你这是什么意思,刚说过陈公台该杀,然后又说他说的话有道理,老糊涂了吧。
“公台之言,乃守成之道。珪之计策,乃进取争霸之路也。”
“温侯每每按照曹cao)之命,所得如何最后依然只能困守徐州之地,不管张济还是曹cao)分出输赢,下一步兵锋所指,必然是徐州也。”
“而若温侯西进击曹,占得豫州之地,则温侯就有两州之地,带甲二十万。如此一来,温侯就有与曹cao)和张济争霸中原之实力。”
“故,珪以为,无论是坐以待毙,还是固步自封,抑或偏安一隅,都不如开疆扩土,强大自我,还请温侯三思。”
吕布大喜“汉瑜之言,深得我心也。”
见吕布动心了,陈宫大惊,急忙喊道“温侯不可,陈汉瑜之策乃是水中月,镜中花,以温侯眼下实力,可占豫州而不可守也。”
陈珪已经占了上风,淡淡说道“温侯麾下,不缺将,不缺谋士,只缺地盘。一旦攻占豫州,温侯可使得我三人之中一人坐镇徐州,其余二人前往豫州,以防曹cao)反攻。”
“曹cao)麾下大将,多为张济所杀,剩者无几,何以能与温侯相争也。嘿嘿,别说张辽、魏越、成廉诸将,就算是温侯一人,足以能挡曹cao)麾下所有大将也。”
这话就完说到吕布的心坎里了,他哈哈大笑道“汉瑜之计妙也,此事就这样定了,本将这就下令,集结大军,向豫州进发。”
陈宫再次喊道“温侯不可啊,温侯,我徐州的确需要发展,却不是现在。”
陈珪冷笑一声“曹cao)即将与张济大战,担心温侯会趁火打劫,这才以天子名义,将温侯也圈入中原之战。”
“淮南之地刚刚经历战火,民生凋零,主公若占据之,一是需花费精力治理,二是需要派兵镇守,此地乃鸡肋也。”
“若是等张曹大战结束,胜者一方主宰中原,温侯仅凭一州之地,如何抵挡。”
“泰山臧霸,一直没有臣服温侯,万一其归靠中原大战胜者,两路夹击徐州,温侯之末不远也。
第204章 不好,蓝田危矣
刘表还不知道,蔡家和蒯家,都已经下决心要投靠张济了,剩下的几个家族,话语权比这两家就差了许多。
而且,自从蔡瑁决定投靠张济之后,蔡氏也向刘表服软,主动将刘表服侍得很爽,又亲自道歉,夫妻二人的关系就暂时“缓解”了,蔡家的地位再次扶摇直上。
蔡瑁、蒯良和蒯越三人,力主不再出兵,以荆南叛乱为由,回绝曹操。
这三人都是聪明人,发现对方的想法跟自己一样,基本上就猜到了,彼此看了一眼,心照不宣。
于是,刘表就听从了蔡瑁三人的建议,回绝了曹操。
同时,刘表又派伊籍为使,前往宛城,面见贾诩,将上次挥军攻打安众和淯阳的事,全都推到了曹操身上,说是曹操以圣旨强压。
只是刘表不知道伊籍早就投靠了张济,伊籍对贾诩说的自然都是实话,更是把目前荆州的情况详细对贾诩做了汇报。
贾诩很大度地提了一个条件,只要刘表能送来十万石粮食和两万盔甲,上一次的事情就既往不咎了。
刘表收到消息,大怒不已,几乎要提兵北上了,却被蔡瑁三人劝下,说是张济难敌,先坐观曹操与张济之间的成败,再说是否出兵。
刘表想想,也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了张济的条件,同时又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北上。
江东孙权,此刻正焦头烂额呢,一方面要平定山越叛乱,一方面要处理几大世家的问题,一方面还要安抚孙策的嫡系部将,哪里还有精力北上啊。
猜你喜欢